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揭示醫學治療真相的科普讀物,由循證醫學的主要奠基人伊恩?查默斯等人所著,已被翻譯成12種文字,在全世界廣為傳播。作者以公眾容易知曉的知識、詞匯和語言,以及深入淺齣的方法,揭示醫學治療和研究的真相。原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院士推薦本書,認為它“價值連城”。
這是一本有關醫學治療與健康的循證科普圖書,世界**的醫學期刊《柳葉刀》和《英國醫學雜誌》給予瞭高度評價,至今已被譯成12種文字在全世界傳播。它通過詳實的數據、鮮活的例子和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揭示醫學診斷和治療領域不為人知的真相,適閤醫務人員及任何對健康感興趣的人閱讀。
本書幫助讀者撥開迷霧,學會甄彆哪些醫學信息值得信任,哪些是原以為有效和正確的診療方法,其實會對健康帶來弊端;幫助讀者認識醫學研究在設計、實施和發錶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偏倚;還鼓勵讀者,通過主動參與醫學研究和臨床試驗,用科學的醫學知識防治疾病,促進健康。
原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院士推薦本書,認為它“價值連城”——為邁嚮世界衛生組織提齣的“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標提供瞭一條重要的途徑,也是普通百姓*容易掌握的途徑。
資深醫師、衛生服務研究者,創建牛津大學國傢圍産期流行病學研究所及循證醫學中心,1993年創建國際循證醫學協作網。2003年起,領導詹姆斯林德計劃。
《治療的真相》告訴不同的患者、醫生與科學傢同樣的真相!
——《柳葉刀》
《治療的真相》是當前介紹有關醫學治療方法、應用與價值的入門寶典。
——《健康事務》
不僅是醫務人員,任何對健康感興趣的人都應該去閱讀它!
——《臨床研究實踐雜誌》
我再怎麼強烈推薦這本偉大的書都不為過,因為它條理清晰、哲理深邃且兼具人文情懷。
——本·?高達可,《小心壞科學》
我毫不猶豫地推薦這本書,並確信它百看不厭。
——喬治·加利亞,《英國皇傢病理學院公報》
中文版序 王隴德 / 1
譯者前言 楊剋虎 陳耀龍 / 4
作者簡介 / 001
緻 謝 / 003
序 / 005
第一版序 / 011
前 言 / 015
引 言 / 018
第 1章 “新的”就是“更好的”嗎? / 025
第 2章 預期的效果沒有變為現實 / 041
第 3章 越多未必越好 / 051
第 4章 越早未必越好 / 063
第 5章 應對療效的不確定性 / 085
第 6章 驗證療效的無偏倚試驗 / 103
第 7章 考慮偶然因素 / 127
第 8章 評價所有相關的可靠證據 / 135
第 9章 對無偏倚試驗的監管:是推動還是阻礙? / 151
第 10章 高質量、低質量和不必要的研究 / 165
第 11章 做好的研究,人人有責 / 185
第 12章 如何把衛生保健做得更好? / 201
第 13章 閤理的研究:未來更美好的藍圖 / 223
參考文獻 / 235
額外資源 / 263
第 1章 “新的”就是“更好的”嗎?
其他國傢也麵臨強烈要求使用赫賽汀的壓力。例如在新西蘭,患者支持小組、新聞媒體、藥商和政府官員都要求為早期乳腺癌患者使用赫賽汀。和英國國傢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職能類似的新西蘭藥品管理局(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Agency, PHARMAC)也審查瞭赫賽汀治療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證據。2007年 6月,基於上述審查結果,新西蘭藥品管理局確定早期乳腺癌患者適閤服用 9周的赫賽汀,在此期間需同時服用其他抗癌藥物,還不能以先後順序服用。這種 9周療程法是當時全球都在使用的三種用藥療程之一。新西蘭藥品管理局還專門劃撥資金資助一項關於赫賽汀治療最佳療程的國際閤作研究。然而在2008年 11月,新選舉齣來的政府官員忽視瞭藥品管理局的循證決策,宣布立項資助研究該藥 12月療程的效果。
關於赫賽汀的使用還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例如,服用該藥的時間、應服用多久、該藥對某些患者的長期作用是否弊大於利、該藥是否可以延遲或者防止癌癥的復發。還齣現瞭另外一個擔憂:該藥和諸如蒽環類藥物、環磷酰胺的抗乳腺癌藥物一起服用,可能會使患者産生心髒病副作用的概率從 4%增加至27%。
要 點
驗證新的治療方案是必要的,因為有可能新療法並不比現有的治療方式更好
對治療方案進行有偏倚的(不科學的)試驗可導緻患者遭受痛苦甚至死亡
事實上,被批準的治療並不能保證就是安全的
治療的副作用通常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纔會齣現
治療的好處常常會被誇大,而害處則會被淡化
第 2章 預期的效果沒有變為現實
有些療法在經過長期使用後,人們纔會意識到它們弊大於利,可見,預期效果存在無法實現的可能性。在這一章中我們會解釋為什麼會這樣。
對嬰兒睡姿的建議
不要以為隻有藥物會産生傷害,醫學專傢的建議同樣可以緻命。許多人都聽說過美國兒童保健專傢本傑明?斯波剋(Benjamin Spock)醫生,他的暢銷書《嬰兒與兒童保健》
(Baby and Child Care)幾十年來一直被父母和專傢們奉為育兒寶典,在美國和英國尤其如此。但斯波剋醫生卻因他給齣的一條善意的建議而鑄成大錯。這條建議從邏輯上看似乎無可辯駁,而且頗具權威性。從 1956年著作的齣版直到 20世紀 70年代末,他一直認為:“嬰兒躺著睡有兩大壞處:一是如果嬰兒嘔吐,躺著睡使他更可能被嘔吐物嗆噎;二是嬰兒傾嚮於將頭一直偏嚮同一邊……這可能使一側頭部扁平……我認為最好一開始就讓嬰兒習慣趴著睡。”
嬰兒睡姿建議是怎樣隨時間推移而改變的
讓嬰兒趴著睡不僅成瞭醫院的標準規範,也被數百萬父母在傢中盡職盡責地執行著。但我們現在纔發現,這種從未經過嚴格評價的做法導緻瞭數以萬計的嬰兒猝死,而這些悲劇本可避免。 1當然,並非所有的嬰兒猝死事件都歸咎於這條令人遺憾的建議,但在摒棄瞭這一做法並提齣讓嬰兒躺著睡的建議後,嬰兒猝死事件的發生明顯減少。當 20世紀 80年代關於趴著睡的有害證據清晰地齣現時,醫生和媒體開始警告該睡姿的危險,之後嬰兒猝死事件的數量開始大幅度下降。隨後這一事件演化成瞭一項名為“躺著睡(back to sleep)”的運動,盡可能消除斯波剋醫生那條令人痛惜的建議所産生的不良影響。
用於心髒病發作後患者抗心律異常的藥物
斯波剋醫生的建議曾看上去符閤邏輯,但它基於未經驗證的理論。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有些患者在心髒病發作後會齣現心律異常——也就是心律失常。這些患者比起未齣現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死亡。由於有藥物能夠抑製心律失常,於是便假設這些藥物也能降低心髒病發作後死亡的風險,這似乎符閤邏輯。實際上這類藥物恰好有相反的效果。這類藥物確實進行瞭臨床試驗,但目的僅僅是為瞭驗證它們是否能減少心律失常。1983年研究人員係統評價瞭試驗所纍積的證據,發現沒有證據錶明這些藥物能降低病死率。
然而,這類藥物在長達近 10年的時間裏卻繼續被使用,繼續導緻患者死亡。20世紀 80年代後期是抗心律失常藥物使用的高峰期。據估計,在這一時期,僅在美國該藥每年導緻數萬人早死。每年由於該藥緻死的美國人數比越南戰爭期間陣亡的還要多。 3隨後人們發現,某些提示該藥物可緻死的試驗結果齣於商業目的從未被報告(見第 8章,第 114頁)。
己烯雌酚
曾經有段時間,醫生不確定對有流産和死産史的孕婦服用己烯雌酚(DES)這種閤成雌激素是否有益。有些醫生將其作為處方藥,有些醫生則沒有。20世紀 50年代初期,己烯雌酚開始盛行,被認為可以改善胎盤功能障礙,而這種障礙有可能是引起流産或死産的原因。報告稱有流産和死産史的婦女經己烯雌酚治療後産下活嬰,這使得那些使用過己烯雌酚的醫生備受鼓舞。
例如,一名英國産科醫生給一位有過兩次死産經曆的女性患者從妊娠早期開始便開瞭己烯雌酚這種藥物。這位孕婦最後産下一名活嬰。這位産科醫生推斷該婦女成功分娩的“自然”能力在這段時間可能已經得到改善,因此在她第四次妊娠期間停用瞭己烯雌酚;但嬰兒因“胎盤功能不全”在子宮內死亡。所以,在她第五次和第六次妊娠期間,這位産科醫生和這位婦女都毫不猶豫地認為應再次使用己烯雌酚,結果這兩次妊娠都産下瞭活嬰。這位産科醫生和婦女由此得齣己烯雌酚是有用的藥物。不幸的是,根據這一事件得齣的結論從未經過嚴格的無偏倚試驗驗證。在該婦女接受這種治療的同時,實際上無偏倚的研究正在進行,研究報告並沒有發現己烯雌酚有益的證據。
無偏倚試驗沒有得齣己烯雌酚有助於預防死産的證據,但有關己烯雌酚的話題並未就此終結。20年後,有害的副作用證據開始齣現:有位母親對患瞭罕見陰道癌的女兒的病因進行瞭仔細觀察,發現女兒的患病很可能跟她自己在妊娠期間服用己烯雌酚有關。 這一觀察十分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它後來被驗證是正確的。此後,大量研究顯示無論男女,凡齣生前接觸過己烯雌酚,便會有各種各樣的嚴重副作用。這些副作用不僅包括罕見癌癥的發生率增加,還包括生殖係統的其他異常。
己烯雌酚被正式宣布不能用於妊娠期之時,已有數百萬人用過此藥。若當時我們瞭解現在所知事實的真相,如果在 20世紀 50年代醫生們就利用當前最可靠的己烯雌酚研究證據,那麼很少有醫生會再給患者開這種藥,因為從一開始被作為處方藥使用時,己烯雌酚就從來沒有被證明是有效的。可悲的是,療效證據的缺乏被人們普遍忽視瞭。
激素替代療法(HRT)
對於更年期婦女常見的煩人的熱潮紅,激素替代療法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療效顯著,且有證據錶明這種療法可能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激素替代療法的益處逐漸被越來越多地挖掘,例如它可以預防心髒病及卒中。數百萬婦女在醫生的建議下開始長期使用激素替代療法。然而,這種做法的依據卻非常不可靠。
……
這本書的書名,讓我想起瞭很多關於醫學倫理和患者權利的討論。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有時候我們覺得醫療服務變得越來越“流水綫化”,而真正個性化的關懷和對患者需求的深入理解似乎正在減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探討,在“治療”這個過程中,患者的角色和主體性是如何被體現的,或者說,應該如何被體現。它是否會強調醫患溝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種更平等、更信任的醫患關係?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作為患者,我們應該擁有哪些權利,又應該如何更好地與醫療團隊閤作,共同推進治療的進程。也許書中會分享一些真實的案例,通過這些案例來展現“治療的真相”是如何在現實中被實踐,又或者是在實踐中遭遇挑戰的。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健康議題的讀者,我常常會被那些能夠打破常規、提齣新穎觀點的書籍所吸引。這本書的名稱“治療的真相”,給我一種它可能會挑戰現有醫療模式的預感。我好奇它是否會從更宏觀的視角去審視當前的醫療體係,比如關於藥物研發的商業化、對某些疾病的過度診斷,或者對自然療法的忽視。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批判性的思考,讓我們不盲目追隨主流,而是能夠獨立地去判斷和選擇。是否書中會引用一些未被廣泛傳播的研究成果,或者采訪一些在傳統醫療領域之外的專傢?我希望這本書能激發我更多的思考,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治療”的復雜性,以及它可能存在的不同維度。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作為普通人,我們在麵對疾病時,往往會感到無助和迷茫。醫生的建議固然重要,但有時候,我們也希望能夠更深入地瞭解,為什麼某種治療會有效,而另一種則不然。這本書的標題,恰好觸及瞭這個我一直以來非常關注的痛點。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知識,幫助我理解不同治療方案背後的原理,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聽醫生話”的層麵。例如,當麵對手術、藥物治療、或者一些替代療法時,我們該如何權衡利弊?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框架性的思維方式,讓我們能夠更理性地分析信息,做齣更明智的選擇?我尤其對書中是否會討論到“安慰劑效應”或者“期望值”在治療過程中的作用感到好奇。畢竟,我們的心理狀態往往也會影響身體的康復。如果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有所闡述,那將是對我認知的一次非常有益的補充。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一瞬間就産生瞭好奇。我一直對“真相”這個詞有著莫名的執著,尤其是在關乎我們身體健康的“治療”方麵。市麵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健康書籍,有的宣揚奇跡療法,有的則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我常常在想,在紛繁復雜的醫療信息和個人經曆中,到底什麼是真正值得我們信賴的?這本書的題目,就像是在黑暗中投下的一束光,暗示著它可能要去揭示那些隱藏在錶麵之下的、關於治療的核心道理。我期待它能為我解開一些長久以來的疑惑,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在麵對疾病和治療選擇時,我們應該以何種姿態去麵對,去理解,去做齣最適閤自己的決定。是否它會從科學的角度齣發,剖析各種療法的有效性與局限性?又或者,它會深入探討人與自然、身心之間的微妙聯係,從而提供一種更 holistic 的視角?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書中會為我描繪齣怎樣一幅關於“治療的真相”的畫捲,又會為我帶來怎樣的啓迪和思考。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疾病本身以及應對疾病的書籍。書名《治療的真相》聽起來就很有分量,仿佛它能揭示一些隱藏在錶象下的深刻道理。我個人對那些能夠解釋疾病發生機製,以及不同治療方法為何有效的書籍情有獨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紮實的科學依據,但又不會過於晦澀難懂,能夠讓普通讀者也能夠從中獲益。我非常想知道,書中是否會討論到預防醫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科學的方式來保持健康,從而減少生病的幾率。如果它能夠提供一些實操性的建議,關於如何選擇適閤自己的健康管理方式,那將是非常寶貴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探索健康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指南。
評分好書,我對其中觀點錶示認同!
評分現在的疾病越來越多,應該多看一看這種書
評分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啊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assdfghjja
評分速度挺快的
評分確實不錯哦!
評分質量不錯,價格給力!值得購買!我信賴京東!
評分書是正品,總體很滿意,包裝很好,服務態度很好,質量很好,以後會常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