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上世紀四十年代中美關係以及國共關係,戴維斯、謝偉思等一批當時尚屬年輕人的美國外交官的在華經曆與見解,以及他們後來的迴憶和反思,均是重要的參考資料。而他們在後來五十年代美國麥卡锡主義肆行期間的遭遇,亦可看齣圍繞中國問題美國內部的權力角逐。因此,戴維斯的迴憶錄,對瞭解中美關係、國共關係,乃至美國對華政策的變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通過此書,我們得以窺見二戰時期乃至冷戰時期美國的對華政策的性質及其變化。戴維斯的這部自傳有以下幾個方麵令人印象深刻:
一,對羅斯福的嚴厲批評。戴維斯認為,羅斯福的對華政策缺乏深謀遠慮,太過拔高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在抗戰中的作用。他一直試圖把蔣介石置於與斯大林、丘吉爾同一個級彆中,事實上,這隻不過是他的幻想。事實證明,蔣介石不值得信賴。而在史迪威的使用問題上,戴維斯也認為,羅斯福沒有充分信任史迪威,過於遷就蔣介石。
二,戴維斯預言瞭中國內戰的結局。在中國工作期間,憑藉其與國民黨政府的密切接觸觀察,以及迪剋西使團對延安的訪問等,他預言瞭中國內戰的結局。在內戰爆發前夕,他說,他擔心在這場他認為共産黨將贏得勝利的內戰中,美國對蔣介石的支持,將迫使毛澤東所領導的中國共産黨倒嚮蘇聯。
三,書中對史迪威所代錶的美國與國民黨高層特彆是蔣介石、宋美齡、宋子文的交鋒多有描述。特彆是,戴維斯認為,蔣介石當時尋求美國的更多援助,錶麵上是為瞭抗日,但私下更多是為與共産黨開戰做準備。據此,戴維斯認為美國政府不應一味遷就蔣介石,但羅斯福不為所動。
當1949年中國共産黨打敗美國支持的中國國民黨,建立新中國後,美國有不少人指責當時的一群“中國通”讓美國失去瞭中國,這群中國通,包括學者歐文·拉鐵摩爾和費正清,外交官柯樂博、埃默森、謝偉思和範宣德,以及本書的主人公約翰·帕頓·戴維斯。
此書是戴維斯的自傳,記述其從齣生一直到1954年所遭遇的不公正事件。他以散文化的筆觸記錄瞭自己的私人生活,以及在不同時期所從事的不同外交工作。通過此書我們得以窺見二戰時期乃至冷戰時期美國的對華政策的性質及其變化。
戴維斯是美國傳教士的兒子,20世紀初齣生在中國,曾先後在威斯康星大學、北平的燕京大學,以及哥倫比亞大學就讀。1931年至1954年任職於國務院駐外事務處並在美國駐昆明、瀋陽等地領事館和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部等處任職。在中國工作期間,他成為第一批和毛澤東等中國青年革命傢打交道的美國人,記述瞭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的起居無度和政治弱點;擔任史迪威將軍的政治助手期間他遊曆東亞和南亞,與殖民地時期印度的尼赫魯和甘地會麵;在莫斯科與喬治?F.凱南共事,並且與其成為一生的朋友。著有《外交和其他事務》和《抓住龍尾》。
譯者簡介
陳楓,外交學院英語專業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方嚮碩士,譯有《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等。
張翔,外交學院英語專業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方嚮碩士。
李敏,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專業當代國際關係方嚮博士,助理研究員。
《未瞭中國緣》這本書低調但很有力量,有時詼諧機智……難怪那些研究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中國曆史和美國外交的學生對這本書充滿興趣。
——《華盛頓郵報》
這本書人物鮮活,十分生動地再現瞭戰爭後期波詭雲譎的戰略形勢。戴維斯戲謔幽默的筆法讓閱讀本書成為一種樂趣,盡管故事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
——《外交》
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的美國國務院中,約翰·帕頓·戴維斯是很有影響力的中國通之一,後來國內的論戰摧毀瞭他的事業。《未瞭中國緣》一書講述瞭那個時代的故事,十分扣人心弦。
——亨利·A.基辛格博士
在冷戰發生之前,戴維斯預見瞭中國在冷戰時的趨勢。我們非常幸運,能看到戴維斯去世後齣版的自傳。在書中,他用散文式的語言嚮我們講述瞭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他的書是對二戰和冷戰前期曆史的新貢獻。
——約翰·劉易斯·加迪斯
序 托德·S.帕德姆
第一部分 離開與重返
第一章 解職
第二章 從中國到美國
第三章 我的遊學教育
第四章 漢口、遠東事務處和珍珠港
第二部分 “此次分配既不是齣於您的請求,也不是為瞭您的方便”
第五章 與史迪威共赴亞洲
第六章 與甘地的一麵之約
第七章 尼赫魯和“那個問題”
第八章 美國人在印度
第九章 威爾基、華盛頓和“醋喬”
第十章 與那加獵首者一起
第三部分 公共外交和個人外交
第十一章 戰爭的政治
第十二章 開羅:和羅斯福、丘吉爾、蔣介石在一起
第十三章 大英帝國重迴亞洲或許與我們無關
第十四章 帕特麗夏到達印度;宋氏傢族上演鬧劇
第四部分 中國問題
第十五章 史迪威的戰爭
第十六章 委員長對抗將軍
第十七章 會見毛澤東
第十八章 共産黨、國民黨和赫爾利三者交鋒
第五部分 莫斯科的日日夜夜
第十九章 莫斯科任職
第二十章 赫爾利全麵齣擊
第二十一章 戰後的莫斯科
第六部分 國內爭鬥
第二十二章 迴到美國和院外援華集團
第二十三章 被任命為凱南領導的政策規劃司成員
第二十四章 與國傢安全委員會展開閤作
第二十五章 1948年重訪亞洲
第二十六章 "共和國曆史中最為惡毒的競選:充斥著片麵引導和彌天大謊"
結語 布魯斯·柯明思
這本書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作者身上那種近乎於“文化煉金術士”的精神氣質。他仿佛一直在進行一場秘密的試驗,試圖將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在自己的生命體驗中提純、熔鑄。他沒有選擇做一個“香蕉人”——既不完全屬於西方,也不完全同化於中國,而是形成瞭一種獨特的、介於兩者之間的第三種身份。這種身份的構建過程,無疑是痛苦的,充滿瞭自我懷疑與重塑。書中最打動我的地方,恰恰是那些展現他脆弱與掙紮的時刻,他坦誠地暴露瞭自己被誤解、被排斥的經曆,以及在語言和身份認同的巨大鴻溝前感到孤獨無助的瞬間。正是這些真實的人性展現,讓這部作品超越瞭單純的文化交流敘事,成為瞭一部關於“歸屬感”和“自我定義”的深刻哲學探討。每次閤上書頁,都會引發我對自己所處環境的重新審視。
評分說實話,初捧此書時,我原本預期會讀到一本標準的“老外看中國”的遊記或迴憶錄,但很快就被作者筆下那種近乎文學性的細膩觸覺所吸引住瞭。他的文字有一種老派的優雅,遣詞造句考究,但絕不晦澀,反而能將復雜的曆史脈絡和個人情感編織得天衣無縫。特彆是描繪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社會那種既充滿希望又略帶迷茫的“轉型期氣質”,他捕捉到瞭那種特有的時代氣息,那種在巨變麵前,個體命運被裹挾的微妙張力。作者並沒有迴避矛盾,他對當時社會中存在的某些不盡如人意之處也保持瞭清醒的批判性,這種平衡感非常難得,使得整部作品的份量和可信度大大增加。比起單純的記錄,這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深度對話,對話的一方是中國社會本身,另一方則是作者那顆不斷被重新塑造的心靈。他成功地將個體的漂泊感,與一個國傢集體記憶的構建過程聯係瞭起來,讀來令人沉思良久。
評分這本關於一個外國友人與中國深厚情緣的記錄,簡直就像是一麵棱鏡,摺射齣不同時代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復雜與動人。作者的敘事視角非常獨特,他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觀察者,而是真正沉浸在中國的土地上,用一種近乎朝聖般的熱情去體驗和理解這片土地上的喜怒哀樂。從他早年對東方文明的懵懂好奇,到後來深度參與到中國社會變遷的洪流之中,那種“身在此山中”的迷惘與堅定,讀起來讓人感同身受。尤其是一些關於文化衝突與融閤的細節描寫,比如他對特定傳統禮儀的笨拙模仿,或是對某種民間智慧的豁然開朗,都刻畫得入木三分。這不是那種空洞的贊美,而是充滿瞭對具體生活場景的打磨。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近乎頑固的求知欲,他似乎總是在追問“為什麼是中國”,這種追問本身就構築瞭一種強大的內在驅動力,讓整部作品充滿瞭張力和生命力。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僅瞭解瞭作者的故事,更像是重新審視瞭一遍我們自己文化中的一些習以為常卻又值得深思的側麵。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震撼,在於其敘事結構上的非綫性處理。作者似乎有意避開瞭傳統迴憶錄那種從齣生到現在的平鋪直敘,而是采取瞭一種碎片化、記憶閃迴的方式,將不同時期的經曆和感悟隨機地並置在一起。這種跳躍感,初讀時或許需要適應,但一旦跟上作者的思維節奏,就會發現這恰恰最真實地反映瞭記憶的運作方式——不是一條直綫,而是由一個個鮮明的“點”構成的星圖。每一個點,都是他與中國某個瞬間的深刻連接。比如,他會突然從談論一篇古代文獻的領悟,無縫切換到一次在偏遠鄉村的經曆,而兩者之間,總有一個隱藏的、關於“不變與變”的主題在暗中呼應。這種結構上的大膽創新,使得閱讀體驗充滿瞭解謎的樂趣,也凸顯瞭作者對中國文化中循環往復的時間觀的理解。與其說是在讀一個人的故事,不如說是在體驗一種多維度的時空交錯。
評分從一個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提供瞭一份極為寶貴的“內部參與者”田野調查資料。作者長期居住在特定地域,觀察角度之深入,絕非短期訪客可比。他筆下的市井生活,那些茶館裏的閑談、弄堂口的小販吆喝聲,甚至空氣中彌漫的氣味,都被他用近乎本能的敏銳捕捉瞭下來。更重要的是,他不僅觀察瞭“錶象”,更努力去理解深層的價值體係是如何支撐起這些錶象的。我特彆關注瞭他處理人際關係和“麵子”文化的部分,他如何從一個完全陌生的文化背景下,逐步掌握瞭那些不成文的規則,並最終找到瞭屬於自己的位置。這種學習和適應的過程,充滿瞭辛酸、窘迫,但也充滿瞭發現的喜悅。這本書對所有希望真正瞭解中國社會肌理而非浮光掠影的人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它展示瞭文化“嵌入”的難度與魅力。
評分另外,真是得好好贊一下京東物流,大年初九,上午8點多訂的,下午4點多就送到瞭,快遞員很有禮貌,特彆真誠!
評分京東年中促,基本上清空瞭購物車裏麵的甲骨文係列,一下子入手許多,有兩本已經讀起來瞭,慢慢來吧。京東物流神速高質,硬皮精裝的書籍完好無損
評分很厚的一本書,非常不錯的曆史,讓我們走進那個時期去瞭解去認識,包裝和印刷都不錯,值得購買和閱讀。
評分作者簡介 · · · · · ·
評分至於現在,已經不行瞭!
評分618的活動很優惠,就屯瞭點書,
評分喜歡在東東上網購 真的不錯的 比其他網店實在 服務好 好喜歡 還會介紹朋友來
評分甲骨文係列書籍,精包裝比較精美。日本曆史作傢作品,資料比較豐富。書本本身價格不蜚,趁活動價格入手非常劃算。很感謝京東提供這樣一個能購買非常實惠價格書籍的平颱,而京東物流和服務也是很便捷很讓人稱贊的,現在傢裏普通的東西都在京東購買,希望京東越做越好,真正成為網絡大商城大超市,真正成為大傢生活的購物首選,加油!
評分甲骨文叢書真心棒,沒資本都很有特點很有料,這本書講瞭很多國民黨當時的事情,觀點還是很中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