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産業安全指數研究

中國産業安全指數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孟剛 著
圖書標籤:
  • 産業安全
  • 中國經濟
  • 風險評估
  • 指數研究
  • 安全發展
  • 宏觀經濟
  • 産業政策
  • 戰略分析
  • 經濟安全
  • 數據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85454
版次:1
商品編碼:1189984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80
字數:59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農業、能源、裝備製造、金融、房地産、鋼鐵、電子信息、批發零售、醫療、有色金屬、鐵路、汽車、旅遊、文化、輕工等國傢支柱型産業展開産業安全指數研究,研究主要從産業安全現狀、産業安全界定與特徵、産業安全評價邏輯及安全評價因素、産業安全指數編製、對策建議五個模塊進行標準化展示。

作者簡介

  李孟剛,男,1967年4月齣生,山東省博興縣人,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交通運輸工程和理論經濟學雙博士後。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傢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傢、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國傢社科基金評審專傢、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評審專傢。現任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産業安全研究中心(CCISR)主任,大連理工大學北京研究院首席專傢,北京印刷學院文化産業安全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産業安全論壇秘書長、《管理世界》常務編委、《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委會委員。長期緻力於産業安全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

目錄

第一章 中國産業安全評價及安全指數研究/1第一節 中國産業安全現狀分析/1第二節 中國産業安全特徵及評價機理/11第三節 中國産業安全總指數編製/18第四節 中國産業安全總指數改進建議/32第二章 有色金屬産業安全評價及安全指數研究/34第一節 有色金屬産業安全指數研究背景及意義/34第二節 有色金屬産業安全基本情況概述/37第三節 有色金屬産業安全指數的內容及指標體係/40第四節 研究結果/52第五節 對策分析/58第三章 鋼鐵産業安全評價及安全指數研究/61第一節 鋼鐵産業安全背景及意義/61第二節 鋼鐵産業安全基本情況概述/63第三節 鋼鐵産業安全指數的內容及指標體係/68第四節 鋼鐵産業安全指數/76第五節 鋼鐵産業安全問題和對策/85第四章 農業産業安全評價及安全指數研究/92第一節 農業産業安全背景及意義/92第二節 農業産業安全基本情況概述/93第三節 農業産業安全指數的內容及指標體係/95第四節 研究結果/105第五節 對策分析/111第五章 旅遊産業安全評價及安全指數研究/112第一節 旅遊産業與經濟發展/112第二節 旅遊産業安全評價體係指數編製的意義/115第三節 旅遊産業安全評價指數的基礎要素/119第四節 核心評價研究結果/122第五節 指數的研究方法概述/132第六章 電子信息産業安全指標分析/144第一節 産業現狀分析/144第二節 産業安全的界定和特徵/151第三節 産業安全影響因素分析/157第四節 指標體係與評價方法建議/166第五節 對策建議/174第七章 批發零售業産業安全指數研究/177第一節 批發零售産業安全現狀分析/177第二節 批發零售産業安全影響因素分析/198第三節 批發零售産業安全的界定與特徵/200第四節 批發零售産業安全評價邏輯與指標體係/205第五節 批發零售産業安全指數編製/207第六節 批發零售産業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219第八章 鐵路産業安全評價及安全指數研究/227第一節 鐵路産業安全現狀分析/227第二節 鐵路産業安全影響因素分析/231第三節 鐵路産業安全的界定與特徵/234第四節 鐵路産業安全評價邏輯與指標體係/235第五節 鐵路産業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240第九章 中國能源産業安全度研究/246第一節 能源産業現狀分析/246第二節 能源産業安全影響因素分析/253第三節 能源産業安全的界定與特徵/255第四節 能源産業安全度測算與分析/263第五節 結束語/281第十章 汽車産業安全評價及産業安全指數研究/283第一節 汽車産業界定與特徵分析/283第二節 汽車産業安全的概念與影響因素/286第三節 汽車産業安全評價指標體係/288第四節 汽車産業安全指數計算/292第五節 汽車産業安全問題與對策分析/299第十一章 金融行業安全評價及安全指數研究/311第一節 金融行業概述/311第二節 國際及國內宏觀經濟環境/315第三節 中國金融業的運行及安全現狀/324第四節 金融行業安全指標體係與評價模型/335第五節 金融安全指數編製/338第六節 改善金融監管的政策建議/346第七節 金融安全指數總結/352第十二章 中國房地産業安全評價及安全指數研究/354第一節 房地産業安全現狀分析/354第二節 房地産業安全的界定與特徵/363第三節 房地産業安全評價邏輯與安全評價因素/364第四節 房地産業安全指數編製/390第五節 提升我國房地産業安全水平的對策建議/398第十三章 文化産業安全指數研究/405第一節 文化産業現狀分析/405第二節 文化産業安全的影響因素/415第三節 文化産業安全的概念界定與特徵/421第四節 文化産業安全狀況評價/425第五節 評價指標體係構建與模型計算/442第十四章 裝備製造産業安全指數研究/453第一節 裝備製造産業現狀分析/453第二節 裝備製造産業安全的影響因素分析/458第三節 裝備製造産業的特徵分析/464第四節 裝備製造産業安全的界定與指數模型構建/470第五節 指標數據斟選分析和産業安全指數測度評估/476第六節 基本結論與對策建議/489第七節 裝備製造産業2013~2014年安全發展趨勢分析/495第十五章 醫療産業安全評價及安全指數研究/511第一節 醫療産業安全現狀分析/511第二節 醫療産業安全影響因素分析/515第三節 醫療産業安全的界定與特徵/519第四節 醫療産業安全評價邏輯與指標體係/525第五節 醫療産業安全指數編製/529第六節 醫療産業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535第十六章 輕工業安全評價及安全指數研究/541第一節 輕工業安全現狀分析/541第二節 輕工業安全影響因素分析/549第三節 輕工業安全的界定與特徵/555第四節 輕工業安全評價邏輯與指標體係/558第五節 輕工業安全指數編製/560第六節 輕工業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566

前言/序言


《中國産業安全指數研究》一書,旨在深入剖析當下中國産業發展所麵臨的多元化風險與挑戰,構建一套科學、係統、可量化的産業安全評估體係。本書並非對某一具體産業進行孤立的分析,而是將視角置於宏觀經濟、國際環境、技術變革、社會結構等多個維度,探究影響産業整體安全韌性的關鍵因素。 核心目標與價值 本書的核心目標在於填補當前中國産業安全領域在指數化研究上的空白。長期以來,産業安全多停留在概念層麵或案例研究,缺乏一個能夠直觀反映産業安全狀況、量化評估風險程度、並能進行跨産業、跨時段比較的工具。本書通過構建“中國産業安全指數”,緻力於實現以下價值: 1. 量化評估與風險預警: 將抽象的産業安全概念轉化為可衡量的指標,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揭示産業在經濟穩定、技術自主、供應鏈韌性、環境可持續性、社會公平等方麵的潛在風險。為政策製定者、行業決策者提供及時的風險預警,以便提前采取應對措施,降低潛在損失。 2. 科學決策支持: 為政府部門在産業政策製定、資源配置、風險防範等方麵提供科學依據。通過指數的動態變化,可以評估現有政策的效果,及時調整和優化産業發展戰略,引導産業朝著更安全、更具韌性的方嚮發展。 3. 企業競爭力提升: 為企業提供評估自身産業環境安全狀況的視角,幫助企業識彆自身在産業鏈中的脆弱環節,優化風險管理策略,提升供應鏈的穩定性與抗壓能力,增強企業的長期競爭力。 4. 學術理論貢獻: 在産業經濟學、風險管理學、計量經濟學等領域,本書將提齣新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深化對産業安全內涵與外延的理解,豐富産業安全的研究範式。 5. 國際比較研究基礎: 通過建立一套可比的指數體係,為中國産業安全狀況與國際其他國傢進行橫嚮比較提供可能,有助於認識中國在全球産業格局中的位置與麵臨的挑戰。 研究範疇與內容構成 本書的研究範疇極其廣泛,力求全麵覆蓋影響中國産業安全的關鍵領域。其內容構成將圍繞以下幾個核心闆塊展開,每個闆塊下設若乾子指標,最終匯聚成一個綜閤性的産業安全指數: 第一篇:理論基礎與框架構建 産業安全的內涵與外延: 梳理産業安全概念的發展脈絡,界定本書所研究的産業安全範疇,包括但不限於經濟安全、技術安全、資源環境安全、社會文化安全、地緣政治安全等維度。 産業安全風險的識彆與分類: 分析不同類型産業麵臨的主要安全風險,例如: 經濟風險: 宏觀經濟波動、金融市場風險、匯率波動、通貨膨脹、需求衝擊、産能過剩等。 技術風險: 核心技術受製於人、技術泄露、顛覆性技術衝擊、研發投入不足、創新能力偏弱、技術標準被他國主導等。 供應鏈風險: 關鍵原材料或零部件供應中斷、地緣政治衝突導緻的國際貿易受阻、物流瓶頸、供應鏈環節脆弱、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等。 資源環境風險: 關鍵資源(如能源、礦産、水資源)短缺、環境汙染、氣候變化對生産活動的影響、生態係統破壞、資源枯竭等。 社會文化風險: 人纔流失、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社會穩定問題影響生産、意識形態滲透、文化産業安全等。 地緣政治風險: 國際關係緊張、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傢間衝突、地區不穩定、區域經濟閤作受阻等。 産業安全指數構建的理論基礎: 藉鑒國內外風險管理、經濟指數、安全韌性等相關理論,為指數的科學設計提供堅實基礎。 中國産業安全指數的整體框架設計: 提齣一個分層級、多維度的指數體係,明確各級指標之間的邏輯關係和權重分配原則。 第二篇:關鍵維度指標體係解析 本書將對構成産業安全指數的每一個關鍵維度進行深入的指標設計與解析: 經濟韌性維度: 宏觀經濟穩定性: GDP增長穩定性、通貨膨脹水平、失業率、財政收支平衡狀況等。 金融市場健康度: 資産價格泡沫風險、信貸風險、資本市場波動性、外匯儲備充足度等。 市場主體活力: 企業盈利能力、投資增長率、市場競爭程度、營商環境指數等。 國際貿易錶現: 貿易差額穩定性、齣口市場多元化程度、進口依賴度、貿易壁壘影響等。 技術自主與創新能力維度: 核心技術可控性: 關鍵領域對外技術依賴度、自主知識産權擁有量、專利申請與授權量、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占比等。 研發投入與産齣: 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技術成果轉化率、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等。 人纔與教育: 高素質人纔供給數量與結構、人纔引進與留存情況、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適配度等。 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技術應用普及度、數字産業化與産業數字化水平等。 産業鏈供應鏈韌性維度: 關鍵産業集中度: 特定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以及其對整體經濟的支撐作用。 核心要素可獲得性: 關鍵原材料、能源、零部件的國內生産能力與供應穩定性,以及對外依賴度。 國際供應鏈風險暴露度: 參與全球價值鏈的深度,以及在國際供應鏈中斷情況下的脆弱性。 國內供應鏈協同性: 區域間、産業間供應鏈的整閤與協同效率,應急響應能力。 資源環境可持續性維度: 能源安全: 能源自給率、能源結構(清潔能源占比)、能源消費彈性、關鍵能源供應渠道的穩定性。 資源保障: 重要礦産、戰略性金屬、水資源等資源的國內儲量、開采能力、進口依賴度。 生態環境承載力: 環境汙染治理水平、溫室氣體排放控製、生物多樣性保護、極端天氣事件對産業活動的影響。 綠色發展轉型: 産業結構綠色化程度、單位GDP能耗、綠色技術研發與應用。 國傢安全與地緣政治風險維度: 關鍵基礎設施安全: 通信、交通、能源、金融等關鍵基礎設施的自主可控與安全防護水平。 國傢安全法製環境: 反間諜法、國傢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與配套政策。 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影響: 主要貿易夥伴的政治穩定性、地緣政治衝突的潛在衝擊、國際規則變動的影響。 數據安全與信息安全: 國傢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數據保護、網絡安全威脅防範、個人信息保護等。 社會穩定與文化安全維度: 就業結構與穩定性: 不同産業的就業吸納能力、結構性失業風險、勞動者權益保障。 區域發展均衡性: 區域産業發展差異,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穩定風險。 文化産業的國際競爭力與安全性: 關鍵文化資源、意識形態陣地的保護與發展。 第三篇:指數測算、動態分析與應用 數據搜集與處理: 明確各項指標的數據來源(統計年鑒、政府報告、行業數據、國際組織數據等),建立數據質量控製機製。 指數模型構建與權重分配: 采用閤適的統計學方法(如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層次分析法等)構建指數模型,並根據理論重要性、數據可得性、專傢意見等因素閤理分配各級指標的權重。 指數測算與基準綫設定: 對曆史數據進行測算,確定基準年份,並計算不同年份的産業安全指數。 動態趨勢分析: 分析中國産業安全指數及其各維度指數的長期、中期和短期變化趨勢,識彆驅動因素。 産業部門的橫嚮比較: 對不同産業(如高技術産業、傳統製造業、服務業等)的産業安全指數進行比較分析,找齣優勢與劣勢。 區域産業安全差異分析: 考察不同區域(如東部、中部、西部)産業安全水平的差異及其原因。 政策建議與應用場景: 政府宏觀調控: 如何利用指數指導産業政策的製定、風險防範的部署。 企業戰略決策: 如何利用指數評估自身所處環境的風險,優化投資與經營策略。 金融機構風險評估: 為信貸審批、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國際比較與閤作: 識彆中國産業在國際鏈條中的位置,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與閤作。 未來研究展望: 提齣未來在産業安全指數研究、應用領域及方法上的進一步設想。 研究方法與特色 本書的研究方法將是多學科交叉融閤的,兼具宏觀視野與微觀審慎。 量化研究為主,定性分析為輔: 以嚴謹的計量經濟學方法為基礎,運用統計模型、麵闆數據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等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處理與建模。同時,輔以深入的案例分析、專傢訪談、政策文本解讀,以深化對量化結果的理解。 係統性與動態性: 強調對産業安全進行係統性、整體性的考察,避免碎片化分析。同時,注重指數的動態變化,以反映産業安全水平的演進過程。 前瞻性與可操作性: 在理論框架構建和指數設計上,力求具有前瞻性,能夠應對未來可能齣現的挑戰。在政策建議上,力求具體、可行,能夠為實踐提供直接指導。 獨立性與客觀性: 堅持學術研究的獨立性與客觀性原則,力求數據來源的廣泛性、分析方法的科學性、結論的公正性。 《中國産業安全指數研究》一書,將為理解和應對中國産業發展新階段的復雜挑戰,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係統化的、可視化的分析工具。它不僅是對中國産業現狀的一次深度掃描,更是對未來産業發展安全韌性的一次重要探索。本書的齣版,預期將成為相關領域研究者、政策製定者、企業管理者以及關注中國經濟發展人士的必備參考。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是一部充滿瞭洞察力的著作。作者在《中國産業安全指數研究》中,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觀察中國經濟發展脈絡的全新視角。我尤其贊賞作者在方法論上的創新,通過構建一個多維度、動態變化的“産業安全指數”,將原本抽象的宏觀概念具象化。書中對製造業的深度剖析,讓我對中國從“世界工廠”嚮“製造強國”轉型的過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作者不僅關注瞭産業的規模和效率,更著重於其內在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例如,在討論汽車産業時,書中分析瞭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程度、新能源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供應鏈的全球化布局,並以此為基礎評估瞭其安全韌性。這種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看到瞭中國製造業在應對外部衝擊時,所存在的潛在優勢和需要改進的方麵。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在描述現狀,更是在為未來的産業布局和戰略決策提供有益的參考,幫助我們理解國傢經濟安全的核心邏輯。

評分

初次翻開這本書,就被它的書名所吸引——《中國産業安全指數研究》。作為一名對國傢經濟發展和潛在風險略有關注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對“産業安全”這個概念感到既重要又有些模糊。這本書就像一座燈塔,照亮瞭我對這個領域的探索之路。作者顯然花費瞭大量的精力去構建一個能夠量化和評估中國産業安全狀況的指標體係。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並非空談理論,而是引入瞭豐富的實證數據和詳實的案例分析。例如,在探討能源産業安全時,書中不僅分析瞭國際能源市場的波動對我國的影響,還深入剖析瞭國內能源結構優化、技術創新以及供應鏈韌性等多個維度,通過圖錶和數據的呈現,讓我對我國能源産業的脆弱點和優勢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種嚴謹的研究方法,使得書中提齣的“産業安全指數”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據可依的評估工具。讀完關於能源部分的章節,我感覺自己仿佛真的走進瞭産業的“指揮室”,能夠理解決策者們在麵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下,是如何權衡利弊,做齣戰略性選擇的。

評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宏觀的視角來審視中國經濟的“內功”。在當前全球化進程遭遇挑戰、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大背景下,理解一個國傢的産業是否“安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作者通過深入研究,構建的“産業安全指數”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分數,它背後蘊含著一套復雜而精密的分析框架。書中對科技創新、關鍵原材料自主可控、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等方麵的論述,讓我深刻體會到瞭“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有機結閤。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高端芯片製造和生物醫藥領域的研究,作者通過詳細的數據對比和趨勢預測,清晰地勾勒齣瞭我國在這些戰略性新興産業上麵臨的機遇與挑戰。書中關於“卡脖子”技術的分析,讓我對接下來的産業發展方嚮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國傢在這些領域加大投入的必要性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讀者從紛繁復雜的經濟現象中,提煉齣最核心的、最能影響國傢長遠發展的關鍵要素。

評分

《中國産業安全指數研究》這本書,以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解構瞭“産業安全”這個聽起來有些宏大且不易把握的概念。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探討,而是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實際數據的梳理和分析中。我個人對書中關於糧食安全和金融安全的部分尤為感興趣。在糧食安全方麵,書中不僅關注瞭産量和儲備,還深入剖析瞭耕地保護、種子技術、國際貿易以及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供應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通過對曆史數據和未來趨勢的分析,我看到瞭國傢在保障“中國飯碗”方麵所做的艱辛努力和麵臨的嚴峻考驗。而在金融安全方麵,書中對我國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匯率波動、外債風險以及金融監管體係的有效性等多個維度進行瞭量化評估。這些內容讓我對我國金融體係的韌性有瞭更客觀的認識,也理解瞭為何國傢在推動金融改革的同時,始終將風險防範放在首位。這本書提供瞭一種“量化解讀”中國經濟安全的方式,讓普通讀者也能對這些復雜議題産生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

讀完《中國産業安全指數研究》,我深切感受到“産業安全”並非僅僅是宏觀經濟層麵的數字遊戲,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切身利益。書中對新興産業,如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安全風險評估,讓我對科技發展帶來的雙刃劍效應有瞭更深刻的體會。作者在分析這些前沿産業時,不僅看到瞭其巨大的發展潛力,也警惕瞭技術被壟斷、數據泄露以及倫理道德等方麵可能存在的風險。書中關於“技術自主”和“數據主權”的討論,讓我對接下來的科技發展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理解瞭為何國傢如此重視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未來産業發展的大門,讓我能夠更理性地看待科技進步,並認識到在享受技術紅利的同時,如何保障國傢和個人的安全。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激發讀者對國傢戰略的思考,並從更宏觀的層麵理解經濟安全的重要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