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指掌文库:梅兰竹菊谱

中华经典指掌文库:梅兰竹菊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林坤 著
图书标签:
  • 梅兰竹菊
  • 诗词
  • 中国古典文学
  • 传统文化
  • 艺术
  • 鉴赏
  • 文库
  • 中华经典
  • 宋代诗词
  • 植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2961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9932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8
字数:1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现代电子设备的出现,使得很多人越来越依赖手机、电子阅读器,碎片式、被动式、不加思考式阅读倾向越来越严重。中华书局是传统文化出版重镇,肩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当代责任,有责任有义务呼吁民众重视经典阅读,回归纸质阅读从而感悟经典的魅力,更有责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使阅读成为可能。为此,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指掌”二字,出自《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孔子用手指着手掌,说明事情清楚容易。本文库取名“指掌”,其寓意一是本书之目的,希望给广大读者提供浅显易读的文本,二是本书之形制,即一指可翻的书,一掌可握的书。因此,本文库的最大特点是方便实用,充分考虑当代读者的实际需求。合适的开本确保携带的方便,合适的分量确保阅读的轻松。

内容简介

  《梅兰竹菊谱》一书中,作者便向我们展示了古人如何在与梅兰竹菊“四君子”的亲密相处和精神交流中悟到了生命之流的本质,在培梅艺兰,植竹赏菊中体验了审美的存在。本书原文精简意涵丰富,现代作者在精要注释相关名词的同时做了白话流畅翻译,段后点评介绍了科学栽培常识和文人趣事,读来能使人深入古典美感世界,从容休憩愉悦精神,以饱满活力应对生活参悟人生。


五色生津,墨韵传神——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与意境 中国传统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描摹,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抒发,是哲学思想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写照。在这悠久的艺术画卷中,花鸟画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章。它们以精巧的构思、生动的笔触、鲜明的色彩,将自然界的生灵万物赋予了生命与灵魂,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寓意。 一、写意山水,魂牵梦萦——气韵生动,意境深远 中国传统绘画的灵魂在于“气韵生动”。这是一种超越形似之上的艺术境界,强调的是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活力和内在精神。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门类,尤其注重对自然山河的“神似”描绘。艺术家们并非简单地复制景物,而是通过对山川河流的反复体察与提炼,捕捉其最本质的特征,并将其升华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 观一幅中国山水画,你看到的不仅仅是层峦叠嶂的山峰、蜿蜒曲折的河流、苍劲挺拔的古树,更是一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空间。画家笔下的山,或雄伟壮丽,或秀美俊逸,都饱含着勃勃生机。水,或奔腾咆哮,或潺潺流淌,展现着自然的灵动。云雾缭绕,为画面增添了神秘与悠远;飞鸟掠过,为静谧的山水注入了生机。这些元素在画家精心安排的构图中,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引人入胜,使观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哲学深邃。 山水画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幅好的山水画能够帮助我们暂时忘却烦恼,回归内心的宁静。它让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那些在画面中若隐若现的亭台楼阁、茅屋隐士,更是寄托了艺术家对自由、闲适、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士人精神的推崇。 二、工笔花鸟,锦绣繁华——细致入微,情意绵绵 与写意山水追求的宏大意境不同,工笔花鸟画则以其精湛的技法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精巧与生命的活力。工笔,顾名思义,便是用细致的笔触,一丝不苟地勾勒描绘。这种画法需要画家拥有极高的造型能力和色彩驾驭能力。 在工笔花鸟画中,每一片叶子,每一瓣花瓣,每一根羽毛,都经过了精心的描绘。花朵的娇嫩欲滴,鸟儿的栩栩如生,都仿佛触手可及。色彩的运用更是达到了极致,或浓墨重彩,金碧辉煌,营造出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或清淡雅逸,水墨淋漓,展现出清新脱俗的韵味。画家们通过对物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理解,赋予了这些花鸟生动的生命力。 工笔花鸟画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记录,更是情感的寄托。一朵盛开的牡丹,象征着富贵荣华;一只展翅的鸿鹄,寓意着高远志向;一对鸳鸯,则代表着美满的爱情。画家们将这些美好的寓意巧妙地融入画面之中,使观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吉祥与祝福。 三、写意花鸟,神形兼备——笔墨淋漓,意趣盎然 除了精细的工笔,写意花鸟画也同样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瑰宝。与工笔的“形似”追求不同,写意花鸟更注重“神似”,即捕捉物象的内在精神与生命力。画家们用挥洒自如的笔墨,将花鸟的神态与意趣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写意花鸟的妙处在于其“似与不似之间”。画家们往往不拘泥于形体的准确描绘,而是通过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物象的精髓。一株兰草,几笔墨色,便显得高洁脱俗;几点飞白,一只掠过水面的燕子,便灵动而富有生气。墨色的浓淡干湿,笔触的刚柔疾徐,都经过了艺术家的精心锤炼,赋予了画面丰富的表现力。 写意花鸟画的魅力还在于其“意”。画家们通过对花鸟的描绘,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一幅写意梅花,不仅展现了梅花傲雪独立的品格,更饱含着画家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几笔竹叶,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竹子虚心有节、正直挺拔的君子风范。这些花鸟,在画家的笔下,早已超越了自然物象本身,成为了人格精神的象征。 四、文化符号,精神象征——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它们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植物,更是文人雅士精神品格的象征。这四种植物,各有其独特的品性,被赋予了高度的文化内涵。 梅花: 凌霜傲雪,不畏严寒,象征着坚韧不拔、傲骨不屈的精神。在万物凋零的冬日,唯有梅花独自绽放,其凌寒独自开的品格,是中华民族在逆境中坚守的精神写照。 兰花: 幽谷生香,高洁淡雅,象征着谦谦君子,品格高尚。兰花的清香不张扬,其默默绽放的美丽,如同君子之德,内敛而深远。 竹子: 虚心有节,正直挺拔,象征着谦逊、正直、气节。竹子中空的节,寓意着虚怀若谷;其挺拔的身姿,则代表着正直不屈的品格。 菊花: 凌霜盛开,傲然独立,象征着高洁、隐逸、长寿。菊花在秋季盛开,不畏寒霜,其独立傲放的姿态,寄托了人们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梅兰竹菊的题材经久不衰,历代画家都以不同的笔墨和意境对其进行描绘。它们不仅仅是绘画的对象,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是中国士人情怀的寄托。通过对这“四君子”的描绘,画家们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五、传承与创新——古韵新生,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绘画,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极其丰富的艺术理论和绘画技法。从古代的壁画、帛画,到宋元明清的卷轴画,再到近现代的各种探索,它始终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今天的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绘画精髓的基础上,也积极吸收借鉴西方艺术的理念与技法,为中国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们或在笔墨上进行新的探索,或在题材上进行新的拓展,或在色彩上进行新的运用,使得中国传统绘画在当今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阅读一本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书籍,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长河的窗户。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幅画作,都诉说着一个故事,承载着一份情感,传递着一种精神。它们是中国留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细心品味、用心传承的艺术瑰宝。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浓缩的中华传统艺术精华。我最喜欢的是它在讲到“兰”的时候,那种淡淡的、若有若无的香气仿佛能穿透纸张扑面而来。书里对兰花的讲解,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形上,更是深入到兰花的精神特质——那种不与群芳争艳,独立于幽谷的清高与脱俗。我特别喜欢书里对于“勾染法”的细致讲解,如何用淡墨细细勾勒出兰叶的飘逸,如何用晕染的方式表现出花朵的娇嫩。更让我惊叹的是,它还提到了如何运用“留白”来营造空灵的意境,让观者在想象中去感受那份淡雅。读完关于兰的部分,我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沉静下来,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山谷,耳边只有微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书里还穿插了一些历代文人墨客关于兰的诗词,那些优美的文字,与书中的插图相映成趣,共同构建了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传统绘画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更是心灵的修行。

评分

我对这套书的整体感觉是:厚重而又不失灵动。它没有那种年代久远的古籍特有的晦涩难懂,但又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韵味。我最欣赏的是它在叙述上的那种从容和写意。比如讲到梅,不会一下子就抛出复杂的技法,而是先描绘一番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景象,勾勒出那种孤寂而又坚韧的美。读着读着,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那种意境,然后再去学习如何通过笔触去表现这种意境。书里对于“意”的强调,我认为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它不是简单地教你形似,而是引导你去捕捉对象的神韵,去表达你内心的感受。我反复翻阅书中的一些篇章,特别是关于如何用墨来表现“气韵生动”的讨论,觉得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绘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心灵的表达。这种对“意”的追求,贯穿了整本书,使得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了生命力。

评分

我一直觉得,好的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文化的传承。《中华经典指掌文库:梅兰竹菊谱》就给了我这种感觉。我尤其欣赏它在解读这四种植物的文化内涵时,那种深入骨髓的挖掘。它不仅仅是在教你怎么画,更是在告诉你,画梅兰竹菊,是在画一种人格,一种胸襟。比如讲到竹子,除了描绘竹叶的翠绿欲滴,竹竿的挺拔有力,更重要的是阐述了“未曾有根,便有节”的意境,这在传统文化里,是何等重要的品质!它提醒着我们,即使出身平凡,也要正直做人,恪守原则。我反复阅读关于竹子的部分,每次都有新的感悟。书里还穿插了一些古人的诗词,那些描绘梅兰竹菊的诗句,配上精美的插图,更是相得益彰,让画面瞬间有了灵魂,有了温度。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给绘画爱好者看的,更是给每一个渴望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人准备的。它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又像一位谈笑风生的故人,在文字和图像之间,与我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设计,我觉得非常用心。它不像一些工具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每一君子时,都会先从其文化象征意义入手,娓娓道来,让人在了解其美学价值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其背后的精神内涵。比如讲到菊,书里详细介绍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以及菊在文学作品中常被赋予的隐逸、高洁的品格。然后,再过渡到具体的绘画技法,比如如何用笔勾勒出花瓣的层次感,如何调墨表现出菊花的饱满与干枯,如何用色彩点缀出秋日的韵味。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里的插图质量非常高,那些范画,无论是细节的刻画还是整体的意境,都堪称典范。我常常会盯着一幅画,细细揣摩画家的运笔方式,感受墨色的变化,仿佛身临其境,与画家一起挥毫泼墨。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艺术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生活,触手可及的。

评分

这套书真的是太有分量了!刚拿到手就感觉沉甸甸的,那种纸张的质感,油墨的香气,都带着一股子古朴的韵味。我本来就对传统文化的东西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些写意的水墨画,总觉得里面藏着无数的故事和哲思。这套《梅兰竹菊谱》恰好就抓住了我的点,梅的傲骨,兰的幽香,竹的坚韧,菊的淡雅,这四君子不仅仅是绘画的题材,更是古人精神品格的象征。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于梅花描绘的那些章节,不仅仅是勾勒出花瓣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写出了梅花在寒冬中绽放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那种遗世独立的风骨。读着读着,仿佛就能看到雪地里一株老梅,枝干遒劲,疏影横斜,一股清冽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心生敬意。还有关于兰花的部分,那种“空谷幽兰”的意境,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体会。书里的讲解也很细致,从笔法的运用,墨色的浓淡,到如何表现花叶的姿态,甚至连构图的妙处都娓娓道来,对于我这样初涉绘画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迫不及待地想跟着书里的范例,尝试着去描绘这些我心中挚爱的君子。

评分

中华文学精典,博大精深,值得收藏。

评分

活动购买,京东快递送货速度快

评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

评分

携带方便好书推荐

评分

可以

评分

质量特别好送货特别快的

评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