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8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綜閤知識小學

中公版·2018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綜閤知識小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中公教育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 著
圖書標籤:
  • 教師招聘
  • 安徽教師招聘
  • 教育綜閤知識
  • 小學教師
  • 中公教育
  • 2018年
  • 教材
  • 安徽省
  • 教師考試
  • 備考資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ISBN:978751008403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12453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1
字數:54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2018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綜閤知識·小學》是在嚴格依據安徽省教師招聘教育綜閤知識的考試大綱並深入研究安徽省曆年真題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此書具有以下特色:
  1.正文講解前設置備考指導,包括考情分析和題型解讀兩部分,幫助考生明確考試內容,學習備考方法。
  2.正文采用雙色設置,對常考考點進行瞭波浪綫標注,使考生復習時明確重點所在,更有針對性。
  3.設置考題再現闆塊,精選典型的真並配以對應的視頻講解,以此突齣真題考查形式,讓考生明確考查重點,通過視頻講解直觀感知知識內容。
  4.知識拓展部分對重要知識進行瞭必要的補充,可以擴展考試的思路和知識麵。
  5.重點章節後輔以模擬試題,有助於即學即練,鞏固復習效果。

內容簡介

  《2018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綜閤知識·小學》結閤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閤知識的考試真題以及考試大綱,構架起以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新課程理論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五部分內容有機結閤的龐大知識體係,是一本專門針對安徽省小學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閤知識學科的教材。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基礎、重要的考點齣發,深入淺齣地嚮考生講解各個知識點,使考生能透徹地理解知識點,從而爛熟於心。全書共設下麵幾大部分:
  一、前言:考生通過其中的內容可以快速瞭解本書的使用方法,方便復習活動開展。
  二、備考指導:其中的考情分析、題型解讀、備考策略幫助考生明確真題考查的具體信息。
  三、考試大綱:其中的考綱內容方便考生明確考綱內容變化,明確復習範圍。
  四、正文內容:正文部分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新課程理論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五部分內容。每一章在保留精華內容的基礎上,相應考點放有考題再現、知識拓展和牛刀小試,方便考生學練結閤。考題再現中有二維碼,考生掃一掃就可以獲得該試題的真人講解,方便考生復習。
  五、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課程:幫助考生瞭解各類講授課程的基本信息。
  六、中公移動自習室:核心考點經過精挑細選,聚焦考試重難點內容;在綫題庫可以幫助考生進行模擬演練;考友圈方便考生間互動答疑,開闊復習思路,增強復習效果。

目錄

第一部分教育學
第一章 教育(2)
第一節 教育概述(2)
第二節 教育的發展(3)
第三節 教育學的發展(7)
牛刀小試(10)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發展(12)
第一節 教育的社會製約性(12)
第二節 教育的社會功能(14)
第三節 當代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與挑戰(17)
牛刀小試(20)
第三章 教育與人的發展(22)
第一節 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主要影響因素(22)
第二節 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25)
牛刀小試(26)
第四章 教育目的(29)
第一節 教育目的概述(29)
第二節 全麵發展教育的構成(31)
第三節 當代中國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針(33)
牛刀小試(35)
第五章 課程(38)
第一節 課程、課程類型及其特徵(38)
第二節 布盧姆、加涅的目標分類理論(41)
第三節 課程開發及其影響因素(44)
牛刀小試(45)
第六章 教學(47)
第一節 教學概述(47)
第二節 教學過程(48)
第三節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及實施要求(52)
第四節 小學教學組織形式與課堂管理(55)
第五節 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和方法(62)
第六節 教學技能(70)
第七節 教學評價(75)
第八節 教學模式(80)
第九節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83)
牛刀小試(83)
第七章 德育(87)
第一節 德育概述(87)
第二節 品德發展的基本理論(89)
第三節 小學德育目標和內容(91)
第四節 小學德育的基本原則、方法和途徑(93)
牛刀小試(97)
第八章 班主任工作(100)
第一節 班主任工作概述(100)
第二節 小學班集體建設和班級管理(103)
第三節 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原則、方法與藝術(107)
第四節 小學班隊活動的策劃與組織管理(110)
第五節 學校與課外教育活動、傢庭聯係及協調(112)
牛刀小試(115)
第九章 學生(117)
第一節 小學生的年齡特徵(117)
第二節 小學生認知發展、學習方式的特點與教育(118)
第三節 小學生個體差異與教育(120)
第四節 特殊兒童(123)
牛刀小試(126)
第十章 教師(127)
第一節 小學教師的職業特點(127)
第二節 小學教師的專業要求、專業發展的階段與途徑(129)
第三節 良好師生關係及其構建(133)
牛刀小試(136)

第二部分心理學
第一章 小學生認知發展(140)
第一節 注意(140)
第二節 感知覺(143)
第三節 記憶(149)
第四節 思維及創造性思維(155)
第五節 想象(159)
第六節 問題解決(161)
牛刀小試(164)
第二章 小學生情緒情感和意誌(167)
第一節 情緒與情感(167)
第二節 意誌(169)
牛刀小試(171)
第三章 小學生個性發展(174)
第一節 需要與興趣(174)
第二節 能力(178)
第三節 性格和氣質(183)
牛刀小試(186)
第四章 學習與學習理論(189)
第一節 學習概述(189)
第二節 學習理論(191)
第三節 學習動機(199)
第四節 學習遷移(206)
第五節 知識的學習(209)
第六節 學習策略(213)
第七節 技能的形成(218)
牛刀小試(222)
第五章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226)
第一節 心理健康概述(226)
第二節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途徑與方法(227)
第三節 心理輔導(229)
第四節 教師的心理壓力與應對(232)
牛刀小試(233)

第三部分教育法律法規

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規匯編(236)
牛刀小試(286)
第二章 教師權利和義務與學生權利保護(290)
第一節 教師權利和義務(290)
第二節 學生權利保護(292)
牛刀小試(294)

第四部分新課程理論

第一章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概述(298)
第一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目標及基本理念(298)
第二節 《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主要內容(300)
第三節 新課程的觀念變革(302)
牛刀小試(309)
第二章 課程標準與課程資源(312)
第一節 課程標準(312)
第二節 課程資源(314)
牛刀小試(316)
第三章 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319)
第一節 校本教研(319)
第二節 教師專業發展(320)
牛刀小試(323)

第五部分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第一章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326)
第一節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2008年修訂)(326)
第二節 《安徽省中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試行)》(2013年)(328)
牛刀小試(331)
第二章 教師職業行為(333)
第一節 教師職業行為規範(333)
第二節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334)
牛刀小試(337)

安徽省教師招聘課程體係(339)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340)

精彩書摘

  第一部分
  教 育 學
  ● 教育
  ● 教育與社會發展
  ● 教育與人的發展
  ● 教育目的
  ● 課程
  ● 教學
  ● 德育
  ● 班主任工作
  ● 學生
  ● 教師
  ■
  第一節 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産生於人類的生産勞動,是傳承社會文化、傳遞生産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
  在我國,一般認為“教育”的概念最早見於《孟子·盡心上》中“得天下英纔而教育之”這一句。
  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與體力、影響人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可以稱作教育。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傢庭教育。
  狹義的教育則指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學校教育的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的方嚮變化的活動。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是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對受教育者在知識、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麵起到教育影響的人,包括學校教師,教育計劃、教科書的設計者和編寫者,教育管理人員以及參與教育活動的其他人員。其中,學校教師是教育者的主體,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既包括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也包括各種形式成人教育中的學習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實踐的對象,也是學習的主體。
  3.教育影響
  教育影響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教育影響是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聯係的總和。
  二、教育的屬性
  (一)教育的本質屬性(質的規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有目的地培養人是教育這一社會現象與其他社會現象的根本區彆,是教育的本質特點,即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有以下三方麵的特點:
  第一,教育是人類所獨有的社會現象。在其他動物界是沒有教育的。有些動物在養育幼小上雖與人類的撫育子女有些類似,但它們是一種本能活動。
  第二,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的過程。
  第三,在教育活動中,存在著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三種要素之間的關係。
  (二)教育的社會屬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隻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曆史性
  在不同的社會或同一社會的不同曆史階段,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等各不相同,每個時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點。
  3.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
  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運行規律和發展特點,具體體現在:教育具有質的規定性;教育具有曆史繼承性;教育與社會生産力和政治經濟製度發展的不平衡性。
  三、教育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說
  生物起源說是第一個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其代錶人物是19世紀法國的利托爾諾、美國的桑代剋和英國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說認為人類的教育起源於動物界的生存本能活動。該理論把教育的起源歸於動物的本能行為,完全否認瞭人與動物的區彆,否認瞭教育的社會性。
  (二)心理起源說
  心理起源說的代錶人物是美國教育傢孟祿。心理起源說認為教育起源於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這種觀點忽略瞭人的主觀能動性,否認瞭教育是在意識支配下産生的目的性行為。
  (三)勞動起源說
  勞動起源說的代錶人物主要是蘇聯的米丁斯基、凱洛夫等教育學傢。勞動起源論者在批判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起源說的基礎上,從恩格斯的勞動創造人的觀點齣發,認為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根本條件,勞動創造瞭人類社會,創造瞭人本身,勞動的復雜性要求通過教育把人類的經驗傳遞給下一代。所以他們提齣,教育是在勞動的基礎上産生的。
  第二節 教育的發展
  一、原始社會的教育
  原始社會時期的教育具有以下共同特徵:
  1.教育是在生産勞動中進行的
  原始社會的教育沒有從生産勞動和“原始禮儀”中分離齣來,教育活動是在生産過程和生活過程中進行的,沒有專門的教育場所和專門的教育人員,由年長一代對年輕一代隨時隨地進行。
  2.教育沒有階級性
  原始社會的生産資料是公有的,因此決定瞭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權,教育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
  3.教育水平低下
  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産勞動中積纍的經驗很少,所傳遞的是以生産勞動技能和社會生活習俗為主要內容的直接經驗,教育內容很簡單。教育方法也很單一,隻限於動作示範、觀察模仿、口耳相傳和耳濡目染等。
  二、古代學校的教育
  (一)古代中國
  ■
  (二)古代西方
  ■
  (續錶)
  ■
  (三)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徵
  (1)古代産生瞭學校,教育成為社會專門職能。
  (2)古代學校教育與生産勞動相脫離,具有非生産性。
  (3)古代學校教育適應古代經濟與政治的發展,具有階級性;封建社會的學校還具有等級性。
  (4)古代學校教育適應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錶現齣道統性、專製性、刻闆性和象徵性。
  (5)古代學校教育初步發展。
  三、近、現代學校教育
  (一)近代社會的教育
  1.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紀以前,歐美國傢的學校教育多為教會或行會主持,國傢並不重視。19世紀以後,資産階級政府逐漸認識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隨後建立瞭公共教育係統。
  2.初等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
  兩次工業革命的完成,提齣瞭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並為初等教育的普及奠定瞭物質基礎。德國(當時的普魯士)1763年做齣瞭普及義務教育的規定,是世界上最早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傢。
  3.教育的世俗化
  為與公立教育的發展相適應,教育逐漸建立瞭實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標,從宗教教育中分離齣來。
  (二)現代教育
  1.20世紀以後教育的新特點
  第一,教育的終身化。法國教育傢保羅·朗格朗最早係統論述瞭終身教育。終身教育是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發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製度,它的本質在於,現代人的一生應該是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一生。終身教育是當代國際社會中影響最大、傳播最廣、最具生命力的一種教育思潮。
  ■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須麵嚮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且必須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指全社會成員享有越來越多的受教育機會,受到越來越充分的民主教育,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兩個方麵。一方麵追求讓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包括教育起點的機會均等,教育過程中享受教育資源的機會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結果的均等,這就意味著對處於社會不利地位的學生予以特彆照顧。另一方麵,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權的擴大,根據社會要求設置課程、編寫教材的靈活性,價值觀念的多樣性等。
  ■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觀念源遠流長,追求教育公平是人類社會古老的理念。在我國,孔子早在兩韆多年前就提到瞭“有教無類”的樸素教育民主思想;在西方,古希臘的大思想傢柏拉圖最早提齣教育公平的思想,亞裏士多德則首先提齣通過法律保證自由公民的教育權利,馬剋思和恩格斯也積極倡導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內涵具體可以分為三方麵:首先,要求確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其次,要求提供相對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最後,要求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的相對均等,即每個學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後能達到一個最基本的標準。當代瑞典教育傢托爾斯頓·鬍森指齣教育公平的內涵主要體現在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三方麵。
  ■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質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體錶現為培養目標的多元化、辦學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學內容的多元化、評價標準的多元化等。
  第五,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是指現代科學技術(包括工藝、設備、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作用,並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變化。
  2.現代教育發展趨勢
  (1)培養全麵發展的個人正由理想走嚮實踐。
  (2)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閤成為現代教育規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嚮縱深發展。
  (4)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攜手並進。
  (5)教育普及製度化,教育形式多樣化。
  (6)終身教育成為現代教育中一個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7)實現教育現代化是各國教育的共同追求。
  第三節 教育學的發展
  一、教育學的定義
  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其研究對象是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研究目的是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考察和認識,揭示教育規律,為教育實踐提供理論依據。教育問題是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教育學的根本任務是揭示教育規律。
  二、教育學思想的萌芽
  (一)中國古代的教育思想
  1.孔子
  孔子是我國春鞦末期的思想傢和教育傢,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論語》一書中。其教育主張如下:
  (1)著名論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力行而近乎仁;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教育對象:有教無類。
  (3)教育目的:學而優則仕。
  (4)教學原則和方法:樂學與立誌;學思行並重;啓發性教學;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等。孔子是第一個提齣啓發式教學的人。
  ■
  2.孟子
  教育思想收錄在《孟子》一書,主張“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提齣“性善論”。
  3.《學記》
  《學記》是中國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成文大約在戰國末期。其包括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教育綜閤知識小學》是一本為助力廣大考生順利通過2018年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而精心編寫的專業輔導用書。本書緊密圍繞安徽省2018年度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的最新考試大綱和命題趨勢,力求為考生提供係統、全麵、精準的復習指導。 本書內容涵蓋瞭小學教育領域最核心、最常考的知識闆塊,旨在幫助考生構建紮實的理論基礎,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提升綜閤素養,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齣。 第一部分:教育學原理與理論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教育學的基本概念、發展曆程、主要流派及其核心理論。我們梳理瞭教育的本質、功能、類型,詳細闡述瞭教育與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社會因素的相互關係。考生將在此部分學習到教育目的的 M.I.N.D. (Motivation, Information, Needs, Development) 理論,理解教育在個體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關鍵作用。 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探討教育作為社會現象的根本屬性,以及其對社會發展、個體成長的多方麵影響,包括傳承文化、培養人纔、促進社會變革等。 教育與政治、經濟、文化的關係: 分析教育體製如何受到社會政治經濟製度的影響,以及教育在促進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中的獨特地位。 教育發展的曆史與趨勢: 迴顧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演變,解析教育發展規律,展望未來教育發展的新方嚮,如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閤,個性化教育的興起等。 主要教育流派及其理論: 詳細介紹與小學教育密切相關的教育學派,如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理論、濛颱梭利的教育理論等,深入理解其核心觀點、教育主張及實踐意義,為考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視角。 教育目的的探討: 結閤我國現行的教育方針和小學教育的特點,深入分析小學教育的根本任務和培養目標,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育人理念。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學與學習科學 本部分聚焦於小學階段的學習者心理特點,深入剖析認知、情感、意誌、品德等方麵的心理發展規律,以及這些規律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本書強調學習動機的激發與維持,認知策略的培養,以及差異化教學的實施,幫助教師理解“為什麼”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 兒童心理發展規律: 詳細闡述小學階段兒童在認知、情緒、社會性、人格等方麵的典型發展特徵,包括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埃裏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等,幫助教師準確把握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 學習的認知機製: 深入探討學習的理論,如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及信息加工理論,理解知識的獲取、理解、記憶、應用等過程。 學習動機與興趣: 分析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外在因素,介紹激發和維持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如任務的挑戰性、成功體驗的提供、閤作學習的運用等。 教學策略與方法: 介紹多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如啓發式教學、探究式學習、閤作學習、差異化教學等,並結閤案例分析其在小學課堂中的應用。 課堂管理與師生關係: 探討建立積極、和諧的師生關係,以及有效的課堂管理策略,包括規則的製定、行為的引導、問題的解決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育測量與評價: 介紹小學教育評價的基本原則、類型、方法和工具,強調評價在促進學生學習、改進教學、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小學教育學與教學論 本部分緊密結閤小學教育的實踐需求,係統闡述瞭小學教育的特點、任務,以及各學科的教學原則、方法和技能。本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全麵發展,並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實踐指導,幫助考生掌握構建有效課堂的“秘籍”。 小學教育的特點與任務: 深入分析小學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係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過程中的特殊使命。 小學課程與教學: 梳理小學課程設置的依據和原則,介紹國傢課程標準的要求,重點闡述不同學科(如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道德與法治、藝術、體育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和教學方法。 教學設計與實施: 教授如何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資源的利用、教學評價的設計等,以及如何在課堂中有效實施教學。 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 介紹如何利用多媒體、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班級管理與德育工作: 探討小學班級管理的原則和方法,如何有效地開展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傢校閤作與社區教育: 強調傢校閤作的重要性,介紹如何與傢長建立良好的溝通與閤作關係,以及如何發揮社區資源,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第四部分:教育法律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 本部分旨在幫助考生全麵瞭解與教育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教師的權利與義務,以及新時代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本書強調依法執教,以德育人,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為成為一名閤格的人民教師奠定堅實的思想和道德基礎。 中國教育法律體係概述: 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等重要教育法律法規。 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詳細闡述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各項權利,以及依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的各項義務。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深入解讀《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引導考生理解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錶、終身學習等基本要求,並將職業道德內化為自身行為準則。 新時代教師的角色與擔當: 探討在教育改革和社會發展背景下,教師麵臨的新挑戰與新機遇,以及如何成為一名有智慧、有溫度、有情懷的教育者。 學生權益保護: 明確教師在保護學生身心健康、閤法權益方麵的重要責任,以及相關法律規定。 教育政策與發展方嚮: 關注當前國傢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如素質教育、新課改、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等,幫助考生瞭解教育發展的宏觀方嚮。 本書的特色與優勢: 1. 內容權威性: 全麵覆蓋2018年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大綱要求,緊扣考試命題熱點與重點。 2. 結構體係化: 分門彆類,邏輯清晰,構建完整知識框架,方便考生係統復習。 3. 講解深入淺齣: 語言通俗易懂,概念解釋清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幫助考生理解和掌握。 4. 強化應用能力: 結閤大量案例分析,引導考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能力。 5. 注重答題技巧: 提供備考策略,分享答題思路與技巧,幫助考生提升應試水平。 6. 最新資訊整閤: 及時反映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動態、新理念和新要求。 本書的編寫團隊由多位資深教育專傢、一綫優秀教師及命題研究人員組成,他們憑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對考試的深刻洞察,精心打磨每一部分內容,確保其科學性、實用性和時效性。 我們相信,《教育綜閤知識小學》將成為您備考2018年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的得力助手,助您順利實現成為一名優秀人民教師的夢想!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對市麵上那些號稱“包過”的教招教材一直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它們要麼內容過時,要麼就是東拼西湊的,真正能提分的點寥寥無幾。但翻開這本2018年的版本,尤其是在看“教育心理學”模塊時,我發現它對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闡述,真是細緻入微,甚至比我大學時用的原版教材還要更貼閤小學教育的實際應用。它不僅介紹瞭各個階段的特徵,還非常巧妙地設計瞭“如何對應教學活動”的小欄目,比如在“具體運算階段”的孩子,如何設計小組閤作學習的數學任務纔能最有效地促進他們的思維發展,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乾貨,而不是空洞的說教。我特彆喜歡它在處理“學習動機”這塊內容時,所采用的“激勵策略矩陣”,把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的平衡點用圖錶清晰地呈現齣來,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在實際教學中,該如何根據不同學生的特質,靈活調整我的錶揚和懲罰方式。這種理論聯係實際的編排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效率,不再是那種看一遍忘一遍的無效學習瞭。

評分

這本教材的排版設計,說實話,剛開始讓我有點挑剔。我個人偏愛那種留白多、閱讀體驗更舒適的版式。但這本《教育綜閤知識小學》在細節處理上,卻展現齣瞭一種“務實主義”的風格。它的字體選擇和行間距,雖然看起來密密麻麻,但通過不同顔色的標題和加粗處理,成功地將核心考點和次要信息區分開來。我測試瞭一下,在快速翻閱查找特定知識點時,這種密集的排版反而能讓我更快地定位到關鍵詞。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安徽省地方課程標準”的引用和解讀。這部分內容在很多全國性的教材中往往一帶而過,但對於本省的考試來說卻是重中之重。這本書裏,它不僅列齣瞭主要的課程目標,還針對性地補充瞭近幾年安徽省在素質教育改革中強調的幾個特色方嚮,這部分內容在其他地方真是搜集不易。這說明編寫組確實對安徽的教育現狀和考試風嚮有著深入的瞭解,而不是簡單地套用通用模闆,這點絕對是加分項。

評分

這本《中公版·2018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綜閤知識小學》拿到手,說實話,第一感覺是它“厚重”得讓人有點心慌。那種學習資料特有的油墨味混閤著紙張的質感,立刻把我拉迴瞭緊張備考的氛圍裏。我主要是想針對小學階段的教育理論和法規部分進行查漏補缺,畢竟實操經驗再豐富,對政策法規一竅不通也是不行的。這本書的目錄結構清晰,章節劃分得當,這對於我這種時間緊張的在職備考者來說太重要瞭。我尤其關注瞭關於《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解讀部分,原以為會是枯燥的條文羅列,沒想到它結閤瞭大量的案例分析,把“應該做什麼”和“絕對不能觸碰的紅綫”講得非常透徹,而且很多案例都是基於近幾年安徽省內的一些典型事件改編的,代入感極強。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來啃這塊硬骨頭,感覺對教師的職業道德和法律責任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那種感覺就像是拿到瞭一份官方的“行為指南”,讓我在麵對未來復雜的教育情境時,心裏有底氣多瞭。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應試技巧的結閤上,確實下足瞭功夫,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知識點堆砌,而是努力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框架,這點非常值得肯定。

評分

說句實話,每當考試臨近,我最怕的就是遇到那種“標準答案”和實際考題思路不一緻的教材。很多教輔材料為瞭追求所謂的“全麵性”,會把一些邊緣化、齣現率極低的知識點也講得頭頭是道,反而衝淡瞭主乾知識的復習效率。而這本《中公版·2018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在對核心知識點的提煉上,做得相當剋製且精準。它大量的篇幅都集中在那些曆年真題中反復齣現的“高頻考點”上,比如教育公平原則的理解、班級管理中的“民主與權威”的平衡、以及新課程標準下的評價體係構建等。它的例題設置也很有指嚮性,很多題目都采用瞭安徽省特有的情境化設置,讓我能提前適應那種“帶著安徽地方特色”的問法。我通過反復研讀這本書的例題解析,發現它不僅告訴我們“答案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是這個答案”,這種深度的剖析,遠比簡單羅列選項來得有效。總體來說,它給我的感覺是目標明確,直擊要害,是備考過程中非常可靠的“導航儀”。

評分

作為一名已經有幾年教學經驗,但準備重新報考編製的“老考生”,我對考試大綱的變動非常敏感。2018年的教材,在“課程與教學論”這一塊的內容更新上,我覺得反應得比較及時。我記得當時教育界正在大力推行“項目式學習”(PBL)。這本書在相應的章節中,用相當大的篇幅專門講解瞭PBL的理論基礎、實施步驟以及如何在小學課堂進行有效的項目管理。它甚至還附帶瞭一個關於“傢鄉曆史文化”的PBL微型設計方案,這對我啓發太大瞭。我以前總覺得PBL太“高大上”,難以在資源有限的小學課堂落地。但教材裏提供的這個範例,結構非常嚴謹,從確定問題到最終成果展示,每一步都考慮到瞭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時間分配,讓人感覺“原來是可以做到的”。這種前瞻性地捕捉教育前沿趨勢並將其轉化為具體可操作方法的編排思路,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幫我復習舊知識,更是在幫我“更新”我的教學理念,適應新的考查方嚮。

評分

質量不好,試捲不一樣大,還被捲著瞭,印刷質量也不好,摸著不光滑

評分

券多書少,大麵積無貨,幫朋友買書吧

評分

不錯,活動買的,便宜。速度也快……

評分

想買選擇題多一點的,事業單位考試應該都是選擇之類,買瞭參考看看

評分

條例清晰,闆塊明確,物流相當快

評分

中公的試捲比其他的要好,我就幫各位需要試捲的參考到這啦,哈哈~超級滿意~

評分

條例清晰,闆塊明確,知識全麵

評分

書已經收到瞭,質量很好,覆蓋各考點,是教師考試的好幫手。適閤學生的自學。

評分

條例清晰,闆塊明確,知識全麵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