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考题库·初级中学》是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的研发人员在深入研究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
(一)选题精
题库训练,是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考试规律的一种可靠途径。为了保证考生的学习效果,本书编者非常注重试题的选取。书中每一篇精选了历年统考省市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在难度、题型、考点等方面与未来的考试契合。
(二)考点全
题库训练的目的,在于掌握考试的常考考点。为此,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者对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真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历年真题的考点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教师资格考试的常考考点,按照题型体系编排试题,并给出详细解析。
(三)研发细
针对教师资格考试命题规律及考题中的一些新变化,研发团队对未来的教师资格考试的命题做了细致深入的研讨,并将这种研发成果融入到本书中。书中预测试题,正是针对未来考试而编写的。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考题库·初级中学》结合教师资格本学科历年出题特点、考试真题,以题型结构为框架,构架起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是一本针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笔试的题目宝典。本题库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从基本、重要的题目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剖析考试各个要点,分析考试趋势,使考生能透彻地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精华,有效备考。
目录
专题一生活与哲学专项(1)
考点归纳(1)
考试重点(1)
考试难点(1)
历年真题回放(1)
考题分析与预测(11)
预测试题(11)
参考答案及解析(29)
专题二经济生活专项(36)
考点归纳(36)
考试重点(36)
考试难点(36)
历年真题回放(36)
考题分析与预测(44)
预测试题(44)
参考答案及解析(57)
专题三政治生活专项(62)
考点归纳(62)
考试重点(62)
考试难点(62)
历年真题回放(62)
考题分析与预测(69)
预测试题(69)
参考答案及解析(86)
专题四文化生活专项(92)
考点归纳(92)
考试重点(92)
考试难点(92)
历年真题回放(92)
考题分析与预测(96)
预测试题(96)
参考答案及解析(107)
专题五伦理学与法学专项(110)
考点归纳(110)
考试重点(110)
考试难点(110)
历年真题回放(110)
考题分析与预测(121)
预测试题(121)
参考答案及解析(133)
专题六青少年心理发展专项(138)
考点归纳(138)
考试重点(138)
考试难点(138)
历年真题回放(138)
考题分析与预测(139)
预测试题(139)
参考答案及解析(143)
专题七教学论专项(145)
考点归纳(145)
考试重点(145)
考试难点(145)
历年真题回放(145)
考题分析与预测(150)
预测试题(150)
参考答案及解析(158)
专题一生活与哲学专项(161)
考点归纳(161)
考试重点(161)
考试难点(161)
考题分析与预测(161)
预测试题(161)
参考答案及解析(163)
专题二经济生活专项(165)
考点归纳(165)
考试重点(165)
考试难点(165)
历年真题回放(165)
考题分析与预测(165)
预测试题(165)
参考答案及解析(167)
专题三政治生活专项(168)
考点归纳(168)
考试重点(168)
考试难点(168)
考题分析与预测(168)
预测试题(168)
参考答案及解析(171)
专题四文化生活专项(172)
考点归纳(172)
考试重点(172)
考试难点(172)
考题分析与预测(172)
预测试题(172)
参考答案及解析(175)
专题五伦理学与法学专项(177)
考点归纳(177)
考试重点(177)
考试难点(177)
历年真题回放(177)
考题分析与预测(179)
预测试题(180)
参考答案及解析(184)
专题六青少年心理发展专项(187)
考点归纳(187)
考试重点(187)
考试难点(187)
考题分析与预测(187)
预测试题(187)
参考答案及解析(189)
专题七教学论专项(190)
考点归纳(190)
考试重点(190)
考试难点(190)
历年真题回放(190)
考题分析与预测(194)
预测试题(194)
参考答案及解析(198)
专题一课程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201)
考点归纳(201)
考试重点(201)
考试难点(201)
历年真题回放(201)
考题分析与预测(209)
预测试题(209)
参考答案及解析(219)
专题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223)
考点归纳(223)
考试重点(223)
考试难点(223)
历年真题回放(223)
考题分析与预测(228)
预测试题(228)
参考答案及解析(231)
教学论专项(233)
考点归纳(233)
考试重点(233)
考试难点(233)
历年真题回放(233)
考题分析与预测(245)
预测试题(245)
参考答案及解析(258)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284)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87)"
精彩书摘
专题一生活与哲学专项
本专题的考点主要包括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真理、社会发展规律、人的价值和人的本质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系统优化方法。
1.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下列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成语是()。(2013年上半年真题)
A.田忌赛马B.望梅止渴
C.按图索骥D.叶公好龙
【答案】A。解析:田忌赛马是指在赛马时:劣等对优等(输);优等对中等(赢);中等对劣等(赢)。在各部分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组合产生的效果不同。故选A。
2.“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表明()。(2013年上半年真题)
①人生价值在于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
②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尽力发展自己的才能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答案】C。解析:“老牛拉车不回头”“二十多年绿荒山”都体现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④当选。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正确,②当选。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2013年上半年真题)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
【答案】A。解析:从一般道理上看,失败和成功是一对矛盾,但失败之所以是成功之母,是因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地存在。矛盾双方都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联结,并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失败与成功也是对立统一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格言,一方面包含了失败和成功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认识到,只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失败的原因,可以使失败朝相反的方面转化为成功。故选A。
4.寓言故事《西邻教子》中写道:“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故五子皆不患衣食焉。”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2013年上半年真题)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④
【答案】C。解析:故事讲的是虽然五个孩子都有缺陷,但是只要根据他们实际具有的长处和特点教给他们技能,他们都能谋生。从哲学上看,这体现的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理。故选C。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2013年下半年真题)
A.客观实在性B.规律性
C.运动D.可知性
【答案】A。
6.古人云:“牵牛要牵牛鼻子。”从哲学角度看,这里的“牛鼻子”是指()。(2013年下半年真题)
A.主要矛盾B.主流
C.客观规律D.真理
【答案】A。解析:“牵牛要牵牛鼻子”告诉我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这里的“牛鼻子”就是指主要矛盾,故答案选A。
辛弃疾的《木兰花慢》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据此回答第7~8题。
7.“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2013年下半年真题)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识是对物质的客观反映。不论是怎样的意识都不是人们头脑自主生成的。这里的“神悟”指的就是人的意识。故答案选B。
8.虽有“神悟”,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这表明()。(2013年下半年真题)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意思表述,本题没有涉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故不选A。而由于辛弃疾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因此无法回答月球绕地球的道理,说明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而C和D选项跟本题无关。故答案选B。
《中学思想品德教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题解析》 一本专为 aspiring 中学思想品德教师量身打造的实战演练宝典 在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在思想品德教育领域,培养具备深厚理论功底、精湛教学技巧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教师,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考题,而是以“全真模拟,深入解析”为核心,旨在帮助广大报考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在考前进行一次全面、高效、贴近实战的复习。我们深刻理解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知识点繁杂、考点晦涩、题型多样,而真正能够检验学习效果、弥补知识短板、提升应试技巧的,莫过于高质量的模拟演练。 本书内容结构与特色 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其高度仿真性与深度解析性的完美结合。我们精心编撰的每一套模拟试题,都严格按照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最新的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进行设计,力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知识点覆盖率以及设题角度上,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考场。 全真模拟试题: 我们提供了多套精心设计的全真模拟试卷。这些试卷不仅涵盖了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全部考查范围,更在试题的风格、设问方式、考查侧重点上,与历年真题及最新考试动态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致力于让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如同置身真实的考场,提前熟悉考试氛围,检验学习成果。 深度解析: 仅仅提供试题是远远不够的。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详尽而富有洞察力的解析。每一道题目,无论对错,都附有高质量的解析。这些解析并非简单的答案复述,而是: 知识点溯源: 详细阐述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并追溯其理论基础,帮助考生巩固和理解相关概念。 解题思路剖析: 针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不同题型,提供清晰、有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揭示命题者的考查意图。 错误选项辨析: 对于选择题,我们会详细分析每个选项的正确与错误之处,以及容易混淆的点,帮助考生提高辨别能力,避免“踩坑”。 答题技巧指导: 针对主观题,我们不仅提供参考答案,更会指导考生如何构建答题框架、组织语言、突出重点,以及如何规范作答,以获取更高的分数。 能力维度拓展: 对于教学能力部分,解析将侧重于考察考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问题解决能力,并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所学知识。 考点精炼与提炼: 在解析的基础上,我们提炼出每套试题中反复出现的、重要的考点。这些考点是考生备考的重中之重,能够帮助考生迅速抓住复习的核心,事半功倍。 备考策略建议: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题库,更是一份备考指南。在书的开头或结尾,我们会为考生提供科学的备考策略、时间规划建议,以及如何高效利用本书进行复习的指导,帮助考生建立信心,明确方向。 本书适合哪些考生 本书最适合以下类别的考生: 1. 已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考生: 如果您已经对思想品德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通过实战演练来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本书将是您的不二选择。 2. 希望了解考试趋势和命题风格的考生: 本书的高度仿真性,能够帮助您提前感知考试的“脉搏”,熟悉不同题型的考察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 备考时间相对有限,需要高效提分者: 通过精选的模拟题和深度解析,您可以快速定位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 4. 寻求答题技巧和方法指导者: 对于如何在真实考场上更好地组织答案,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观点,本书的解析部分将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指导。 5. 希望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实践者: 尤其是在教学能力部分,本书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题目,引导考生思考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最大化利用本书 为了充分发挥本书的价值,我们建议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模拟考试: 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在不受打扰的环境下完成每一套模拟试题。 2. 对照答案,独立反思: 完成试卷后,先不要急于看解析,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照答案,重点反思错题的原因,以及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 3. 精读解析,逐一击破: 仔细阅读每一道题目的解析,理解其知识点、解题思路和方法。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查阅相关教材或资料。 4. 整理错题本: 将做错的题目、易混淆的知识点、重要的解题技巧,整理到自己的错题本或备考笔记中,定期回顾。 5. 针对性复习: 根据模拟考试和解析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复习薄弱知识点,加强练习。 6. 反复演练: 熟悉并掌握了所有题目后,可以尝试重新做一遍,检验复习效果。 结语 教师资格考试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察。选择一本好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练习,是通往成功的重要阶梯。本书凝聚了我们对教师资格考试的深入研究和对考生备考需求的精准把握,我们相信,它将成为您在备考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助您在通往教师岗位的道路上,迈出坚实而自信的一步! 我们衷心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和练习,每一位有志于成为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的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最终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