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2017版人民警察录用考试辅导教材·公安专业知识(中公版)》是依据《2017年国家公务员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等考试大纲编写,此考试大纲同2017年4月多省市公安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一致。图书内容包含公安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三篇,同2017年4多省市公安专业科目大纲内容吻合。考生可以依据本省考试大纲内容,参考此图书内容进行复习。
本书适用于浙江、吉林、广东、江苏省考《公安专业科目》考试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人民警察录用考试辅导教材:公安专业知识》由公安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三部分内容组成,公安基础知识部分包含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公安队伍正规划建设等内容,法律基础知识部分包含法学基础理论和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人民警察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基本能力部分包含群众工作能力、行政管理与服务能力、信息运用能力、接处警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相关内容,集合了人民警察专业知识考试所需要的的考点,各个部分都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精心编辑,囊括公安专业知识重要考点,高度契合考试,满足考生复习备战需求。
目录
上篇公安基础知识(1)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2)
本章知识导图(2)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3)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性质(6)
第三节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9)
第四节公安机关的宗旨(12)
第二章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13)
本章知识导图(13)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任务(14)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职责(16)
第三节公安机关的权力(19)
第三章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25)
本章知识导图(25)
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内容(26)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特点(30)
第三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2)
第四章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34)
本章知识导图(34)
第一节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35)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39)
第五章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42)
本章知识导图(42)
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43)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44)
第六章公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49)
本章知识导图(49)
第一节公安刑事执法(50)
第二节公安行政执法(64)
第七章公安执法监督(77)
本章知识导图(77)
第一节公安执法监督概述(78)
第二节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80)
第三节公安机关外部执法监督(87)
第八章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94)
本章知识导图(94)
第一节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概述(95)
第二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96)
第三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101)
第四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人事管理(103)
第五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109)
中篇法律基础知识(113)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114)
本章知识导图(114)
第一节法的概念、渊源、特征、分类与作用(116)
第二节法律规范、法律关系与法律行为(119)
第三节立法、执法、司法(124)
第四节法的价值、法治(128)
第二章宪法(131)
本章知识导图(131)
第一节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133)
第二节公民的基本权利(133)
第三节公民的基本义务(135)
第四节国家机构(136)
第三章刑法(140)
本章知识导图(140)
第一节刑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143)
第二节刑法的效力范围(144)
第三节犯罪的概念、特征及其构成(145)
第四节正当防卫(152)
第五节紧急避险(154)
第六节共同犯罪与数罪并罚(156)
第七节刑事责任(157)
第八节刑罚的概念、功能、目的和种类(158)
第九节累犯、减刑及假释(163)
第十节常见犯罪的基本特征(167)
第四章刑事诉讼法(174)
本章知识导图(174)
第一节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176)
第二节辩护与代理(177)
第三节管辖及回避制度(179)
第四节刑事证据(181)
第五节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182)
第六节立案与侦查活动(185)
第七节起诉、审判程序和执行(186)
第五章人民警察法(192)
本章知识导图(192)
第一节人民警察法的概念、立法目的及适用范围(193)
第二节人民警察职权以及设置(194)
第三节人民警察的条件、录用、警务保障以及法律责任(195)
第六章治安管理处罚法(198)
本章知识导图(198)
第一节治安管理处罚概述(199)
第二节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适用(199)
第三节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201)
第七章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203)
本章知识导图(203)
第一节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概述(205)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设置(205)
第三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205)
第四节公安机关的编制和经费(207)
第五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管理(207)
第六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待遇(209)
第八章国家安全法(210)
本章知识导图(210)
第一节国家安全法概述(211)
第二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211)
第三节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212)
第四节国家安全制度(213)
第五节国家安全保障(214)
第六节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214)
第九章反恐怖主义法(216)
本章知识导图(216)
第一节反恐怖主义法概述(217)
第二节安全防范(218)
第三节情报信息(221)
第四节调查(222)
第五节应对处置(222)
下篇基本能力(225)
第一章群众工作能力(226)
本章知识导图(226)
第一节宣传教育(227)
第二节沟通协调(229)
第三节组织动员(231)
第四节服务群众(232)
第二章行政管理与服务能力(234)
本章知识导图(234)
第一节调查研究(236)
第二节纠纷化解(241)
第三节风险识别(244)
第三章信息运用能力(248)
本章知识导图(248)
第一节信息搜集(249)
第二节信息分析(253)
第三节信息应用(257)
第四章接处警能力(259)
本章知识导图(259)
第一节受理报警(260)
第二节求助(261)
第三节投诉(262)
第四节处警(263)
第五章应急处理能力(266)
本章知识导图(266)
第一节事态研判(267)
第二节快速反应(268)
第三节合理处置(270)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75)
精彩书摘
上篇
公安基础知识
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警察的含义
“警察”初的含义有两个方面:(1)都市的统治方法;(2)都市行政。现代警察含义需从三个方面理解:(1)警察是“国家行政力量”;(2)警察“具有武装性质”;(3)警察具有两项职能:①维护社会秩序;②保卫国家安全。
警察现在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力量。
A.行政B.司法C.军事D.服务
【答案】A。解析:警察现在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故本题答案选A。
二、警察的本质
世界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警察的阶级基础和政治属性不同,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各异,但它们的本质是共同的,即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三、警察的基本职能
1.警察职能
警察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
警察的职能是由国家的职能决定的。警察不仅是国家实行阶级专政的工具,而且是国家管理社会的行政机构,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特点。警察的阶级性表现在它的政治镇压职能上;警察的社会性表现在它的社会管理职能上。
2.警察的基本职能
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
政治镇压职能指警察使用暴力,对威胁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与国家安全的政治势力实行镇压。警察的这一职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阶级性。
社会管理职能指警察运用行政管理的手段,维护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社会秩序。警察的这一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3.两种基本职能的关系
警察的这两种职能,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的基础。
警察的这两种职能并非处于同等地位,政治镇压职能通常置于首要地位,有了巩固的政治统治,才能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行使管理职能。
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具有()。
A.社会性B.群众性C.地域性D.影响性
【答案】AB。解析:社会管理职能,是指警察运用行政管理的手段,维护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社会秩序。警察的这一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故本题答案选AB。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机关
1.中央特科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由于蒋介石使用大量的特务、警察对共产党人进行暗杀和镇压,个别党员成了叛徒。党中央在白色恐怖下迁到上海。为了确保党中央的安全,在周恩来主持的中央特委的直接领导下,于1927年12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央特科,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早的保卫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党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的安全;搜集情报、掌握敌情;惩办特务、叛徒、内奸;建立秘密交通联络和秘密电台。1933年党中央迁往苏区,特科工作于1935年结束。
中央特科建立的时间不长,但为保卫党、保卫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1)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的保卫工作,积累了保卫工作的丰富经验。中央特科的历史表明,党从一开始就将保卫工作置于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之下,注重培养隐蔽斗争干部,这对以后公安保卫工作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2)保卫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1931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之一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出卖了党中央、中央特科及有关领导人。中央特科打入敌特机关内部的钱壮飞同志抢在敌人行动之前将顾顺章叛变的情况报告了党中央。周恩来同志据此采取断然措施,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
(3)收集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情报,在对敌斗争,特别是在“反围剿”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镇压了一批背叛革命、出卖党的领导干部的叛徒,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续表)
1927年12月,在中共中央机关建立的中央特科的主要任务是()。
A.保卫党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的安全
B.搜集情报、掌握敌情
C.惩办特务、叛徒、内奸
D.侦破各种刑事案件
【答案】ABC。解析:在周恩来主持的中央特委的直接领导下,于1927年12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央特科。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早的保卫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1)保卫党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的安全;(2)搜集情报、掌握敌情;(3)惩办特务、叛徒、内奸;(4)建立秘密交通联络和秘密电台。中央特科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党中央,并不是保卫当时社会大众,因此D说法不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BC。
2.国家政治保卫局
1931年11月,以原来的苏区中央局保卫处为基础,组建了国家政治保卫局,这是我国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随后,在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中相继建立了政治保卫机关。
前言/序言
打造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用书
全新推出紧扣大纲要求的辅导教材
中公教育在公务员培训行业中一直致力于为广大考生提供高质量的考前培训服务。本书由中公教育数位资深老师倾力打造,将多年以来对公安专业知识科目的深度把握和研究成果编纂成书,方便广大考生备战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
本书依据《2017年国家公务员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2016年度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职位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2013年修订)》内容编写,并参考山东、黑龙江、辽宁、湖北、广东、江西、新疆等地区人民警察考试真题加以研发,适用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考试,监狱人民警察考试,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考试,辅警协警、协管员考试,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考试,公安文职人员、狱警、特警考试。
严格按照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规划章节,内容系统,知识点精练;依据大纲所列考点分布考查重点,并提出复习建议,为考生备考指明方向,使考生对知识重点、难点和要点了然于胸;同时每章设有知识导图,知识脉络层次清晰,使考生对篇章体系一目了然;独创的表格速记将重要考点浓缩提炼之后以列表形式直观显示,让理解和记忆变得十分轻松;同时在知识点之间穿插分典型例题,紧扣考点,解析详尽,与教材内容上下呼应,加深考生记忆。
大纲中涉及的法条很多,但其中只有一部分重要法条需要特别重视。本篇选取考试大纲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和包含重要命题点的知识点,展开深入分析讲解。比如《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属于公安专业知识的出题点,会以此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考生应予以重视。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学基础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也包含大量重要法条和考点,考生也应予以深度复习。
基础知识部分是考生夯实基本功的必要资料,因此在备考时,考生要做到看、背、记并用,注重对知识的逐步积累。同时,书中对重要考点及易错易混内容下加有下划线标识,方便考生把握重点、难点。
本篇包含《2017年国家公务员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中基本能力部分所列考点,依据大纲要求对人民警察群众工作能力、行政管理与服务能力、信息运用能力、接处警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进行深入讲解,并结合典型例题对相应知识点进行阐述,使理论知识与具体操作紧密结合,令考生加深印象,身临其境。
根据大纲要求,基本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在工作中把握情况,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妥善协调或处理问题的能力。属于考查人民警察实务操作部分,理论与实际结合异常紧密,考生要对在某种情境下运用何种警察职业技能和工作技巧解决问题要有所了解,除了掌握理论知识以外,对具体事件进行具体分析,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才是考生应当深入把握的重点内容。
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
2016年11月于北京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知识精讲与全真模拟》 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为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考生提供全面、深入、系统的公安专业知识复习指导。本书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公安机关录用考试大纲的要求,聚焦公安专业知识的核心考点、难点和热点,力求为考生打造一份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第一部分:公安基础理论与法律法规 本部分将深入剖析公安工作的基本理论,包括公安机关的性质、宗旨、任务、职责、组织机构设置等。重点梳理公安工作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公安机关的权力来源和行使边界。 公安机关的性质与职能: 详细阐述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机关、执法机关、治安管理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的属性,分析其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核心作用。 公安工作基本原则: 深入解读公安工作的根本遵循,如“三个围绕、一个确保”等重要思想,以及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公安机关的组织与管理: 介绍公安机关的中央、地方各级组织架构,包括公安部、省、市、县级公安机关的职能划分和层级管理关系。 警务保障: 涵盖政治保障、组织保障、法律保障、经济保障、装备保障、文化保障等警务保障体系,帮助考生理解公安机关有效履行职责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支撑。 警务制度与警衔: 梳理公安机关各项基础警务制度,如值班备勤、请销假、请示报告、奖惩等制度,并详细讲解人民警察警衔制度,包括警衔的等级设置、授予条件、标志以及警衔的意义和作用。 公安发展史与改革: 回顾人民公安从创立至今的光辉历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公安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发展,以及近年来公安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成效,有助于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发展观。 第二部分:公安业务工作详解 本部分将围绕公安机关的核心业务工作,进行逐一的深入讲解和分析,为考生构建完整的公安业务知识体系。 刑事侦查: 刑事侦查概论: 阐述刑事侦查的定义、任务、原则、方法和基本程序。 侦查措施: 详细讲解询问、搜查、搜查、扣押、查封、冻结、技术侦查等法定侦查措施的条件、程序、要求和法律依据。 犯罪证据: 深入分析刑事案件证据的种类(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等)、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规则,以及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 主要犯罪侦查: 针对多发性、典型性犯罪,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毒品犯罪、经济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分别介绍其犯罪特征、作案手法、侦查重点、破案思路和关键环节。 现场勘查与尸体检验: 讲解现场勘查的重要性、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尸体检验的目的、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 审讯与讯问: 阐述合法、有效审讯的原则、技巧和禁忌,以及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法定程序。 经济犯罪侦查: 聚焦金融诈骗、传销、非法集资、虚开增值税发票、洗钱等常见经济犯罪的特点、侦查要领和证据收集。 毒品犯罪侦查: 介绍毒品犯罪的种类、特征、毒品案件的侦查重点、情报收集、案件侦办程序。 网络犯罪侦查: 针对日益增多的网络犯罪,如网络诈骗、网络攻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介绍其特点、侦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概论: 阐述治安管理的定义、任务、原则、范围和基本方法。 治安秩序管理: 重点介绍集会、游行、示威管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要求。 公共场所管理: 讲解对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网吧等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规定和检查要求。 危险物品管理: 阐述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的管理规定,以及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法律后果。 特种行业管理: 介绍对典当行、寄卖行、机动车修理厂、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等特种行业的治安管理要求。 户籍管理与居民身份证: 讲解户籍管理制度,包括户口登记、迁移、变更等规定,以及居民身份证的申领、换领、补领程序和法律效力。 流动人口管理: 介绍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和服务工作,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道路交通管理: 讲解交通法规、交通信号、车辆管理、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检查、交通事故处理等内容。 消防安全管理: 介绍消防法律法规、火灾预防、火灾扑救、消防监督检查等知识。 禁毒工作: 阐述禁毒工作的意义、任务、措施,以及毒品危害、吸毒贩毒的法律责任。 国内安全保卫(国保): 国保工作概论: 介绍国保工作的性质、任务、原则和主要方向。 反间谍工作: 讲解间谍行为的定义、表现形式、侦查要领和法律依据。 反恐怖工作: 介绍恐怖活动及其防范、侦查、处置的原则和措施。 防范和处理邪教活动: 阐述邪教的定义、危害,以及公安机关在防范和处理邪教活动中的职责。 维护政治安全: 介绍国家安全形势,以及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中的作用。 出入境管理: 出入境管理概论: 阐述出入境管理工作的职责、原则和法律依据。 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 讲解普通护照、旅行证、通行证的申办程序,以及边境管理。 外国人入境管理: 介绍外国人签证种类、办理程序、停留居留管理、就业管理等。 边境管理: 讲解边境地区管理规定、边境巡逻、边境检查等内容。 警务督察: 警务督察职能: 阐述警务督察的法律地位、职责范围和工作原则。 督察内容: 重点讲解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业务工作、纪律作风、队伍建设等进行监督检查。 督察方式: 介绍对公安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的受理、调查、处理等程序。 警务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 警务信息化发展: 介绍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重要意义。 大数据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讲解大数据技术如何应用于刑事侦查、治安管理、情报分析、风险预警等方面,以及相关的技术平台和工具。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管理: 介绍公安机关在网络安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方面的职责。 第三部分:公安法律法规与警务礼仪 本部分将系统梳理与公安工作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重点介绍公安民警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宪法与公安工作: 阐释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义务、国家机关组织与职能等与公安工作相关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全面解读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职责、权利、义务、行为规范、奖励与处分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详细讲解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适用范围、处罚程序、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重点阐述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权、强制措施、证据收集与运用、案件移送等关键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与公安工作相关的罪名: 梳理公安机关侦办的常见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理解罪名构成要件、量刑情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学习反恐怖主义的法律原则、国家反恐怖工作机制、反恐怖情报工作、反恐怖防范、反恐怖应对和国际合作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深入了解国家禁毒方针政策,毒品管制、戒毒、禁毒宣传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包括通行条件、通行规则、交通事故处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掌握消防安全责任、消防监督检查、火灾扑救等方面的法律要求。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详细解读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审理、结案等全过程的程序性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学习行政案件的受理、调查、处理、执行等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了解国家安全的基本概念、领域、主体责任和公民义务。 警务礼仪与职业道德: 介绍人民警察的职业操守、行为规范,包括着装规范、言行举止、接处警礼仪、服务群众的文明用语和行为要求,以及公安民警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第四部分:公安时事政治与热点问题 本部分将紧密跟踪当前国家发展和公安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考生了解最新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 国家重大方针政策: 关注中央关于国家安全、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反腐败斗争等重大决策部署。 公安部近期重点工作: 梳理公安部部署开展的重要专项行动,如扫黑除恶、净网行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等。 公安改革与发展: 关注公安机关人事制度改革、执法规范化建设、智慧公安建设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社会治安热点问题: 分析当前社会治安面临的主要挑战,如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社会矛盾化解等,以及公安机关的应对策略。 国际国内重要安全事件: 了解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相关的重大国内外事件及其影响。 第五部分:全真模拟试题与解析 本部分精选与考试题型、题量、难度高度一致的模拟试题,帮助考生检验复习效果,熟悉考试流程,掌握答题技巧。 模拟试卷: 设置多套高质量模拟试卷,涵盖公安基础理论、公安业务工作、公安法律法规、公安时事政治等各个知识模块。 详细解析: 对每道试题进行详尽的解析,不仅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分析解题思路、考点归纳、易错点提醒,帮助考生举一反三。 考前冲刺: 模拟试题的设计紧贴考试大纲,能够有效帮助考生进行考前冲刺,增强应试信心。 本书特色 内容权威、全面: 紧扣公安录用考试大纲,涵盖公安专业知识的广阔领域,内容严谨,信息量大。 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按照公安工作的主要模块进行划分,便于考生系统性地学习和掌握。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明确考点、难点、热点,并通过大量案例和具体阐述来加深理解。 语言精炼、易于理解: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使考生能够快速掌握核心内容。 紧跟时事、与时俱进: 包含最新的公安政策、改革动态和热点问题,确保考生掌握最新知识。 附带模拟试题与解析: 提供实战演练机会,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提升答题能力。 本书适合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广大考生使用,是备战录用考试的理想辅导用书。通过系统学习本书内容,考生将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公安专业知识基础,全面提升应试能力,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