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继公《仪礼集说》十七卷,旨在辨明《仪礼》经、传、记的区别,阐发郑玄《仪礼注》的疏失。《集说》征引多人的笺释成果,断以己意。敖氏按照《仪礼》各卷的主旨分段规章,每一章均拟一简短标题,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敖继公不迷信郑注,敢于质疑经文及郑玄注的讹误疏失,明代以后,其学术影响逐渐扩大,但到了清代中后期,钱大昕、王鸣盛、曹元弼等人都对其有较为激烈的批评,期间差别,只是治学风气和取向不同而已。
此次整理,以通志堂本为底本,以《中华再造善本》中元刻明修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荟要本为校本。偶有四种底本经注皆误者,据阮刻《十三经注疏》本改正。
敖继公,字君善,福州长乐人,曾中进士,但廷试对策忤逆国相而受到排挤,外加宋末国事积重难返,遂不出仕,半生游学,后以授徒教学为生。晚年致力于《仪礼》的研究,著《仪礼集说》十七卷。
仪礼集说序
仪礼集说序
仪礼集说卷一
士冠礼第一
仪礼集说卷二
士昏礼第二
仪礼集说卷三
士相见礼第三
仪礼集说卷四
乡饮酒礼第四
仪礼集说卷五
乡射礼第五
仪礼集说卷六
燕礼第六
仪礼集说卷七
大射礼第七
仪礼集说卷八
聘礼第八
仪礼集说卷九
公食大夫礼第九
仪礼集说卷十
觐礼第十
仪礼集说卷十一
丧服第十一
仪礼集说卷十二
士丧礼第十二
仪礼集说卷十三
既夕礼第十三
仪礼集说卷十四
士虞礼第十四
仪礼集说卷十五
郊特馈食礼第十五
仪礼集说第十六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
仪礼集说第十七
有司彻第十七
敖继公礼仪集说后序
附录
最近刚入手这套《仪礼集说》,感觉像挖到宝藏一样!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非常感兴趣,总觉得里面蕴含着很多我们现代人已经遗失的智慧和规范。之前也翻阅过一些相关的书籍,但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零散,很难形成系统性的认识。这套《仪礼集说》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以一种非常清晰、有条理的方式,将《仪礼》这部重要的古代文献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对字面意思的解释,更着重于考证和阐释,将历代学者的观点融会贯通,给出了多角度的理解。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各种仪式的背景、目的以及具体操作的细致讲解。比如,在描写祭祀、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时,不仅说明了有哪些步骤,还解释了每一步的用意,以及它在当时社会所代表的意义。这种深入的解读,让我对古代社会的人情世故、伦理道德有了更深的体会。而且,书中的例证和引文也都很扎实,读起来非常有说服力。这套书的编排也十分用心,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反而越读越有味道,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礼乐教化的时代。
评分这套《仪礼集说》简直是为我这种对传统礼仪充满好奇,但又苦于无从下手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很多古籍虽然蕴含着智慧,但语言太过晦涩,阅读起来就像是在啃一本天书。这套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条文,而是通过“集说”的方式,将历代学者对于《仪礼》的解读汇集起来,并进行深入的阐释。我特别喜欢它将复杂的礼仪流程拆解成一个个小环节,然后逐一分析其背后的意义和操作细节。读的时候,我仿佛能看到古人是如何一丝不苟地遵循这些礼数,感受到那种庄重而又富有仪式感的氛围。书中的注解也十分详尽,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或者概念,都能很快得到解答,这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而且,它还不仅仅是学术性的探讨,还穿插了一些生活化的解读,让我明白这些古老的礼仪并非束之高阁,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读完之后,我对古代社会的结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甚至是对“礼”的理解都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套书的装帧也很精美,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作为收藏也很合适。
评分这套《仪礼集说》真的让我对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我一直觉得,礼仪不仅仅是形式,更是精神的载体,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这套书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仪礼》这部经典。它并非枯燥的学术研究,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解读。我最欣赏的是它将抽象的礼仪规范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结合,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古代社会生活的细节。例如,书中对祭祀、朝聘、乡射等不同场合的礼仪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分析了每种礼仪所包含的意义和象征。读的时候,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亲眼目睹了那些庄重而又充满智慧的仪式。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思考这些古代礼仪对于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让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能保留一些珍贵的传统。这套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引人入胜,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韵味,读起来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我平时对历史文化类的书籍比较感兴趣,但总是觉得很多关于古代礼仪的书籍要么过于艰深,要么过于通俗,很难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阅读乐趣的书。《仪礼集说》(全二册)的出现,可以说填补了我的这一遗憾。这本书并不是简单地对《仪礼》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通过“集说”的方式,汇集了历代学者对《仪礼》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梳理和分析。这使得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段礼仪规范,拓宽了视野。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礼仪场景的细致描绘,比如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等,作者通过层层剥茧的讲解,让这些曾经只存在于历史书中的仪式重新鲜活起来。读的时候,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那种庄重、肃穆的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的伦理和情感。而且,书中的注解和释义也非常详尽,对于一些不熟悉的古代词汇和概念,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难度。这套书不仅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对中国古代文明充满敬畏之心的人来说,这套《仪礼集说》简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首先要从它的根基——礼仪入手。《仪礼》作为古代重要的礼仪典籍,其内容博大精深,但自学起来确实难度不小。这套《仪礼集说》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门。它将《仪礼》这部经典化繁为简,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那些曾经神秘莫测的礼仪规范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欣赏它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的学术研究成果,使得解读更加全面和深刻。书中的每一章节都仿佛是一次深入的课堂,让我不仅了解了“是什么”,更理解了“为什么”。例如,在阅读关于古代士大夫的日常礼仪时,我深刻体会到了那种“举手投足皆是规矩”的生活哲学,以及它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塑造作用。这套书的文字风格典雅而不失生动,阅读过程充满智趣,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学识。
评分经典好书,东哥陪我钱,买一堆了
评分好书
评分很有水平的一本书
评分仪礼集说(全二册)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印刷质量好,书的内容很好,值得收藏
评分发货快,性价比高,不错。
评分好书!物流也很快!
评分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好书!物流也很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