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考试的公共基础考试是参加人数比较多的,同时每年的题目重复率也比较高。因此直接拿历年真题来复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特点:
★包含2005-2014共10年的真题
★按照各门学科单成一章,每章包括考试大纲、考题分布表和考题精解三部分。
★一书多用。每页答案集中在底部,同时兼顾复习指导和自我检测。
★增值服务。购买正版图书者,享受在线免费讲课等超多增值服务。
为了帮助广大勘察设计人员做好注册工程师基础考试的应考准备,编者根据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全国注册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和历年考题编写了本书。
本书按照各门学科单成一章,每章由考试大纲、考题分布表和历年考题精解3个部分组成。将2005~2014年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试真题按照考试科目分门别类地做了详细解答,以帮助考生进行高效率的复习。
马瑞强,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中华钢结构论坛子板块的版主,注册类考试辅导专家。曾出版《钢结构识图与构造》《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要点透视与考题精选》等图书。
前言
第1 章 高等数学 1
2005 年考题 3
2006 年考题 9
2007 年考题 14
2008 年考题 20
2009 年考题 26
2010 年考题 32
2011 年考题 39
2012 年考题 45
2013 年考题 51
2014 年考题 57
第2 章 普通物理学 64
2005 年考题 66
2006 年考题 68
2007 年考题 71
2008 年考题 73
2009 年考题 76
2010 年考题 79
2011 年考题 81
2012 年考题 83
2013 年考题 86
2014 年考题 89
第3 章 普通化学 92
2005 年考题 95
2006 年考题 98
2007 年考题 100
2008 年考题 103
2009 年考题 106
2010 年考题 109
2011 年考题 111
2012 年考题 113
2013 年考题 116
2014 年考题 118
第4 章 理论力学 122
2005 年考题 124
2006 年考题 127
2007 年考题 132
2008 年考题 136
2009 年考题 141
2010 年考题 144
2011 年考题 149
2012 年考题 152
2013 年考题 156
2014 年考题 159
第5 章 材料力学 163
2005 年考题 165
2006 年考题 171
2007 年考题 176
2008 年考题 181
2009 年考题 187
2010 年考题 191
2011 年考题 196
2012 年考题 200
2013 年考题 204
2014 年考题 209
第6 章 流体力学 215
2005 年考题 216
2006 年考题 219
2007 年考题 222
2008 年考题 225
2009 年考题 228
2010 年考题 230
2011 年考题 232
2012 年考题 2342013 年考题 236
2014 年考题 237
第7 章 电气与信息 240
7.1 电工电子技术 240
2005 年考题 241
2006 年考题 244
2007 年考题 248
2008 年考题 251
2009 年考题 255
2010 年考题 259
2011 年考题 262
2012 年考题 266
2013 年考题 270
2014 年考题 274
7.2 信号与信息技术 278
2009 年考题 279
2010 年考题 281
2011 年考题 282
2012 年考题 284
2013 年考题 286
2014 年考题 289
7.3 计算机技术 291
2009 年考题 293
2010 年考题 296
2011 年考题 298
2012 年考题 300
2013 年考题 303
2014 年考题 305
第8 章 工程经济 309
2005 年考题 310
2006 年考题 312
2007 年考题 314
2008 年考题 316
2009 年考题 317
2010 年考题 319
2011 年考题 320
2012 年考题 321
2013 年考题 323
2014 年考题 324
第9 章 法律法规 327
2009 年考题 328
2010 年考题 329
2011 年考题 331
2012 年考题 332
2013 年考题 334
2014 年考题 335
全国注册结构(一级)、土木(岩土、港口与航道道路)、电气(发输变电、供配电)、公用设备(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动力)、化工、环保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各专业的执业资格考试均需参加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合格之后才可参加相应的专业考试。
基础考试科目比较多,考试分上午、下午。上午卷内容为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电气电子技术、信息与信号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经济、法律法规。考题均为单选题,共计120 题,每题1 分。
为了帮助广大勘察设计人员做好注册工程师基础考试的应考准备,编者根据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全国注册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和历年考题编写了本书。
全书按照各门学科单成一章,每章由考试大纲、考题分布表、历年考题精解3 个部分组成。将2005~2014 年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试真题按照上午考试科目分门别类地做了详细解答,以帮助考生进行高效率的复习。
按考试的实际要求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确实能提高自己水平较弱的学习内容上,避免白花时间走弯路,直接围绕真题展开复习是最好的办法之一。根据历年真题的考点分布情况,考生可以高效率地复习,及时发现复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快速提高考试成绩。
本书由马瑞强任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分工如下:
高等数学 倪焕敏、徐黎明 普通物理 田梅青、石立春
普通化学 刘长春 理论力学 马瑞强、郭 猛
材料力学 马瑞强、胡田亚 流体力学 冯立岗
电工电子技术 徐顺清 信号与信息技术 徐黎明
计算机技术 徐黎明 工程经济 宋佃泉、胡田亚
法律法规 韩富江
本次修订中,为更好地为考生服务,尽量做到一书多用,编者把每道题目的答案一行全部集中到每页的底部,考生在复习中应注意到这点。如此一来,本书既可以起到复习指导的作用,又能满足读者练习自测的需求,毕竟拿历年真题作为练习是最有效的复习手段。
加入QQ 群时,请输入封底出版社圆形防伪标内文字,以保障正版图书读者的权益。
限于编者的水平和时间,本书中难免存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
2015 年12 月
对于一本旨在帮助考生通过高难度考试的工具书而言,其排版设计和细节处理往往能反映出编者的专业态度。然而,这本《注册工程师公共基础历年考题精解(第4版)》在这些方面给我的印象非常不佳,简直可以用粗糙来形容。首先,纸张质量和印刷清晰度就不尽如人意,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非常容易疲劳,这对于需要高强度复习的考生来说是种折磨。更严重的是,书中的图表和公式的排版混乱不堪,一些关键的示意图模糊不清,甚至出现了公式错位、变量标注缺失的情况。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关于材料性能测试的题目中,图表清晰度极低,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分辨出曲线上的几个关键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而书后的解析对此却避而不谈,似乎认为所有读者都能拥有和我一样的“鹰眼”和超强的空间想象力。这种对读者体验的漠视,让人感觉编者更像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匆付梓,而非真正站在考生的角度去精心打磨。一本好的辅导书,应当是复习的助力,而不是视觉和理解上的阻碍,但这本书在实际使用中,却常常让我感到心烦意乱,大大影响了我的复习效率和心境。
评分这本书的“第四版”更新带来的实际效用,是我最为怀疑的一点。在注册工程师这种专业性极强的考试领域,时效性意味着一切。新的标准、新的技术规范、新的安全要求,都是考试内容变化的驱动力。我本以为“第四版”会紧跟最新的行业动态,对那些在旧版中可能已经过时或者存在争议的解析进行彻底的修订。但深入研读后发现,很多“更新”似乎只是微小的文字调整,核心的解析思路和选用的参考数据仍然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例如,在涉及特定材料或环保参数的题目中,我发现书里引用的规范编号和具体数值,与我最近查阅的官方文件存在细微的、但足以影响计算结果的偏差。如果说注册工程师考试是对细节和时效性的极致考验,那么这本书在“与时俱进”这一点上,显然是有些力不从心的。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尝试,外包装换了,但内在的“酒”的保质期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延长。我本应相信一本“新版”教材的权威性,但事实是,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交叉验证书中的每一个关键数据,这使得我对它的依赖度越来越低,最终,它沦为了一个只能用来熟悉题型的参考资料,而失去了作为“权威解析”的信任基础。
评分我购买此书的初衷是想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系统分析,来把握出题人的思维定式和高频考点分布。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把精密的刻度尺,帮我校准我的学习方向。然而,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呈现出一种令人困惑的“碎片化”趋势。它将不同年份的试题不加区分地混合在一起,虽然声称是“按科目分类”,但每部分的题目难度和深度跨度极大,缺乏一个平滑的过渡。例如,在某个基础力学模块中,前一页可能还是高中级别的简单应用题,紧接着下一页就跳到了需要研究生级别知识背景才能理解的复杂耦合问题。这种突兀的难度跳跃,使得复习的节奏感荡然无存。一个正常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从基础概念的巩固,到复杂模型的建立与求解。这本书却像是在进行一场没有裁判的自由搏击,把所有能想到的题目一股脑地塞给你,却忘记了提供一个有效的“靶向定位”系统。对于时间宝贵的在职考生来说,最需要的不是题海战术,而是精准打击,而这本书恰恰是“海”多而“箭”少,让人感到复习过程充满了无谓的挣扎和方向感的迷失。
评分翻开这本书的封面,我原本期待的是一场严谨、细致的知识复盘,一套能助我直击考点、高效得分的秘密武器。可实际体验下来,我感觉自己像是参与了一场不太成功的“考古挖掘”。很多历年真题被收录进来是好事,但关键在于“精解”二字的含金量。遗憾的是,这本书的解析部分,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地复述了题目要求或给出了最终答案,对于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公式推导、设计规范的引用逻辑,几乎是只字不提。例如,在环境工程相关的一些计算题中,涉及到的排放标准和计算系数,书里直接给了一个数值,但却没有明确指出这个数值是依据哪一年的最新规范得出的,或者在特定工况下如何进行调整。这种处理方式让我非常不安,因为注册工程师考试恰恰是极其看重规范细节的。我不得不去查阅最新的标准手册,去验证书上提供的答案是否依然有效。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书本”的模式,完全背离了使用考题解析的目的——应该是让解析来指导我的学习,而不是让我去质疑解析本身。可以这么说,这本书的“精”度,远低于我的预期,“解”法更是流于表面,更像是一本简单的真题汇编,而非能提供深入见解的“精解”宝典。
评分这本号称“精解”的习题集,坦白说,在我的复习过程中,它更像是一个充满陷阱的迷宫。我满怀希望地想通过它来系统梳理知识点,尤其是那些每年都会变着花样考的重难点。然而,打开书本后,我立刻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首先是题目的编排逻辑,它似乎完全是按照考试的顺序胡乱堆砌的,缺乏应有的章节划分和知识点的梯度设计。这使得初学者完全无从下手,根本无法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更令人沮丧的是,很多题目的解析部分,与其说是“精解”,不如说是“一笔带过”。很多关键的计算步骤被直接省略,或者用一些模棱两可的术语带过去,丝毫没有体现出“精”的价值。比如,在涉及到结构力学的一些复杂受力分析题时,我需要对照其他教材才能理解出题者的意图,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我的学习成本和时间消耗。如果我只是依赖这本书,我担心自己最终会因为对这些模糊解释的误解而栽在考场上。这本书对于那些已经有扎实基础,只想快速刷题检验效果的考生也许能勉强应付,但对于我这种需要深入理解原理的备考者来说,它的帮助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是误导性的。我不得不花更多精力去甄别哪些解析是可靠的,哪些只是作者的个人臆测,这简直是在做无效的“二次学习”。
评分不错的书,应该是正版的
评分非常好(?▽?),一起加油吧
评分书不错,下次还来买,只是17年版的没出来!
评分送货很快,包装很好,总之满意
评分书稍有瑕疵,但京东快递还是很迅速,给个好评吧!
评分希望有用吧,买了备考。
评分屯书的屯书屯书的屯书屯书的屯书
评分物流很快,书本保护很好
评分这本书是老公自己用的啦,给宝宝买书,顺便给他凑个,考注册用的,书的质量其实是一般般,但是内容是必须的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