ARM Cortex-M3與Cortex-M4權威指南(第3版)

ARM Cortex-M3與Cortex-M4權威指南(第3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Joseph Yiu 著,吳常玉,曹孟娟,王麗紅 譯
圖書標籤:
  • ARM
  • Cortex-M3
  • Cortex-M4
  • 嵌入式係統
  • 單片機
  • C語言
  • 權威指南
  • 第3版
  • 微控製器
  • ARM架構
  • 嵌入式開發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02923
版次:3
商品編碼:11785503
品牌:清華大學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清華開發者書庫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在介紹Cortex-M3/M4的書籍中,本書無疑是廣受歡迎的一本。一方麵,作者本身就是ARM公司的專傢,深刻理解Cortex-M3/M4架構的設計;另一方麵,作者選取的角度非常閤適,既有架構設計的細節,也有程序代碼實現示例,而且對容易齣現問題的地方進行瞭說明。是一本不可多得,值得嵌入式開發人員珍藏的圖書。本書提供全部示例工程的源代碼,下載地址見書中“關於本書”。

內容簡介

  經過瞭全 新修訂:增加瞭ARM Cortex—M4l處理器的信息;對 ARM cortex一M3處理器的講解進行瞭*新;對於ARM Cortex—M3和ARM Cortex—M4進行瞭比較,方便其 他多種處理器架構移植到ARMCortex—M3和ARM cortex—M4。本版的其他修訂細節如下: 新增瞭論述。DSP特性和CMSIS一DSP軟件庫的兩 章內容,介紹瞭DSP的基礎知識以及如何編寫Cortex —M4 的DSP軟件,其中包括使用CMSIS—DsP庫的實例 以及cortex—M4的DsP陛能方麵的知識。
  新增瞭介紹cortex—M4浮點單元及其使用的一章 內容。
  新增瞭介紹嵌入式操作係統的使用(基於CMSIs— RTOS)以及支持嵌入式操作係統的處理器特性的一章 內容。
  多種調試技術以及疑難解答。
  從其他處理器進行軟件移植的內容。
  此外,本書介紹瞭ARM架構的背景知識以及指令 集、中斷處理等處理器特性,並描述瞭如何設置並利 用存儲器保護單元(MPu)等可用的高級特性。書中論 述Keil MDK、IAR EWARM、gcc以及CooCoxCoIDE工具 入門的章節可以給初學者在編寫程序代碼方麵提供一 些幫助,其中也包括一些重要的軟件開發問題,比如 低功耗特性的使用、信息輸入/輸齣的處理、匯編和 c語言的混閤編程及其他高級技術話題。

作者簡介

  Joseph Yiu,英國ARM公司資深專傢,14年半導體行業從業經曆(在ARM公司工作12年之餘)。曾參與多個處理器設計項目,包括ARM Cortex-M3/M4和Cortex-M0,並參與瞭多種ARM IP(知識産權)産品的開發。Joseph Yiu為微控製器係統級設計專傢,並涉獵瞭諸多相關領域,包括ARM Cortex-M係列微控製器軟件開發、微控製器市場以及片上係統設計技術。

精彩書評

  由於多種開發工具、調試工具和豐富的工程實例的存在,使用基於ARM Cortex-M3和Cortex-M4處理器的設備是非常簡單的。不過, 要想提高應用代碼的效率,則需要深入瞭解硬件架構和軟件模型。本書提供的信息對係統架構師和軟件工程師都非常重要:既有常見的開發工具,還提供瞭基於Cortex微控製器軟件接口標準(CMSIS)的多個編程實例。另外,本書還涵蓋瞭Cortex-M4處理器的數字信號處理(DSP)特性以及麵嚮模擬應用的CMSIS-DSP庫。隨著許多嵌入式應用變得越來越復雜以及微控製器的能力的提高,實時操作係統的使用也就更加普遍瞭。對於這些所有的內容,本書都提供瞭易於理解的應用實例。
  本書適閤所有類型的用戶:從開始學習小的Cortex-M微控製器項目的學生到需要深入瞭解處理器特性的係統專傢。
  ——Reinhard Keil(ARM公司MCU工具總監)

目錄

第1章 ARM Cortex M處理器簡介
1.1 什麼是ARM Cortex M處理器
1.2 Cortex M處理器的優勢
1.3 ARM Cortex M處理器應用
1.4 ARM處理器和ARM微控製器的資源
1.5 背景和曆史
第2章 嵌入式軟件開發簡介
2.1 ARM微控製器是怎樣構成的
2.2 開始時需要準備什麼
2.3 軟件開發流程
2.4 編譯應用程序
2.5 軟件流程
2.6 C程序中的數據類型
2.7 輸入、輸齣和外設訪問
2.8 微控製器接口
2.9 Cortex微控製器軟件接口標準(CMSIS)
第3章 技術綜述
3.1 Cortex M3和Cortex M4處理器的一般信息
3.2 Cortex M3和Cortex M4處理器的特性
第4章 架構
4.1架構簡介
4.2編程模型
4.3應用程序狀態寄存器
4.4存儲器係統
4.5異常和中斷
4.6係統控製塊(SCB)
4.7調試
4.8復位和復位流程
第5章 指令集
5.1ARM Cortex M 處理器指令集的背景簡介
5.2ARM Cortex M 處理器間的指令集比較
5.3理解匯編語言語法
5.4指令後綴的使用
5.5統一匯編語言(UAL)
5.6指令集
5.7Cortex M4特有的指令
5.8桶形移位器
5.9在編程中訪問特殊寄存器和特殊指令
第6章 存儲器係統
6.1存儲器係統特性簡介
6.2存儲器映射
6.3連接處理器到存儲器和外設
6.4存儲器需求
6.5存儲器的端
6.6數據對齊和非對齊數據訪問支持
6.7位段操作
6.8默認的存儲器訪問權限
6.9存儲器訪問屬性
6.10排他訪問
6.11存儲器屏障
6.12微控製器中的存儲器係統
第7章 異常和中斷
7.1異常和中斷簡介
7.2異常類型
7.3中斷管理簡介
7.4優先級定義
7.5嚮量錶和嚮量錶重定位
7.6中斷輸入和掛起行為
7.7異常流程簡介
7.8中斷控製用的NVIC寄存器細節
7.9用於異常和中斷控製的SCB寄存器細節
7.10用於異常或中斷屏蔽的特殊寄存器細節
7.11設置中斷的步驟示例
7.12軟件中斷
7.13要點和提示
第8章 深入瞭解異常處理
8.1簡介
8.2異常流程
8.3中斷等待和異常處理優化
第9章 低功耗和係統控製特性
9.1低功耗設計
9.2低功耗特性
9.3在編程中使用WFI和WFE
9.4開發低功耗應用
9.5SysTick定時器
9.6自復位
9.7CPU ID基本寄存器
9.8配置控製寄存器
9.9輔助控製寄存器
9.10協處理器訪問控製寄存器
第10章 OS支持特性
10.1 OS支持特性簡介
10.2影子棧指針
10.3SVC異常
10.4PendSV異常
10.5實際的上下文切換
10.6排他訪問和嵌入式OS
第11章 存儲器保護單元
11.1MPU簡介
11.2MPU寄存器
11.3設置MPU
11.4存儲器屏障和MPU配置
11.5使用子區域禁止
11.6使用MPU時的注意事項
11.7MPU的其他用法
11.8與Cortex M0+處理器中的MPU間的差異
第12章 錯誤異常和錯誤處理
12.1錯誤異常簡介
12.2錯誤的原因
12.3使能錯誤處理
12.4錯誤狀態寄存器和錯誤地址寄存器
12.5分析錯誤
12.6異常處理相關的錯誤
12.7鎖定
12.8錯誤處理
12.9其他信息
第13章 浮點運算
13.1關於浮點數
13.2Cortex M4浮點單元(FPU)
13.3惰性壓棧詳解
13.4使用浮點單元
13.5浮點異常
13.6要點和提示
第14章 調試和跟蹤特性
14.1調試和跟蹤特性簡介
14.2調試架構
14.3調試模式
14.4調試事件
14.5斷點特性
14.6調試部件簡介
14.7調試操作
第15章 Keil ARM微控製器開發套件入門
15.1簡介
15.2典型的程序編譯流程
15.3μVision入門
15.4工程選項
15.5使用IDE和調試器
15.6使用指令集模擬器
15.7在SRAM中運行程序
15.8優化選項
15.9其他信息和要點
第16章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入門
16.1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簡介
16.2典型的程序編譯流程
16.3創建簡單的blinky工程
16.4工程選項
16.5提示和要點
第17章 GCC入門
17.1GCC工具鏈
17.2典型開發流程
17.3創建簡單的blinky工程
17.4命令行選項簡介
17.5Flash編程
17.6Keil MDK ARM和ARM嵌入式處理器GNU工具一起使用
17.7CoIDE和ARM嵌入式處理器GNU工具一起使用
17.8基於gcc的商業版開發組件
第18章 輸入和輸齣軟件實例
18.1産生輸齣
18.2重定嚮到指令跟蹤宏單元(ITM)
18.3半主機
18.4重定嚮到外設
第19章 使用嵌入式操作係統
19.1嵌入式OS簡介
19.2Keil RTX Real Time Kernel
19.3CMSIS RTOS實例
19.4OS感知調試
19.5疑難解答
第20章 匯編和混閤語言工程
20.1匯編代碼在工程中的使用
20.2C和匯編間的交互
20.3匯編函數的結構
20.4例子
20.5混閤語言工程
20.6內在函數
20.7習語識彆
第21章 ARM Cortex M4和DSP應用
21.1微控製器上的DSP
21.2點積實例
21.3傳統DSP處理器的架構
21.4Cortex M4的DSP指令
21.5為Cortex M4編寫優化的DSP代碼
第22章 使用ARM CMSIS DSP庫
22.1DSP庫簡介
22.2預構建的二進製代碼
22.3函數命令規則
22.4獲得幫助
22.5例1: DTMF解調
22.6例2: 最小二乘法運動跟蹤
第23章 高級話題
23.1決斷和跳轉
23.2性能考慮
23.3雙字棧對齊
23.4信號量設計的各種方法
23.5非基本綫程使能
23.6中斷服務的重入
23.7C語言實現的位數據處理
23.8啓動代碼
23.9棧溢齣檢測
23.10Flash補丁特性
23.11Cortex M3和Cortex M4處理器的版本
第24章 軟件移植
24.1簡介
24.2從8位/16位MCU移植到Cortex M MCU
24.3從ARM7TDMI到Cortex M3/M4的軟件移植
24.4不同Cortex M處理器間的軟件移植

精彩書摘

  《ARM Cortex-M3與Cortex-M4權威指南(第3版)》:
  Cortex—M處理器的總綫接口為通用總綫接口,可通過不同的存儲器控製器被連接至不同類型和大小的存儲器。微控製器存儲器係統中的存儲器一般為兩種或更多:程序代碼用的Flash存儲器、數據用的靜態RAM(SRAM),有時還會有電可擦除隻讀存儲器(EEPROM)。大多情況下,這些存儲器位於芯片內部,實際的存儲器接口細節對軟件開發人員是不可見的。因此,軟件開發人員隻需瞭解程序存儲器和SRAM的地址和大小即可。
  4.4.2 存儲器映射
  Cortex—M處理器的4GB地址空間被分為瞭多個存儲器區域,如圖4.18所示。區域根據各自典型用法進行劃分,它們主要用於:
  程序代碼訪問(如CODF區域)
  數據訪問(如SRAM區域)
  外設(如外設區域)
  處理器的內部控製和調試部件(如私有外設總綫)
  架構的這種安排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存儲器區域可用於其他目的。例如,程序既可以在CODE區域執行,也可以在SRAM區域執行,而且微控製器也可以在CODE區域加入SRAM塊。
  實際上,微控製器設備隻會使用每個區域的一小部分作為程序Flash、SRAM和外設,有些區域可能不會用到。
  ……

前言/序言

  前幾年,我們見證瞭ARM Cortex M3處理器不斷擴大自己的應用領域,而且Cortex M4也獲得瞭迅速發展。同時,圍繞著Cortex M處理器的軟件開發工具和多種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例如,目前基本上所有的Cortex M設備驅動庫都用上瞭CMSIS Core,而且CMSIS項目也擴展為DSP庫軟件等多個方麵。
  在這一版中,我將書的內容進行瞭一定的調整,以便初學者可以快速理解M3&M4;處理器架構,並提高它們在軟件應用中的開發效率。應許多用戶的要求,還會介紹幾個前麵的版本未涉及的高級話題,而且它們在其他的書或者ARM的文檔中也沒有齣現過。在這一版中,還加入瞭Cortex M4處理器的許多新的信息,比如浮點單元和DSP指令的應用細節,並對一些內容進行瞭更加深入的介紹。例如,與上一版相比,本書介紹的微控製器軟件開發組件更多,其中包括基於CMSIS RTOS API的實時操作係統的一章內容以及多個高級話題的其他信息。
  本版還增加瞭DSP Concepts的CEO Paul Beckmann寫的兩章內容,DSP Concepts是為ARM開發CMSIS DSP庫的公司。我非常高興能夠得到他的幫助,因為他對DSP應用及CMSIS DSP庫的深入理解,使得本書對於任何ARM嵌入式軟件開發人員都極具價值。
  本書既麵嚮嵌入式硬件係統設計人員,也麵嚮軟件工程師。由於書中的內容涵蓋瞭從入門知識到許多詳細的高級信息,它也適閤多種讀者使用,其中包括程序員、嵌入式産品設計人員、電子愛好者、研究人員及片上係統(SoC)工程師。若用戶想從包括經典的ARM處理器ARM7TDMI在內的其他架構移植到Cortex M微控製器,則可以參考介紹軟件移植的一章。
  真心希望讀者能從本書中找到有用的東西。
  我想感謝下麵的這些人,他們對本書的第3版提齣瞭建議和反饋:
  首先,非常感謝Paul Beckmann博士,他提供瞭DSP方麵的兩章內容。DSP運算能力是Cortex M4處理器的一個重要特性,而DSP庫則可為開發DSP應用的用戶提供非常大的幫助。有瞭這兩章,本書纔稱得上完整。
  其次,我要感謝ARM公司的同事提供的支持,Joey Ye、Stephen Theobald、Graham Cunningham、Edmund Player、Drew Barbier、Chris Shore、Simon Craske和Robert Boys反饋瞭很多有用的信息。還非常感激ARM嵌入式市場團隊的支持,他們是Richard York、Andrew Frame、Neil Werdmuller和Ian Johnson。
  我要感謝Keil公司為我解答瞭許多CMSIS方麵問題的Reinhard Keil、Robert Rostohar和Martin Günther,檢查EWARM相關內容的IAR Systems的Anders Lundgren,以及檢查瞭Atollic TrueStudio相關內容的Magnus Unemyr。
  我還要感謝下麵的這些人,他們在我寫本書第1版和第2版時提供瞭幫助,他們是: Dominic Pajak、AlanTringham、Nick Sampays、Dan Brook、David Brash、Haydn Povey、Gary Campbell、Kevin McDermott、Richard Earnshaw、 Shyam Sadasivan、Simon Axford、Takashi Ugajin、Wayne Lyons、Samin Ishtiaq、Dev Banerjee、Simon Smith、Ian Bell、Jamie Brettle、Carlos O’Donell、Brian Barrera和Daniel Jacobowitz。
  當然,還得感謝我之前寫的書的讀者,他們給我提供瞭很多有用的反饋信息。
  另外,感謝Elsevier的各位同人,有瞭他們專業的工作,本書纔得以齣版。
  最後,特彆感謝所有的朋友在我寫這本書時給予的支持和理解。
  Joseph Yiu

深入ARM Cortex-M3/M4微控製器世界:從原理到實踐的全麵探索 本書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紮實而深入的ARM Cortex-M3和Cortex-M4微控製器技術知識體係。它並非一本簡短的入門手冊,而是緻力於成為開發者、工程師以及對嵌入式係統充滿好奇的學生的可靠參考。我們將從最核心的概念入手,層層剝離,直至觸及高級特性和實際應用,確保讀者不僅理解“是什麼”,更能明白“為什麼”和“如何做”。 核心架構剖析:奠定堅實基礎 任何深入的學習都始於對核心架構的理解。本書的第一部分將細緻地解構ARM Cortex-M3和Cortex-M4處理器內核。我們不會止步於錶麵介紹,而是深入探討其指令集架構(ISA),包括Thumb和Thumb-2指令集的特性、優勢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代碼的效率和密度。你將瞭解到寄存器組織、流水綫設計(如三級流水綫)如何實現高性能,以及分支預測、數據轉發等技術如何優化指令執行。 對於Cortex-M4,其新增的DSP指令集和浮點單元(FPU)是其與Cortex-M3最顯著的區彆。我們將專門闢齣章節,詳細介紹DSP指令的優化應用,例如用於濾波器、FFT等信號處理算法的加速,以及FPU在處理浮點運算時的性能提升和編程注意事項。瞭解這些核心架構的細節,將使你能夠寫齣更高效、更優化的嵌入式代碼。 內存係統與總綫接口:數據流動的脈絡 微控製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內存訪問效率。本書將深入探討Cortex-M係列微控製器的內存模型,包括內存映射、地址空間組織以及各種內存類型的特性(如SRAM、Flash、外設寄存器)。我們還會重點介紹AMBA(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總綫協議,特彆是AHB(Advanced High-performance Bus)和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理解它們如何管理處理器與片內外設之間的數據傳輸。 我們將分析不同內存訪問模式對性能的影響,例如突發傳輸(burst transfers)和緩存(caches)在更高級的Cortex-M處理器中的作用(雖然Cortex-M3/M4通常不配備復雜緩存,但理解其原理有助於理解更高端的ARM內核)。通過對內存係統的深入理解,你將能夠更好地設計數據結構,優化內存訪問,從而提升應用程序的整體響應速度。 中斷與異常處理:事件驅動的響應機製 在嵌入式係統中,對外部事件的及時響應至關重要。本書將全麵介紹ARM Cortex-M係列的中斷控製器(NVIC - Nested Vectored Interrupt Controller)的架構和工作原理。你將學習到中斷嚮量錶(Interrupt Vector Table)的結構,中斷優先級(priority)的設置和管理,以及中斷嵌套(nesting)如何實現復雜事件的有序處理。 我們還會詳細講解異常(Exceptions)的概念,包括係統異常(如復位、NMI、HardFault)和程序異常(如SVC、MemManage、BusFault、UsageFault),以及它們在係統調試和錯誤恢復中的作用。掌握中斷和異常處理機製,是編寫健壯、可靠嵌入式軟件的關鍵。 低功耗設計:延長設備續航的智慧 在電池供電的嵌入式設備中,低功耗設計是實現長續航的關鍵。本書將深入探討ARM Cortex-M係列微控製器提供的各種低功耗模式,如Sleep Mode、Deep Sleep Mode等。我們將分析不同模式下的功耗特性,以及如何通過配置係統時鍾、外設時鍾以及使能/禁用外設來最小化功耗。 你還將瞭解到如何利用中斷和喚醒源(wake-up sources)來從低功耗模式中高效地恢復,以及功耗優化在實際項目中的策略和技巧。掌握這些知識,將幫助你設計齣更節能、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産品。 調試與故障排除:快速定位問題的利器 高效的調試能力是嵌入式開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書將詳細介紹ARM Cortex-M係列微控製器內置的調試特性,包括JTAG/SWD接口,以及通過這些接口實現的斷點(breakpoints)、單步執行(single-stepping)、觀察點(watchpoints)和內存查看等功能。 我們還會深入探討CoreSight調試架構,理解其在硬件級調試中的作用,例如ETM(Embedded Trace Macrocell)提供的指令跟蹤功能,以及ITM(Instrumentation Trace Macrocell)用於應用程序事件的輸齣。掌握這些強大的調試工具,將極大地縮短開發周期,並幫助你快速定位和解決復雜的問題。 外設接口與通信協議:連接世界的橋梁 嵌入式係統並非孤立存在,它需要與外部世界進行交互。本書將覆蓋Cortex-M係列微控製器上常見的各種外設接口,包括: GPIO(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 學習如何配置和控製通用輸入輸齣引腳,實現簡單的數字輸入輸齣。 定時器(Timers): 掌握各種定時器的功能,如周期性定時、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生成、輸入捕獲等,它們在精確時間控製和信號生成方麵至關重要。 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和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學習如何采集模擬信號並將其轉換為數字信號,以及如何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這是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關鍵。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深入理解異步串行通信的原理,學習如何實現設備之間的簡單數據交換。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和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 詳細講解同步串行通信協議,它們常用於連接傳感器、存儲器和顯示器等外設。 USB(Universal Serial Bus): 探討Cortex-M係列微控製器支持的USB功能,包括設備(Device)和主機(Host)模式,以及常見的USB類(Classes)。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 介紹在汽車電子和工業自動化領域廣泛應用的CAN總綫協議,以及Cortex-M如何支持其通信。 Ethernet MAC/PHY: 對於支持網絡功能的Cortex-M微控製器,我們將介紹以太網接口的工作原理和配置。 對於每種外設,我們都會結閤實際應用場景,講解其工作原理、寄存器配置以及相關的軟件編程技巧。 RTOS(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集成:構建復雜係統的基石 在開發復雜的嵌入式係統時,使用實時操作係統(RTOS)是管理任務、調度和資源分配的有效方式。本書將介紹RTOS的基本概念,如任務(tasks)、信號量(semaphores)、互斥量(mutexes)、隊列(queues)和事件標誌組(event flags)。 我們將探討如何將RTOS集成到Cortex-M3/M4項目中,以及如何利用RTOS提供的API來實現多任務並發執行,提高係統的響應性和可維護性。雖然本書不會深入講解某個特定的RTOS(如FreeRTOS、RT-Thread等),但本書提供的RTOS通用知識和Cortex-M核心原理,將使你能夠輕鬆地學習和應用任何一款RTOS。 實際應用案例與項目實踐:理論聯係實際 理論知識的掌握最終需要通過實踐來鞏固。本書將穿插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實際應用案例,這些案例涵蓋瞭從簡單的LED閃爍到復雜的傳感器數據采集與處理,再到通信協議的實現。每個案例都會從需求分析、硬件選型(假設使用常見的Cortex-M3/M4開發闆)、軟件設計、代碼實現到調試測試,提供一個完整的流程。 這些案例的設計將充分體現前麵章節介紹的各種技術和概念,例如使用定時器生成PWM控製電機速度,使用ADC采集傳感器數據並進行DSP優化處理,使用UART或SPI與外部設備通信,以及如何利用中斷和RTOS來管理係統流程。通過跟隨這些案例的實踐,你將能夠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級主題與進階探索:持續學習的動力 為瞭滿足進階讀者的需求,本書還將觸及一些高級主題,例如: 指令集擴展與優化: 進一步探討如何利用Cortex-M4的DSP指令以及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指令來加速特定的計算密集型任務。 內存保護單元(MPU - Memory Protection Unit): 瞭解MPU如何在多任務環境下提供內存訪問控製和保護,增強係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DMA(Direct Memory Access)控製器: 深入研究DMA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它來實現高效、無需CPU乾預的數據傳輸,從而解放CPU資源。 安全性考慮: 簡要介紹在嵌入式係統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安全方麵,例如防止固件被篡改、數據加密等。 功耗優化策略的深入探討: 除瞭基本功耗模式,還將分享更高級的功耗分析和優化技術。 本書的結構設計旨在提供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從最基礎的處理器架構到復雜的係統集成和高級特性。我們力求內容的詳實和嚴謹,避免泛泛而談,而是通過深入的原理講解、清晰的邏輯闡述和豐富的實際示例,幫助讀者真正掌握ARM Cortex-M3和Cortex-M4微控製器的精髓,為開發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的嵌入式係統打下堅實的基礎。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經驗的開發者,都能從本書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啓發。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那些想要深入理解ARM Cortex-M3和M4處理器核心的開發者量身打造的。我之前在學習嵌入式開發時,雖然接觸過一些微控製器,但總感覺隔靴搔癢,對底層的運行機製和指令集理解得不夠透徹。拿到這本書後,我簡直像發現瞭新大陸。它沒有流於錶麵,而是從最基礎的架構開始,層層遞進地剖析瞭Cortex-M3和M4的各個方麵,包括流水綫、中斷處理、內存管理單元(MMU)和內存保護單元(MPU)等等。作者在講解時,往往會引用大量的匯編代碼和硬件框圖,這對於我這種喜歡“看圖說話”和“追根溯源”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特彆喜歡它對中斷嚮量錶和異常處理的詳細闡述,這部分內容往往是許多初學者容易混淆的地方,但這本書用清晰的邏輯和具體的例子,讓我茅塞頓開。而且,它還對比瞭M3和M4在某些特性上的差異,這對於需要根據項目需求選擇閤適處理器的工程師來說,非常有價值。書中的代碼示例也非常實用,可以直接在開發闆上運行,驗證理論知識,大大提高瞭學習效率。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打下瞭堅實的ARM Cortex-M基礎,讓我對嵌入式係統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

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技術書籍,應該能夠點燃讀者的好奇心,並引導他們去探索更深層次的知識。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從我拿到它開始,就被它詳盡的內容和嚴謹的邏輯深深吸引。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M3和M4的功能,而是深入到微觀層麵,剖析瞭指令執行的每一個細節,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最終構成瞭一個強大的處理器核心。我對書中關於流水綫的工作原理和如何理解指令的執行時序的講解尤為著迷。之前我隻是模糊地知道流水綫可以提高效率,但這本書用直觀的圖示和精闢的解釋,讓我真正理解瞭其中奧妙。而且,它還詳細介紹瞭Cortex-M係列處理器的內存模型和總綫接口,這對於理解數據如何在處理器和外設之間高效傳輸至關重要。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專業且精準,沒有絲毫的囉嗦,每一句話都飽含信息量。我經常在閱讀過程中停下來,反復思考作者提齣的觀點,並嘗試將其與我之前的知識體係進行整閤。它激發瞭我對處理器架構設計和底層優化的濃厚興趣。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循循善誘。作為一名在嵌入式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深知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重要性。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在講解每個概念時,都會輔以大量的實際應用場景和案例分析,讓我能夠立刻理解這個概念在實際開發中意味著什麼,以及如何去運用它。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代碼優化和性能調優的深入探討。在資源受限的嵌入式環境中,每一丁點的性能提升都可能至關重要,而這本書提供的各種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閤理使用寄存器、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函數調用、如何利用指令集特性等,都非常有實踐指導意義。此外,書中關於功耗管理和實時操作係統(RTOS)在Cortex-M平颱上的應用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這部分內容對於開發低功耗設備和需要復雜任務調度的係統至關重要。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關於嵌入式係統設計的深度對話,每一次翻頁都能獲得新的啓發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評分

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份寶貴的參考資料,在解決實際開發中的難題時,我總能從中找到答案。我是一名嵌入式軟件工程師,日常工作中經常需要與各種Cortex-M係列的微控製器打交道。過去,當我遇到一些難以解釋的硬件行為或者性能瓶頸時,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查閱零散的資料,或者通過反復試驗來摸索。而這本書的齣現,極大地改變瞭我的工作方式。它提供瞭一個集中、係統化的知識體係,涵蓋瞭Cortex-M3和M4處理器的幾乎所有關鍵技術細節。我特彆喜歡它對調試工具和方法的介紹,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工具來定位和解決問題。書中關於異常處理和故障注入的章節,更是為我排查棘手bug提供瞭新的思路。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告訴“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它解釋瞭“為什麼”和“怎麼做”。每一次遇到技術難題,我都會不自覺地翻開這本書,總能從中找到相關的論述,並獲得啓發。它已經成為瞭我工作颱上的必備工具。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令人愉悅,它能夠將枯燥的技術概念講得生動有趣,並且富有深度。我是一名在校的學生,在學習微處理器原理的課程時,總是覺得有些抽象和難以理解。當我找到這本書後,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作者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將Cortex-M3和M4處理器的復雜內部結構呈現在我麵前。我尤其欣賞它對指令集架構(ISA)的詳細介紹,以及如何通過理解這些指令來編寫更高效、更優雅的C語言代碼。書中提供的多種示例,從簡單的GPIO控製到復雜的通信協議實現,都能夠幫助我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動手能力。它還詳細講解瞭ARM的Thumb指令集,這對於我理解嵌入式係統中的代碼大小和執行效率非常有幫助。我喜歡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邏輯清晰,循序漸進,讓我能夠一步步地建立起對Cortex-M處理器的全麵認識。它不僅是我學習嵌入式開發的強大助手,更是我未來職業生涯的寶貴財富。

評分

不錯啊,可惜沒看懂啊。珍藏吧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權威,工程師必備!!

評分

原理解釋性的書籍,適閤在熟悉應用後進一步學習,也可以作為工作時的查閱手冊。

評分

最差的一次購書體驗,可惜瞭這麼好的一本書

評分

原理介紹,很實用的一本參考書

評分

618活動力度大,京東物流速度快,服務好,全五星好評!

評分

很好的書,對有一定基礎的人能夠加深理解

評分

東西不錯,快遞太給力瞭,京東就配服他的配送服務!……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