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素得美好,美好如素。
越來越多的素食餐廳嚮我們展示瞭新的素食概念。素食不再與禪食畫等號,素食隻是一種對生活方式的選擇。
在翻看作者肖洋洋的每日生活記錄時,實在無法與傳統素食給人的感覺聯係起來。她的每一天都充滿瞭活力與色彩。曾經以為素食總是有點“性冷淡”的意味,但是在她的食單中,素食卻呈現齣另一番樣貌:優雅、可愛,甚至是俏皮。
“有著可愛蘑菇麵包的早餐”“車輪麵包的花式下午茶”“電影中的烤雜蔬”……
即使你不是一個素食主義者,隻是偶爾吃一次素餐,在這本書的啓發下,也一樣可以一飽口腹之欲。
內容簡介
素食者的餐桌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清湯寡水?抑或禪味悠長?
什麼樣的素餐適閤全傢人一起分享呢?
這本書記錄瞭一位媽媽關於素食的全部體驗。
素食也可以五光十色,也可以滋味豐富,更可以洋氣十足。本書作者用她自創的各種新奇吃法重新詮釋瞭各種各樣的素食料理。
無論是高大上的麵包,還是傢庭味十足的麵條米飯,又或是各色蔬果,本書作者都能教給大傢如何將它們變成優雅的下午茶,或是一頓輕食簡餐。
內頁插圖
目錄
自序
Chapter1
素是餐桌上的奇思妙想
有著可愛蘑菇麵包的早餐
蘑菇麵包
南瓜奶昔
神奇的小餐包們
小餐包基礎麵團的做法
【蘋果餡的蘋果小餐包】
【紅豆沙小餐包】
【雞蛋小餐包】
【菠蘿爆漿小餐包】
【奶油水果裸麵包】
法棍日記
法棍的做法
【冷凍法棍簡易比薩】
【橄欖油配法棍】
【引子醬玫瑰糖配法棍】
【土豆酸湯配法棍】
【牛油果紅糖配法棍】
馬蘇裏拉焗一切
【馬蘇裏拉焗法棍】
【馬蘇裏拉焗蛋白】
【馬蘇裏拉焗麵包盅】
【馬蘇裏拉焗飯】
車輪麵包的花式下午茶
三色車輪麵包的做法
【用芒果、牛油果、西葫蘆做的休閑小點】
【黃瓜雞蛋迷你素漢堡】
【車輪麵包釀牛油果】
【有花瓣的車輪麵包】
漢堡麵包的另類吃法
雙色漢堡麵包的做法
【雙色漢堡麵包配煎鬆茸和炒雞蛋】
【牛油果盒子漢堡麵包】
【椰漿冷泡燕麥麵包】
Chapter2
素是細細品味大自然的無私饋贈
水果的盛宴
百香果磅蛋糕
藍莓芝士蛋糕
草莓可可海綿蛋糕
蜜桃派
電影中的烤雜蔬&不用揉的全麥麵包
普羅旺斯烤雜蔬
斯特盧安麵包
素,意大利麵
【紫甘藍意麵】
【白靈菇意麵】
【香蒜奶酪意麵】
【酸湯螺紋意麵】
Chapter3
素是化繁為簡的清清爽爽
想吃土豆
芝心土豆泥
土豆濃湯
炸薯條
蔥油土豆泥
一碗米飯的新滋味
醬油米漢堡
蔥油拌飯
小豆米燙飯
素蟹粉炒飯
牛肝菌醬油飯
鬆茸土豆絲燙飯
牛油果炒飯
素餡也美味
素餡餃子
【傳統煎餃】
【焗餃子】
蛋皮餛飩
番茄醬燴餛飩
蕎麥麵的各種可能
【油潑蕎麥麵】
【番茄燉雞蛋茄子澆頭蕎麥麵】
【麻辣香煎杏鮑菇蕎麥麵】
後記
精彩書摘
多吃青綠色蔬菜:飲食調養應從進食清爽綠色蔬菜、提升陽氣齣發,進而達到調養身體的目的。可適當多吃辛甘的蔬菜,如大蔥、香菜、韭菜、芹菜、豌豆等。鬍蘿蔔、花椰菜、白菜及青椒等新鮮蔬菜也有提升陽氣之效,可多吃。
春季常吃芽菜:春季最常見的生發性食物莫過於芽菜,芽菜在古代被稱為 種生,常見的有豆芽、香椿芽、薑芽等。春季如果人體的陽氣發散不齣來,可藉助這些嫩芽的力量來幫助發散。
蘿蔔是常見的生發食物:蘿蔔古代稱蘆菔,有詩雲: 蘆菔根尚含曉露,鞦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舊時藥典認為,蘿蔔根葉無論生、熟皆可當菜當飯而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常食蘿蔔不但可解春睏,還有助於軟化血管、降血脂、穩血壓,可解酒、理氣等,具有營養、健身、祛病之功。
始於3000年前的“迎春儀式”
立春,古時視為春天的開始,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曾提到“正月節,立,始建也。”雖然現代人對立春並沒有特殊的重視,但在古代,立春卻是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從周代直至清末民初,官傢都把立春作為重要節日,舉行各種迎春的慶祝活動和祭祀儀式,並形成瞭一套程式,世代相傳。
紅紅火火過春節
離立春最近的農曆節日是春節。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隆重、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春節的傳統習俗非常多,下麵就為大傢介紹幾種我國各地區普遍都有的習俗。
貼春聯、福字:春聯又叫對聯、春貼;福字可正貼和倒貼,都寓意喜氣祥和,用來祈求來年好運。
分歲、守歲:分歲是指大年三十除夕夜,全傢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守歲則是指除夕夜一夜不睡,以辭舊歲。
壓歲錢:古人認為將銅錢穿成串給小孩掛在胸前,有驅邪壓鬼的功效。邪鬼稱為“祟”,所以“壓祟”便逐漸演變成“壓歲”。不過如今銅錢、紅綫已經被紙幣和紅包所取代,失去瞭驅邪的意義,更多的是祝福小孩健康成長。
放爆竹:春節到來之際,傢傢戶戶早上起來第一件事便是放鞭炮,以求辭舊迎新、萬事如意。
拜年:大年初一,百姓穿上新衣,拿上禮品,走街串巷,拜訪親朋好友,互祝新年大吉大利。
熱鬧非凡鞭春牛
相傳“周公始製立春土牛”,並從此相傳成俗。我國自古是農業大國,非常重視農業生産,而牛又是農業生産力的象徵,因此用土做成牛,在立春當天,用鞭子鞭打,把土牛抽打得越碎越好,以錶示人們對春天的喜愛和對來年豐收的期盼。春牛抽碎後,百姓會爭相搶拿春牛的土塊,稱為“搶春”,將土塊放在自傢牲口圈裏,有象徵槽頭興旺的意思。
“咬春”竟能解春睏
我國自古便有在立春之日吃春餅、春捲,嚼蘿蔔的習俗。相傳從晉代開始,在宮廷官僚之間便流行在立春之日互相贈送“五辛盤”。五辛泛指用辛辣蔬菜做的拼盤,常用的食材有蔥、薑、蒜、芥、椒。五辛盤中除瞭五種辛辣蔬菜,還有春餅,用春餅捲著五種辛辣食材食用,能殺菌祛寒、提神解春睏。隨著時間的流逝,春餅這一形式流傳瞭下來,而包裹在春餅裏的蔬菜也變得豐富多彩。
果絲炸春捲
材料/麵粉200剋,蘋果、梨、黃桃、山楂各100剋,春捲皮適量。
調料/白糖、植物油、卡夫奇妙醬各適量。
將蘋果、梨、黃桃、山楂分彆洗淨,去皮、核,切成絲,加入白糖醃漬30分鍾,瀝水,加入卡夫奇妙醬拌勻成水果餡;麵粉用水和成麵糊。
用春捲皮將水果餡包成春餅生坯,用麵糊封口;將包好的春餅生坯放入油鍋內炸成金黃色即可。
蘿蔔:俗語有雲蘿蔔上市,醫生沒事。立春時節,天氣時暖時寒,極易患感冒,常吃蘿蔔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
蔥:農曆正月生長齣來的蔥是味道最好的。初春時節,感冒、腹瀉、咽喉腫痛都是常見的疾病,多吃正月蔥可以幫助有效預防春季常見的呼吸道感染類疾病
多吃蔬菜瓜果,補充水分:春季氣候逐漸轉暖,早晚溫差較大,風邪漸增,風乾物燥,常會齣現皮膚脫皮敏感、口舌乾燥、嘴唇乾裂等現象,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所需的水分。
少吃油膩:萬物當春乃發生,春季也是陽氣漸旺的時候,應少吃油膩食物,可多食紅棗、懷山藥、蓮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補氣壯陽,以免陽氣過多外泄,無法蘊化於體內。若肝木生發過度,則會使脾胃受到損失,這也是為何春季腸胃多病的原因。
食療以湯粥為主:雨水時節,北方地區食療以粥為好,蓮子粥、懷山粥、紅棗粥都是不錯的選擇。唐代藥王孫思邈說 春時宜食粥,這提醒我們在春季應該多喝一些粥。粥以米為主,以水為輔,水米交融,不僅香甜可口,便於吸收,還能補脾養胃、去濁生清。加入一些藥材後,更是能治療一些慢性病,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雨水不下雨,下秧沒著落
古時候,農業發展要看天吃飯,天氣大旱就會直接影響收成,讓百姓生活艱苦。於是農民們對雨水這一天十分重視,並且衍生齣瞭很多忌諱。春天,綿綿細雨,潤澤萬物,象徵著豐收,如果雨水當天不下雨,就是一大忌,預示著一整年的收成都會慘淡。另外還有古語道:“獺不祭魚,國多盜賊。”意思是雨水當天,水麵還結著冰,水獺無法下河捕魚。說明歲時不好,莊稼收成也會因此受到影響,百姓生活睏苦,自然盜賊橫生。
元宵節,閤傢團圓賞春燈
元宵節又稱為“春燈節”、“上元節”,起源於西漢。元宵節定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是為瞭慶祝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因此元宵節也被稱作“小正月”。
點燈賞燈:道教中有“三元說”,即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而元宵節點燈的習俗正是來源於此。因為道教認為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彆為天、地、人三官,正月十五這天是天官主管的上元節,因此為瞭讓天官高興,故上元節要燃燈慶祝。
猜燈謎:南宋時期,文人墨客聚集,有人在上元節這一天,將謎語寫於紙條貼在花燈上,用“燈謎”這一特殊的民族文學形式增加上元節的喜慶氣氛。
吃元宵:元宵最早叫“浮元子”,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拉保保,認爹爹
在我國川西一帶,雨水這天有個非常有趣的民俗,就是帶著孩子“認乾爹”。在雨水節認乾爹有“雨露滋潤易生長”的意思,讓孩子認一個身體強健的人做乾爹,可以藉助乾爹的福氣使孩子免於疾病災禍。如果想讓孩子長大之後有學識,就認文人做乾爹,如果想讓孩子身體強健就認強壯的人做乾爹。該習俗傳承多年,後更名為“拉保保”。
與“龍”分不開的時令小吃
雨水的最後幾天裏,百姓常會吃一些和“龍”有關的吃食,以紀念大旱中因憫農降雨而被罰壓在山下的天龍。不同地區在雨水前後喜歡吃的食品也不同。比較常見的雨水小吃有麵條、春餅、爆玉米花、豬頭肉等,百姓喜歡把食品名稱中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龍須麵
材料/番茄1個、細麵條200剋、菠菜少許。
調料/蔥花、鹽、醬油、植物油各適量。
將番茄洗淨,切成小片;菠菜洗淨,切段。
鍋內倒油加熱,將蔥花煸香,放入番茄片翻炒均勻,加水燒沸。
將麵條下鍋內,攪散,放菠菜段,待煮沸後加鹽、醬油調味即可。
荷塘月色”是北京一傢已經有十多年曆史的素食店。這傢素食店的最大特色是既秉承瞭具有中國悠久曆史特色的素食文化和養生精髓,同時又融閤瞭最新、最時尚的歐美素食的清新自然風格,可謂是一傢中西閤璧、曆史與時尚共存的新派素食店。荷塘月色中的菜品一直堅持原創,以無蛋、無味精、無色素的高品質,受到眾多素食愛好者的喜愛。
宜清淡飲食:驚蟄的飲食原則是培陰固陽,多吃清淡食物,再適當選用一些可以補正益氣的食療粥來增強體質,配以補品調養自身,有利於增強免疫力。
應適當多吃溫熱食物:雖然鼕季已經過去,但仍有餘寒未清,人體內的陽氣已經蘇醒,開始生發、壯盛,此時可以吃些溫補的食物禦寒助陽。例如韭菜、大蒜、洋蔥、魔芋、香菜、生薑、蔥,這些蔬菜性溫、味辛,可以驅散風寒,還能抑製隨著春暖而蠢蠢欲動的病菌。
應適當多吃甘味食物:甘味對補脾氣有益,脾髒強健,同樣可以輔助肝氣。甘味食物具有滋養補脾、潤燥補氣血、解毒及緩解肌肉緊張作用,有助於脾的運化作用。性溫味甘的食物有:榖類如糯米、黑米、高粱、燕麥;蔬果類如南瓜、扁豆、紅棗、桂圓、核桃、栗子。
不能隨便響起的驚蟄雷聲
驚蟄的字麵意思不難理解,即是天氣迴暖,春雷陣陣,驚醒瞭蟄伏於地下的蛇蟲鼠蟻。但驚蟄前後打不打雷,卻大有講究。江蘇一帶認為如果驚蟄之前就有響雷齣現,意味著這一年是凶年,莊傢收成不好;湖北、貴州一帶則認為如果驚蟄當天打雷,預示著夏季毒蟲會增多。若驚蟄之後打雷,則象徵著年景大好,五榖豐登。
二月二,龍抬頭
相傳農曆二月初二,天氣轉暖,連天上的神龍也漸漸蘇醒,故稱為“龍抬頭”。因為人們自古對龍的崇拜,二月二這一天就成瞭百姓非常重視的節日。
民間在這一天有很多忌諱,有的地方主張二月二這天不能剃頭,更有諺語稱:“二月二剃頭死舅舅”,有的地方則主張二月二要剃頭;另外二月二這天還有女性不能動針綫,以免傷瞭“龍睛”、男人不能從井裏挑水,否則會觸動“龍頭”等忌諱。
引龍迴:從水井到竈腳,沿途撒上石灰,讓石灰看起來像一條彎麯入室的龍,寓意著龍入傢門,吉星高照,財運亨通。
敲財:敲財是山東一帶的習俗,二月二當日的晚飯後,大人會給孩子準備小木棍,讓孩子挨傢挨戶敲門框,邊敲邊唱:“二月二,敲門框,金子銀子往傢扛。”孩子的聲音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打小人”,驅黴運
春雷陣陣,喚醒瞭沉睡的昆蟲,百姓傢中蚊蟲鼠蟻逐漸多瞭起來,於是人們便會在傢中點燃艾草,驅除毒蟲,這也是“打小人”習俗的前身。後來這一習俗逐漸演化成祈福新的一年不遇到小人,事事順心的儀式。
“打小人”時,以紙偶等為象徵物,用鞋子拍打紙偶,口中念念有詞:“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此處說的是粵語,打小人的習俗在香江格外盛行。
驢打滾——壓死害蟲,人翻身
驢打滾是一種豆麵年糕,是北京非常有名的傳統清真風味小吃。驚蟄期間,天氣迴暖,百蟲復蘇,人們吃驢打滾,寓意著用黏黏的驢打滾粘壓害蟲,使得農業豐收。另外這一季節,溫度適宜,相較於寒冷的鼕季,驢打滾的口感更佳。因此,在老北京的習俗中便有瞭驚蟄期間吃驢打滾的習慣。
驢打滾
材料/糯米粉100剋、豆餡750剋、黃豆粉150剋。
調料/白糖水150剋、桂花5剋。
糯米粉用水和成麵團,蒸鍋加水燒沸,籠上鋪濕布,將和好的麵團放在蒸布上,蓋上鍋蓋,上籠大火蒸40分鍾。
黃豆粉炒熟;白糖水、桂花兌成糖桂花汁。
將蒸好的糯米糕裹上黃豆粉,擀成片,抹上豆餡,捲成筒形,再切成小塊,澆上糖桂花汁即可。
健脾祛濕:春分節氣前後是萬物生長的萌芽時期,人體血液也是如此,激素和血液都處於非常旺盛的階段,因此這個時候比較容易患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壓、痔瘡、月經失調等。春分與驚蟄同屬仲春,此時肝氣旺,腎氣弱,所以在飲食方麵要戒食過多酸性的食物,多吃一些辛味食品。同時,由於肝氣旺、易剋脾土,而且春季雨水多、濕氣重,飲食時也要注意健運脾胃、健脾祛暑。飲食上可多吃薑、蔥、淮山藥、枸杞子、土豆、花椰菜、蕎麵等食物。
多食用溫補陽氣的食物:春季飲食養生的要點以平肝息風、滋養肝陰為主。可選用扶助正氣的補品,同時宜食清淡的食物;正確的補養之道以溫補為佳,忌諱以熱補助長陽氣。以韭菜為例,《本草綱目》中說:韭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乃肝之菜也。所謂肝之菜,是說吃韭菜對肝的功能有補益效果。
春分祭日,國之大典
在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春分祭日,鞦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雖然祭日比不上皇帝祭天、祭地隆重,但也是自古以來,曆朝曆代皇帝必須要祭奠的日子。相傳北京日壇就是為瞭供皇帝在春分這天祭祀大明神(太陽)而建造的。
漢族最美的傳統節日——花朝節
花朝節是在我國流傳多年的傳統節日,根據各地氣候的不同,此節的日期也不盡相同,但基本集中於驚蟄到春分之間。花朝節是為春天盛開的百花慶生,各地風俗各有特色。
製作花糕:相傳武則天非常喜愛各種花朵,因此也十分重視花朝節,還命宮女采集百花,做成口味各異的糕點,賞賜百官。後來花朝節做花糕的習俗在民間也逐漸流行起來。
對歌:壯族人民稱花朝節為“百花仙子節”,年輕男女在這一天都會聚集於木棉樹下,以百花為題,對歌傳情。
賞紅:南方地區在花朝節會舉辦“賞紅”大會,屆時,傢中有花樹的人均會在樹上掛滿紅色紙條或布帶,以求傢中女子得到百花仙子的庇護,變得美貌聰明、賢良淑德。
春分飲春酒,活到九十九
我國浙江、山西一帶有在春分日釀酒的風俗習慣。《慶陽縣誌》中記載:“十一月,鼕至節,祀先。汲水凍冰,做春分酒。”《於潛縣誌》中記載:“春分造酒貯於甕,過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經久不壞,謂之春分酒。”春分這天,除瞭要釀酒、喝酒,有些地區,如山西陵川,還有用酒和醋祭祀,祈求莊稼豐收的習俗。
采春菜,煮春湯
春分是春菜生長成熟的季節,春菜又稱“春碧蒿”,是野莧菜的一種。在春分當天,采集春菜,與魚片一起做成湯菜,稱為“春湯”。民間相傳:“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傢老少,平安健康。”春分吃春菜,喝春湯,錶達瞭人們對健康的追求。
京兆尹是北京一傢低調奢華的四閤院式素食餐廳。京兆尹的創始者是一位曾經齣傢又再度入世的男子,名為慈實。齣傢的經曆使他有不同常人的領悟和人生態度,他將這種禪意融入瞭京兆尹素食餐廳之中。京兆尹主張“健康、環保、護生”,對食材的選擇有極其苛刻的標準。店內菜品可以使用“小五葷”,即蔥、薑、蒜、花椒、大料,也提供蛋奶素,基本沒有仿葷菜品,隻依靠料理手法來錶現大自然食材的韆變萬化。
多食新鮮蔬果:清明時節的養生注重與自然同氣相求,應多食用當時、當季、當地産齣的水果。這類水果與當地、當時的季節相適應,能幫助人體自我調節。這時應多吃韭菜等時令蔬菜,還有紅薯、白菜、蘿蔔、芋頭等具有溫胃祛濕作用的蔬果,也適宜多吃。
清明時宜清補:清明正是冷空氣與暖空氣交替相遇之際,天氣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陰雨綿綿。人體往往因為濕氣侵入而覺得四肢發麻,因此在飲食調理中,除瞭要利水排濕之外,還要適當養血舒筋。這裏特彆推薦桑葚、薏米等食物,此湯既利水滲濕,又養血舒筋,同時還有祛風止痛的功效,不燥不涼,是春天補益的良品。
清明時節重養肝:春季是養肝的重要時機,如果肝功能正常,人體的氣機就會通暢,氣血就會和諧,各個髒腑的功能也能維持正常工作。清明時,可服一些滋補品,像銀耳,甘平無毒,能潤肺生津、益陰柔肝,常吃可達到柔肝養肺的效果。
介子推的傳說
春鞦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追殺,終日流亡於荒郊野外,飢寒交迫數日,最終因缺水少食而暈倒在荒山之中。他的親信介子推割下腿上的肉,烤熟之後喂給重耳吃,纔救活他。後來重耳登基執政,成為著名的春鞦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想要重賞當年忠心的介子推,不料,介子推卻帶著母親隱居綿山,寜願被大火燒死,也不願嚮晉文公爭功討賞。死前他留下一首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看後,失聲慟哭。為瞭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當天為寒食節,所有子民在這一天不可動煙火,不得食用熱食。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非常接近,而寒食又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閤二為一瞭,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彆稱,也成瞭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
讓人分不清楚的寒食節和清明節
起源於春鞦時期的寒食節,日期定的也極有講究,具體時間應在鼕至後一百零五日,而寒食三天之後就是清明節。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相距很近,節日的主要內容也相同,因此兩個節日逐漸被民間百姓看為同一個節日。寒食節最主要的特色民俗就是吃冷食。為瞭適應三天不能生火做飯的生活,百姓一般都會提前準備食物,其中大麥粥、冷麵、黃米粉蒸餅、子推燕都是比較常見的民間美食。
掃墓踏青,插柳植樹
清明節最重要的事就是要祭奠已故親友,上墳掃墓。百姓通常會在清明節前後十天,為祖先墳墓培土、清掃,祭奠上新鮮的食物,並燒紙錢以寄哀思。不過在這個溫度怡人、鳥語花香的時節,雖然思念故人有些淒冷,但卻也讓清明節多瞭些許詩意。放風箏、踏青、蕩鞦韆、蹴鞠、植樹也都逐漸成為清明節的主要民俗活動。
……
前言/序言
提筆寫這本書時,思緒迴到三年前的八月。那是個盛夏的季節,似乎更多理由是衝著“減肥”二字而來,但並非如此,當一件事下瞭決心,必然是有因緣的,
美好如素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