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转变金融发展方式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经济活动中的“过度金融化”现象,造成了金融活动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与承载能力,加剧了金融运行与实体经济运行的矛盾,使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金融风险剧增。虽然中国目前已有较为“庞大”的金融体系,但一个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高效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因此,建立和完善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将会在拓宽资金供给渠道、优化资金投向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金融业应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命题,转变金融发展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本书探讨了涉农金融体系建设、普惠金融发展策略、供应链金融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金融产业的集聚以及区域金融中心功能作用的发挥。
焦继军,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曾在上市公司从事投融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企业并购重组及资本运作实践经验。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人民币国际化、普惠金融发展、金融稳定与宏观调控等。近年来,在经济类核心刊物发表专业性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持及参与完成各级研究课题多项。
第一章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1
二、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发展研究现状3
三、本书的研究框架、主要内容及方法8
第二章河南省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发展
第一节金融制度演变与金融发展11
一、金融制度的演变进程11
二、金融制度演变的影响因素15
三、金融理论发展与金融制度演进24
第二节河南省金融业供给现状27
一、实体经济概况27
二、金融产业发展特点29
三、金融发展政策分析31
四、河南省金融产业发展现状34
第三节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39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机制分析39
二、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44
第三章供应链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
第一节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52
一、供应链概述52
二、供应链金融起源54
三、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对比56
四、供应链金融需求主体分析57
第二节供应链金融模式和应用64
一、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基本模式64
二、“三农”供应链金融模式71
三、海尔供应链金融模式解读75
第三节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和创新80
一、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来源80
二、供应链金融的创新83
金融服务创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以河南省为例目录第四章普惠金融支持“三农”发展
第一节普惠金融内涵及意义85
一、普惠金融内涵85
二、普惠金融发展演变及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90
第二节普惠金融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93
一、国外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模式及经验93
二、中国发展普惠金融概况98
第三节涉农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105
一、发展农业保险服务105
二、金融精准扶贫110
三、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业务创新117
第五章金融服务外包与实体经济发展
第一节金融外包基本要素和意义122
一、金融外包的内涵122
二、金融外包的特征125
三、金融外包的理论基础126
四、金融外包的意义131
第二节金融外包发展的竞争力133
一、我国金融外包发展概况134
二、我国金融外包发展的优劣势137
三、金融外包的发展战略141
第三节金融外包发展前景143
一、全球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143
二、金融外包的重要趋势——金融后台外包146
三、河南省开封市的金融后台外包之路151
第四节金融外包风险与监管153
一、风险类型153
二、风险规避155
三、金融外包监管制度的建立158
第六章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服务实体经济
第一节多层次资本市场理论内涵160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界定160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与组织形式166
三、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演进173
第二节不同国家和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比较研究179
一、不同国家和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比较分析179
二、不同国家和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经验及借鉴189
第三节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192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运作及转板机制192
二、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特点197
三、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措施199
第七章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实体经济发展
第一节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基础210
一、金融产业的概念与特征210
二、影响金融中心形成的因素212
三、金融中心形成理论217
四、金融中心形成路径220
第二节国外金融中心发展模式比较224
一、金融中心形成模式224
二、两种形成模式的比较分析229
第三节郑州区域金融中心构建229
一、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性230
二、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模式231
三、引导金融产业集聚,促进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形成232
参考文献 / 239
重要术语索引 / 246
这本书的书名,一看就很有分量,直指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这两个当下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命题。我本来对金融的了解不算深,总觉得那是一个高高在上、与我生活有点距离的领域。但“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这几个字,瞬间拉近了距离,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是在讲一些实实在在、能触摸到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晦涩难懂的金融术语堆砌。再加上“以河南省为例”,这一下子就有了地域的鲜活性和案例的针对性,让我很期待书中会不会提到我熟悉的那些地方,或者听到一些我亲身经历过的经济现象是如何被金融创新所影响的。总觉得,只有结合了具体实践,理论才能落地生根,才更有说服力和参考价值。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描绘金融创新的具体形态?是新的支付方式,更便捷的贷款渠道,还是更具弹性的投资工具?这些创新又是如何巧妙地融入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中,或者帮助新兴产业破土而出的?尤其是作为内陆省份的河南,在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它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又会展现出怎样的独特路径和挑战?这些都是我非常想知道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立刻勾起了我对于金融如何与实际经济活动深度融合的探究兴趣。我们常常听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口号,但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往往是个模糊的概念。这本书以“金融服务创新”为切入点,并聚焦于“河南省”,这使得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和可感。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究竟有哪些金融创新,是真正地改变了企业获取资金、管理风险、提升效率的方式。例如,是不是有更普惠的金融产品,能够覆盖到那些规模不大但潜力巨大的中小微企业?在风险定价和评估方面,是否有了更精准、更智能的工具,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顾虑,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河南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省份,其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独特的挑战和机遇?书中所提及的金融创新,是否能很好地契合河南的产业特点,比如在农业现代化、装备制造、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能否找到成功的范例?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金融创新如何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壁垒,真正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稳定器”。
评分读到这本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种“赋能”的画面感。金融服务,我之前可能更多地将其理解为银行、保险、证券这些机构提供的传统服务,但“创新”二字,让我嗅到了一丝变革的气息。是不是意味着,书里会探讨一些打破常规、更贴近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或模式?比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否有更灵活的信贷机制?在数字化浪潮下,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如何在金融领域落地,催生出新的服务方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实体经济输血?而且,以河南省为例,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具体的期待。河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它的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作用有多大?书中会不会揭示一些河南在解决区域性金融瓶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生动案例?我尤其好奇,在“脱虚向实”的大背景下,金融资本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和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这本书,或许能为我们理解金融服务如何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
评分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种“大背景下的微观洞察”的感觉。金融服务,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它最终的落脚点是服务实体经济,是为那些在现实世界中生产、创造价值的企业和个人服务的。而“创新”,则暗示着这本书不会是陈词滥调的理论罗列,而是会探讨一些新鲜的、有活力的金融实践。再加上“以河南省为例”,这就像是在一个广阔的画布上,勾勒出了一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区域经济图景。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描绘金融创新的具体样貌?是那些改变支付方式的科技公司?还是那些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的风险投资机构?抑或是那些帮助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金融解决方案?而河南,作为一个经济体量大、发展任务重的省份,它在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又有哪些独特的经验和教训?是否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案例,展示出金融服务如何像“及时雨”一样,滋养了河南的产业发展,又如何在金融风险防控和市场规范方面,找到了平衡点?这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个观察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独特窗口。
评分读到“金融服务创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以河南省为例”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像是一本实践指南。我平时接触的金融信息,大多比较宏观,比如货币政策、利率调整这些,离具体的企业经营和个体感受还有些距离。但“金融服务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结合,以及“河南省”这个鲜活的地域限定,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会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市场的真实脉搏。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拆解“金融服务创新”的内涵?是那些新兴的金融科技应用,还是在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上的优化升级?这些创新又是如何具体地“助力”实体经济的?会不会有案例分析,讲述河南的企业,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领域,是如何通过这些创新的金融服务,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从而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金融服务如何避免“脱实向虚”,而是真正将资本的活水引向实体经济的田野,滋养产业的成长,这本书的解答,我十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