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作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奇葩。问世300多年来,该书流传甚广,饮誉中外,妇孺皆知,但真正通读全书并读懂原文的人并不多。文言文、不分类、缺评语,是令现代人难以走进这部名著的3只栏路虎。
为打掉3只栏路虎,让《聊斋》重返民间,王咏赋(网名“红庙老王”)耗时8年,编著了这部《聊斋志异精装分类全评本》。
书中包含6大创新:
1.分类,采用独创的分类标准,依照主要角色的身份属性,将全书497篇作品分为鬼、神、人、妖四大类,每一类为一集,分别是《鬼魂集》《神仙集》《人世集》《妖怪集》。
2.分段和分节,在原文一字不易的前提下,增加段落数量,使作品显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轻快易读。
3.添加“副题”,用四五个字做“副题”,放在原题后面,提示作品内容,方便读者识别和记忆。
4.采用“夹注”,即在生僻字词后面加括号,标注读音和含义。
5.给无主语句加主语,使其变成完整句,以减少误读、误解。
6.点评,为每篇作品写一篇评语,用当代人的眼光、语言来品评这部奇书。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19岁参加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D一名考上秀才。一生考了8次举人,均落榜,至71岁时才援例为岁贡生。多才多艺,作品颇丰,尤以集毕生精力创作的《聊斋志异》成就ZUIGAO。此外,还创作了上千首诗词和15种俚曲,编著了《帝京景物略选》《省身语录》《农桑经》《宋七律诗选》等书籍。
王咏赋,网名“红庙老王”,辽宁人。1958年8月生。少年时期生活在沈阳,曾做下乡知青。参加1977年高考,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现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对《聊斋志异》仰慕已久,但苦于原著文字古奥、编排老套、今人难懂,遂用时8年,反复研读,逐篇分段、分节、夹注、点评,并独创分类标准,将全书497篇作品分成鬼、神、人、妖四集,命名为《聊斋志异精装分类全评本》。
从文化学习的角度来看,这套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去窥见古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图景和价值取向。它不仅仅是故事集,更像是一部社会风俗和民间信仰的百科全书,虽然记载的是虚构之事,但其背后的社会逻辑和人情世故却无比真实。比如,书中对官场腐败、士人清高、以及民间迷信的描绘,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即便是今天读来,某些讽刺的意味也丝毫没有过时。我注意到,不同篇目之间,作者(或者说编纂者)的笔触风格有着微妙的差异,有的篇章极其简洁有力,有的则偏向于繁复的铺陈和环境渲染,这种多样性让阅读体验保持了极高的新鲜感,避免了长篇阅读带来的审美疲劳。总的来说,这套书像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可能不会以惊涛骇浪的姿态出现,但其深邃的水流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沉淀和无穷无尽的故事矿藏,值得反复挖掘和品味。
评分我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对比不同版本的古代文本,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典韵味,但校对得又非常严谨,基本没有看到错别字或者让人费解的断句。这对于阅读古代白话小说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一旦文本质量不高,那些原本就有些跳跃的逻辑和背景设定,就更容易让人迷失。我试着挑了几篇最负盛名的故事来看,比如关于痴情书生的段落,那种对情感的描摹,虽然用词古雅,但其内核的普适性却让人动容。它不是简单地堆砌怪力乱神,更多的是借由超自然现象来映射人性的幽微和世间的无奈。比如,一个角色因为执念而陷入某种困境,旁观者可能觉得荒诞不经,但细想之下,这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的“心魔”吗?这套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最光怪陆离的外壳,包裹了最朴素、最永恒的人类情感议题,让人读完后忍不住要停下来,对着窗外发一会儿呆。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手后第一反应是,这故事的叙事节奏和现代小说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有一种老派的、不急不躁的娓娓道来。那些早期的志怪小说,往往开篇就带着一股子浓郁的乡野气息和民间传说色彩,不像现在的小说恨不得三章之内就把所有矛盾抛出来。这里的文字更像是在雕琢一幅工笔画,每一个细节,无论是人物的衣着、对话的语调,还是环境的描写,都透露出一种精心打磨的痕迹。我特别喜欢那种叙述者游离在故事之外,却又时而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冷峻感,让人在惊悚或奇妙的情节中,依然能感受到一种古典哲学的沉思。读这种书,就不能带着“快进”的心态,而是要沉下去,让那些略显晦涩但韵味十足的词句,在脑海中慢慢地发酵出它们真正的味道。它考验读者的耐心,但回报你的,却是另一种难以言喻的文学审美体验,那种在繁复中寻找秩序的乐趣。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真是没得挑,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内页的字体排版清晰适中,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神。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扉页的设计,那种古朴典雅的气韵扑面而来,让人还没翻开正文就已经对接下来的故事充满了期待。我最近在追一部年代剧,里面时不时会引用一些古典小说的桥段,这套书的开本和字体,让人感觉就像是捧着一本从旧时光里淘出来的珍本,非常适合在冬日暖炉边,配上一杯清茶,慢慢品味。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每一篇,但光是翻阅目录和那些精美的插图(如果有的化,这里假设有),就已经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厚重感。我期待着被那些充满奇谲想象力的故事所包裹,去探索人与妖、仙与鬼之间的复杂纠葛,这不仅仅是买了一套书,更像是在收藏一份古典文学的雅致与情怀。总而言之,从物理层面上来说,这是一套值得精心收藏和细细品读的佳作,绝对对得起它的分量。
评分近来市场上充斥着太多追求“爽感”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之后转头即忘,这套书完全是另一种体验。它的情节推进是螺旋式的,而非线性加速,你需要花时间去消化那种独特的东方神秘主义氛围。其中很多片段的描写,充满了想象力的张力,比如对于某些精怪形象的刻画,既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感,又时常带着一种令人怜悯的悲剧色彩。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人与非人界限时的那种模糊处理,往往一个看似良善的凡人,其行为可能比那些妖魔鬼怪更加阴险狡诈,反之,一些被污名化的“异类”,却可能展现出比人类更真挚的情义。这种深刻的反讽和对传统道德观的颠覆,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挑战和趣味性,它迫使读者不断地去审视自己对“善”与“恶”的固有认知,绝对不是那种可以用来打发时间的消遣读物,而是需要用心去“破译”的文本。
评分活动囤了很多 最喜欢在京东买书 又快又便宜
评分书还可以,就是太贵了,有点不值
评分一个字掂两个字很好
评分人哪,有钱了不如……去花掉~
评分还是白话版的,怎么就找不到普通话版了呢?难道是因为普通话版没有味道了?
评分很好
评分不错的商品
评分特别喜欢这版的设计,纸张不刺眼,除了话剧,后面还有小说和散文两部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