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岛田庄司般严密推理、东野圭吾般动机分析!
2.中国《推理》杂志力推作者、华文推理大赛获得者远宁、暗布烧、江成、郑芸、猫咪、马天、妖刀小宝、徐俊敏重磅作品隆重登场。
3.在这些书中,你可以看到《唐人街探案》的影子,据说陈思成导演也吸取借鉴了一些推理元素……
内容简介
《半身侦探1》
美女刑警罗半夏被卷入一系列波谲云诡的迷局当中,这一切似乎都与神秘组织NAA研究的致幻药有关。一桩又一桩离奇案件发生,与该秘密有关的人也接连遇害或失踪,而仿佛洞察一切的奇男子茂威汀,总是在疑点重重真相难寻的关键时刻出面,破解谜团的真相。他时而冷面寡言,时而轻佻诱惑,与罗半夏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组织背后又有什么阴谋?
《半身侦探2》
《半身侦探1》的迷局继续,美女刑警罗半夏与身份不明男子茂威汀在庞大迷宫般的犯罪图景中继续前行,密室杀人、隐藏动机,凭空消失、易容……每一步都充满悬念,他们能找到迷宫的出口吗?
《永夜罪城》
都市暗夜的阴影中潜藏着怎样的罪恶?光怪陆离的表象下又隐含着什么真相?一桩桩扑朔迷离的案件,发生在繁华喧嚣的不夜城中,等待着睿智的头脑和慧眼,去挖掘谜团的答案,洞悉人性的善与恶。远宁、暗布烧、江成、郑芸、猫咪、马天、妖刀小宝、徐俊敏以天马行空的奇思、力透纸背的笔触,献上一篇篇关于永夜罪城的推理故事。
《隐形解体的传说》
涂小姐是一位追求真相的周刊记者,朱先生是一位实事求是的数学老师,二人因各种机缘巧合,开启了一场场揭穿超自然现象骗局、破除封建迷信的冒险之旅。女巫、长生术、意念感应、窥梦……隐藏在不可司仪外表下的,其实是一个个被贪欲扭曲的灵魂,且看“涂朱组合”如何看破障眼法,使真相大白!
作者简介
暗布烧,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阿婆迷、柯南迷、伪日系推理迷。喜欢尝试多元化风格,在《岁月推理》和《推理世界》上发表有“心理医生系列”“铃子探案系列”“涂小姐和朱先生系列”和“半身侦探系列”等。代表作《小镇的罪恶》《女巫的眼泪》《瑜伽教室的黑洞》《杀人娃娃》等,系《岁月推理》签约作者。
远宁,80年代生人,现居辽宁丹东,从事教师职业,性格随和,好读书。从2008年开始在《推理世界》陆续刊登多个系列故事,包括“大唐狄公案系列”“唐案无名系列”“红线传系列”等,因个性笔触和多元化的风格深受广大读者朋友喜爱,作品《看朱成碧》获得第一届华文推理大奖赛一等奖。系《岁月推理》签约作者。
目录
《半身侦探1》
01.《俄罗斯手枪杀人事件》
02.《春运列车杀人事件》
03.《毒曲奇饼干杀人事件》
04.《电台直播杀人事件》
05.《钢铁密室杀人事件》
06.《快递包裹杀人事件》
07.《外科手术杀人事件》
08.《速冻冷柜杀人事件》
《半身侦探2》
空中秋千谜案 / 1
圣诞节谜案 / 40
图书馆谜案 / 78
摩天轮谜案 / 118
地下铁谜案 / 155
美人鱼谜案 / 191
龙王杀人谜案 / 228
《永夜罪城》
安东往事1937 / 1
迷夜惊情 / 46
文夕火魔 / 78
欲望的北新地 / 100
珠江魅影 / 134
超人归来 / 167
玫瑰之血 / 206
手拉手,背靠背 / 236
《隐形解体的传说》
女巫的眼泪 / 1
不老歌 / 28
杀人娃娃 / 66
梦 仙 / 104
婚神的诅咒 / 133
因弦之名 / 163
隐形解体的传说 / 198
化尸长老 / 23
......
精彩书摘
毒曲奇饼干杀人事件
上午9点20分,如碎金般的阳光慷慨地洒进X大医学院的药学实验室。
首席科学家沈家勤教授一边换上实验用的白大褂,一边对助手萧丹说:“我想过了,SplitVI号的结果还是不可靠。我想暂时搁置。”
“可是教授,那边一直在催要结果。而且,这毕竟是我们三年多的心血啊!”萧丹皱了皱眉,欲言又止。
“那边我会去交代。”沈家勤语气不快地说,“科学研究又不是做买卖,怎可以斤斤计较?”
“可是,在小白鼠身上的实验结果也很理想。教授,我不明白……”
沈家勤静静地看了他一眼,严肃地说:“小萧,看问题不能太单纯。我总感觉SplitVI号会是个大麻烦。”
“哦……”萧丹不得不暂时放下心中的疑惑,“那我把剩下的试剂存放起来?”
“嗯,一定要保管好。绝不能流出去。”沈家勤说着,一手拿起试管,开始埋头于新的工作。
就在这时,令人惊恐的事情发生了。
最先传入耳朵的是一声玻璃被打碎的巨响。“哗啦啦……”沈家勤只感觉两耳仿佛被灌满了碎玻璃渣子。
他转过头,只见一枝锋利的箭直愣愣地插在了靠窗的办公桌上。
萧丹闻声跑来,顿时惊呆了:“教授,这,这是……”
沈家勤的血压陡然升高,瞳孔微缩,望着那冰冷的箭头上所折射出的尖锐光芒,深深陷入了茫然和恐惧。
1.毒箭从窗外而来
眼前的俊男美女正在热烈地交谈着,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杜文姜只觉得妒火中烧,喉咙口仿佛被炭火炙烤着,燥渴不已。那个看起来流里流气、说话吊儿郎当的家伙,曾经还是“俄罗斯手枪杀人案件”中的嫌疑犯呢。此时此刻,居然跟罗半夏肩并着肩,脑袋凑着脑袋地说话——这世道也未免太不公了吧。
“你看,那枝毒箭就是从这个窗户飞射进来的,力度很大,贯穿了玻璃窗。”被杜文姜恶毒诅咒着却浑然不觉的简三郎,正兴致勃勃地向罗半夏警官介绍着案情。
“当时是什么时间?”一身火红色风衣的美女警官迎着窗户站立,身姿被阳光勾勒出美丽的轮廓。
“呃……具体的我就不知道了。诶,Peter,你过来跟警官说说情况。”简三郎招手示意。
一个大学生模样的男青年走了过来。简三郎介绍道:“美女,这就是沈家勤教授的独生子沈琪,是他坚持要报案的。Peter,你来说吧!”
沈琪长得眉清目秀,从近处看,是属于“乖乖仔”一类的男生。他客气地欠了欠身,说:“一早就听三郎说过罗警官,谢谢你们特地跑这一趟。具体的情况我也是听父亲的助手萧丹说的。今天早上9点多,父亲照常来实验室上班,正在跟萧师兄一起配试剂的时候,就听见一声巨响,窗玻璃碎了一地。然后,他们就发现,有一枝箭从窗外飞射进来,直直地插在了办公桌上。”
说完,他指了指窗户底下的办公桌。假如当时沈家勤教授正坐在桌前办公的话,很可能躲不过这枝箭的袭击。
“箭?真是古老的武器。”杜文姜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挖苦。
罗半夏也低声呢喃:“是啊,若要致人于死命,箭这种凶器未免也……”
“的确。我父亲也觉得很奇怪,还以为是谁恶作剧。”沈琪说,“可是,萧师兄无意中发现箭头上似乎涂了东西,检验之后才发现那竟然是乌头——一种剧毒。”
“也就是说,只要被箭射中,不论是不是要害部位,都会中毒身亡。”简三郎在一旁解说道。
这时,杜文姜认为轮到自己出场的时机到了,装模作样地走到窗前,略显夸张地嚷道:“可是,这箭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射来的呢?这栋理科楼对着大草坪,周围毫无遮拦,放箭者不会就傻乎乎地站在草坪上瞄准吧?况且,实验室在二楼,要从下往上瞄准,也是很困难的……”
说完,杜文姜望着一屋子人脸上的惊诧,得意地仰起了头。
“小文说的……有道理。”罗半夏破天荒地赞同了他的看法。“可是,如此说来,这毒箭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假如当时在这实验室里的人,自己打破窗玻璃,然后把箭插入办公桌里面——是不是更加合理呢?”杜文姜继续口无遮拦地推理着。
“什么?你是说我父亲自己把毒箭插进办公桌的?”沈琪不觉恼火起来,“我们吃饱了撑的吗?”
杜文姜淡淡一笑,说:“你父亲不是自己都不主张报警吗?否则,你也不会通过那个公子哥儿私下里找到我们了。”
罗半夏细细回忆,整件事确实有些蹊跷。简三郎神神秘秘地来找她,希望她以个人的身份到X大医学院查看个案子,又说当事人不希望把事情闹大,请她千万保密。
“Peter,沈教授在哪里?我们能不能跟他谈一谈?”罗半夏对沈琪说道。
“我就在这里。”沈家勤教授高大挺拔的身材出现在实验室里,声音洪亮地说,“你们刚才的分析推理,我都听到了。不过,我想澄清一点,这枝箭绝不是我或者助手插进桌子里去的。你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箭头射入很深,不是普通的手劲可以办到的。”
“可是……”杜文姜还想争辩些什么,却被罗半夏的目光阻止了。
“嗯,沈教授,您说得合理。”罗半夏笑眯眯地说。“那么,您对这起毒箭事件有什么看法呢?”
“我想,大概是恶作剧吧。”沈家勤脸上掠过一丝阴霾。
——明显口不对心的答案。罗半夏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竭力压抑的惶恐。
“如果是恶作剧,也不至于要在箭头上涂毒。沈教授,您能不能仔细回想一下,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有没有与人结怨?”
“教授德高望重,素来待人亲切,在学院里的人缘极好,有口皆碑。”站在一旁的助手萧丹插话道。
“是啊,我父亲两袖清风,在名誉上也不喜欢争抢,只是埋头做自己的学问,根本谈不上与人结怨。”沈琪也帮腔道。
“那么,会不会有其他的个人恩怨?”罗半夏瞪着眼睛,无辜的问道。“或者是家庭矛盾?”
——没有人回答。在场的人都默默地低下了头,气氛陡然变得凝重起来。
“没有,都没有。罗警官,你们请回吧。”沈教授低沉地说,“如果有需要,我们会报警的。”
“沈教授,既然我们来了,还是要把这些证物都带回去化验一下,也要对现场进行拍照。”罗半夏说。
“随你们的便。”沈教授明显有些不耐烦了,挥了挥手,“萧丹,去把今天要配制的试剂拿出来,我们继续实验。”
2.毒饼干的牺牲者
两天后,罗半夏和杜文姜再次造访了X大医学院的药学实验室。
这一次,实验室里热闹非凡。刚进门,就听见一个娇滴滴的女人声音:“你爸都多少天没回家了。我看,准是这儿藏着个小情人呢。”
说话的女人坐在供人休息的沙发上,穿着一件金色裹身连衣裙,半笑不笑地盯着实验操作台的方向。她的身边是沈琪,紧锁着眉头,满腹心事。
“沈教授,打扰了。”罗半夏微微鞠了个躬,“我们是来汇报一下关于毒箭那桩case的鉴证结果。”
沈家勤站在实验操作台旁,转过头来,有些勉强地笑了笑:“哦,好的。你们先在沙发上坐一下。”他的手往沙发上指了指,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对了,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太太张北雁。我的儿子沈琪,你们上次已经见过了。”
罗半夏和杜文姜跟沈太太和沈琪打了个招呼,有些尴尬地坐下。
“沈教授,经过我们警局鉴证科的分析,上次的那枝毒箭,不论从角度还是力度,都不可能是徒手插入办公桌内的,应该还是从外部射入。”罗半夏说,“所以……很抱歉,上次胡乱推测了。”
“呵呵,没事没事。”沈家勤微微一笑,似乎并不放在心上。“你们也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嘛。”
杜文姜在一旁偷偷做了个鬼脸。
“关于射出毒箭的人,您有什么头绪吗?”
沈家勤放下手头的工作,坐到他们对面的单人沙发上,说:“没有。或许,真的只是个意外吧。”
“爸,我觉得这事还是应该重视。”沈琪发话道,“会不会是因为您正在负责的那个项目……”
“跟那个没关系!”沈家勤直口否认道。
“那上次那个女人呢?”张北雁语调幽然地说,“那个穿得很暴露,戴着墨镜的女人。她是来做什么的?”
“什,什么女人?”沈家勤的脸上掠过一丝不安。“别胡说。”
这时,实验室的门铃响了起来。萧丹走过去接起对讲机:“快递?我们没有订东西啊。好吧,你先送上来。”
不出一分钟,一个戴着小红帽的男青年端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出现在了大家面前。“您好,请查收。已经付过款了。”
萧丹将信将疑地签字收下这个盒子,转过头问道:“教授,这是您的快递?”
沈家勤摇了摇头,说:“我没有买过东西。打开看看是什么吧?”
包装被打开,露出一个蓝色的饼干盒——是一盒丹麦黄油曲奇饼干。上面还有一张小卡片,寥寥写着几行字:
“尊敬的沈教授,感谢您对我的论文所提的修改意见,最近已经被一家英文期刊接收了。送上曲奇饼干一盒,聊表谢意。回国后再登门致谢!”
落款是:蒋小婕。
沈家勤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容,向众人解释道:“哦,这是我的一个研究生,正在英国交流学习。最近发表了一篇致幻剂方面的论文,我之前也给她提过一些意见。”
“蒋小婕?哦……就是那个眼睛大大的,整天围着你转的小姑娘吧?”张北雁把盒子拿过来敲了敲,酸溜溜地说,“她可真是有心,居然知道你最爱吃丹麦曲奇,还大老远地寄一盒过来。”
“你又多心了。”沈家勤没好气地瞟了她一眼,轻声嘀咕道。“来,正好罗警官他们也在,不如把饼干盒拆了,正好当作下午茶。”
“哈,那实在太感谢了。”罗半夏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虽然平日里外表威风凛凛,内心却也是个爱吃甜食的小姑娘。
“好,那我去给大家倒咖啡。”萧丹说着转身往实验台那边走去。不一会儿,他便端着一个咖啡盘出来,殷勤地递到每个人面前,请大家自取。罗半夏注意到,沈家勤教授似乎一直愁容不展,对着最后两杯咖啡踌躇了半天,抓起一杯又放下,好像有满腹的心事。
“教授,现在把饼干打开吗?”萧丹笑眯眯地说。
沈家勤正若有所思地望着咖啡杯里褐色的液体,心思似乎飘到了九霄云外。听到萧丹这样说,他才回过神来,说:“好吧,你把盒子拆了。”
萧丹放下手中的咖啡杯,拆掉了那盒丹麦曲奇的外包装,顺手把包装纸扔在茶几上。然后,把盒盖打开,递到沈家勤面前:“请教授先品尝吧。”
沈家勤伸手从饼干盒里拣了一块曲奇,说:“你们大家随意。”
正当沈教授心不在焉地咬下一口饼干的时候,萧丹似乎有些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塞进了嘴里。“老实说,我最喜欢丹麦的曲奇饼了,之前跟教授去北欧的时候,尝到当地人现烤的饼干,那叫一个美味!”
沈琪把饼干盒拿过去,递到罗半夏和杜文姜面前,请他们也自取。罗半夏稍微客气了一番,正要伸手去挑饼干,突然听到一声痛苦的闷叫。抬头望去,只见萧丹的脸色发白,右手扶在脖子上面,似乎被什么东西缠住了喘不过气,嗓子里面发出不连贯的呜咽声。
“怎么了?萧丹……”沈家勤放下手中那半块饼干,冲过去抓住萧丹的身体,用手轻拍他的后背,“不会是噎住了吧?”
——显然不是噎住了。因为,萧丹的脸色很快变成青紫色,嘴角渗出鲜血来,眼珠也翻出了白。
“糟了!”杜文姜这才反应过来,“饼干恐怕有毒!快,快叫救护车!”
……
《推理世界午夜场(套装共4册)》 引言 当夜幕低垂,城市陷入沉寂,而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却开始在暗影中蠢蠢欲动。那些被白日喧嚣掩盖的真相,那些深藏在人心底的欲望,那些挑战逻辑与常识的谜团,都将在《推理世界午夜场》这套汇集了顶尖悬疑推理佳作的精选集里,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套《推理世界午夜场》精选了四册内容,每一册都如同一场精心设计的午夜献礼,为热衷于破解谜局、追寻真相的读者带来极致的智力盛宴。它们不是简单的故事堆砌,而是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深刻洞察,是对理性思维极限的严峻考验,更是对每一次推理过程跌宕起伏的精妙呈现。这套书将带领你潜入一个个精心构建的犯罪现场,与最聪明的侦探并肩作战,一同剥开层层迷雾,直抵事件的核心。 第一册:血色迷局与孤岛诡影 第一册犹如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毫不留情地剖析了潜藏在繁华都市下的罪恶暗流。书中收录的故事,往往以一起离奇命案为开端,场景设定在封闭而充满压抑感的空间——可能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顶层,也可能是与世隔绝的豪华庄园。凶手的作案手法常常令人匪夷所思,现场留下的线索也看似毫无关联,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逐渐浮现,隐藏在日常表象下的恩怨情仇、利益纠葛,都如同精心布置的引线,将所有人都卷入这场生死游戏。 本书的特色在于其对“不在场证明”的巧妙运用和对“密室杀人”手法的百般演绎。作者们善于营造氛围,将读者置于一个无法逃脱的心理漩涡之中。每一次看似滴水不漏的辩解,都可能暗藏玄机;每一个无辜的旁观者,都可能摇身一变成为嫌疑犯。侦探角色在本书中,不再是简单的神探,他们也需要与自身的情感、偏见作斗争,在看似混沌的案情中,寻找那一丝微弱的逻辑火花。其中一个故事,将带领读者登上了一座偏僻的孤岛,岛上发生了一连串无法解释的死亡事件,通讯中断,船只无法靠岸,幸存者们在恐惧与猜疑中相互指责。孤岛的隔绝环境,极大地放大了人性的弱点,也让案件的推理难度直线攀升。岛上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秘密,每一个看似偶然的意外,背后似乎都有一个操纵一切的黑手。读者将跟随侦探的脚步,在有限的资源和紧迫的时间内,揭露隐藏在岛屿深处的阴谋,阻止下一次悲剧的发生。 第二册:人性幽灵与心理博弈 第二册将推理的视角进一步深化,从外部的犯罪现场转向了更为复杂和难以捉摸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案件,往往不是单纯的复仇或贪婪所驱使,而是源于人性的扭曲、情感的失控,甚至是病态的心理。凶手的动机可能晦涩而难以理解,他们的行为逻辑也常常悖于常理,这使得案件的侦破,更多地依赖于对人物心理的深度剖析和对行为动机的精准揣摩。 本书着重于“心理推理”的魅力,作者们擅长描绘角色的内心独白、情感波动以及潜意识的驱动。读者将不再仅仅关注“谁是凶手”,更会思考“凶手为何如此”。案件的线索可能隐藏在角色的眼神、语气,甚至是那些他们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情绪之中。侦探在这个过程中,更像是一位心理医生,他需要诊断出隐藏在罪恶背后的病灶。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看似完美的公众人物,却在背后策划了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意外”,将身边的人一一推入深渊。这位人物的表演天赋极高,善于伪装,让所有人都相信他的无辜,甚至连他自己也可能深陷于自己编织的谎言之中。侦探需要穿透层层伪装,理解这种极致的自我欺骗和操控欲,才能找到破绽,揭露真相。另一个故事则围绕着“模仿犯罪”展开,凶手似乎在复制历史上的经典罪案,但又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元素。这种模仿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是对经典的致敬,还是对权威的挑衅?又或者,是一种寻求认同的病态表现?读者将跟随侦探,进入一个充满象征意义和心理暗号的迷宫,解读凶手深处的渴望与绝望。 第三册:时代印记与社会潜流 第三册将推理的舞台从个体命运的纠葛,拓展到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这里的案件,往往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问题紧密相连,它们如同时代的切片,映照出那个时期特有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冲突以及隐藏的潜规则。凶手的动机可能源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公,或者是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 本书的精髓在于“时代背景”对案件的影响。故事可能设定在某个历史变革的时期,经济的腾飞、文化的转型,都可能催生出新的犯罪形式和新的社会矛盾。侦探在破案的过程中,不仅要梳理案件本身的脉络,更需要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气候、经济状况有深刻的理解。只有理解了时代,才能理解那些隐藏在案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其中一个故事,可能发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初期,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氛围下,一些人为了追逐财富而铤而走险,制造了看似难以置信的连环盗窃案。然而,这些盗窃案背后,却牵扯出更深层次的权力斗争和经济犯罪。侦探需要在混乱的市场经济中,辨别真伪,找出那些隐藏在账簿和交易背后的罪恶。另一个故事,可能深入探讨了某个特定阶层或群体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心理压力。例如,在一个即将被拆迁的老城区,居民们面临着搬迁的命运,其中发生了一起命案,死者似乎是阻碍拆迁的钉子户。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拆迁纠纷,更可能是一场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底层声音被忽视而引发的悲剧。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让读者在享受推理乐趣的同时,也能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理解个体命运与宏大时代的交织。 第四册:反转绝杀与逻辑奇观 第四册是《推理世界午夜场》的点睛之笔,它将推理的惊喜推向极致,以一系列“反转绝杀”和“逻辑奇观”震撼读者的感官。这里的作品,不遵循传统的“谁是凶手”的套路,而是敢于打破常规,挑战读者的思维定势。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让你深信不疑的判断,在最后一刻被彻底颠覆。 本书的核心在于“意想不到的结局”和“精巧的叙事诡计”。作者们不惜一切代价,只为给读者带来最震撼的阅读体验。他们可能在故事的开头就设置了“误导”,让你将注意力集中在错误的线索上,或者让你对某个角色产生极端的同情或厌恶,而忽略了真正的真相。反转的出现,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凶手换了一个人”,而是整个案件的性质、动机,甚至是凶手的身份本身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其中一个故事,可能讲述了一场发生在童话般的村庄里的“完美谋杀”,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位村民,他有着充分的作案动机和时间。然而,当真相揭晓时,读者会发现,所谓的“完美谋杀”不过是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而真正的策划者,竟然是那个最不可能的人。这种反转,不仅仅是情节上的,更是对读者观察力和逻辑推理的终极拷问。另一个故事,可能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手法,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展现同一个事件的不同侧面,最终将所有碎片拼接起来,形成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真相。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拼图之中,每一次的推理,都只是在为最终的“全景”做准备。本书的阅读过程,就是一场与作者的智力较量,每一次的预判,都可能成为下一次被“打脸”的序曲。 结语 《推理世界午夜场(套装共4册)》不仅仅是一套书,它是一个邀请,邀请你走进一个充满智慧、挑战与惊喜的推理殿堂。这四册书,各自独立又相互辉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推理宇宙,从血腥的犯罪现场到幽微的人性深处,从时代的印记到逻辑的巅峰,无一不涵盖。翻开它,你就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探险之路,准备好迎接那些让你心跳加速、思维激荡的午夜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