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古代士人交接之道 学习传统书信礼仪规范
本书为学习文言尺牍而写,取材以实用平浅为主,雅俗共赏。每篇尺牍后均附有注释和译文,可令读者无师自通。本书按性质分为四类:请求类、陈叙类、人事类、交际类。书后附有称谓、套语,读者可参照使用。
谭正璧(1901-1991),资深出版人、文学史家,师从著名汉学家朱香晚和严良才。1929年出版的《中国文学进化史》被誉为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20世纪上半叶文学史创作的标杆。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是我国第一部文学家辞典,而且是由个人力量编定,一问世就引起了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赞扬,连海外汉学家也奉其为“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本编各篇都是对于中国旧文化批评估价的文字。前三篇由三个不同的方向探讨秦汉以上的中国——动的中国。第四篇专讲秦汉以下的中国——比较静止的中国。第五篇合论整个的中国历史。五篇文字当初虽曾分别问世,但勉强尚有一贯的线索可寻,内中大半可说是非议与责难,但并不是无聊的风凉话;又有一部分是赏鉴与推崇,但并不是妄自尊大的吹嘘。此中自赞的话,已由抗战的过程证明为真言;自责的话,至今也无修改的必要。此次抗战,是抗战而又建国。若要创造新生,对于旧文化的长处与短处,尤其是短处,我们必须先行了解。中国文化,头绪纷繁,绝非一人所能彻底解明。这几篇文字若能使国人对于传统的中国多一分的明了,著者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这本书的整体内容编排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它的引导性非常强。开篇部分对于文言尺牍的背景和重要性做了详尽的阐述,这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作者并没有急于展示复杂的范例,而是从最基础的称谓、问候等日常用语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不同场合下尺牍的写作要点。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心理门槛。我发现,很多看似枯燥的语法点和固定格式,在作者的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是冷冰冰的规则,而是活生生的交流艺术。对于那些对文言文望而却步的朋友们,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且高效的切入点。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偏向理论研究的学术著作,但实际阅读下来,它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工具书”。书后附带的检索系统非常人性化,无论是查找特定的句式结构,还是寻找不同身份之间的书信规范,都能迅速定位。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于现代情境下如何“套用”古人尺牍的表达方式也给出了一些巧妙的建议,这使得传统知识与现代生活产生了有趣的连接点。对于需要进行正式沟通或希望提升个人文本表达格调的人士而言,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套系统且可操作的升级方案。它不仅是学习古文,更是提升整体书面沟通能力的秘籍。
评分这本精装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能感受到制作的用心。封面设计古典雅致,透着一股书卷气,即便只是摆在书架上,也为空间增添了几分文化底蕴。内页的纸张质地摸起来非常舒服,印刷的字体清晰锐利,排版疏朗有致,让人在阅读时感觉非常舒适,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这种对细节的注重,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体验的尊重。我尤其欣赏它所采用的这种传统装帧风格,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每次拿起它,都能感受到一种对经典的敬畏和对匠心精神的传承。对于喜欢实体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让人愿意花时间去品味每一个细节。
评分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行文中展现出的那种温和而坚定的治学态度。整本书的论述没有丝毫的卖弄之气,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古典文化的真挚热爱。在解释一些争议性较大的表达方式时,作者总能保持客观中立,并提供多角度的考量,而不是强行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这种尊重文本和历史的谦逊态度,使得阅读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学术对话。对于我个人而言,它像是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引导我在文言文的世界里探索,而不是粗暴地推着我向前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是很多教科书所不具备的,也正是这本书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评分阅读体验中,我对书中选取和分析的范例印象最为深刻。这些范例并非简单的生僻古文堆砌,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打磨的,它们大多来自于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或文人手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性。作者在解析每一个范例时,不仅细致地拆解了词语的含义和句式的结构,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了文本背后的情境和人际关系,这使得读者能够真正理解“为何如此写”。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深度。它教会的不仅仅是“写什么”,更是“如何去思考”古人在特定社交环境下所采用的恰当表达方式,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收获。
评分应该是正版。
评分这个是精装的还有一个软面的,两本相比之下选了这本精装的还没有看
评分某某先生阁下:自大驾锦旋,晋谒数次,未及一晤,殊为怅怅!顷晤 令亲某君,述及尊寓现迁沪滨,与家兄住所,仅一河之隔; “绿杨分作两家春”,此语适堪持赠矣。并悉不日即将回 寓,兹奉上致家兄一函,乞 便饬交舍侄转呈。渎 神之处,容后泥谢。肃此,敬请
评分这套书不错,马上开始学习
评分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东西很好,以后就在京东买。
评分问候新交
评分问候新交
评分了解古代文化,文人的日常已经交际状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