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 透彻,译文可读性强。法国大革命研究的经典著作。
导论/1
第一部分 1939年以来关于法国大革命起源的论著/3
第一章 经典解释/5
第二章 修正派/10
第三章 后修正派/40
第二部分 旧制度的瓦解/49
第四章 财政危机/51
第五章 政府体系/62
第六章 反对者/75
第七章 公共舆论/88
第八章 改革及其失败,1787—1788年/106
第三部 分权力之争/123
第九章 贵族/125
第十章 有产者/136
第十一章 选举之战,1788年9月至1789年5月/146
第十二章 经济危机/164
第十三章 三级会议,1789年5月至6月/173
第十四章 巴黎的民众/181
第十五章 农民/193
第十六章 结论:新制度及其原则/204
进阶阅读书目
索引
译文修订说明
序言
我关于这一主题的所有想法,能够说得这样清楚,离不开将近一代的学生多年来的帮助。有许多的同事和朋友都曾帮过我。尤其要感谢的是Norman Hampson,他认真地通读了全书,并提出了批评指正和无数的改进建议。Ted Royle于百忙中抽出时间阅读了关键一章,并给出了建议。Christine不吝相助,一如既往提出严肃的批评。
威廉?多伊尔
1979年9月
这本书简直是一部史诗般的叙事,作者对十八世纪法国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剖析得入木三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路易十六朝廷的奢靡与底层民众日益加剧的饥荒之间所构建的强烈对比。那种无声的、缓慢积累的社会张力,被细腻地捕捉并铺陈开来,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焦躁与绝望。书中对启蒙思想在不同阶层中的传播路径和接受程度的梳理,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不仅仅是几个哲学家思想的罗列,而是探讨了这些思想如何渗透到沙龙、咖啡馆乃至普通家庭的日常对话中,最终演变成颠覆性的政治诉求。我原以为对这个主题的探讨已经相当成熟了,但这本书展现出的细致入微和对一手资料的驾驭能力,完全超越了我的预期。尤其是关于财政危机的部分,那种从腐败的税收体系到王室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被描绘得如同精密复杂的机械故障,每一个齿轮的卡顿都预示着最终的全面崩溃。
评分这本书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其对“结构性因素”与“偶发事件”之间复杂作用力的深度挖掘。很多历史著作倾向于在宏大叙事中淹没细节,但本书却能巧妙地将结构性的经济压力、社会分层固化等长期因素,与具体的政治失误——比如国王在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内阁的频繁更迭——编织在一起。作者没有简单地将这些偶发事件视为随机噪音,而是将其置于结构性矛盾的放大镜下进行审视,从而揭示了这些“小错误”是如何在紧绷的政治环境中被不成比例地放大,最终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对“临界点”的捕捉能力,使得前夜的历史不再是平铺直叙的枯燥陈述,而是一部充满悬念的、步步紧逼的悲剧。对于历史系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份极佳的教材范本,展示了如何进行严谨而富于洞察力的历史解释。
评分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深刻体验,是关于“历史的偶然性”与“历史的必然性”之间辩证关系的全新理解。作者并未给我们一个简单线性的解释,即“经济崩溃导致革命”。相反,他展示了一系列相互竞争的、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驱动力是如何在特定时空点汇聚的。例如,作者对农业周期、国际战争债务和宫廷开支这三条时间线的并行处理,清晰地表明了财政危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被社会期望和政治惯性共同塑造的结果。我尤其欣赏作者处理不同历史学家观点时的审慎态度,他引述了多种流派的解释,并非为了堆砌文献,而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具韧性的解释框架,承认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拒绝单一因果论的诱惑。这本书就像一把精密的瑞士手表,每一个零件——无论是经济、社会、文化还是政治的——都必须准确无误地咬合在一起,才能解释这场巨变的最终到来。
评分对于任何对革命爆发前的“思想气候”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份无可替代的地图集。作者对于“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概念的运用非常巧妙,清晰地勾勒出知识分子如何通过新的媒介,构建了一个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舆论空间。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如何区分不同群体对“自由”和“平等”的理解差异:贵族精英可能追求的是限制王权以保障既有自由,而城市小资产阶级则渴望的是社会地位的流动性。这种对动机的细致分辨,避免了将整个革命前的社会简化为“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二元对立,使得分析更加 nuanced。书中对报刊、小册子以及“密谋性文学”的引用,展现了信息传播在那个时代所蕴含的巨大颠覆性力量。它让我意识到,思想的传播速度和深度,远超我们今天基于现代媒体习惯的想象。这是一个关于观念如何孕育出行动的,精彩的案例研究。
评分我必须承认,阅读体验是相当引人入胜的,它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法国大革命前夜的刻板印象——即认为那只是一场由少数激进分子策划的突发事件。恰恰相反,作者通过对地方行政机构运作的考察,揭示了一场“自下而上”的、长达数十年的体制性僵化过程。这种僵化不仅体现在贵族对特权的固守,更体现在效率低下的官僚体系对任何改革尝试的无意识抵制。书中关于“司法贵族”和“行政特权”之间复杂博弈的论述尤其精彩,它解释了为什么即便是最良性的改革意图,在付诸实践时也会寸步难行。章节间的节奏把握得极为精准,时而聚焦于凡尔赛宫廷内部的权力倾轧,时而又迅速切换到布列塔尼某个小镇的农民对新作物歉收的抱怨,这种宏观与微观的交织,极大地增强了历史的立体感和厚重感。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理解了“为什么会发生”,更理解了“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必然”的复杂历程。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经典著作
评分多读书,读好书。
评分书很好,希望京东别再把自营产品配送外包到其他快递了,不能退纸盒真的很不环保!
评分挺好的书。值得买。。。
评分法国有意思的国家。
评分书很好,希望京东别再把自营产品配送外包到其他快递了,不能退纸盒真的很不环保!
评分挺好的书。值得买。。。
评分多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读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