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严格依据湖北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编写,按学科分为政治、法律、经济、科技与生活、人文与历史、国情与地理、公文、管理、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保障基础知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写作题十五篇。教材正文开头设置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考试综述,配合带有高清视频讲解的经典真题深入剖析各学科的考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备考策略和复习建议。在知识点呈现形式上,教材采用图表结合、双色印刷的形式,将重点内容用彩色字体标注,一目了然,便于考生更快速更直观地记住重要知识点。同时,考生可通过扫描知识点旁边的二维码,观看更为详细的视频讲解。   
本教材内容丰富、学练结合,考生购书可享有移动自习室配套全方位服务——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含政治、法律、经济、科技与生活、人文与历史、国情与地理、公文、管理、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保障基础知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写作题共十五篇内容。教材内容丰富,学科讲解细致,部分知识点旁配有二维码,考生可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并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有选择性地观看视频讲解。     
目录
   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考试综述(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14)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14)  
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16)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3)  
第一节商品与货币(23)  
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25)  
第三章毛泽东思想(27)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概述(27)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29)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1)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31)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5)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6)  
第五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38)  
第一节“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38)  
第二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39)  
第三节其他重大会议及文件要点(43)  
第一章法理学(46)  
第一节法的概述(46)  
第二节法律关系(47)  
第二章宪法(49)  
第一节宪法基本理论(49)  
第二节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50)  
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2)  
第四节国家机构(54)  
第三章民法(55)  
第一节民法总则(55)  
第二节合同法(64)  
第三节婚姻法(65)  
第四节继承法(67)  
第四章刑法(69)  
第一节刑法概述(69)  
第二节犯罪(69)  
第三节刑罚(74)  
第五章行政法(78)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78)  
第二节行政行为(78)  
第六章经济法(82)  
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82)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法(83)  
第七章社会法(84)  
第一节劳动法(84)  
第二节劳动合同法(85)  
第三节反家庭暴力法(86)  
第四节慈善法(86)  
第八章诉讼法(88)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88)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92)  
第三节行政诉讼法(96)  
第一章市场经济(102)  
第一节市场经济体制(102)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3)  
第二章微观经济(106)  
第一节市场体系(106)  
第二节市场机制(107)  
第三节市场结构(108)  
第三章宏观经济(110)  
第一节宏观调控(110)  
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112)  
第三节货币政策(114)  
第四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15)  
第四章国际经济(117)  
第一节开放经济(117)  
第二节国际金融(118)  
第三节世界经济组织(120)  
第一章高新技术(124)  
第一节信息技术(124)  
第二节新材料技术(125)  
第三节新能源技术(126)  
第四节生物工程技术(128)  
第五节我国航空航天技术(129)  
第二章生活常识(131)  
第一节物理常识(131)  
第二节化学常识(134)  
第三节生物常识(136)  
第四节医学常识(140)  
第五节安全常识(140)  
第三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42)  
第一节计算机概述(142)  
第二节Word2010(144)  
第三节Excel2010(146)  
第一章文化常识(150)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150)  
第二节中国文学(153)  
第二章历史常识(165)  
第一节中国古代史(165)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史(173)  
第一章国情概况(182)  
第一节我国的自然环境(182)  
第二节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186)  
第三节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188)  
第二章地理知识(190)  
第一章公文基础知识(196)  
第一节公文简介(196)  
第二节公文行文规则(198)  
第三节公文格式(200)  
第二章公文处理(204)  
第一节公文拟制(204)  
第二节公文办理(204)  
第三节公文管理(206)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208)  
第一节决定通知(208)  
第二节公告通告(209)  
第三节报告请示(210)  
第四节函意见(212)  
第五节通报批复(213)  
第四章机关事务性文书写作(214)  
第一节简报调查报告(214)  
第二节总结计划记录(216)  
第一章管理学基本理论(220)  
第一节管理概述(220)  
第二节决策(221)  
第三节组织(222)  
第四节领导(223)  
第五节控制(225)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础知识(226)  
第一节公共管理概述(226)  
第二节公共政策(227)  
第三节公共决策(227)  
第四节公共危机管理(228)  
第三章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29)  
第一节政府职能(229)  
第二节行政组织(230)  
第三节行政领导(231)  
第四节行政执行(231)  
第五节行政监督(233)  
第一章公民道德概述(236)  
第二章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237)  
第三章职业道德(238)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242)  
第一节社会保障的内涵(242)  
第二节社会保障体系(244)  
第二章社会保障政策法规(246)  
第一章选词填空(252)  
第一节词义辨析(252)  
第二节成语(254)  
第二章语句表达(256)  
第一节语句连贯(256)  
第二节病句辨析(260)  
第三章片段阅读(263)  
第一节主旨观点型题目(263)  
第二节细节理解型题目(265)  
第三节词句理解型题目(267)  
第四节推断下文型题目(270)  
第五节标题提炼型题目(273)  
第一章数学运算常考题型(278)  
一、计算问题(278)  
二、和差倍比问题(280)  
三、行程问题(281)  
四、工程问题(282)  
五、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283)  
六、利润问题(285)  
七、浓度问题(286)  
八、日期问题(287)  
第二章数学运算扩展题型(288)  
一、容斥问题(288)  
二、抽屉原理(289)  
三、牛吃草问题(289)  
四、鸡兔同笼问题(290)  
第三章数字推理(291)  
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291)  
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292)  
三、和数列及其变式(292)  
四、积数列及其变式(293)  
五、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294)  
六、分式数列(295)  
第一章判断推理——类比推理(298)  
第一节类比推理题型分类精讲(298)  
第二节类比推理核心考点(299)  
第二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303)  
第一节必然性推理(303)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310)  
第三节智力推理(316)  
第三章判断推理——定义判断(322)  
第一节定义的逻辑知识(322)  
第二节定义判断核心考点(323)  
第四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326)  
第一节图形推理核心知识储备(326)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分类精讲(333)  
第一章资料分析概念(338)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338)  
二、增长量(338)  
三、增长率(339)  
四、比重(342)  
五、倍数和翻番(343)  
六、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344)  
七、进出口额(344)  
第二章资料分析计算技巧(346)  
一、尾数法(346)  
二、首数法(346)  
三、有效数字法(347)  
四、特征数字法(347)  
五、范围限定法(348)  
六、乘除法转化法(349)  
七、同位比较法(349)  
第一章写作的作答技巧与策略(352)  
第一节应试写作准备(352)  
第二节审题和立意(353)  
第三节布局(366)  
第四节选材(371)  
第二章写作的常见误区(373)  
第一节观点性错误(373)  
第二节材料性错误(375)  
第三节表达性错误(378)  
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辅导课程体系(38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86)      
精彩书摘
     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分为全省统考和部分地区单独考试。全省统考一般采取参加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笔试分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科),部分地区单独考试分为分类考试与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考试等。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笔试内容涵盖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写作题等。通过分析近几年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真题我们发现,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考查的题型多样。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个别地区还考查简答题、综合分析题、辨析题、公文写作题和材料写作题等,但题目整体难度不大,题量适中。  
  2.考查内容覆盖广泛。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考查的学科主要有政治、法律、经济、科技与生活、人文与历史、公文、管理、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保障基础知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写作题等。其中政治(含时政)、法律、经济、人文与历史等是重点考查内容。  
  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考试所涉及的学科和知识点非常繁杂,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把握一定的命题规律并且掌握复习技巧。  
  为了让考生更加清晰准确地了解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涉及学科的考查内容与考试特点,我们将对各学科内容进行逐一分析。  
  一、政治  
  【经典真题1】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许多地方政府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引入绿色GDP的概念,改变一味追求GDP数量的做法,在追求GDP数量的同时提升GDP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地方政府对GDP的认识转变体现了()。  
  A.矛盾的对立统一  
  B.辩证的否定观  
  C.量变导致质变  
  D.矛盾的普遍性  
  中公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并不是简单地再现原事物,简单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而是形式的回复、内容的发展,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地方政府对GDP发展的认识即经历了这样一个曲折和前进的过程,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故本题答案选B。  
  【经典真题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意志,“苍蝇”“老虎”一起打。官员腐败,往往是因为他们经不住外在的诱惑。下列名言警句有助于提高抵抗外在诱惑力的有()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C.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D.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中公解析:A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的是做人要看淡名利;B项“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说要克制自己的欲望;C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说的是视死如归的决心;D项“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说的是要坚持清廉的人生观。故本题答案选ABD。  
  二、法律  
  【经典真题1】甲、乙二人均系木材厂的工人。某日为某房主搬运木材,午休时,甲说不知这木材是否能燃烧。乙说我去试试,说完乙便用打火机去点,结果引燃了旁边的油桶,将房主的房子烧毁。乙对房子烧毁的态度是()。  
  A.疏忽大意的过失B.间接故意  
  C.意外事件D.过于自信的过失  
  中公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故本题答案选A。  
  【经典真题2】甲某是A市红河区的一个个体户,8月25日,红河区工商局以甲违法经营为由吊销了他的营业执照,同时处以罚款2000元。10月15日,甲某不服红河区工商局的处罚决定,申请复议,但遭到工商局的拒绝,工商局认为甲某的复议期限已过而不予受理。下列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A.本案被申请人是红河区工商局  
  B.本案复议机关是A市工商局  
  C.本案工商局的拒绝复议理由不正确  
  D.本案工商局拒绝复议理由正确  
  中公解析: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申请人,工商局属于省级以下垂直管辖的,复议机关是上一级主管机关,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申请复议。故本题答案选ABC。  
  三、经济  
  【经典真题1】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正常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  
  A.物价水平下降或者通货紧缩  
  B.物价水平上升或者通货膨胀  
  C.就业机会减少或者失业率提高  
  D.通货紧缩或就业机会增加  
  中公解析: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进而扩大赤字的方式实现,这一般会导致物价上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是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使得货币供给大于需求,货币贬值,导致通货膨胀。故本题答案选B。  
  【经典真题2】市场调节是指()。  
  A.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调节  
  B.通过市场竞争,由价值规律自发进行调节  
  C.把市场作为基础和主要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  
  D.以市场为基础,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  
  中公解析:市场调节是指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经济的运行。故本题答案选B。        
				
 
				
				
					2018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  内容详尽,紧扣考纲,助您一举登“公”!  本书是为2018年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精心编撰的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专用教材。针对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聘的最新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本书从内容选择、编排结构到习题设计,都力求做到全面、精准、实用,旨在帮助广大考生高效备考,掌握核心知识点,提升应试能力,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事业单位的职业梦想。  一、 紧扣考情,精准把握考试方向  本书编者深入研究了2018年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的官方公告、考试大纲以及近几年考试的真题,全面分析了考试的命题规律、考查重点、题型分布和难度趋势。本书所包含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提炼,确保与考试范围高度契合,避免了无效信息的干扰,让您的备考更有针对性。  二、 内容全面,覆盖考试核心模块  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涵盖的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本书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各模块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讲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1 共产主义思想的早期发展                1.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1.3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地位            第二章:物质世界和认识                2.1 物质的唯一性、多样性和运动的普遍性                2.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3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第三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1 矛盾的含义、实质和基本属性                3.2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3.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章:唯物辩证法                4.1 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2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4.3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第五章:历史唯物主义                5.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5.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4 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规律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                1.1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主要内容                1.2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改革开放                1.3 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2 科学发展观                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考查2018年及之前的考纲,但此处对最新思想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考生了解发展脉络)                    2.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                    2.3.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法律法规:        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 宪法的基本原则            1.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3 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1.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1 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            2.2 民事权利            2.3 民事法律行为            2.4 代理            2.5 民事责任        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基本概念和重要罪名)            3.1 犯罪的构成要件            3.2 刑事责任            3.3 常见犯罪类型(如:危害国家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等)        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            4.1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4.2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            4.3 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4.4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5.1 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终止            5.2 工资、休息休假、社会保险            5.3 劳动争议的解决        第六章: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简要介绍)            6.1 国家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6.2 网络安全法对网络空间主权、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管理学:        第一章:管理学基本原理            1.1 管理的含义、职能和特点            1.2 管理的基本原则(如:统一指挥、分工协作、权责一致、激励等)            1.3 管理的层次和技能        第二章:计划职能            2.1 计划的类型和作用            2.2 目标管理            2.3 决策的基本过程        第三章:组织职能            3.1 组织结构(直线制、职能制、矩阵制等)            3.2 部门划分的原则            3.3 权力和责任        第四章:领导职能            4.1 领导的内涵和理论(领导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            4.2 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等)            4.3 沟通        第五章:控制职能            5.1 控制的类型和过程            5.2 控制的常用方法            5.3 预算控制    人文历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            1.1 原始社会、夏商周时期            1.2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1.3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1.4 宋元时期            1.5 明清时期(重点关注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            2.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2 晚清时期(1840-19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2.3 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革命、建设与探索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1949年至今,重点是建国初期、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        第三章:世界现代史            3.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            3.2 第二次世界大战            3.3 冷战与两极格局            3.4 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四章:中国文化常识            4.1 诸子百家思想(儒家、道家、法家等)            4.2 传统节日、习俗            4.3 经典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            4.4 传统工艺美术(书法、绘画、陶瓷等)    科技常识:        第一章:基础科学知识            1.1 物理学基础(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基础知识)            1.2 化学基础(元素周期表、常见物质性质、化学反应基础)            1.3 生物学基础(细胞、遗传、进化、生态学基础)            1.4 天文学基础(太阳系、宇宙基本概念)        第二章:现代科技发展            2.1 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基础)            2.2 航天技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            2.3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医药)            2.4 新能源技术(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        第三章:科技与社会            3.1 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积极与消极)            3.2 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3.3 科技伦理与安全    时事政治(重点关注2017年底至2018年上半年):        第一部分:中央重要会议精神            1.1 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的会议精神(如:十九届三中全会)            1.2 重要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3 其他重要中央部委会议精神        第二部分:国家重要政策法规            2.1 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2.2 区域发展战略(如: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            2.3 重点民生政策(如:医疗、教育、就业、社保等)            2.4 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动态        第三部分:湖北省地方重要时政            3.1 湖北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精神            3.2 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举措            3.3 湖北省重大改革和创新项目        第四部分:国际重要时政            4.1 世界主要国家关系新进展            4.2 重大国际事件及其影响            4.3 国际组织活动(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三、 编排科学,突出重难点,易于掌握  本书按照“宏观框架+微观细节+重点突破+难点解析”的思路进行编排。     章节清晰,逻辑严谨: 每个模块都按照内在逻辑顺序划分章节,层层递进,便于考生理解和记忆。    要点突出,重点标记: 对于考试中的高频考点、核心知识点,本书通过醒目的标记(如加粗、下划线、特别提示等)予以突出,引导考生重点复习。    图文并茂,可视化学习: 适当运用图表、流程图、示意图等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理解的直观性。    术语解释,清晰明了: 对专业术语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帮助考生扫清理解障碍。  四、 精选习题,巩固提升,检验学习效果  本书在每章结束后都配有精心设计的习题,旨在帮助考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     题型多样,紧贴真题: 习题囊括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多种题型,与考试实际题型高度一致。    难度适中,梯度上升: 习题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帮助考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解题能力。    解析详尽,透彻理解: 对每一道习题都提供了详细的解析,不仅点明正确答案,更会深入剖析解题思路、方法和相关知识点,让考生举一反三,真正理解题目背后的原理。    历年真题汇总(另附,或在书中部分章节后): 本书还可能附带近几年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的真题,让考生提前熟悉考试难度和风格,是备考中不可或缺的参考。  五、 备考指导,助力高效学习  本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本贴心的备考指导书。     备考策略: 提供科学有效的备考方法和时间规划建议,帮助考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答题技巧: 传授实用的答题技巧和应试策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沉着冷静,发挥出最佳水平。    心态调整: 强调备考过程中的心态调整,帮助考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  本书适用对象:     2018年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的全体考生。    希望系统复习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的考生。    需要提升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的考生。  温馨提示:  本书虽然内容详尽,但事业单位考试考查的知识面广,考生仍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学习,多做练习,查漏补缺。我们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并充分利用本书的资源,您一定能在2018年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您考试顺利,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