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8辽宁省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

中公版·2018辽宁省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永新 著
图书标签:
  • 事业单位考试
  • 辽宁事业单位
  • 公共基础知识
  • 中公教育
  • 2018年
  • 教材
  • 辽宁省
  • 考试用书
  • 备考
  • 辽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2208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86805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辽宁省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2
字数:51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辽宁省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是中公教育考试研究院相关老师在深入研究辽宁省事业单位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本书内容丰富,体系严谨。书中对各重要考点进行分析和总结,让考生充分把握考试方向,了解考试高频考点,切实提高实战能力。通过本书,我们希望能够切实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辽宁省事业单位考试的知识点,并且能够进行系统复习,掌握考点,提升学习效率。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辽宁省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由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政治、经济、法律、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管理、公文、事业单位概况、公民道德建设十部分内容组成,集合了辽宁省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的核心考点,各个部分都依据历年真题精心编辑,囊括了辽宁省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点,高度契合考试,满足考生复习备战需求,助力考生轻松备战辽宁省事业单位考试。

目录

辽宁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综述(1)
第一章辽宁省情(8)
第一节省情概况(8)
第二节文化民俗(10)
第三节旅游文化(13)
第四节重要城市(17)
第二章国情地理(21)
第一节我国的自然环境(21)
第二节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25)
第三节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27)
第四节自然地理概况(29)
实战提升训练(36)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40)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40)
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4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48)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51)
第一节商品与货币(51)
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53)
第三章毛泽东思想(55)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概述(55)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57)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9)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59)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3)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64)
第五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66)
第一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要点)(66)
第二节“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68)
第三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69)
实战提升训练(74)
第一章市场经济(78)
第一节市场经济体制(78)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9)
第二章微观经济(84)
第一节市场体系(84)
第二节市场机制(85)
第三节市场结构(86)
第三章宏观经济(89)
第一节宏观调控(89)
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91)
第三节货币政策(93)
第四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95)
第四章国际经济(98)
第一节开放经济(98)
第二节国际金融(99)
第三节世界经济组织(101)
实战提升训练(104)
第一章法理学(108)
第一节法的概述(108)
第二节法律关系(109)
第三节法的运行(111)
第二章宪法(114)
第一节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114)
第二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15)
第三节国家机构(117)
第三章民法(118)
第一节民法总则(118)
第二节合同法(127)
第三节婚姻法(128)
第四节继承法(130)
第四章刑法(132)
第一节刑法概述(132)
第二节犯罪(132)
第三节刑罚(137)
第五章行政法(141)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141)
第二节行政行为(141)
第三节公务员法(145)
第六章商法(148)
第一节公司法(148)
第二节合伙企业法(149)
第七章社会法(152)
第一节劳动法(152)
第二节劳动合同法(153)
第三节反家庭暴力法(154)
第四节慈善法(154)
第五节环境保护法(156)
第八章诉讼法(157)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157)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161)
第三节行政诉讼法(165)
实战提升训练(170)
第一章文化常识(174)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174)
第二节中国文学(178)
第三节外国文学(192)
第二章历史常识(196)
第一节中国古代史(196)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史(208)
第三节世界近现代史(218)
实战提升训练(222)
第一章高新技术(226)
第一节信息技术(226)
第二节新材料技术(227)
第三节新能源技术(228)
第四节生物工程技术(230)
第五节我国航空航天技术(231)
第二章生活常识(233)
第一节物理常识(233)
第二节化学常识(236)
第三节生物常识(238)
第四节医学常识(242)
第五节安全常识(243)
第三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245)
实战提升训练(248)
第一章管理学基本理论(252)
第一节管理概述(252)
第二节决策(253)
第三节组织(255)
第四节领导(257)
第五节控制(260)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础知识(261)
第一节公共管理概述(261)
第二节公共政策(262)
第三节公共决策(263)
第四节公共危机管理(263)
第三章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65)
第一节政府职能(265)
第二节行政组织(266)
第三节行政领导(267)
第四节行政执行(268)
第五节行政监督(270)
实战提升训练(272)
第一章公文基础知识(276)
第一节公文简介(276)
第二节公文行文规则(279)
第三节公文格式(281)
第二章公文处理(287)
第一节公文拟制(287)
第二节公文办理(287)
第三节公文管理(289)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291)
第一节决定通知(291)
第二节公告通告(293)
第三节报告请示(294)
第四节函意见(296)
第五节通报批复(297)
实战提升训练(298)
第一章事业单位概述(302)
第二章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304)
第三章事业单位改革制度(313)
第一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要点)(313)
第二节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要点)(314)
第三节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要点)(315)
实战提升训练(318)
第一章公民道德概述(322)
第二章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323)
第三章职业道德(325)
实战提升训练(328)
辽宁事业单位招聘辅导课程体系(331)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32)

精彩书摘

  第一篇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
  第一节省情概况
  一、建制沿革
  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据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建制于奴隶社会,夏商为幽州、营州之地,周分封属燕国。春秋时期,行政区划开始设郡、县,燕置辽东、辽西两郡,秦置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两汉、三国归属幽州。东晋为平州,西晋为前秦。北魏、东魏、北齐为营州。隋置柳城、辽东、燕郡。唐属河北道,设安东都护府。辽为东京、中京道。金为东京、北京路。元为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指挥司,下设2州、25卫。清初划归盛京特别行政区,清末改为奉天省。民国初期,行政区划沿袭清制,分为道、府、厅、州、县。1929年,由奉天省改称辽宁省。伪满洲国期间,辽宁地区分为奉天、锦州、安东3省。
  解放战争期间,辽宁地区曾先后建立过辽宁省、安东省、辽南行署、辽吉行署(部分地区)、辽北行署(部分地区)、热河省(部分地区)等行政区划。
  建国初期,辽宁分为辽东、辽西两省及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五个直辖市。1954年6月两省合并,五市改为省辖,正式成立辽宁省,省会设在沈阳。
  1955年,中央撤销热河省,将其所属朝阳等六县划入辽宁;同年成立辽阳、锦州、安东、铁岭四个专区分辖各县,各市由省直辖;1958年第一次实行市管县领导体制,撤销专区;1964年又成立了沈阳、朝阳、辽南、锦州四个专区及盘锦垦区,实行市、专区、垦区领导县体制。1969年内蒙昭乌达盟划归辽宁,1979年又划出。1984年设立盘锦市,铁岭、朝阳市改为省辖,其所属各县不变,至此,再次实行市领导县体制。1989年锦西升为省辖市,1994年更名为葫芦岛市。
  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下设14个省辖市、16个县级市、25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9个市辖区。
  二、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
  辽宁省位于祖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南濒浩瀚的黄、渤二海,辽东半岛斜插于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遥相呼应;西南与河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东北与吉林省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
  (二)自然概貌
  1.地形
  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2.山脉
  辽宁省境内山脉分别列东西两侧。东部山脉是长白山支脉哈达岭和龙岗山的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山地组成,海拔在500~800米左右,最高山峰海拔1300米以上,为省内最高点。主要山脉有清原摩离红山,本溪摩天岭、龙岗山,桓仁老秃子山、花脖子山,宽甸四方顶子山、凤城凤凰山,鞍山千朵莲花山和旅顺老铁山等。西部山脉是由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构成的,海拔在300~1000米之间,主要有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和医巫闾山等。
  3.河流
  境内有大小河流300余条,主要有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中朝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辽宁省的主要水系。辽河是省内第一大河流,全长1390千米,境内河道长约480千米,流域面积6.92万平方千米。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海洋。辽宁省河流水文特点为:河道平缓,含沙量高,流量年内分配不均,泄洪能力差,易生洪涝。东部河流水清流急,河床狭窄,适于发展中小水电站。
  经典真题辽宁省的第一大河是()。
  A.浑河B.大凌河
  C.辽河D.绕阳河
  【答案】C。解析:辽河在辽宁省境内长约480千米,是辽宁省内第一大河。故本题答案选C。
  4.海洋和岛屿
  辽宁省海域广阔,辽东半岛的西侧为渤海,东侧临黄海。海域(大陆架)面积15万平方千米,其中近海水域面积6.4万平方千米。沿海滩涂面积2070平方千米。陆地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绥中县老龙头,全长2292.4千米,占全国海岸线长的12%,居全国第5位。
  辽宁省有海洋岛屿266个,面积191.5平方千米,占全国海洋岛屿总面积的0.24%,占全国总面积的0.13%,岛岸线全长627.6千米,占全国岛岸线长的5%。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大鹿岛、菊花岛、长兴岛等。
  (三)气候特征
  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少雨多风,秋季短暂晴朗。全年平均气温在5.2℃~11.7℃之间,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温差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
  三、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按利用现状划分,耕地面积409.2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65%,主要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区和辽西北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带;园地面积59.85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4.04%;林地面积569.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47%,是各类土地中面积最大的一类,东部山区是全省的林业基地,也是调节全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生态屏障,其他地区则是以防风固沙等保护性的生态林为主;牧草地面积35.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7%,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其它农用地面积49.9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38%。
  2.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在辽宁省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面临黄海的东南部山区雨量充沛,西北部风沙干旱雨量较少。沿黄渤海东部水资源总量最大,其次为鸭绿江、浑江口。
  3.动物资源
  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具有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的动物有白鹳、丹顶鹤、腹蛇、爪鲵、赤狐、海豹、海豚等。鸟类400多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4.水产资源
  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全省沿海捕捞业直接利用的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主要有带鱼、鲅鱼、鳕鱼、鲳鱼、对虾、梭子蟹、蚶、蛤、蛏等。全省开发近海渔业生产潜力相当可观。全省内陆水域有淡水类资源119种,其中价值较高的有鲤鱼、鲫鱼、罗非鱼、鲢鱼、鱅鱼、青鱼、虹鳟鱼、泥鳅、日本沼虾、中华绒螯蟹、无齿蚌和田园螺等。
  5.植物资源
  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药用类830多种,如人参、细辛、五味子、党参、天麻、龙胆等;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如山葡萄、猕猴桃、山里红、山梨等;芳香油类89种,如月见草、薄菏、蔷薇等;油脂类149种,如松子、苍耳等。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
  6.矿产资源
  辽宁处于环太平洋成矿北缘,地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配套,区位条件好。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其中已获得探明储量的有66种(不含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放射性矿产、地下水和矿泉水)。辽宁的菱镁矿是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质地优良、埋藏浅,保有资源量矿石量25.6亿吨,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矿产还有硼、铁、金刚石、滑石、玉石、石油等6种。其中,硼矿、铁矿和金刚石居全国首位,滑石和玉石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居全国第四位。
  经典真题下列辽宁所拥有的矿产资源中,占有量为全国第一的是()。
  A.滑石B.玉石C.菱镁矿D.石油
  【答案】C。解析:辽宁所拥有的滑石和玉石资源位居全国第二位,石油资源位居全国第四位。菱镁矿资源占全国的85.6%,位居第一位。故本题答案选C。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指南》 引言 在日益激烈的事业单位人才竞争中,扎实的公共基础知识是每一位报考者必须跨越的门槛。本书并非特定版本的考试教材,而是一套旨在全面、系统地帮助考生梳理和掌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公共基础知识”核心考点,提升应试能力的综合性备考指南。本书旨在以更加灵活、前瞻的视角,帮助考生构建起坚实的知识体系,应对不断变化的考试趋势。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本部分将深入浅出地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核心内容。 哲学基础: 强调唯物论(如物质的定义、运动、发展、联系、矛盾等)和辩证法(如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是上升的、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这部分内容是理解后续所有理论体系的基石。 政治经济学要点: 梳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如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周期性经济危机等)。同时,将重点聚焦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成就与挑战,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要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系统梳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原则。重点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深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第二部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本部分将带领考生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国共产党史: 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直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详细梳理各个历史时期党的重大理论创新、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以及关键历史事件。特别强调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演变及其历史意义。 新中国史: 重点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社会主义改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956-1976),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梳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进步,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改革开放史: 详细解读改革开放的决策背景、伟大意义和主要成就。梳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对外开放的起步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重点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主义发展史: 结合国际国内的视角,梳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以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的宝贵经验和中国方案。 第三部分:法律法规常识 本部分将聚焦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和考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宪法: 深入解读宪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包括国家性质、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点关注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宪法修正案的相关内容。 行政法: 梳理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理解行政机关的权力与义务,以及公民在行政活动中的权利保障。 民法典(重点章节): 关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典内容,如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等。理解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等基本概念,掌握合同订立、履行、变更、终止的基本规则。 刑法(基本常识): 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认识犯罪的构成要件,掌握常见犯罪的法律规定,特别是与公共服务领域相关的犯罪行为。 其他重要法律法规: 根据近年的考试趋势,适当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如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如适用)等与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四部分:公文写作与处理 本部分旨在提升考生的公文写作和处理能力,这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备的核心技能。 公文写作基础: 详细介绍公文的种类、特点、基本结构(如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成文日期等)。讲解各类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如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意见、函等,包括其写作目的、适用范围、格式要求和注意事项。 公文处理实务: 掌握公文的收发、传递、催办、归档等基本流程。学习如何正确理解、批阅公文,并根据公文内容采取相应的行动。强调公文的严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写作技巧与提升: 提供实用的公文写作技巧,如审题立意、素材搜集、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帮助考生掌握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语言规范的写作方法。 第五部分:时事政治与科技常识 本部分关注当前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以及与科技发展相关的重要知识。 时事政治: 紧密跟踪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热点事件和发展动态。重点关注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会议精神、重要领导人讲话以及重要的国际关系。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时事政治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发展趋势。 科技常识: 涵盖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等)、生物技术、航天科技、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知识。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影响。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科技素养,理解科技进步的意义和应用。 本书特色与备考建议 1. 体系化构建: 本书力求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考生建立清晰的学习脉络。 2. 重点突出: 针对事业单位考试的特点,本书在梳理知识点的同时,着重强调高频考点和核心概念,力求使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最重要的内容。 3. 与时俱进: 紧跟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步伐,及时更新内容,确保考生掌握最新的时事政治和发展动态。 4. 实践导向: 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帮助考生理解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备考建议: 系统学习,循序渐进: 按照本书的章节顺序,认真研读,理解核心概念,掌握基本原理。 重点突破,反复记忆: 针对记忆性强的知识点,如法律法规条文、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等,采取多种记忆方法,反复温习。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知识点与现实生活、工作岗位的联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时政,拓展视野: 坚持阅读权威媒体的时政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巩固,模拟检测: 积极进行相关练习题的训练,通过模拟考试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复习。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相信广大考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为顺利通过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祝您备考顺利,金榜题名!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比了好几家出版社的同类教材,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本中公的版本,主要看重它在申论部分的处理方式。很多教材在申论上只能提供一些空泛的指导,但这本书针对辽宁事业单位的考查特点,细致地分析了材料的构成和出题人的思维定势。它不仅教你怎么写,更教你怎么“想”,如何快速从冗长的材料中提炼出符合官方语境的观点。书中提供的几篇范文解析,尤其到位,它会把优秀范文拆解成“总领句”、“分论点支撑”、“对策提出”等具体结构模块,让你一目了然地掌握高分作文的内在逻辑。这种解构式的学习方法对我这个申论起步较晚的考生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虽然是2018年的旧版,但对于建立稳定的申论思维框架来说,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比较追求效率的学习者,时间成本对我来说非常宝贵。选择这本2018年的教材,主要还是因为它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翻开第一章,我就被它清晰的逻辑结构吸引住了。知识点之间的串联非常自然,不像我之前买过的一些版本,感觉像是把零散的知识点硬生生地拼凑在一起。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那一块,复杂的理论被分解成了易于理解的小模块,配上适量的例题和解析,让我在理解晦涩概念时少走了很多弯路。我个人觉得,一本好的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应该是学习路径的设计师。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没有给我带来信息过载的焦虑感,反而提供了一种“照着这个节奏走就能行”的踏实感。我已经把这本教材当作我备考期间的主线复习资料,计划先通读一遍,再进行针对性的刷题巩固。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朴实,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内容量是扎实的。我当初选择它,主要是冲着“中公版”这三个字去的,毕竟在这个领域,他们的教材质量一直是有口皆碑的。拿到手后翻阅了一下目录,感觉涵盖的面很广,从行政能力测试到申论的各个模块,都有涉及。特别是对于辽宁省的特定考情分析,感觉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毕竟事业单位考试地域性很强,通用的教材有时候会显得力不从心。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公文写作和常识判断的部分,书里对近几年的真题趋势做了非常细致的梳理和归类,不像有些教材只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它更侧重于“如何应用”和“如何得分”,这一点对考生的帮助是巨大的。希望接下来的复习能够完全依赖这本教材,顺利通过考试。

评分

这套教材的排版和用纸质量,可以说是相当给力了。很多教材为了压缩成本,字体小得像蚂蚁,阅读起来极其费劲,时间一长眼睛就酸痛。但这本教材在字号选择和行间距的把握上非常人性化,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有太大的不适感。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模块化”设计做得非常出色。每一节的知识点讲解后,都会紧接着配套的模拟练习,这种“学完即测”的模式,极大地巩固了即时记忆。我发现很多理论知识点,光看不练是白搭,只有通过实战演练,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特别是对于法律常识这块,它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讲解法律条文的应用场景,比枯燥地背诵法条有效得多,让我感觉自己真的在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在积累死记硬背的知识库。

评分

我是一个已经备考了不止一轮的老考生了,深知不同年份的考试大纲和侧重点会有细微的变化。所以,对于2018年的版本,我持有一种审慎乐观的态度。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我看来,是对辽宁省事业单位的政策导向和地方热点有着非常敏锐的捕捉。比如,在经济常识那部分,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解读,就比我之前用的中央级教材更贴近地方实际需求。此外,教材中穿插的那些“高频考点提醒”和“易错点辨析”,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发现自己很多失分点往往就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上,而这本书把这些陷阱都提前标记出来了,让我能够集中火力攻克薄弱环节。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年,但对于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而言,其框架和核心内容依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

东西还不错。

评分

好书,内容丰富,值得购买

评分

生活各种用品一直在京东买,太方便快捷啦,论质量,速度,服务都是居家首选,感谢京东给我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我会一如既往的支持!

评分

挺好对自己帮助挺多的

评分

图书质量非常不错,印刷也很好。希望有帮助。

评分

收到了,开始学习,物流真快,快递小哥辛苦了

评分

收到了,开始学习,物流真快,快递小哥辛苦了

评分

最失败的一次,次日达到不了,还没人管,东西破损还缺页,着急用的东西让我退货,正归的书都不校对吗

评分

纸质材料稍微差了些,内容还是不错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