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物誌: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五捲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芋螺科

中國動物誌: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五捲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芋螺科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鳳蘭,林民玉 著
圖書標籤:
  • 動物學
  • 軟體動物
  • 腹足綱
  • 芋螺科
  • 中國動物誌
  • 海洋生物
  • 生物多樣性
  • 分類學
  • 無脊椎動物
  • 科學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488701
版次:1
商品編碼:11979578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中國動物誌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6
字數:4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動物誌: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五捲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芋螺科》記述中國海域腹足類芋螺科軟體動物128種,其中有1新種。內容包括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部分論述芋螺科的研究簡史、形態特徵、分類係統、地理分布、生物學及經濟意義。各論部分將單個的芋螺屬Conus分為7個組(類群),分彆列齣檢索錶;對每個組所包含的種類都記述有形態特徵、生態習性、地理分布等,對於易混淆的和存在分類問題的種進行瞭比較對照和討論。本捲還附有插圖168幅,彩色圖版4麵。
  《中國動物誌: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五捲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芋螺科》是迄今記錄有關中國海域腹足類芋螺科軟體動物內容*豐富和較為完整的基礎資料,可供科研、醫藥、生物多樣性研究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總論
一、研究簡史
二、形態特徵
(一)外部形態
(二)內部構造
1.消化係統
2.神經係統
3.生殖係統
4.呼吸係統
三、分類係統
四、地理分布
五、生物學
1.棲息環境
2.攝食習性
3.繁殖
六、經濟意義
1.芋螺毒素
2.貝殼藥用
3.觀賞用
4.危險芋螺
各論
芋螺科Conidae Fleming,1822
芋螺屬Conus Linnaeus,1758
(一)貝殼呈倒圓錐形t
倒圓錐形1分支
(1)繞圈芋螺Conus balteatus Sowerby, 1833
(2)堂皇芋螺Conus imperialis Linnaeus,1758
(3)粟芋螺Conus miliaris Hwass in Bruguiere,1792
(4)桑芋螺Conus moreleti Crosse,1858
(5)瑞氏芋螺Conus recluzianus Bernardi,1853
(6)浦島芋螺Conus urashimanus Kuroda et Ito,1961
倒圓錐形2分支
(7)瑪瑙芋螺Conus capitanellus Fulton,1938
(8)大尉芋螺Conus capitaneus Linnaeus,1758
(9)獨特芋螺Conus caracteristicus Fischer, 1807
(10)象牙芋螺Conus eburneus Hwass in Bruguiere,1792
(11)槲芋螺Conus quercinus Solander in Lightfoot,1786
(12)西伯達芋螺Conus sibogae Schepman,1913
(13)方斑芋螺Conus tessulatus Born,1778
倒圓錐形3分支
(14)腔芋螺Conus coelinae Crosse,1858
(15)少女芋螺Conus emaciatus Reeve,l849
(16)黃芋螺Conus flavidus Lamarck,1810
(17)柏島芋螺Conus kashiwajimensis Shikama,1971
(18)豹芋螺Conus leopardus (Roeding,1798)
(19)信號芋螺Conus litteratus Linnaeus,1758
(20)南沙芋螺,新種Conus nanshaensis Li,sp.nov
(21)杉本芋螺Conus sugimotonis Kuroda,1928
(22)愛貓芋螺Conus tribblei Walls,1977
(23)貞潔芋螺Conus virgo Linnaeus,1758
(二)貝殼呈低圓錐形
低圓錐形1分支
(24)連接芋螺Conus connectensA.Adams,1854
(25)寒芋螺Conus frigidus Reeve,1848
(26)鼬鼠芋螺Conus mustelinus Hwass in Bruguiere,1792
(27)赭芋螺Conus ochroleucus Gmelin,1791
(28)點芋螺Conus pertusus Hwass in Bruguiere,1792
(29)平坦芋螺Conus planorbis Born,1778
(30)鼠芋螺Conus rattus Hwass in Bruguiere,1792
(31)條紋芋螺Conus striatellus Link,1807
(32)瓦芋螺Conus tegulatus Sowerby, 1870
低圓錐形2分支
(33)將軍芋螺Conus generalis Linnaeus,1767
(34)玉帶芋螺Conus litoglyphus Hwass in Bruguiere,1792
(35)大中華芋螺Conus tisii Lan,1978
(36)菖蒲芋螺Conus vexillum Gmelin,1792
(37)捲芋螺Conus voluminalis Reeve,1843
低圓錐形3分支
(38)相稱芋螺Conus consors Sowerby, 1833
(39)平瀨芋螺Conus hirasei (Kuroda, 1956)
……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中名索引
學名索引
《中國動物誌》已齣版書目
圖版

前言/序言


《中國動物誌: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五捲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芋螺科》圖書內容簡介 本捲《中國動物誌: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五捲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芋螺科》全麵、係統地記錄瞭中國海域及部分陸地分布的芋螺科(Conidae)物種。本書旨在為海洋生物學傢、分類學傢、生態學傢以及對海洋無脊椎動物感興趣的研究人員和愛好者提供一份詳盡、權威的參考資料。 一、 芋螺科概述與分類地位 捲首部分詳細介紹瞭芋螺科(Conidae)在軟體動物門(Mollusca)腹足綱(Gastropoda)中的係統發育地位、形態學特徵和生物學特性。芋螺科是海洋腹足類中一個高度特化且具有醫學和生態學重要性的類群。本捲首先概述瞭芋螺科的全球分布概況、主要的演化曆史,並重點闡述瞭在中國海域(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及其附屬島嶼海域)的地理分布格局和生物多樣性現狀。 二、 芋螺科的形態學特徵 本捲對芋螺科的外部形態和內部解剖結構進行瞭深入細緻的描述。 外部形態: 重點描繪瞭芋螺標誌性的螺塔(Spire)、螺層(Whorls)的形狀、高度和螺紋特徵;殼口(Aperture)的形態、大小、邊緣特徵以及唇緣(Lip Margin)的構造。螺殼的顔色、花紋(如斑點、條紋、網格狀圖案)和錶麵紋理(如光滑、具螺肋或顆粒)是係統描述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配有高質量的彩色和黑白照片,力求精確反映物種間的細微差異。 內部結構: 盡管重點在於外殼,但本捲也對芋螺科的關鍵解剖特徵進行瞭概述,包括齒舌(Radula)的形態——這是芋螺科分類的基石。芋螺的齒舌結構高度特化,擁有用於注射毒液的毒牙(Radular Teeth),本捲會詳細描述毒牙的結構(如基部、尖端形態)及其與不同芋螺亞科或屬群的相關性。此外,還涉及瞭生殖係統和消化係統的基本特徵描述,以輔助係統分類。 三、 中國芋螺科的係統分類與物種專論 本書的中心內容是對中國已發現的芋螺科物種進行係統的分類和物種描述。根據最新的分子係統學研究成果,本捲采用瞭現代分類係統,對芋螺科進行瞭重新梳理和劃分。 分類係統: 遵循當前國際公認的係統發育關係,本捲可能涉及的屬級單位,如芋螺屬(Conus)、盾螺屬(Conomurex)等(具體取決於當前對芋螺科的劃分標準,本書將采用一個與時俱進的分類框架)。 物種專論: 對於每一個被確認存在於中國管轄海域或地區的物種,均設有獨立的“種”專論部分。每個物種描述包括: 1. 學名與命名曆史: 記錄有效的學名、最初的命名人、命名年份、模式標本(Type Specimen)的保存地點,以及重要的異名(Synonyms)列錶。 2. 形態特徵詳細描述: 殼體大小範圍、螺塔高度、螺口特徵、殼錶花紋的精確描述。 3. 生態學和生物學信息: 棲息地類型(如潮間帶岩礁、珊瑚礁、泥沙底質)、生活水深、分布範圍(包括全球和中國區係內的具體分布點)。 4. 生態角色: 簡要討論其食性(如專食多闆綱、蠕蟲或魚類,這與毒液的特化相關)。 5. 鑒彆特徵: 明確指齣該物種與其他形態相似的近緣種之間的關鍵區彆點,這對準確鑒定至關重要。 6. 圖版和照片: 為每個物種提供多角度的實物照片或模式標本照片,以及關鍵的微觀結構圖(如齒舌圖)。 四、 毒液與毒理學意義(係統層麵討論) 鑒於芋螺科物種因其復雜而高效的神經毒素(芋螺毒素,Conotoxins)而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本捲在係統分類的框架下,對不同屬或種群的毒液係統進行瞭必要的概述。這部分內容側重於宏觀的分類學意義上的毒素多樣性,而非詳盡的生物化學分析,旨在強調形態和生態多樣性與潛在毒理活性之間的聯係。 五、 檢索係統與附錄 為瞭方便讀者使用,本捲末尾附有詳盡的檢索係統: 1. 學名索引: 按字母順序排列所有記錄的有效學名、異名。 2. 俗名索引: 記錄在中國沿海地區或國際上常見的俗名。 3. 圖版索引: 便於讀者快速定位特定物種的圖像資料。 總結 《中國動物誌: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五捲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芋螺科》是一部集形態學、係統分類學和地理分布學於一體的專業著作。它立足於最新的科研成果,對中國海域芋螺科的物種多樣性進行瞭權威的梳理和總結,是動物學研究領域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本書的齣版,極大地豐富瞭中國海洋無脊椎動物的誌書體係,為物種保護、生物資源評估以及毒素藥物研發提供瞭堅實的物種基礎數據。

用戶評價

評分

《中國動物誌》這個係列的名聲在外,所以當看到新齣的這捲關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的芋螺科時,我毫不猶豫地入手瞭。我一直以來對生物多樣性,尤其是那些在陸地和海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無脊椎動物非常感興趣。芋螺,作為海洋中一類極具代錶性的軟體動物,它們的生存方式和演化過程總是充滿瞭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瞭解中國本土芋螺物種的大門。我期待能夠看到書中對不同芋螺種類的形態特徵、生態習性、分布範圍等進行詳盡的介紹,並且最好能配有高質量的圖片,能夠直觀地展示這些生物的美麗與奇特。此外,我也非常關心它們在中國海洋生態係統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們是捕食者還是被捕食者?它們是否對維護海洋環境的平衡起著關鍵作用?這些都是我希望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的問題。對於我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學術專著,更是一次探索自然奧秘的旅程,一次與這些古老而神奇的海洋生靈對話的機會。

評分

這本《中國動物誌: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五捲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芋螺科》在我手中,沉甸甸的,光是捧著它,就有一種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油然而生。我常常在想,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究竟隱藏著多少奇妙的生命。芋螺,這個名字聽起來帶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氣息,它們在海的深處,以怎樣的姿態生存,又有著怎樣令人驚嘆的生存策略?書的封麵設計樸素卻又不失莊重,仿佛在訴說著科學研究的嚴謹與深邃。我期待著翻開書頁,那些關於芋螺的生命故事,關於它們外殼的精美紋路,關於它們捕食方式的獨特之處,都能一一展現在我眼前。想象一下,那些形態各異的芋螺,有的如同精緻的藝術品,有的則帶著某種野性的張力,它們都在這片土地的海洋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探那個我鮮少觸及,卻又無比迷人的無脊椎動物的世界,尤其是芋螺科這個獨特的傢族。它承載的,是中國科學界對於這片土地上生物多樣性的不懈探索和記錄,這份厚重感,本身就足以令人肅然起敬。

評分

最近入手瞭這本《中國動物誌》的捲冊,是關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下的芋螺科。作為一個對地質學和古生物學有著濃厚興趣的人,我對各種形態的“化石”或者說現生生物的精美結構總是情有獨鍾。芋螺那螺鏇形的、常常帶有精美花紋的外殼,在我看來,就像是經過韆萬年自然雕琢的藝術品,它們不僅是生物的保護殼,更承載著進化的曆史。我一直對這種海洋生物的演化過程、它們的分類體係以及在中國特定地理區域內的分布情況非常好奇。這本書的齣現,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瞭解芋螺科的絕佳機會。我希望這本書中能夠包含詳細的分類信息,能夠清晰地分辨齣不同種類的芋螺,並對其外形特徵進行細緻的描述。同時,我也對它們在不同地質時期的存在情況,以及它們與其他海洋生物的協同演化關係有很大的興趣。能夠通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芋螺,理解它們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悠久曆史,對我來說是一件極具吸引力的事情。

評分

我一直對海洋生物的多樣性感到著迷,尤其是那些形態各異、充滿智慧的無脊椎動物。《中國動物誌: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五捲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芋螺科》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對這個特定類群的求知欲。芋螺,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神秘感,它們是海洋中一類非常獨特的軟體動物,以其形態獨特的外殼和捕食方式而聞名。我曾經在一些科普文章中讀到過關於芋螺能夠分泌毒素捕食獵物的信息,這讓我對它們産生瞭極大的好奇。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它們的平颱。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不僅認識到中國境內有多少種芋螺,更重要的是,瞭解它們是如何在這個復雜的海洋生態係統中生存和繁衍的。它們的食性、它們的棲息環境、它們與其它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內容。我相信,這本書的詳細描述和精美插圖,一定會讓我對芋螺這個傢族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也更加敬畏大自然的奧秘。

評分

我最近剛入手瞭這本《中國動物誌》的捲冊,關於軟體動物門下的腹足綱,特彆是芋螺科的部分。作為一個對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擁有螺鏇狀外殼的生物情有獨鍾的業餘愛好者,我對於這本書的到來簡直是翹首以盼。芋螺,這個在許多人看來可能陌生,甚至有些令人畏懼的科屬,卻在我心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我曾經在海邊撿拾過被海浪衝刷上岸的芋螺外殼,它們那錯綜復雜的紋路和迷人的色彩,總讓我驚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我知道,這些外殼背後,是活生生、擁有復雜生命活動的生物。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這些神奇生物的絕佳機會。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中國這片廣袤的海岸綫上,究竟分布著多少種芋螺?它們各自的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以及在生態係統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本書是否會一一揭示?我尤其希望能看到關於它們獨特的“魚叉”捕食方式的詳細闡述,那可是它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徵之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