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

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滔,施光亚,林帆 编
图书标签:
  • 临床医学
  • 医嘱
  • 速查
  • 手册
  • 第二版
  • 医疗
  • 参考
  • 指南
  • 临床实践
  • 医师
  • 护士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5297
版次:2
商品编码:1186769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09
字数:4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的低年资医师、实习医师、全科医师
  只要知道是什么病,参考本书就能迅速、正确地开出合理的医嘱。有了它,再也不用担心主任叫我开医嘱啦!

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列出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常见疾病的医嘱及特殊情况下的医嘱,并采用注的形式对医嘱中重要检查、治疗及使用注意事项、其他可选的替代方案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既注重治疗方案的选择与实施,又强调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还附个别疾病的评分表、临床常见化验参考值、儿科常用化验正常参考值、儿童心电图各波的正常参考值及处方常用外文缩略表。  本书适合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的低年资医师、研究生、实习生及全科医师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王滔,福建省立医院,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全国小儿风湿病协作组成员、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福建省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福建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福建省医学科普分会常委,医务科科长,1998年获同济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入选福建省卫生厅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全国小儿风湿病协作组成员、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福建省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福建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福建省医学科普分会常委。多年来从事小儿免疫临床与研究工作,擅长过敏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过敏性紫癜、哮喘等儿科疾病诊治。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卫生厅等多项省级科研资助。研究方向为小儿感染与免疫。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二部,医学科普书籍二部。多年来担任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儿科系五年制、研究生等儿科学教学工作。

目录

第一章内科疾病1第一节呼吸系统1一、急性发热(高热)1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3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4四、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重度)7五、 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咯血)9六、 慢性呼吸衰竭11七、 肺炎13八、 肺脓肿18九、 肺结核19十、 渗出性胸膜炎21十一、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3十二、 感染性休克24第二节循环系统26一、 充血性心力衰竭26二、 急性左心衰竭28三、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30四、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32五、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33六、 慢性房颤34七、 高血压病35八、 高血压危象38九、 稳定型心绞痛39十、 不稳定型心绞痛41十一、 急性心肌梗死42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疗法44十二、 感染性心内膜炎45十三、 急性渗出性心包炎47十四、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8十五、 高脂血症49十六、 肺源性心脏病52(一)原发性肺动脉高压52(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3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54一、反流性食管炎54二、慢性胃炎56三、消化性溃疡58(一)一般情况58(二)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梗阻59(三)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60四、 上消化道出血61(一)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1(二)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3五、 克罗恩病65(一)克罗恩病(中度)65(二)克罗恩病(重度)67六、 溃疡性结肠炎68(一)溃疡性结肠炎(中度)68(二)溃疡性结肠炎(重度)70七、 功能性消化不良71八、 肝硬化74(一)一般情况74(二)肝硬化合并腹水75(三)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77(四)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9九、 急性胰腺炎79(一)急性胰腺炎(轻症)79(二)急性胰腺炎(重症)81十、 结核性腹膜炎85第四节泌尿系统87一、 泌尿道感染87二、 急性肾小球肾炎90三、 慢性肾小球肾炎92四、 肾病综合征94五、 急性肾盂肾炎98六、 慢性肾盂肾炎98七、 急性肾损伤100(一)少尿期100(二)多尿期103八、 慢性肾衰竭104(一)氮质血症期104(二) 尿毒症期107九、 狼疮肾炎110(一)Ⅰ型和Ⅱ型狼疮肾炎110(二)Ⅲ型和Ⅳ型狼疮肾炎112(三)Ⅴ型和Ⅵ型狼疮肾炎116第五节血液系统117一、 缺铁性贫血117二、 巨幼细胞贫血118三、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120(一)非重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20(二)重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22四、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24五、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127六、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30七、 过敏性紫癜132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34第六节代谢、内分泌系统137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7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139三、1型糖尿病141四、2型糖尿病142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44六、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145七、低钾血症146八、高钾血症147九、周期性瘫痪148(一)低钾性周期性瘫痪148(二)高钾性周期性瘫痪148十、痛风148第七节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151一、类风湿关节炎151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55第八节神经系统160一、三叉神经痛160二、带状疱疹161三、面神经炎161四、面肌痉挛162五、坐骨神经痛163六、病毒性脑膜炎164七、化脓性脑膜炎166八、结核性脑膜炎167九、脑出血169(一)轻型脑出血169(二)重型脑出血169十、蛛网膜下腔出血172十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73十二、脑血栓形成174十三、脑栓塞177十四、癫179(一)强直阵挛性发作179(二)失神发作180(三)简单或复杂部分发作181十五、偏头痛182十六、周期性瘫痪183第九节理化因素所致疾病183一、阿片类药物中毒183二、巴比妥类药物中毒185三、氨茶碱中毒187四、抗胆碱类药物中毒189五、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轻、中度)190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度)195七、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199八、毒鼠强中毒201九、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203十、一氧化碳中毒(重度)204十一、亚硝酸盐中毒207十二、氰化物中毒208十三、毒蛇咬伤210十四、河豚中毒213十五、发芽马铃薯中毒215十六、毒蘑菇中毒216十七、汽油中毒218十八、急性铅中毒219十九、急性汞中毒220二十、急性酒精中毒222二十一、甲醇中毒223二十二、急性苯中毒225二十三、细菌性食物中毒227(一)胃肠型227(二)神经型228二十四、中暑230二十五、溺水231二十六、电击伤233二十七、晕动病234第十节传染病235一、水痘 235二、流行性腮腺炎236三、麻疹238四、猩红热239五、伤寒240六、血吸虫病241七、手足口病242(一)普通病例242(二)重症病例242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44九、流行性乙型脑炎247(一)轻、中型247(二)重型高热247(三)重型惊厥248(四)重型呼吸衰竭250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51(一)一般型251(二)爆发型252十一、霍乱254十二、痢疾255(一)普通型255(二)中毒型菌痢(休克型)256(三)中毒型菌痢(脑型)258十三、病毒性肝炎259十四、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260第二章外科疾病264第一节外科感染264一、丹毒264二、 急性蜂窝织炎265(一)非手术治疗医嘱265(二)术前、术后医嘱266三、 败血症267四、破伤风268第二节颅脑疾病270一、颅内压增高270二、颅脑损伤272(一)入院医嘱272(二)术前、术后医嘱273第三节颈部疾病274一、甲状腺炎274二、甲状腺癌275(一)术前医嘱275(二)术后医嘱277第四节乳房疾病277一、 急性乳腺炎277二、 乳腺癌278(一)术前医嘱278(二)术后医嘱280第五节消化系统疾病280一、 急性腹膜炎280二、 急性胃肠穿孔281(一)术前医嘱281(二)术后医嘱282三、 肠梗阻284(一)入院医嘱284(二)术前、术后医嘱286四、 急性阑尾炎288(一)术前医嘱288(二)术后医嘱289五、 胆囊结石290(一)术前医嘱290(二)术后医嘱291六、 急性胆囊炎292(一)术前医嘱292(二)术后医嘱293七、 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294(一)术前医嘱294(二)术后医嘱294八、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96九、 胆道蛔虫症297(一)术前医嘱297(二)术后医嘱298十、 贲门失弛缓症299(一)术前医嘱299(二)术后医嘱300十一、 痔301(一)术前医嘱301(二)术后医嘱302第六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03一、急性细菌性膀胱炎303二、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Ⅰ型前列腺炎)305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Ⅱ型/Ⅲ型前列腺炎)307四、泌尿系结核312五、良性前列腺增生315六、尿结石(肾绞痛)319第七节骨关节疾病324一、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324(一)入院医嘱324(二)术前、术后医嘱326二、 慢性骨髓炎328(一)入院医嘱328(二)术前、术后医嘱329三、腰椎间盘突出症331(一)入院医嘱331(二)术前、术后医嘱333四、颈椎间盘突出症334(一)入院医嘱334(二)术前、术后医嘱336五、成人股骨头坏死337(一)入院医嘱337(二)术前、术后医嘱338六、股骨头骨骺的缺血性坏死339(一)入院医嘱339(二)术前、术后医嘱340第三章妇产科342第一节妇科病342一、急性盆腔炎342二、淋病344三、非淋菌性尿道炎(黏液脓性宫颈炎)345(一)初发非淋菌性尿道炎(黏液脓性宫颈炎) 345(二)复发性或持续性非淋菌性尿道炎(黏液脓性宫颈炎)345(三)孕妇黏液脓性宫颈炎346四、生殖器疱疹346五、尖锐湿疣347六、宫颈上皮内瘤变348(一) 术前医嘱348(二)术后医嘱350七、宫颈癌351(一)术前医嘱351(二)术后医嘱353八、子宫内膜癌355(一) 术前医嘱 355(二)术后医嘱 357九、卵巢癌357(一) 术前医嘱357(二)术后医嘱360十、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361十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363(一)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3(二)排卵性月经失调 (黄体功能不足)367(三)排卵性月经失调(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黄体萎缩不全)368十二、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369(一)术前医嘱369(二)术后医嘱370十三、子宫腺肌病372(一)术前医嘱372(二)术后医嘱374第二节产科疾病375一、 妊娠剧吐375二、 异位妊娠376(一)异位妊娠(药物治疗)376(二)异位妊娠(手术治疗)378三、 前置胎盘379四、 胎盘早剥381五、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83(一)重度子痫前期383(二)子痫386六、 羊水栓塞388七、产后出血391八、 产褥感染393第四章儿科395第一节新生儿疾病395一、新生儿感染性肺炎395二、新生儿脐炎396三、新生儿破伤风397四、新生儿肝炎400五、新生儿低钙血症401六、新生儿低血糖症402七、新生儿黄疸404八、新生儿尿布皮炎406九、新生儿口腔念珠菌感染406第二节营养疾病407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407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408三、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410四、维生素K缺乏症411五、锌缺乏症413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414一、小儿腹泻414二、急性胃炎417三、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417四、急性肠套叠419第四节呼吸系统疾病421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21二、急性支气管炎422三、毛细支气管炎423四、肺炎425(一)肺炎链球菌肺炎425(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426第五节循环系统疾病428一、病毒性心肌炎(重型)428(一)轻型428(二)重型430二、儿童高血压432第六节泌尿系统疾病435一、急性肾小球肾炎435二、慢性肾小球肾炎436三、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源性)439四、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敏感型)441五、难治性肾病444六、尿路感染447第七节造血系统疾病451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451二、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453三、再生障碍性贫血454四、葡萄糖��6�擦姿嵬亚饷溉毕葜�457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59第八节内分泌疾病460一、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单纯型)460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62第九节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463一、吉兰巴雷综合征463二、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465三、过敏性紫癜468四、急性风湿热470五、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71第十节神经系统疾病475一、小儿惊厥475二、癫持续状态478三、化脓性脑膜炎(化脑)480四、病毒性脑炎和病毒性脑膜炎484附录A临床常用化验正常参考值486一、血液检查486二、尿液487三、粪常规488四、血液生化488五、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测定490六、肾功能检查491七、免疫学检测492八、内分泌激素493九、脑脊液检查495附录B儿科常用化验正常参考值496一、小儿各年龄组血液化验正常值496二、尿液化验正常值502三、脑脊液化验正常值503四、浆膜腔积液性质的鉴别504五、血液气体及酸碱分析505附录C心电图各波的正常参考值506附录D处方常用外文缩略表508

前言/序言


《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是一本面向临床医护人员的实用工具书,旨在提供快速、便捷的常用医嘱信息,帮助医生和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效率,减少差错。本书内容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的常见疾病、病理状态下的常用医嘱,以及各种检查、治疗、护理等方面的指导。 本书的特点和内容详情: 一、 结构清晰,检索便捷: 本书采用按科室、按疾病分类的编排方式,目录清晰明了,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每个科室下的医嘱条目都经过精炼,核心信息一目了然。同时,书中还根据医嘱的性质(如药物、检查、治疗、护理等)进行了细分,增加了检索的维度。 二、 内容全面,覆盖广泛: 1. 内科系统: 心血管系统: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常见病症的用药、监测、生活方式指导医嘱。例如,针对急性心肌梗死,会列出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等常用医嘱,以及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测、疼痛评分等护理要点。 呼吸系统: 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栓塞、呼吸衰竭等疾病的抗感染、平喘、祛痰、氧疗、机械通气等医嘱。对于COPD急性加重,会涉及雾化吸入、口服或静脉用激素、抗生素选择、规律吸氧指导等。 消化系统: 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出血、胰腺炎、肝硬化、腹泻、便秘等疾病的抑酸、止血、消炎、补液、泻药、促动力药等医嘱。例如,针对上消化道出血,会强调禁食、补液、质子泵抑制剂(PPI)静脉应用、胃镜检查预约等。 内分泌系统: 糖尿病(1型、2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减退等疾病的降糖药、胰岛素、抗甲状腺药物、激素替代治疗等医嘱,以及血糖、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监测。 神经系统: 脑出血、脑梗死、癫痫、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疾病的抗凝、抗血小板、降压、抗惊厥、多巴胺能药物、物理治疗等医嘱,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吞咽功能评估等。 肾脏系统: 急性肾损伤(AKI)、慢性肾脏病(CKD)、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利尿、降压、调整电解质、透析相关医嘱。 血液系统: 贫血(缺铁性、巨幼细胞性、溶血性)、白血病、淋巴瘤、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的输血、铁剂、叶酸、促红细胞生成素、化疗、免疫抑制剂等医嘱。 2. 外科系统: 普外科: 腹腔感染、肠梗阻、胆囊炎、阑尾炎、疝、甲状腺结节等常见外科疾病的抗感染、解痉、止痛、术前准备、术后管理医嘱。 骨科: 骨折、关节置换、椎间盘突出、骨髓炎等疾病的镇痛、抗感染、骨折固定、康复锻炼指导医嘱。 泌尿外科: 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膀胱癌等疾病的抗感染、解痉、排石、手术治疗相关医嘱。 胸外科: 肺部感染、气胸、胸腔积液、肺癌等疾病的抗感染、引流、手术相关医嘱。 3. 妇产科: 产科: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早产、产后出血等高危妊娠及常见产科疾病的监测、药物治疗、助产、产后护理医嘱。 妇科: 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失调、不孕不育、妇科肿瘤等常见妇科疾病的抗感染、止血、激素治疗、手术前后管理医嘱。 4. 儿科: 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喂养问题等常见新生儿疾病的治疗、护理医嘱。 儿童常见病: 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发热、过敏、哮喘、腹泻等儿童常见疾病的药物选择、剂量参考、个体化治疗建议。 5. 急诊科: 创伤: 各类创伤(骨折、软组织损伤、烧伤、冻伤)的现场处理、急救、止血、镇痛、抗感染医嘱。 中毒: 常见药物、农药、毒物中毒的催吐、洗胃、解毒剂应用、支持治疗医嘱。 急症: 急性心肺复苏、急性过敏反应、急性腹痛、急性呼吸窘迫等危急重症的紧急处理原则和常用药物。 三、 实用性强,操作简便: 剂量参考: 对常用药物,本书提供了成人和儿童的参考剂量范围,并注明了特殊情况下的调整原则。 给药途径与用法: 明确了药物的给药途径、频率和用法,减少医嘱的歧义。 监测要点: 针对不同的疾病和治疗,列出了重要的监测指标,如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注意事项: 提示了药物的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强调了用药安全。 非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还包含饮食指导、运动建议、生活方式调整、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治疗的医嘱。 辅助检查与治疗: 涵盖了各类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常用的辅助手段。 四、 更新及时,与时俱进: 本书在第二版中,充分吸收了近些年临床医学的最新进展和指南更新,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确保了信息的时效性。例如,针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案、新药的应用、新的治疗技术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更新。 五、 设计精良,易于携带: 本书采用便携式设计,方便医护人员在病房、门诊、手术室等不同工作场所随身携带,随时查阅。纸张质量优良,印刷清晰,方便阅读。 适用人群: 本书是各级医院的医生(包括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护士、实习医师、医学院校学生等临床医护人员的理想参考工具。对于新入职的医护人员,更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快速掌握常用医嘱的得力助手。 《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力求成为临床医护人员案头必备的实用参考书,帮助大家更自信、更高效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哪,我刚刚读完一本叫做《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的书,简直是医学生和年轻医生的救星!这本书的排版非常清晰,我最喜欢的是它将大量的医嘱信息按照系统和疾病进行了划分,查找起来就像在自己的书架上一样得心应手。我经常在查房的时候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候会一时想不起某个病症最常用的医嘱,或者需要快速确认某个药物的剂量和注意事项。以前我总是要翻很多教科书,或者在电脑上搜索半天,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但自从有了这本手册,我只需要花上几十秒,就能找到我需要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细节上。比如,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它不仅列出了常用的抗生素、胃肠动力药,还详细说明了每种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甚至还附带了一些常用的辅助检查,比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及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监测指标。我记得有一次,一个病人因为消化道出血入院,我需要快速为他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输液、止血、抗酸等,这本书就像我的“秘密武器”,让我能够迅速调取所需的医嘱,并且能够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并发症和个体差异。它不仅仅是一本医嘱的罗列,更像是在给你提供一个决策支持的框架,让你能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包含了许多非药物治疗的建议。例如,在心血管系统章节,除了降压药、降脂药之外,还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建议、戒烟限酒等。这对于我们年轻医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补充。我们往往更侧重于药物治疗,而忽略了基础的、也是至关重要的生活方式调整。这本书提醒了我们,医学治疗是一个整体,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而且,它对各种常用操作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简要说明,比如导尿、鼻饲等,这些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会用到。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新,我最欣赏的是它能够及时更新最新的诊疗指南和药物信息。我知道医学领域发展非常快,新的研究成果和药物层出不穷。一本过时的医学书籍会让人误入歧途。这本书在第2版中,就融入了许多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这对于我们保持知识的更新至贸易是有帮助的。我翻阅了关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部分,它对于一些新出现的抗生素和治疗方案的介绍,比我之前看到的很多资料都要详细和及时。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让这本书成为了一本值得信赖的参考书。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在药学信息方面的细致。它不仅仅是列出药物名称和剂量,还会深入到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哺乳期、肝肾功能不全者)的用药注意事项。这一点对于避免药物不良反应至关重要。有时候,一个看似简单的医嘱,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本书就像一个“安全顾问”,提醒你可能存在的风险。我记得我曾经遇到一个多系统疾病的病人,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快速排查出一些潜在的药物冲突,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人性化。它避免了过于学术化的晦涩术语,用一种清晰、简洁、易于理解的方式来阐述复杂的医学信息。即使是对于刚刚接触临床的医学生来说,也能够轻松上手。我常常觉得,有些医学书籍写得过于“高高在上”,让读者望而却步。但这本书不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你。而且,它在一些关键信息上使用了加粗、醒目的提示,让你能够一眼抓住重点。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这本书对于疑难杂症的应对策略也有一定的启发。虽然它是一本“速查手册”,但它所提供的医嘱信息,很多都是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在面对一些不那么常见的疾病时,我可以参考书中类似的疾病的治疗思路,进行类比和借鉴。它让我知道,即使是面对不熟悉的状况,也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可行的方案可以遵循。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医学学习中非常宝贵的。 这本书的篇幅适中,既包含了足够丰富的信息,又不会显得过于庞杂,难以携带。我经常把它放在我的白大褂口袋里,或者放在我的书包里,方便随时取用。在急诊科工作的时候,情况往往瞬息万变,需要快速做出判断。这本书就像我的“随身智囊”,在关键时刻给予我支持。我曾经在值夜班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复杂的病人,需要迅速处理。这本书让我能够快速调阅相关信息,有条不紊地进行诊疗,避免了慌乱。 这本书的装订质量也非常令人满意。它采用了耐磨的材质,并且经过精心的装订,即使我经常翻阅,也不容易损坏。而且,它的纸张质量很好,印刷清晰,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一本好的医学书籍,不仅要有优质的内容,也要有良好的载体,让读者能够舒适地使用。 总而言之,《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临床参考书。它填补了我工作中的许多空白,让我能够更加自信、高效地为病人服务。我强烈推荐所有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初学者,都拥有一本。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成为你们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评分

我最近收到了一本《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本书的设计真的太贴心了!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我深知一份高质量的临床医嘱参考资料的重要性。我曾经用过很多类似的工具书,但很多都存在信息量大、查找困难、或者更新不及时的问题。这本手册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让我眼前一亮。 最让我称赞的是它的内容组织方式。它没有像一些传统书籍那样,将内容杂乱地堆砌,而是非常有条理地将医嘱信息进行了系统化、层级化的划分。比如,我需要查找关于感染性疾病的医嘱,只需要翻到“感染性疾病”部分,然后根据具体的病原体或感染部位,就能快速定位到相关的抗生素选择、剂量调整、以及治疗疗程等信息。这种结构化的查找方式,大大节省了我的时间,让我在紧急情况下也能快速做出决策。 我记得有一次,我接诊了一个发热待查的病人,情况比较复杂。我需要快速回顾不同病因引起发热的鉴别诊断和相应的医嘱。这本书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能够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快速找到相关的鉴别诊断列表,并且书中还给出了针对不同病因的常用医嘱和辅助检查建议。这让我能够系统地思考问题,避免遗漏重要的鉴别点。 书中对于药物信息的介绍也相当详细和权威。它不仅列出了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还重点强调了药物的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这一点对于临床用药安全至关重要。我经常在开具医嘱时,会特别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合并多种疾病的病人身上。这本书提供的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规避很多潜在的风险,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 除了药物治疗,这本书对于非药物治疗的建议也十分全面。例如,在心肺复苏的部分,它不仅列出了药物的使用,还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的步骤、操作要点,以及一些辅助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这些细节性的指导,对于提高急救成功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随时随地都在指导我如何做得更好。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内容上非常与时俱进。我知道医学领域发展迅速,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指南层出不穷。而《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的医学进展,这对于保持临床实践的先进性非常重要。我翻阅了关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部分,它对一些新出现的靶向治疗药物的介绍,比我之前阅读的很多资料都要新和详细。 这本书在语言上也力求简洁明了,避免了不必要的术语堆砌,使得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够轻松理解。同时,它在一些重要的信息点上,使用了加粗、下划线等醒目的标记,让读者能够快速抓住核心内容,提高查阅效率。这使得我在忙碌的临床工作中,能够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我还注意到,这本书在装订和印刷质量上也做得非常到位。它采用了高质量的纸张和精细的装订工艺,即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出现页面脱落或者磨损的情况。这种细致入微的设计,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也让这本书成为了一本值得长期珍藏的参考工具。 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医嘱的罗列,更是一种临床思维的引导。它通过对疾病的系统性分析和医嘱的合理推荐,帮助我们培养严谨、全面的临床思维模式。在面对复杂病情时,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考框架,让我们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而言之,《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临床参考书,它不仅信息量大、查找方便、内容权威,而且在细节上做得也非常出色。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同行们,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你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评分

我最近才入手了一本《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真的就像挖到宝一样!作为一个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我深知信息获取的速度和准确性对于医嘱的制定有多么重要。以前,我经常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医嘱,要在电脑上搜索半天,或者翻阅厚重的参考书,这种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的方式,让我非常头疼。而这本手册,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我最喜欢它的地方在于,它提供的医嘱信息非常“接地气”,非常贴合实际临床需求。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枯燥讲解,而是直接给出了在各种临床场景下最实用、最有效的医嘱。比如,在处理常见急症时,书中提供的急救医嘱和流程,就像一个清晰的“路线图”,让我能够迅速进入状态,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我记得有一次,在急诊科遇到一个突发心衰的病人,情况非常危急,我迅速翻阅了这本书,里面关于心衰急性期管理的医嘱,让我非常清晰地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药物选择和剂量也都有明确的指导,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书中对于各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相应医嘱的梳理也非常到位。在面对一些不典型或复杂的病例时,能够快速查阅书中提供的鉴别诊断列表,并对照相应的治疗建议,这能极大地帮助我缩小诊断范围,并及时制定出最恰当的治疗方案。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在我的身边不断给我提供专业的建议。 而且,这本书的药学信息也非常丰富和详尽。它不仅列出了药物的常规剂量,还详细说明了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状态(如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等)的剂量调整原则。这一点对于提高用药的个体化水平,避免药物不良反应非常重要。我曾经在用药时,对某个特殊病人的剂量拿捏不准,但通过查阅这本书,得到了非常明确的指导,让我能够放心地开出医嘱。 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常用操作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比如,静脉输液的滴速控制,导尿的无菌操作要点,以及一些常见伤口的处理方法。这些看似基础的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却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并发症。它就像一个“安全指南”,提醒我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内容上非常及时和前沿。它不仅包含了传统的经典医嘱,还融入了许多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指南推荐。这一点对于保持我们知识的更新,尤其是在一些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至关重要。我发现书中对一些新型抗生素和治疗方法的介绍,比我之前看的很多资料都要新颖和深入。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它采用了大字号、清晰的字体,并且将重要的信息进行了醒目的标记,让我即使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也能轻松阅读。而且,书的尺寸适中,非常方便携带,我经常把它放在我的工作包里,随时可以翻阅。 在我看来,《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医嘱的汇编,更是一种临床思维训练的工具。它通过提供一个规范化的医嘱制定流程,帮助我逐步建立起严谨、系统、高效的临床思维模式。在面对各种复杂的临床问题时,我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并做出最优的决策。 总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是我在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宝典”。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正在从事医疗工作的同仁们,无论你是初出茅庐的医学生,还是经验丰富的执业医师,这本书都一定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帮助。

评分

我近期拿到了一本《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说实话,这本书简直是我工作中的“神器”。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我深知一份高质量、易于查阅的临床医嘱参考资料是多么重要。我曾经用过不少工具书,但要么信息量过大,要么排版混乱,要么更新不及时,总而言之,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而这本手册,却让我眼前一亮。 最让我称赞的是,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而且非常实用。它没有将信息简单地堆砌,而是将医嘱信息按照疾病系统、甚至具体的病种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比如说,在神经系统疾病章节,它会清晰地列出关于脑卒中、癫痫、帕金森病等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详细的用药方案。这种“条理分明”的设计,让我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我需要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查房的时候,遇到一个病人,他的病情比较复杂,需要同时考虑多个系统的问题。当时我需要快速查阅一些相关的医嘱,以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这本书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能够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快速找到相关的疾病章节,并且书中还给出了针对不同情况的常用医嘱和辅助检查建议。这让我能够系统地思考问题,避免遗漏重要的诊断和治疗环节。 书中对于药物信息的介绍也做得非常详细和权威。它不仅列出了药物的常规剂量,还详细说明了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这一点对于提高用药的安全性,避免潜在的药物风险非常有帮助。我经常在开具医嘱前,会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提示,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多重用药的复杂病例时。 另外,我还要特别赞扬的是,这本书对于一些常见操作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比如,静脉输液的滴速控制,以及一些常用操作的无菌原则。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能在临床实践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并发症。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随时提醒我注意细节,避免犯错。 让我觉得非常宝贵的是,这本书在内容上非常具有前瞻性,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进展。第2版的出版,意味着它能够涵盖许多最新的医学成果。我翻阅了书中关于心血管疾病的部分,其中关于最新降压药物和抗血栓药物的介绍,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也帮助我了解了最新的治疗进展。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做得非常人性化。它采用了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行间距,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而且,书的尺寸适中,方便携带,我经常把它放在我的工作包里,随时可以查阅。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参考书。 在我看来,《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医嘱的汇编,更是一种临床思维的启蒙。它通过提供规范化的医嘱制定流程,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加严谨、系统、高效的临床思维模式。在面对复杂病情时,它能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思路,做出最优的决策。 总之,这本书是我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它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更加安全、有效地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同行们,它绝对是你案头的必备之选。

评分

我最近拿到了一本《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说实话,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觉像是找到了“救星”一样!作为一个在临床工作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我深知掌握一份权威、实用、且能快速查阅的临床医嘱手册的重要性。我之前也接触过不少类似的参考书,但很多都存在内容繁杂、查找不便,或者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而这本手册,在我看来,几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些痛点。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非常清晰,而且非常贴近临床实际需求。它没有用那种理论化的、枯燥乏味的方式来呈现信息,而是直接将最实用、最有价值的临床医嘱信息,按照系统和疾病的逻辑进行划分。比如说,当我需要查找关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医嘱时,只需要翻到相应的章节,就能看到关于肺炎、哮喘、慢阻肺等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详细的用药方案。这种“条理分明”的设计,让我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我需要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急诊科处理一个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情况非常危急,需要快速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当时我非常冷静地翻阅了这本书,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处理流程和常用药物医嘱,让我能够迅速地指导团队进行抢救。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心梗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都有非常明确的指导,这对于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准确判断至关重要。 书中对于药物信息的介绍也做得非常细致和权威。它不仅列出了药物的常规剂量,还详细说明了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这一点对于提高用药的安全性,避免潜在的药物风险非常有帮助。我经常在开具医嘱前,会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提示,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多重用药的复杂病例时。 另外,我还要特别赞扬的是,这本书对于一些常见操作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比如,静脉输液的滴速控制,以及一些常用操作的无菌原则。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能在临床实践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并发症。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随时提醒我注意细节,避免犯错。 让我觉得非常宝贵的是,这本书在内容上非常具有前瞻性,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进展。第2版的出版,意味着它能够涵盖许多最新的医学成果。我翻阅了书中关于肿瘤治疗的部分,其中对于一些新近批准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介绍,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也帮助我了解了最新的治疗方向。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做得非常人性化。它采用了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行间距,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而且,书的尺寸适中,方便携带,我经常把它放在我的工作包里,随时可以查阅。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参考书。 在我看来,《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医嘱的汇编,更是一种临床思维的启蒙。它通过提供规范化的医嘱制定流程,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加严谨、系统、高效的临床思维模式。在面对复杂病情时,它能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思路,做出最优的决策。 总之,这本书是我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它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更加安全、有效地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同行们,它绝对是你案头的必备之选。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真的是让我爱不释手!作为一名在临床工作多年的医生,我一直深知一份权威、实用、且易于查阅的临床医嘱手册对工作的重要性。过去,我尝试过很多类似的参考书,但总觉得它们要么信息量太大,要么排版混乱,要么更新不及时,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而这本手册,简直是解决了我的所有痛点!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的内容组织方式非常清晰,而且非常贴合临床实践的需要。它没有将信息简单地堆砌,而是将医嘱信息按照疾病系统,甚至具体的病种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比如说,在肾脏内科章节,它会清晰地列出关于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肾小球肾炎等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详细的用药方案。这种“条理分明”的设计,让我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我需要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查房的时候,遇到一个病人,他的病情比较复杂,需要同时考虑多个系统的问题。当时我需要快速查阅一些相关的医嘱,以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这本书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能够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快速找到相关的疾病章节,并且书中还给出了针对不同情况的常用医嘱和辅助检查建议。这让我能够系统地思考问题,避免遗漏重要的诊断和治疗环节。 书中对于药物信息的介绍也做得非常详细和权威。它不仅列出了药物的常规剂量,还详细说明了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这一点对于提高用药的安全性,避免潜在的药物风险非常有帮助。我经常在开具医嘱前,会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提示,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多重用药的复杂病例时。 另外,我还要特别赞扬的是,这本书对于一些常见操作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比如,静脉输液的滴速控制,以及一些常用操作的无菌原则。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能在临床实践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并发症。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随时提醒我注意细节,避免犯错。 让我觉得非常宝贵的是,这本书在内容上非常具有前瞻性,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进展。第2版的出版,意味着它能够涵盖许多最新的医学成果。我翻阅了书中关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部分,其中关于最新糖尿病治疗药物和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方案的介绍,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也帮助我了解了最新的治疗进展。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做得非常人性化。它采用了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行间距,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而且,书的尺寸适中,方便携带,我经常把它放在我的工作包里,随时可以查阅。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参考书。 在我看来,《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医嘱的汇编,更是一种临床思维的启蒙。它通过提供规范化的医嘱制定流程,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加严谨、系统、高效的临床思维模式。在面对复杂病情时,它能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思路,做出最优的决策。 总之,这本书是我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它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更加安全、有效地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同行们,它绝对是你案头的必备之选。

评分

我最近刚刚拿到《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真的是太惊艳了!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我一直渴望拥有一本能够快速、准确、并且信息全面的临床医嘱参考书。过去,我尝试过不少同类书籍,但很多都存在内容更新慢、查找不方便、或者信息不接地气等问题。而这本手册,可以说是完美地解决了我的这些困扰。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内容的组织方式。它没有像一些教科书那样,将信息分散在大量的文字中,而是将复杂的医嘱信息,以一种非常清晰、简洁、并且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在处理一些常见疾病时,书中会列出该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首选的治疗药物、剂量、用法、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监测指标。这种“一目了然”的设计,让我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关键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急诊科遇到一个突发的呼吸窘迫病人,情况非常危急,需要快速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当时我迅速翻阅了这本书,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诊处理流程和常用药物医嘱,给了我非常明确的指导。书中对于不同病情程度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都有非常具体的说明,这对于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准确判断至关重要。 书中对于药物信息的介绍也做得非常细致和权威。它不仅列出了药物的常规剂量,还详细说明了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这一点对于提高用药的安全性,避免潜在的药物风险非常有帮助。我经常在开具医嘱前,会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提示,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多重用药的复杂病例时。 另外,我还要特别赞扬的是,这本书对于一些常见操作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比如,静脉输液的滴速控制,以及一些常用操作的无菌原则。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能在临床实践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并发症。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随时提醒我注意细节,避免犯错。 让我觉得非常宝贵的是,这本书在内容上非常具有前瞻性,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进展。第2版的出版,意味着它能够涵盖许多最新的医学成果。我翻阅了书中关于肿瘤内科的部分,其中关于最新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介绍,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也帮助我了解了最新的治疗进展。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做得非常人性化。它采用了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行间距,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而且,书的尺寸适中,方便携带,我经常把它放在我的工作包里,随时可以查阅。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参考书。 在我看来,《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医嘱的汇编,更是一种临床思维的启蒙。它通过提供规范化的医嘱制定流程,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加严谨、系统、高效的临床思维模式。在面对复杂病情时,它能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思路,做出最优的决策。 总之,这本书是我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它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更加安全、有效地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同行们,它绝对是你案头的必备之选。

评分

我最近刚拿到《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真的感觉找到了“如虎添翼”的利器!作为一个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我深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临床医嘱信息是多么重要。我以前经常为了一个医嘱,要在电脑上搜索半天,效率低下不说,有时候还会因为信息的碎片化而感到焦虑。这本书简直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内容组织方式非常巧妙,而且非常贴近临床的实际需求。它不是那种理论性很强的书,而是直接给出了在各种临床场景下最实用、最有效的医嘱。比如,在处理一些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时,书中提供的抗生素选择、剂量调整、以及疗程建议,都非常明确和具体。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值班的时候,遇到一个复杂感染的病人,情况非常危急。我迅速翻阅了这本书,里面关于经验性抗生素的选择和调整原则,让我能够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书中对于药物信息的介绍也做得非常细致和权威。它不仅列出了药物的常规剂量,还详细说明了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这一点对于提高用药的安全性,避免潜在的药物风险非常有帮助。我经常在开具医嘱前,会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提示,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多重用药的复杂病例时。 另外,我还要特别赞扬的是,这本书对于一些常见操作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比如,静脉输液的滴速控制,以及一些常用操作的无菌原则。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能在临床实践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并发症。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随时提醒我注意细节,避免犯错。 让我觉得非常宝贵的是,这本书在内容上非常具有前瞻性,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进展。第2版的出版,意味着它能够涵盖许多最新的医学成果。我翻阅了书中关于消化系统疾病的部分,其中关于最新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和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的介绍,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也帮助我了解了最新的治疗进展。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做得非常人性化。它采用了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行间距,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而且,书的尺寸适中,方便携带,我经常把它放在我的工作包里,随时可以查阅。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参考书。 在我看来,《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医嘱的汇编,更是一种临床思维的启蒙。它通过提供规范化的医嘱制定流程,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加严谨、系统、高效的临床思维模式。在面对复杂病情时,它能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思路,做出最优的决策。 总之,这本书是我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它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更加安全、有效地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同行们,它绝对是你案头的必备之选。

评分

我最近拿到了一本《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说实话,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作为一名刚入职的住院医师,我每天都在学习大量的医学知识,但真正到了临床实践中,很多东西会变得模糊不清,尤其是在面对具体病人和具体的治疗方案时。以前我总是要翻阅厚重的教科书,或者在网上搜索,费时费力不说,还经常会因为信息的碎片化而感到迷茫。这本手册就像及时雨,让我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临床信息,并且信息非常准确和实用。 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高度的条理性和针对性。书里面不是简单地堆砌医嘱,而是将它们按照疾病系统、甚至具体病种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比如,在心血管疾病章节,它不仅仅列出了常见的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医嘱,还针对不同的分型、不同程度的病情,提供了详尽的用药建议和监测要点。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药物时,还会提及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指南中的推荐。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年轻医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是,有一次我负责的一个病人,情况比较复杂,有多重并发症。当时我需要快速为他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的选择、电解质的纠正、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我打开这本书,在相关章节迅速找到了我需要的信息,并且书中还附带了许多辅助检查的建议,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评估病人的状况。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你“该用什么药”,更重要的是它能帮你梳理清楚“为什么用”、“怎么用”,以及“需要注意什么”。 另外,这本书对于一些非药物治疗的建议也相当到位。比如,在糖尿病章节,除了药物治疗,还详细介绍了饮食管理、运动疗法、血糖监测的要点。这对于培养我们全人医学的观念非常有益。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药物治疗层面,而要关注病人的整体健康。这本书提供的这些补充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病人沟通,指导病人进行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 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棒的特点,就是它的信息更新速度。医学日新月异,很多治疗方案和药物都在不断更新。而《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能够及时纳入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这让它成为一本非常有价值的长期参考资料。我发现书中对于一些新上市的药物,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其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这比我之前看的很多旧资料都要及时得多。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还注意到它在药学方面的严谨性。它详细列出了各种药物的禁忌症、过敏史、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在临床实践中,药物相互作用是导致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本书的这些提醒,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很多潜在的风险,确保用药安全。我曾经就因为这本书的提醒,避免了一次严重的药物冲突,从而保护了病人的健康。 我想特别赞赏这本书对于临床操作的简要说明。比如,在一些常用操作,如静脉输液、伤口换药等,书中都会附带一些简要的注意事项和技巧。这些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能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有时候,一本好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帮你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让你在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这本书在语言表达上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使用了清晰、简洁、易于理解的语言,避免了过多晦涩的医学术语。即使是刚接触临床的医学生,也能够轻松阅读和理解。而且,它在关键信息上采用了醒目的排版方式,让你能够快速抓住重点,提高查阅效率。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最清晰的指导。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便携性也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它的尺寸适中,重量也不重,可以轻松放进白大褂的口袋里,或者随身携带。在查房、会诊、或者急诊值班的时候,能够随时随地查阅,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我经常在查房的时候,遇到一些不确定的问题,就能立刻拿出这本书来查阅,节省了很多时间。 总的来说,《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是一本集实用性、权威性、更新性于一体的优秀临床参考书。它不仅能帮助我快速查找医嘱,更能帮助我深入理解疾病的诊疗过程,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对于正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同仁们,我强烈推荐大家购买和阅读这本书,它一定会成为你临床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说实话,这本书真的让我爱不释手。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的医生,我一直非常看重高质量的临床参考书籍,而这本手册,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仅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真正解决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医嘱的呈现方式上,做到了“大道至简”。它没有用过于复杂的语言和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最直接、最简洁的方式,将最核心的临床医嘱信息呈现给读者。比如,在处理常见的内科疾病时,书中会清晰地列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针对每种情况的常用药物、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我经常在值班的时候,遇到一些紧急情况,需要快速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这本书就像我的“定心丸”,它能够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准确、最及时的信息。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处理一个急性腹痛的病人,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可能性。我迅速翻阅了这本书,关于腹痛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让我能够快速梳理思路,并有效地指导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这本书在药学信息的呈现上也做得非常出色。它详细地列出了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以及在特殊人群中的用药指导。这一点对于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至关重要。我经常会在开具医嘱前,特意查阅一下书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提示,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另外,我还要特别赞扬的是,这本书对于一些常见操作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比如,静脉输液的滴速、输液速度的调整,以及一些常见感染的预防措施。这些看似细微之处,却能在临床实践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风险和并发症。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随时提醒我注意细节,避免犯错。 我特别欣赏的是,这本书在内容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第2版的出版,意味着它能够反映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进展。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医务人员来说,非常宝贵。我翻阅了书中关于慢性病的管理部分,其中关于最新药物和治疗方案的介绍,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做得非常到位。它采用了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行间距,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而且,书的尺寸适中,方便携带,我经常把它放在我的白大褂口袋里,随时可以查阅。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参考书。 在我看来,《临床医嘱速查手册(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医嘱的汇编,更是一种临床思维的启蒙。它通过提供规范化的医嘱制定流程,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加严谨、系统、高效的临床思维模式。在面对复杂病情时,它能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思路,做出最优的决策。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我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它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更加安全、有效地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同行们,它绝对是你案头的必备之选。

评分

十二 感染性休克28

评分

十二 脑血栓形成209

评分

还可以,支持京东

评分

不错 好书 我先买下再慢慢看 不错 好书 我先买下再慢慢看

评分

八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58

评分

二 急性肾小球肾炎106

评分

十 痛风176

评分

很好,不错,京东物流很快,东西质量很好。价格也很优惠。

评分

六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度)235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