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

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萬獻初,黃雪晴,劉會龍 著
圖書標籤:
  • 古詩詞
  • 小學
  • 字源
  • 詩境
  • 講析
  • 中華文化
  • 傳統文化
  • 啓濛教育
  • 語文學習
  • 經典誦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16793
版次:1
商品編碼:11940500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9
字數:1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字源鏡像可以讓小學教師增加文字方麵的學養,詩境可以提供另一種纔情,最終的目的,是讓小學古詩詞變得形象、生動起來,貼閤小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富有人文氣息,讓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工作變得輕鬆、高效。

內容簡介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所選的64首詩詞、2篇古文為對象,以它們在教材中齣現的順序為序,對詩文中的關鍵字作“字源圖像”的釋讀,形象生動,讓人印象深刻,知其所以;對其“詩境”作彆齣心裁的、富有想象力的、符閤中小學生認知特點的描繪和解讀,教師領會瞭之後,就能轉而啓發學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除瞭“字源圖像”、“詩境”,書稿還有注音,對押韻之字和所押之韻均有標示,還有簡單的注釋和翻譯,以應教學之需。

作者簡介

  萬獻初,男,1956年生,湖北鹹寜人,文學博士,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長,武漢大學漢語言文學典籍整理與研究中心辦主任。

  黃雪晴,女,1985年生,湖北人。2008年本科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2010年碩士畢業於武漢大學文學院,2013年博士畢業於武漢大學文學院。現任教於武漢理工大學漢語言學係,從事古籍文獻整理與研究、古代漢語教學與研究工作。參與國傢重大課題《辭源》第三版編撰,主持湖北省社科項目,在《文獻》、《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湖北社會科學》等雜誌上發錶古籍整理、音韻研究論文6篇。

  劉會龍,男,1984年生於湖北黃石。2003年至2007年求學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攻讀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士學位。在此期間嗜讀《詩經》,畢業論文《〈詩經?陳風〉之巫風、情詩文化發微》發錶於《勵耘學刊》2007年第2輯上。2007年至2013年任教於遼寜省盤錦市高級中學。工作之餘潛心搜集有關《詩經》名物方麵的資料,擬編《讀〈詩〉名物同步圖解》,草創而未就。2013年考上武漢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有幸受業於萬獻初教授,專研漢語言文字之學。為國傢視頻公開課“說文解字”做全套字形課件與字幕。目前正在撰寫《黃侃說文同文研究》的學位論文。


目錄

一年級 上冊

1.一去二三裏

2.畫

3.靜夜思

一年級 下冊

4.春曉

5.村居

6.所見

7.小池

二年級 上冊

8.贈劉景文

9.山行

10.迴鄉偶書

11.贈汪倫

二年級 下冊

12.賦得古原草送彆

13.宿新市徐公店

14.望廬山瀑布

15.絕句

三年級 上冊

16.夜書所見

17.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8.望天門山

19.飲湖上初晴後雨

三年級 ?下冊

20.詠柳

21.春日

22.乞巧

23.嫦娥

四年級 上冊

24.題西林壁

25.遊山西村

26.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7.送元二使安西

四年級 下冊

28.獨坐敬亭山

29.望洞庭

30.憶江南

31.鄉村四月

32.四時田園雜興

33.漁歌子

五年級 上冊

34.泊船瓜洲

35.鞦思

36.長相思

五年級 下冊

37.牧童

38.舟過安仁

39.清平樂?村居

六年級 上冊

40.詩經 采薇(節選)

41.春夜喜雨

42.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43.天淨沙?鞦。

六年級 下冊

44.七步詩

45.鳥鳴澗

46.芙蓉樓送辛漸

47.江畔獨步尋花

48.石灰吟

49.竹石

50.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51.已亥雜詩

52.浣溪沙

53.蔔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其他

54.鵝

55.畫雞

56.憫農(二)

57.敕勒歌

58.小兒垂釣

59.遊子吟

60.過故人莊

61.浪淘沙

62.馬詩

63.元日

6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文言文兩則

65.兩小兒辯日

66.學弈 《孟子》


精彩書摘

導 論


  小學語文的古典詩詞怎麼講?當然是要用適閤小學生兒童心理的方式來講。

  小學生上到六年級還在兒童階段,還是孩子。孩子認識事物、學習知識,主要用感性的方式,也就是樂於對形象的直觀感受。所以孩子對小動物、動畫片、遊戲、圖畫等形象類知識,具有天生的興趣和喜好,在快樂中就學會瞭其中的知識。孩子極其富於想象力和創造力,會對這些知識進行再建性想象,創造齣富有個性特點和童趣的多姿多彩的作品來。

  我們的漢字,是錶意體係的文字,最初的字形構造就是從“象形、會意”開始的。寫 象馬形,寫 象長鼻子大象形,寫 象犬(獵狗)形,寫 象梅花鹿形。寫 象山形,寫 象水流形。寫 象木(樹)的樹乾樹根樹枝形,一木為“木”,二木為“林”,三木為“森”。寫 ,象有禮貌的人側麵垂臂而立形;寫 ,用正麵人的手腳都張開到最大限度錶示“大”;寫 ,用正麵人兩腿交叉錶示“交”;寫 ,用一人跟隨一人錶示“從”;寫 ,用兩人並肩錶示“比”;寫 ,用三人一起勞動錶示“眾(眾)”,等等。

  這種按物的形象來繪形錶意的造字方式,是“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也就是從大傢最熟悉最直觀的人自身和周圍常見的事物形態來取象構字。實際上,用的就是孩子觀察、認知事物的直觀感受和思維方式。用這些形象的字根(約470個)再組閤齣成韆上萬的形聲字,漢字係統就一直具有錶意性質,也就是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我們說,每一個漢字就是一朵花,構形直觀,生動形象,易學易用,富於美感,這就是隻有漢字纔形成書法藝術的道理。

  漢字的最初取象構形,用的就是孩子觀察事物的直觀形象視角,因此最適閤兒童學習。古代稱文字學為“小學”,二韆多年前的《周禮》就是“八歲入小學”,教這些學童漢字構造的道理,即“教之以六書”。這個教學傳統一直延續到清末,明清(乃至民國)的私塾,小學階段主要是教學童識字並知字理,教材是“三百韆韆”。《三字經》、《百傢姓》、《韆字文》,就是挨個認常用字並掌握構字原理(六書)的。《韆傢詩》則是曆代短小優美詩歌的選本,讓孩子們背會這些詩,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從而對所學的字形加深印象和理解,並模仿這些詩開始練習寫作。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被隔斷得相當厲害,傳統文化的復興需要多方麵的不懈努力,其中,小學階段的傳統文化教育尤為重要。好在現行小學語文教材中,還收入瞭一定數量的古代詩詞,我們就從這些詩詞的講授、學習方法入手吧。

  現行人民教育齣版社印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人教版),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選收古代詩詞64首,其中課文正文53首,附錄練習11首,另收簡短文言文2則。

怎樣纔能講好這些古代詩文,是小學語文老師都很睏惑的問題。隻教朗讀和背誦吧,孩完全不理解意思,當然不行。用現行的注釋、翻譯、賞析模式去講吧,那是給成人講解、賞析詩詞的模式,孩子們基本上聽不明白也聽不下去,收效甚微。

  我們說,要從講解詩詞中的“關鍵字”入手。選入小學課文的古典詩詞,篇幅相對短小,以五、七言的四句兩聯體為多。題材內容上,適閤兒童階段理解和把握的較多。詩詞是有意境的,把握並能欣賞一首詩詞的意境,纔算讀懂瞭,纔更容易背誦,纔有可能模仿寫作。那麼,教孩子進入詩詞意境的最佳途徑是什麼?當然是要適閤孩子的思維特點,也就是直觀形象可感性的特點。古典詩詞的直觀形象在哪裏?當然是在字形上。前麵說過:我們的漢字具有錶意性質,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古詩詞都是用漢字寫齣來的,古代詩人對漢字構形的熟悉和運用都遠勝於現代人,詩詞名篇的作者無疑都是一流的用字謀篇高手。漢字的形象是孩子可以直觀感受的,由關鍵字的形象連接就構成詩詞全篇的形象和意境,孩子們也是可以直觀感受的。也就是說,先懂瞭這些關鍵字,接著就懂瞭由這些字連接起來的全篇形象與意境。孩子是最富於想象力和創造性,他們可能根據這些字的形象,去聯想,去建構,去創造,可能得齣我們大人想象不到的很多新東西。這,就是一嚮強調而難做到的“素質教育”,就真正是“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舉個例子:小學一年級上學期第三首詩,是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韆古名篇,不同年齡段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讀一輩子,且常讀常新。給6歲的一年級孩子講,詩中富於什麼哲理,有什麼樣高妙的寫作手法,有什麼樣的深含意蘊。不行,孩子聽不懂,不聽。那就先挑幾個關鍵的字來講。

  床,本作“牀”,也就是爿,是木( )的左半邊,橫放下來跟幾案、茶幾的“幾”相似,睡人的床很晚纔有。疑,就是 ,一人手拄拐杖在交叉路口四麵張望,不知走哪條好。舉,就是“舉”,也就是 ,很多手往上抬拋物。望,就是 ,人踮腳挺身睜大眼睛仰望月亮。低,就是人加 ,石頭從懸崖上往下掉,是錶示分支的“氏”,掉到地底瞭,加一小橫為“氐”,人往下低頭就是“低”。思,上麵為“囟”,是嬰兒( )頭頂蓋骨還未長攏的樣子,錶示腦袋;下麵是心髒形的(心),腦袋和心髒放在一起,錶示思考。“床-疑-舉-望-低-思”,六個關鍵的字都有形象瞭。連起來:李白在客店院子裏靠著小矮幾(床)喝酒,喝得暈乎乎的,斜眼看地下一片白,他弄不清(疑)是霜還是月光。就抬(舉)起頭,望(望)見天上的月亮很亮。心裏就觸動瞭:幾年前這樣的月夜我還在傢鄉呢。就低下(低)頭來,思念(思)起故鄉來瞭。

  這樣講來,孩子們很容易地的掌握瞭五個關鍵字的形象,連起來就懂得瞭全詩的整體形象,也就把握住瞭全詩的意境。形象,生動,有趣,有想象的空間。易學易懂,輕鬆快樂。

  講完瞭,可能有的孩子還繼續興奮著,意猶未盡,有要錶述心得和感悟的想法,那就讓他們盡情地講吧,給予鼓勵。然後,我們對詩的意境作一個散文式的描寫:【詩境】“這個小小的旅捨真安靜啊!微風拂過,樹影搖曳。院中的小小幾案上,半盞清酒,香氣幽幽。咦,地麵上怎麼會有白白的一層,是不是下霜瞭?我使勁晃瞭晃有點微醺的腦袋,仔細一看,哦,哪裏是什麼霜,原來是冷冷的一地月光啊!我仰起頭,踮起腳,望嚮夜空中那一輪孤獨的明月。不知不覺中,鞦天到瞭,我在外麵漂泊多久瞭呢?月色無邊,清冷無言,是否也曾用那如霜的月光輕撫過我的傢鄉?我默默地低下頭,端起那半盞酒一飲而盡,飲盡瞭滿滿的鄉愁。”可以朗讀給孩子們聽,或讓他們自己朗誦,他們一定會很愉快的。

  等到三年級,要開始寫小作文瞭,這樣的詩境模仿,是非常好的寫作能力訓練。很多小學生寫不成文章,就是因為找不到寫的內容。而這些詩詞都是他們懂的,感興趣的,甚至是多有想法的,寫起來就不愁沒話說瞭。說不定,就有小學生寫齣很有新見很優美的文章來呢。

  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將小學六個年級語文課正文中的53首古典詩詞作如下的處理:先為題目、時代與作者、詩詞正文注上現代漢語拼音。為每首詩詞的韻腳字加上方框(□),再標上《廣韻》的韻目及其韻母的國際音標,韻寬的近代詞麯則標上十六攝的攝名。然後是【注釋】【今譯】【字源圖像】【詩境】四大部分。

  【字源圖像】是為每首詩詞選齣幾個關鍵字,對這些字作構字意圖的分析。一般列齣《說文解字》對字形的說解,再列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體並用小號字標明該字形的齣處。為讓小學生對字的“圖像”有深刻的印象,有典型、生動、形象的古文字字形,就會多列齣一些,有的還配上相應的示意圖片,然後作明晰而簡要的字形解說。該部分由劉會龍執筆。由於是為授課教師提供字形構造講解的依據,專業性就要強一些。老師們可以轉化為更通俗、生動、活潑的形象,再展示給孩子們,有的還可以增加輔助性的其他圖畫或動態圖像。

  【詩境】是對各首詩詞的整體意境的形象化展示,用的是散文筆調。該部分由黃雪晴執筆。其作用有二:一是幫助孩子們對各首詩詞的意境及其蘊含有準確而形象的理解;二是為孩子們對詩詞的再建性想象與創造性發揮提供一種引導,孩子們可以依循這樣的思路去寫自己的閱讀感想和詩意發揮。

  由於不想限製老師們講解詩詞的思路,我們不對這53首詩詞作“講析”。因為有瞭注釋和今譯的疏通,又有字源圖像和詩境抒寫的擴寬視野,老師們的講解完全可以準確無誤,又可以彆開生麵,各具特色。盡管如此,也選擇《春夜喜雨》這類關鍵字(看、重)有兩讀兩義的詩,作詳細辨讀與講析;又選《題西林壁》這類較難講的哲理詩,作簡明扼要的講析。這樣的講析或可作為示範,供老師們參考。

  給小學生講解文言文,相對較為睏難。文言文兩則,我們注釋得較為詳細,譯文也較為清楚。因為是散文,字源圖像就少一些。又因為沒有“詩境”的引導,我們就為兩則短文各作瞭一個簡要的導讀。

  作為附錄練習的11首詩詞,是練習及課外閱讀內容,不是課文正文,不必作詳細講解。我們也作瞭注音、注釋和今譯,不再作字源圖像和詩境,而作瞭“講析”,用於閱讀的引導。目的是給學生提供實踐性篇目,留給學生自己去找字源、寫詩境,以利於提高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本書的編纂,為國傢教育規劃課題“創建特色學校”(FHB 110051)的成果之一,項目由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管理,太原中正明德學校承研。我們在太原舉辦瞭四百名小學語文教師的培訓班,與一綫教師研討如何進行“大語文”教學,如何講授小學語文課中的古典詩詞。我們探索這種解字、講詩、寫意境的新思路,經過實踐,效果很好。課程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知識紮實,易學易用,陶冶性情,啓發創造力,深得孩子們的喜愛。老師們呼籲快速寫齣教材,以利於快速推廣。於是,我們全力以赴,編纂齣教材的書稿。

  為小學課本中的詩詞作這樣的講讀處理,也隻是一種探索。不成熟、不適當處,敬請方傢批評指正!

萬 獻 初

 2015年9月


前言/序言

  齣版說明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必練版)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在中國曆史的發展長河中,多少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瞭無數膾炙人口、流傳久遠的詩詞名篇。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就是說,一個人是否學習過詩歌,會不會用詩的語言錶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進行社會交往,是衡量其文化修養的重要標誌。

  2012年2月,教育部頒布瞭《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詩詞75首,中華書局編輯部根據“課標”特彆編繪瞭《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一書,該書自齣版以來,受到廣大師生的好評和歡迎,現已重印多次。此次推齣《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必背版),修正瞭原書中的個彆文字訛誤,對文字進行瞭優化。又推齣《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必練版),每首詩歌後附加瞭“小試身手”練習題,以鞏固對詩歌的記憶和理解,方便學生與詩歌更多地互動交流。

  本書在體例上具有以下特點:

  作品原文:不同的版本間有齣入,本書主要參照瞭“人教版”和“蘇教版”教材。重要的異文在注釋中加以說明。

  注音標調:“一”和“不”按照“漢語拼音變調規則”,一律標成實際的音調,其餘均標現代漢語拼音。因為押韻而齣現的異讀,在注釋中作齣說明。

  大意:盡量整齊有韻律,押原詩、詞、麯的韻腳,以保持原作在韻律上的特點。個彆情況偶有變通。

  誦讀節奏:便於讀者朗誦,達到心口閤一的效果。

  作者、作品簡介:介紹作者的生卒年、朝代、字號、詩歌的風格特徵等。

  注釋:主要解釋難懂的字詞以及涉及的典故,力求簡單明瞭,不作煩瑣考證。

  名句:單獨列齣,便於讀者記誦。

  賞析:首句明確點齣本首詩的中心思想,然後準確闡發原作的藝術特徵,避免枝蔓。

  小試身手:三到五道練習題,緊抓要點,題型靈活。

  配圖:所配插圖活潑而有詩意,與作品的內容和格調貼閤密切。

  參加本書文字撰寫和繪畫的作者有(排名不分先後):趙敏俐、郭傑、管士光、蔣寅、過常寶、方銘、李逸安、彭慶生、戴敦邦、陳惠冠、華其敏、王樹立、於紹文、呂士榮、紀清遠、趙誌田、蕭玉田、盧延光、王逸群、劉曉光、王銘基、張薇薇、毛毛貓。中華書局編輯部對文字進行瞭細緻的加工審定。

  中華書局編輯部

  二○一六年二月


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穿越時空的文化瑰寶,啓迪智慧的語言密碼 一、 古詩詞的魅力:韆年流傳的智慧之光 詩詞,是中華文明璀璨星河中最耀眼的一顆星。從《詩經》的質樸醇厚,到唐詩的意氣風發,再到宋詞的婉約細膩,古詩詞以其精煉的語言、深邃的意境、豐富的內涵,跨越韆年,依然散發著不朽的藝術魅力。它們不僅是文字的藝術,更是情感的抒發,哲理的沉澱,曆史的印記。 對於正在成長的小學階段的孩子們而言,接觸古詩詞,如同推開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門。它能滋養心靈,陶冶情操,培養對美的感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學習古詩詞,就是在傳承民族的根脈,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然而,古詩詞的魅力雖深,其理解的門檻也確實存在。字詞的生僻,典故的晦澀,意境的抽象,都可能讓孩子們在初次接觸時望而卻步。如何讓孩子們真正走進古詩詞的世界,感受其內在的韻味,理解其深層的含義,這是教育者們一直在探索的課題。 二、 “字源”的奧秘:解鎖古詩詞的語言密碼 “字源”,顧名思義,是指文字的本源、演變和含義。在古詩詞的解讀中,“字源”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漢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象形、指事、會意等造字智慧。每一個漢字,都可能是一個故事,一種意象,一種生活在古代的縮影。 例如,“山”字,最初的形態仿佛連綿起伏的山巒,直觀地展現瞭山的形象。而“月”字,早期如同彎彎的月牙,生動地描繪瞭月亮的形狀。當我們深入瞭解這些字的本源含義,它們在詩詞中的齣現,便不再是孤立的符號,而是被賦予瞭更深刻的生命力。 《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正是在這一深刻洞察的基礎上,將“字源”的解讀作為一把鑰匙,巧妙地開啓瞭理解古詩詞的大門。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字詞的解釋,而是追溯每一個關鍵生僻字的字形演變、本義、引申義,以及在古代生活、文化背景下的具體用法。 想象一下,當孩子在理解“孤帆遠影碧空盡”時,如果能夠知道“帆”字的古形,它不僅僅是一塊布,而是承載著舟船在江河湖海之上航行的重要部件,那麼,“孤帆”的意象便不再是空泛的,而是與古代的交通方式、旅人的思念緊密相連,其“孤”字的悲涼感也油然而生。 同樣,理解“枯藤老樹昏鴉”,如果能知曉“藤”字的本意,它是一種攀援而生的植物,並且在古代常用來比喻某種衰敗、纏繞的景象,那麼,“枯藤”的意象便更加飽滿,充滿瞭蕭瑟之氣。 通過對“字源”的深入挖掘,孩子們可以: 建立漢字與意義的直接聯係: 擺脫死記硬背的模式,通過追溯字源,直觀地理解漢字的含義,加深記憶。 理解古人的思維方式: 漢字的造字智慧往往摺射齣古人觀察世界、認識事物的方式,通過字源,孩子們可以窺見古人的智慧。 提升語言的敏感度: 瞭解字詞的細微差彆及其本義,能讓孩子們在閱讀時更敏銳地捕捉到詩詞中詞語的精妙之處。 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將語言學習過程變成一場文字的探險,充滿發現的樂趣。 三、 “詩境”的描繪:穿越古今的感官體驗 “詩境”,是指詩詞所營造的藝術氛圍、畫麵以及情感的總體感受。古詩詞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很大程度上在於其精妙的“詩境”營造。詩人通過寥寥數語,便能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畫麵,傳遞齣豐富的情感,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與詩人一同感受悲歡離閤,體會山河壯麗。 然而,“詩境”的理解,往往需要對古代的社會風貌、生活習俗、自然景象以及作者的內心世界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的理解,是難以真正領略到詩詞的“詩情畫意”的。 《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將“詩境”的解讀放在與“字源”同等重要的位置,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闡釋,幫助孩子們“看見”詩中的畫麵,“聽見”詩中的聲音,“感受”詩中的情感。 這包括: 畫麵還原: 針對詩詞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如山水、花鳥、日月星辰)、建築(如樓閣、庭院)、人物活動(如送彆、遊玩)等,通過生動的語言描述,結閤可能齣現的插圖或示意圖,幫助孩子們在腦海中構建齣清晰、立體的畫麵。例如,在講析“春風又綠江南岸”時,不僅僅解釋“綠”字的含義,更會描繪江南春天的氣息,拂麵的春風,以及岸邊新生的綠意,讓畫麵生動起來。 情景代入: 引導孩子們設身處地地體會詩詞所錶達的情感,如離愁彆緒、思鄉之情、報國之誌、閑適之樂等。通過提問、引導,讓孩子們思考詩人創作時的心境,從而産生共鳴。比如,在品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時,會引導孩子們想象在異鄉的夜晚,看到明月時,腦海中浮現的傢鄉的模樣,以及那種淡淡的憂傷。 文化背景補充: 針對詩詞中涉及的古代典故、曆史事件、民間習俗、生活用具等,進行簡明扼要的介紹,讓孩子們理解詩句背後的文化含義,避免望文生義。例如,講析“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時,會介紹重陽節登高習俗和插茱萸闢邪的由來,這樣孩子就能理解詩中的“少一人”所帶來的傷感。 多感官的激發: 鼓勵孩子們調動自己的感官去體驗詩詞。例如,讀到描繪“梅花”的詩句時,可以引導孩子們想象梅花的清香;讀到描繪“竹林”的詩句時,可以引導孩子們想象竹葉沙沙的聲音。 通過對“詩境”的細緻描繪,孩子們可以: 提升想象力和創造力: 豐富的詩境描繪能有效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幫助他們構建屬於自己的詩詞世界。 培養審美情趣: 接觸和理解優美的詩詞意境,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們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 加深情感體驗: 通過代入詩人的情感,孩子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錶達自己的情緒,增強同理心。 感受語言的魅力: 詩詞的意境往往是通過精妙的語言來實現的,理解詩境的過程,也是感受語言之美的過程。 四、 “講析”的藝術:化繁為簡,潤物無聲 《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的“講析”二字,體現瞭其教育理念的核心。它並非是枯燥的學術講授,而是以一種適閤小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將復雜的詩詞內容進行梳理和分析。 這種“講析”的藝術體現在: 語言的通俗化: 避免使用過於專業和生僻的詞匯,而是采用貼近小學生認知水平的語言進行解釋,讓他們聽得懂、感興趣。 邏輯的條理化: 每一首詩詞的講析都有清晰的脈絡,從字詞的解讀,到詩句的理解,再到整體意境的把握,層層遞進,循序漸進。 例證的豐富化: 常常會引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用孩子們熟悉的事物來類比,幫助他們理解抽象的詩詞概念。 互動的設計: 可能包含一些啓發性的問題,鼓勵孩子們思考和錶達自己的理解,將學習過程變成一個互動的過程。 趣味性的融入: 將一些有趣的典故、詩人的逸事、詩詞的創作背景等融入其中,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循序漸進的難度: 針對小學不同年級的認知水平,精選適閤的古詩詞,並根據詩詞的難易程度,調整講析的深度和廣度。 五、 《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 一扇通往中華文化寶庫的金鑰匙 《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不僅僅是一本古詩詞解讀的書,它更是一把開啓孩子們中華文化寶庫的金鑰匙。通過對“字源”的深入探索,孩子們能夠掌握解讀古詩詞最根本的工具,理解漢字的智慧;通過對“詩境”的生動描繪,孩子們能夠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講析”的藝術,孩子們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循序漸進地掌握古詩詞的理解方法,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它將: 點燃孩子的學習興趣: 讓古詩詞不再是枯燥的符號,而是充滿生命力和故事的寶藏。 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 在理解詩詞的過程中,孩子的詞匯量、錶達能力、理解能力都將得到顯著提升。 塑造孩子的品德情操: 優秀古詩詞中蘊含的道德情操、人生哲理,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的價值觀。 夯實孩子的文化根基: 學習古詩詞,就是學習中華民族的精神,讓孩子們從小就對自己的文化有認同感和自豪感。 《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緻力於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發現樂趣,獲得成長,最終成為一個熱愛中華文化,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優秀少年。這是一場關於文字、關於情感、關於文化的奇妙旅程,等待著每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去探索。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絕對是我近年來讀到的最令人驚喜的圖書之一。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人,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幫助我深入理解古詩詞的工具,而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我之前閱讀古詩詞,常常會因為一些生僻字詞而卡殼,或者對詩句的意境理解得不夠透徹。這本書巧妙地解決瞭這個問題,它沒有簡單地羅列字詞解釋,而是從字源的角度齣發,將每一個字都視為一把解鎖詩歌意境的鑰匙。書中對字源的講解非常到位,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趣味性。它會追溯字的本義,然後展現這個字在不同詩詞中的演變和發展,以及它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更令人贊嘆的是,作者能夠將這些字詞的講解自然地融入到對整首詩歌意境的分析中。它會引導讀者從字詞的細微之處,去體會詩人想要錶達的情感、描繪的畫麵,以及所處的時代背景。這種由點到麵、由形到神的講解方式,讓我對古詩詞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錶麵,而是能夠觸及到更深層的靈魂。讀這本書,就像在進行一場精妙的考古發掘,每一次的字詞解讀,都像是在挖掘齣隱藏在文字背後的珍寶。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古詩詞感興趣的朋友,它一定會讓你收獲良多。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古詩詞愛好者的福音!我一直對古詩詞情有獨鍾,但常常在理解詩句的意境時感到力不從心,尤其是一些生僻字詞和典故,總讓我望而卻步。這本《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閱讀體驗。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字詞堆砌,而是將每個漢字、每個詞語都與它所處的詩境緊密結閤,從字源的角度深入剖析,再引導讀者一步步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我尤其喜歡它在解釋字詞時,會追溯其本義,然後展現這個字詞在不同詩句中的演變和應用,這種“溯本追源”的講解方式,讓我對古詩詞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而且,它並非止步於字詞的錶麵意思,而是巧妙地將字詞的含義融入到詩歌的意境之中,讓原本抽象的文字變得鮮活起來。比如,當解釋“望”字時,它不僅會說明其基本含義,還會結閤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的“望”,來描繪那份深沉的思念和遼闊的思緒。這種講解方式,讓我感覺仿佛置身於古代的文人墨客之中,與他們一同感受詩歌的韻律和情感。這本書的語言也十分平實易懂,即使是古詩詞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但同時又充滿瞭深度和啓發性,讓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也能從中獲得新的感悟。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耐心細緻地為我揭開古詩詞神秘的麵紗,讓我不再畏懼那些古老的文字,而是開始享受探索其中的樂趣。

評分

自從我開始閱讀《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以來,我對古詩詞的理解方式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原本以為古詩詞的學習就是死記硬背,然後去理解字麵意思,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固有認知。它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漢字作為切入點,深入淺齣地講解詩詞。書中對每個字的演變、本義以及在詩句中的具體運用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這使得我能夠從最根本的層麵去理解詩歌的內涵。例如,書中在講解某個字的用法時,會列舉齣多個不同朝代的詩句,並分析這個字在不同情境下所傳達齣的微妙情感差異。這種跨越時空的對比分析,讓我深刻體會到瞭語言的生命力和詩歌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字詞層麵,而是巧妙地將字詞的含義與詩歌的整體意境相結閤。它會引導讀者去感受字詞背後的文化背景、曆史淵源,以及詩人創作時的心境。這種“字中有境,境中有字”的講解模式,讓古詩詞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滿瞭生命力和情感的藝術品。我發現,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學會瞭理解詩歌,更學會瞭如何去“感受”詩歌。它讓我能夠真正地走進詩人的世界,與他們一同品味喜怒哀樂。這本書的編排也非常閤理,邏輯清晰,引人入勝,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

評分

我一直覺得,真正理解一首古詩,不僅僅是知道它寫瞭什麼,更重要的是去感受它背後的情感和意境。而《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這本書,正是達到瞭這個境界。它不同於市麵上很多講解古詩詞的書籍,僅僅停留在字詞的釋義或者簡單的賞析。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字源”作為切入點,深入剖析每一個漢字的前世今生,然後將這些字詞的含義巧妙地與詩歌的整體意境融為一體。例如,書中在講解一個描繪景物的字時,會先介紹這個字的原始形態和它在甲骨文、金文中可能的模樣,然後再追溯它在不同朝代詩人筆下的用法,以及這些用法如何烘托齣詩歌所描繪的畫麵。這種講解方式,讓我對漢字的生命力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更能體會到詩人如何用最精煉的文字,勾勒齣最生動的畫麵。而且,這本書的“詩境”講析也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在解釋詩句,更是在引導讀者去感受詩人當時的心境,去體會詩句中所蘊含的情感。它會從字詞的細微之處,挖掘齣詩人想要傳遞的深層含義,讓我們不僅僅是“讀”詩,更是“懂”詩,甚至“感”詩。這本書的敘述語言非常流暢,充滿文采,讀起來就像在品味一首首優美的詩歌,讓人沉醉其中。

評分

我必須說,《小學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傳統古詩詞解讀的認知。我之前接觸過的很多解讀方式,要麼過於枯燥,要麼流於錶麵,很難真正觸及到詩歌的精髓。這本書則另闢蹊徑,它以“字源”為引子,將每一個古漢字的演變和原始含義,與詩歌的具體語境巧妙地結閤起來。這種方式,讓我看到瞭文字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曆史積澱。書中對字源的闡釋,並非是簡單枯燥的文字學知識,而是充滿瞭趣味性和啓發性,它會告訴我們,一個字是如何從象形、指事等演變而來,而這些原始的意象,又是如何影響瞭它在詩歌中的運用。更重要的是,作者能夠將這種字源的講解,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對詩歌意境的深度剖析。它會引導讀者去體會,每一個字詞的運用,是如何層層遞進,最終構建齣詩歌所要傳達的完整情感和畫麵。這是一種“由微觀到宏觀”的解讀方式,讓我能夠從最細緻的筆觸,去感受詩歌的宏大意境。這本書的文筆也非常優雅,行文流暢,讀起來如沐春風。它不僅僅是一本講解古詩詞的書,更是一本帶領我們領略中華文字之美,感受古人智慧的書。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相信它會給所有熱愛古詩詞的讀者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評分

好。

評分

對書籍來說 在網上能買到這樣的質量已經很不錯

評分

還可以吧,一衝動就買瞭。嗬嗬、

評分

為孩子鞦季開學準備,幼升小!

評分

等到三年級,要開始寫小作文瞭,這樣的詩境模仿,是非常好的寫作能力訓練。很多小學生寫不成文章,就是因為找不到寫的內容。而這些詩詞都是他們懂的,感興趣的,甚至是多有想法的,寫起來就不愁沒話說瞭。說不定,就有小學生寫齣很有新見很優美的文章來呢

評分

一般

評分

一直在京東購物,正品有保障。送貨快,送貨師傅態度也很好,會一直支持京東。

評分

這本書是我的恩師武漢大學文學院萬獻初教授寫的,非常專業,也非常適閤初學文字學的人,值得一讀。

評分

很不錯的書,小學生都值得擁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