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紮實的曆史地理和語言學知識為基礎,從移民、栽培植物、地名、戲麯、小說、民俗、文化交流等方麵,對漢語方言在曆史上的流變及方言與中國文化的復雜關係進行瞭多角度、多層次的梳理分析。該書在研究方言時所采用的曆史地理分析法尤為學界所贊賞。獨特的研究視角、清晰的分析思路、新穎獨到的見解再加上流暢、通俗的文風,使得本書不僅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趣味橫生。
目錄
新版序言
緒論
第一節 語言和文化的關係
第二節 方言和語言的關係
第三節 現代中國的語言和方言
第四節 漢語方言分化的曆史背景
第五節 漢語方言研究史梗概
第一章 方言與移民
第一節 移民特徵和方言演化的關係
第二節 移民方式和方言地理分布類型
第三節 移民與方言淵源和方言地理格局
第四節 方言學和移民史研究
第五節 方言的曆史層次和移民的曆史層次
第二章 方言地理與人文地理
第一節 現代方言區劃和曆史政區地理
第二節 漢語方言分區的曆史行政地理分析法
第三節 權威方言和政區中心變易的關係
第四節 方言地理和交通地理
第五節 方言地理和城市地理及商業地理
第三章 曆史方言地理的擬測及其文化背景
第一節 《詩經》時代諸夏語言區域的擬測
第二節 兩漢時代方言區劃的擬測
第三節 西晉時代方言區劃的擬測
第四節 宋金時代方言區劃的擬測
第五節 上海地區明清時代的方言地理
第四章 語言化石與栽培植物發展史
第一節 稻的栽培曆史和傳布
第二節 麥、玉蜀黍、馬鈴薯和甘薯
第三節 從鬍豆說起
第四節 柚子和荸薺
第五節 箬和粽子、甘蔗和糖
第六節 荼、辣椒及其他
第五章 從地名透視文化內涵
第一節 地名和曆史文化景觀
第二節 地名與移民
第三節 地名和經濟史
第四節 地名和曆史交通地理
……
第六章 方言和戲麯與小說
第七章 方言與民俗
第八章 語言接觸和文化交流
後記
附錄:讀者來信
索引
精彩書摘
《方言與中國文化》:
古代浙江境內並沒有客傢人。現代的閩西卻有客傢人的地盤。佘族改說客傢話當在移入福建之後,轉來浙江之前。跟彆的少數民族比較而言,佘族並沒有形成一個或若乾個大的聚居區,他們的自然村最多不過幾十戶,最少的隻有兩三戶,並且是星散在漢族村落之中。在他們人口最集中的景寜縣也不過占全縣人口的5%左右。
客傢先民是在唐末至宋初移入閩西的,這些從先進的中原地區南移的人民在經濟和文化及人口數量方麵都占壓倒優勢,所以佘族改說客傢話。在明初移入浙南之前,他們的語言已經完成瞭轉變的全過程。在客傢移入閩西、粵東以後,佘客的糾紛和語言接觸是很頻繁的,這從一些族譜中每每可以看齣。
在完成語言轉變前可能有使用雙語的過程,粵東的一韆多佘民至今仍處在這個過程中。這些佘民隻是在佘族村寨或在外地與本族人相遇時纔用苗語,在與漢人交往時也會說漢語。
滿語完全被漢語取代是比較晚近的事。一直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還有個彆滿族老人會說滿語的。滿族起源於東北地區,本來使用本民族的滿語。清初滿人人關之後,東北滿人減少,隨後漢人陸續移居關外,遂形成滿漢雜居局麵。入關的滿族散居各地,處在漢語的包圍之中。所以沒有多久,東北的滿語和關內的滿語均被文化地位較高的漢語所取代。
跟滿族的情況類似的是中國的猶太人。在中國的猶太人數量很少,他們的語言情況也絕少有人提起。猶太人移人中國自唐代開始就有,一直到民國不斷,而以宋代為最盛。他們原來是說希伯來語的,但是在中國因為人數太少,而又是散居的,所以都改說當地漢語,隻有掌教的神職人員纔會用希伯來語誦讀和講解猶太經文。
迴族人數雖然比猶太族要多得多,但是也因為分散雜居,遷入中國的時間又是斷斷續續的,所以早就改用各地漢語瞭。隻有在迴族常用的姓氏中還保留阿拉伯語的音節讀音:納、速、丁、忽、哈、賽、馬、麻、木、穆、買、白、魯、海。
三、移民的舊地方言和新地方言相融閤
在移民和土著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他們的語言有可能互相融閤,而不是一個被另一個所取代。
在今天的吳語區北部有一個所謂“半官話”的小區域,它的四周被純粹的吳語所包圍。這就是杭州話。它的分布地域很有限,大緻相當於杭州市區的範圍。
在語音結構上,它可以說是地道的吳語:保留全濁聲母,塞音和塞擦音有三級分法;聲調有七個,保留入聲,並且帶喉塞尾;鼻韻尾隻有一套,“因、音、英”三字同音;古山鹹、兩攝韻尾失落,如三se、南ne。這些都是官話沒有的特點。
……
前言/序言
方言與中國文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