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三國時代是一個風雲變幻、英雄輩齣的時代,也是一個我們所熟知的時代。然而,我們對這一時期曆史事件和人物的瞭解,往往來自《三國演義》,因此與曆史上的實際情況相距甚遠。因此,我們有必要根據現存史料,還曆史以本來麵目。《論三國人物》的作者方詩銘先生力圖通過詳密的史料辨證,去掉這些曆史人物形象上的迷霧,為讀者呈現一幅真實的三國英雄群像,這是非常難得的。
作者簡介
方詩銘(1919—2000),我國著名曆史學傢,長期從事中國中古史的研究。1945年畢業於齊魯大學曆史係,師從顧頡剛、陳寅恪、錢穆等史學大師。曾擔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兼任《史林》主編等。主要著作及古籍整理成果有《上海小刀會起義》(1965年)、《古本竹書紀年輯證》(1981年,閤著)、《中國史曆日和中西曆日對照錶》(1987年,閤著)、《《冥報記·廣異記》輯校》(1992年)、《曹操·袁紹·黃巾》(1996年)。
精彩書評
“文ge”以後,上海社科院曆史所老先生中有“三巨頭”之說。“三巨頭”者,方、唐、湯也。方,方詩銘;唐,唐振常;湯,湯誌鈞。三人專業、氣質各不相同,各有專攻,均成就斐然,望重史壇。
——熊月之
目錄
前記
(一)董卓興起於“邊鄙”的涼州
(二)“安危定傾”
(三)董卓與涼州軍事集團
(四)董卓之死
(五)呂布在並州的早年生涯
(六)呂布與並州軍事集團
(七)呂布的最後
(八)“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九)作為“遊俠”之士的曹操
(一○)曹操與袁紹為首的政治集團
(一一)“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一二)曹操據有兗州
(一三)“規大河以南以待其變”
(一四)曹操保衛兗州的戰爭
(一五)曹操再次保衛兗州的戰爭
(一六)曹操與袁紹的矛盾和激化
(一七)“奉天子以令不臣”
(一八)“黃巾餘眾”郭泰即“郭大賢”
(一九)“白波賊帥”楊奉
(二○)《三國誌》為什麼不寫丁衝
(二一)以臧霸為首的“泰山諸將”
(二二)世族、豪傑、遊俠——袁紹的一個側麵
(二三)袁紹在冀州
(二四)袁紹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割據者
(二五)袁紹是如何覆滅的
(二六)公孫瓚“文武纔力足恃”
(二七)割據幽州的公孫瓚
(二八)公孫瓚與“商販庸兒”
(二九)公孫瓚在袁紹和當地豪族的進攻下失敗
(三○)袁紹與“黑山賊”張燕
(三一)張燕窺伺袁紹的冀州
(三二)袁紹、張燕爭奪冀州的戰爭
(三三)“氣俠”之士袁術
(三四)袁術與孫堅
(三五)袁術、曹操的封丘之戰
(三六)“袁術至於此乎”
(三七)“輕狡”之徒孫堅
(三八)孫堅軍事力量的形成
(三九)孫堅與袁術
(四○)孫堅之死
(四一)“明果獨斷”“勇蓋天下”
(四二)孫策與袁術
(四三)“精兵之地”與“丹陽兵”
(四四)丹陽成為孫策平定江東的根據地
(四五)孫氏父子與會稽大姓強族
(四六)魏滕和虞翻
(四七)吳郡“四姓”與會稽“四族”
(四八)魯肅的早年生涯
(四九)周瑜與孫吳建國
(五○)周瑜與赤壁之戰
(五一)“劉備寄寓,有似養虎”
(五二)“梟雄”劉備
(五三)劉備與公孫瓚
(五四)劉備被擁戴為徐州牧
(五五)“爭盟淮隅”的失敗
(五六)諸葛亮的傢世
(五七)“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五八)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
(五九)《隆中對》
(六○)關羽其人
(六一)關羽與荊州之失
(六二)劉備與關羽
(六三)諸葛亮與法正
(六四)龐統、法正與劉備
(六五)馬超及其在蜀的處境
(六六)李嚴與諸葛亮
(六七)“明惠若神”“慧心大悟”
(六八)“浮華”與何晏
(六九)何晏是曹爽的“腹心”嗎
(七○)高平陵政變中的何晏
精彩書摘
“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太平禦覽》捲四九六引《曹操彆傳》說:“呂布驍勇,且有駿馬,時人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三國誌·魏誌·呂布傳》注引《曹瞞傳》說:“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太平禦覽》捲八七九引《曹瞞傳》也說:“呂布有駿馬名赤兔,常騎乘之,時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三國誌·魏誌·呂布傳》也說:“(呂)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這是當時人們對呂布的最高贊譽。但是,這也十分明白,人們所贊譽的,僅限於他的驍勇,而不是其他。即是說,除此之外,人們對他的評價是不高的。曹操的重要謀士程昱對呂布十分輕視,認為“粗中少親,剛而無禮”,不過是一名“匹夫之雄”(《三國誌·魏誌·程昱傳》)。曹操的另兩位重要謀士荀攸、郭嘉也對呂布作瞭“勇而無謀”的評語(《三國誌·魏誌·荀攸傳》)。此外,當時大姓豪族的代錶人物陳登在曹操座中同樣評論說“勇而無計,輕於去就”(《三國誌·魏誌·呂布傳》),也錶示齣他對呂布的極端輕視。這些評價都是來自曹操方麵。如前所說,曹操的敵手陳宮、張邈兩人曾利用呂布為他們火中取栗,奪取曹操所據有的兗州,他們的評論是,“呂布壯士,善戰無前”,所看中的仍是他的武勇。“驍勇”“善戰”,以及“勇而無謀”“勇而無計”,這就是當時人們對呂布所作的全麵評價,並勾畫齣呂布這個人物的纔力和性格。所謂“匹夫之雄”和“壯健”,不就是“劍客”“輕俠”“壯士”嗎!
呂布所統率的並州部隊,長於騎射,是一支騎兵勁旅,如前所說,呂布曾在董卓軍中任過“騎督”。當呂布最後失敗被俘時,還對曹操說過:“明公(曹操)所患不過於(呂)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三國誌·魏誌·呂布傳》)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呂布是仍以自己統率騎兵作戰的纔能自詡的。《三國誌·魏誌·呂布傳》說:“(呂)布有良馬曰赤兔,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陣。”不但在這次戰鬥中,“陷鋒突陣”,幾乎貫串瞭呂布這支騎兵作戰的全部曆程。可以設想,呂布如此,張遼、張楊也是如此,並州軍事集團應該是以運用騎兵衝鋒陷陣見長的。由於這個軍事集團所具有的這種長處,以緻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時,曹操的主要謀士荀彧還認為“不先取呂布,河北未易圖也”(《三國誌·魏誌·荀彧傳》)。當呂布一旦為曹操消滅,曹、袁之間決戰也就展開瞭。
《三國誌·魏誌·呂布傳》說:“(呂)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製禦其黨,但信諸將。諸將各異意自疑,故每戰多敗。”又同《傳》裴鬆之注引《英雄記》說:“(呂)布謂太祖(曹操)曰:‘布待諸將厚也,諸將臨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愛諸將婦,何以為厚?’布默然。”呂布勇而無謀,缺乏作戰部署,也缺乏對部屬的統率能力,加以內部相互猜忌,彼此之間不團結;而所謂“但信諸將”,也是有條件的,對大將高順的日益疏遠,並奪取高順部眾與所親信的魏續,即是顯著的一例(《三國誌·魏誌·呂布傳》及裴鬆之注引《英雄記》)。並且如《英雄記》所說,呂布和諸將妻子之間還存在著某種曖昧關係。呂布的最後失敗被殺,就是侯成、宋憲,包括所親信的魏續等諸將背叛投降的結果(《三國誌·魏誌·呂布傳》及裴鬆之注引《英雄記》)。
以呂布為中心的並州軍事集團,是一支具有特殊戰鬥力的軍事力量,在東漢末年的戰爭年代,他們曾成為擁有強勁武裝的割據勢力,扮演過重要角色。但是,以他們本身所具有的弱點,加以一貫被人利用,又必然成為曇花一現的人物,終於為曹操所消滅。
……
前言/序言
方詩銘先生和《論三國人物》
方小芬
方詩銘先生是著名曆史學傢,1919年9月生於四川省成都市,1945年畢業於齊魯大學曆史係,師從顧頡剛、陳寅恪、錢穆等史學大師。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兼任《史林》主編等。長期從事中國中古史研究,相關主要著作有《曹操·袁紹·黃巾》《三國人物散論》《論三國人物》等。
方先生研究中國古代史,將重點放在中古這一時期,即從秦漢到魏晉,應該說,這開始於在齊魯大學就讀時。求學期間,先生就在當時的著名刊物《東方雜誌》上發錶瞭《火浣布之傳入與昆侖地望之南徙》《硃應康泰行紀研究》《西王母傳說考》等文,探討的是中西交通史方麵的問題。如《火浣布之傳入與昆侖地望之南徙》一文,“火浣布”即石棉,以能用火去除布上的汙穢而得名,常理布遇火即化為灰燼,而此布遇水不濕,遇火不燼,頗為神奇,由此而産生瞭許多傳說。火浣布來自大秦,在《山海經》《博物誌》《穆天子傳》等書中都有記載。它是怎樣傳到中國來的,眾說紛紜。先生依據《山海經》《博物誌》《海內十洲記》《三國誌》《抱樸子》《洛陽伽藍記》等古籍,並參考瞭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等研究成果,論證瞭火浣布傳入中國的時間和路綫,由於海陸兩路傳入的記載、傳說互為混閤,引起瞭關於昆侖傳說的南徙。《硃應康泰行紀研究》則是研究三國時期與南海諸國的關係,《梁書·海南諸國傳》雲:“海南諸國大抵再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及吳孫權時遣宣化從事硃應、中郎康泰通焉,其所經及傳聞則有百數十國,因立記傳。”所引資料更為廣博,涉及《史記》《漢書》《後漢書》《梁書》《隋書》《新唐書》《舊唐書》《法苑珠林》《太平廣記》《太平禦覽》《文選》《南史》等。這些論文廣徵博引,邏輯嚴密,顯示瞭先生淵博的知識和紮實的功力。這些研究成果很受學界重視,至今仍被相關學者引用。
20世紀80年代中期,方詩銘先生開始專注於研究從東漢末年,中經三國鼎立到西晉的這段曆史。最初是在《曆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史林》等刊物上連續發錶係列性的文章,如《世族·豪傑·遊俠——從一個側麵看袁紹》《曹操與“白波賊”對東漢政權的爭奪》《曹操起傢與袁曹政治集團》《從士兵來源看曹操軍事力量的發展及其衰落》《孫堅軍事力量的形成壯大及其爭奪荊豫兩州的戰爭》等,1995年全麵整理修訂成《曹操 ·袁紹 ·黃巾》一書,後又撰寫瞭專著《三國人物散論》,對史料進行新的發掘和考證。
《論三國人物》是以研究三國時期重要人物為綫索的著作。方先生整理瞭三國史研究過程中所寫的關於人物的論文和劄記,並對若乾人物做瞭評述。先生在“前記”中說,研究三國人物的想法來自於他的老師——史學大師顧頡剛先生,顧老曾設想從史學研究的角度寫一部《三國演義》,終因工程過大而未能實現。因而方先生有瞭新的設想,研究《三國演義》中的英雄人物,根據史料“還其本來麵目”,使通俗演義裏的人物更接近曆史真實。
對於中心人物曹操,先生定義為“中國中古時期傑齣的政治傢”。研究的角度,也是以政治傢為核心。東漢末年是一個動亂的年代,王朝統治危機四伏,災難空前,根源是宦官控製朝政。先生以為曹操是“社會上層的遊俠”,其最高準則為“以救時難而濟同類”,所謂“救時難”指反對宦官的鬥爭,“同類”指參加反宦官鬥爭的人們。在復雜的形勢下,曹操解決瞭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危機,在丁衝、鍾繇的協助下,利用楊奉“奉天子以令不臣”,奠定瞭統一北部中國的基礎。該書首先探討瞭董卓的興起和覆滅、並州軍事集團的形成,以及袁曹的聯閤。其次,論述曹操,包括兩次保衛兗州的戰爭。再次,探討雄踞河北的袁紹,袁曹矛盾的激化,與公孫瓚的爭奪。書中還研究瞭袁術、呂布、孫堅、孫策、周瑜、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物。該書的特點是切入點新。如寫曹操、袁紹等人物,著重寫其性格中的“遊俠”一麵,而同為“遊俠”,層次有高低,氣質有相異;有“氣俠”“輕俠”之分,也有機靈、魯莽之彆。先生對三國時期人物的研究,是在深入瞭解這一時期世態民情的基礎上進行的綜閤性研究,每一個研究對象,都追溯傢世,厘清其來龍去脈,介紹當地的社會特點,交代其在政治集團中的地位、影響,以及個人性格、氣質、嗜好,與他人的關係、恩怨等,使人物在曆史的大背景下更加鮮活。如袁紹曾經為曹操親徵呂布,收復兗州,這是袁曹關係中袁紹有恩於曹操的重大事件,也是袁曹日後翻臉而曹操有虧於袁紹的大事。陳琳在著名的討伐曹操的《為袁紹檄豫州》一文中曾記錄瞭此事,“幕府(袁紹)惟強乾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捲起徵,金鼓響振,(呂)布眾奔沮,拯其(曹操)死亡之患,復其方伯之位”。但《三國誌》中對此卻無任何記載。方先生對此事進行瞭深入研究,認為從當時情況來看,陳琳為袁紹所作的這篇檄文,凡所列舉的基本是事實,特彆是袁紹親徵呂布這樣的大事,陳琳不可能也不應該虛構,否則將是有利於曹操而不利於袁紹,這是袁紹不能同意的。《三國誌》有許多地方在為曹操隱諱。又如論及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就是從研究兩人的傢世入手。諸葛亮和劉備皆齣身寒微,政治上彼此共通,他們的結閤並非偶然。人們熟知的“三顧茅廬”以及《隆中對》,就是在諸葛亮和劉備政治結閤的基礎上産生的。通過分析研究三國時期的人物,更清晰地反映齣整個時代的風雲變幻,為研究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狀態開拓瞭思路。
方先生把東漢末年稱作“群星燦爛的時代”,一個個曆史人物在先生的筆下變得栩栩如生,他甚至能與這些曆史人物共同思想,理解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的喜怒哀樂。先生對學術研究的投入、對史料的理解和駕馭,使他的研究進入瞭一個全新的境界。
“吾人今日可依據之材料,僅為當時所遺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殘餘斷片,以窺測其全部結構,必須備藝術傢欣賞古代繪畫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後古人立說之用意與對象,始可以真瞭解。”這是陳寅恪先生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中所說的,方詩銘先生多年來一直以此自勉。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到90年代末,60年學術生涯中先生研究的領域涉及曆史學、古典文學、考古學、年代學、版本學等諸多方麵,並將此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
大傢小書 論三國人物(精裝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