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在SDN時代的應用

MPLS在SDN時代的應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西班牙] 安東尼奧,桑切斯-濛曰(Antonio Sanchez-Monge),[匈牙利] 剋日什托夫,格熱戈日,紮科維奇(Krzysztof ... 著,孫餘強,王濤 譯
圖書標籤:
  • MPLS
  • SDN
  • 網絡架構
  • 軟件定義網絡
  • 數據通信
  • 網絡技術
  • 路由與交換
  • 網絡協議
  • 電信技術
  • 網絡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69847
版次:01
商品編碼:1227752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頁數:77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在當今復雜的網絡中,如何讓來自多個廠商的服務設備平穩運行?本書從實用角度講解瞭如何在這樣的網絡中部署各種MPLS服務,而且涵蓋瞭具體的配置細節。通過本書,你將得知Juniper公司的Junos設備、Cisco公司的IOS XR設備,以及OpenContrail之間進行互操作的宜與忌。
本書作者是Juniper公司的網絡和雲技術專傢,他們講解瞭各種MPLS技術和應用如何藉助於以太網VPN、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無縫MPLS、齣站保護、外部路徑計算等服務和體係結構得以快速發展。本書旨在竭力呈現不同廠商網絡設備間互操作的場景,其所含內容均與讓網絡以****方式運行相關,不會對任何廠商有所偏袒。
本書涵蓋以下主題:
MPLS和SDN簡介;
MPLS四巨頭(LDP、RSVP-TE、IGP SPRING和BGP);
第三層單播和多播MPLS服務、第二層VPN服務、VPLS和以太網VPN服務;
域間MPLS服務;
底層和覆蓋層體係結構:數據中心、NVO和NFV;
集中式流量工程和TE帶寬預留;
如何讓MPLS流量傳輸和服務更具可擴展性;
基於IGP和RSVP-TE的穿越流量快速恢復;
針對流量快速恢復的FIB優化以及齣站服務流量快速恢復。

內容簡介

如何在由多廠商設備構成的復雜網絡中部署各種服務並讓服務平穩運行,一直是網絡架構師、網絡管理和運維人員上下求索的主題。
本書從實用角度講解瞭在由Juniper設備和Cisco設備構成的網絡環境中配置、部署MPLS服務的方法,其目的是竭力呈現在不同廠商網絡設備間進行互操作的場景,以便讓多廠商設備構成的網絡以****方式運行。本書共分為21章,其內容涵蓋瞭MPLS和SDN的簡介、MPLS中4種*重要的信令協議、第3層單播MPLS服務、藉助MPLS網絡傳播Internet多播流量、多播VPN、點對點第2層VPN、虛擬專用LAN服務、以太網VPN、域間MPLS服務、底層和覆蓋層體係結構、網絡虛擬化覆蓋、網絡功能虛擬化、流量工程簡介、TE帶寬預留、集中式流量工程、擴展MPLS流量傳輸和無縫MPLS、擴展MPLS服務、基於IGP的穿越流量快速恢復、基於RSVP-TE的穿越流量快速恢復、針對流量快速恢復的FIB優化、齣站服務流量快速恢復等。
本書篇幅宏大,內容實用,涵蓋瞭MPLS相關的所有主題。本書適閤有一定經驗的網絡架構師、網絡管理和運維人員閱讀。

作者簡介

Antonio Sánchez-Monge,Juniper公司高級工程師,剛從服務團隊調任SDN解決方案工程團隊。他擁有西班牙馬德裏自治大學物理與數學科學雙碩士學位。他在IP/MPLS網絡行業有16年的經驗,首先就職於Cisco公司的閤作夥伴HP公司,過去的11年裏,他一直效力於Juniper公司,主要與SP客戶打交道。Ato可以流利使用3種語言,握有Cisco(CCIE R&S #13098[榮譽])認證和Juniper(JNCIE-SP #222)認證。他為Juniper Networks Day One Library寫瞭好幾本書,主持瞭Junos Cup 2014。他天天都在接觸MPLS,從高級設計到技術細節都親自參與,他是Juniper公司的技術大牛,精通多種技術,包括多播VPN。Ato與妻子和兩個孩子都居住在郊區。在工作之餘,他積極參加戶外運動,熱愛大自然,喜歡聽好聽的音樂。
Krzysztof Grzegorz Szarkowicz,Juniper公司高級專業服務顧問,擁有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與經濟大學電氣工程學士學位。他在業界有20年的經驗,曾就職於HP實驗室、Telia Research公司、愛立信公司、Cisco公司,在過去的9年裏,一直效力於Juniper公司,擔任過研究員、項目經理、培訓講師和顧問等各種職位。Krzysztof能熟練運用4種語言,擁有Cisco(CCIE-SP #14550[榮譽])認證和Juniper(JNCIE-SP #400)認證。在Juniper公司,他是公認的MPLS專傢,在諸如無縫MPLS移動迴程等技術領域擁有豐富的現場經驗,並多次主持大型網絡項目的實施。他與Junos MPLS開發團隊聯係緊密。Krzysztof與妻子和4個孩子居住在一所鄉間村捨。在閑暇時間,他喜歡在山間徒步旅行,並酷愛彈吉他。

目錄

第1章 MPLS和SDN簡介 1
1.1 互聯網(The Internet) 1
1.2 ISP示例拓撲 4
1.2.1 服務提供商使用的路由器的
類型 5
1.2.2 BGP配置 7
1.2.3 BGP路由的信令和冗餘 11
1.2.4 未啓用BGP的核心網內的
數據包轉發 16
1.3 MPLS 17
1.3.1 MPLS實例 17
1.3.2 MPLS包頭 19
1.3.3 MPLS配置及轉發平麵 21
1.3.4 轉發等價類 26
1.3.5 再問,什麼是MPLS 27
1.4 OpenFlow 27
1.4.1 OpenFlow—基於流的轉發 28
1.4.2 OpenFlow:Openness
(開放性)和P4 29
1.5 SDN 30
1.5.1 控製和轉發平麵相分離 30
1.5.2 SDN和協議 32
1.6 SDN時代 32
第2章 MPLS“四巨頭” 37
2.1 LDP 38
2.1.1 LDP發現和LDP會話 39
2.1.2 LDP標簽映射 41
2.1.3 LDP和多條等價轉發路徑
(Equal-Cost Multipath) 48
2.1.4 LDP實現細節 52
2.1.5 區域間LDP 56
2.1.6 防止LDP網絡中的流量黑洞 56
2.2 RSVP-TE 59
2.2.1 RSVP-TE LSP基礎 61
2.2.2 RSVP-TE示例 68
2.2.3 受RSVP約束的路徑(RSVP-
Constrained Path)和ECMP 75
2.2.4 區域間(Inter-Area)RSVP-
TE LSP 79
2.2.5 RSVP自動隧道
(Auto Tunnel) 80
2.3 IGP和SPRING 81
2.3.1 SPRING示例 82
2.3.2 SPRING概念 88
2.3.3 SPRING鄰接段
(Adjacency Segment) 90
2.3.4 LDP、RSVP-TE和SPRING
之比較 91
2.4 帶標簽的BGP單播路由
(BGP-Labeled Unicast) 92
2.4.1 不運行IGP(IGP-Free)的
大型數據中心網絡 93
2.4.2 BGP-LU配置 96
2.4.3 在不運行IGP的數據中心網絡
中VM接入服務的配置 102
2.4.4 BGP-LU—信令和轉發
平麵 106
2.4.5 BGP-LU—SPRING擴展 108
第3章 第3層單播MPLS服務 110
3.1 6PE:用IPv4/MPLS核心網絡
傳輸IPv6流量 111
3.1.1 6PE—骨乾網相關配置
(PE設備) 112
3.1.2 6PE—RR配置 113
3.1.3 6PE—PE路由器上與接入
(CE)有關的配置 113
3.1.4 6PE—信令 116
3.1.5 6PE—轉發平麵 117
3.2 BGP/MPLS IP虛擬專用
網絡 121
3.2.1 附接電路和接入虛擬化 122
3.2.2 L3VPN簡介 123
3.2.3 L3VPN—信令 124
3.2.4 L3VPN—轉發平麵 128
3.2.5 L3VPN—PE上的骨乾網
相關配置 130
3.2.6 L3VPN—RR配置 131
3.2.7 L3VPN—PE的VRF
配置 132
3.2.8 L3VPN—Junos路由器的
路由錶 135
3.2.9 L3VPN—服務標簽分配 137
3.2.10 L3VPN—拓撲結構 138
3.2.11 L3VPN—環路避免 143
3.2.12 在VRF內訪問公網
(Internet) 145
3.3 路由目標約束 146
3.3.1 RTC—信令 147
3.3.2 RTC-RR配置 148
3.3.3 RTC—PE的配置 149
3.4 把MPLS服務與數據傳輸
平麵綁定 149
3.4.1 在默認實例中配置多個
loopback IP 150
3.4.2 建立通往不同loopback IP
地址的LSP 151
3.4.3 改寫BGP服務路由的
下一跳 154
第4章 藉助MPLS網絡傳播
Internet多播流量 156
4.1 IP多播 157
4.1.1 IP多播協議 158
4.1.2 IP多播模式 158
4.2 經典的Internet多播 159
4.2.1 開啓多播源主機和接收
主機 159
4.2.2 構造多播樹 161
4.2.3 經典的Ineternet多播—
跨核心網絡互連多播孤島 165
4.3 在遠程PE之間通告PIM join
消息 168
4.3.1 運營商IP多播套餐 168
4.3.2 PE間直通模式—用單播
IP隧道來建立PE間的PIM
鄰接關係 169
4.3.3 PE間直通模式—用多播
IP隧道來建立PE間的PIM
鄰接關係 170
4.3.4 PE間直通模式—通過
MPLS LSP來建立PE間的
PIM鄰接關係 173
4.3.5 超越PE間的直通模式—不建立PE間的PIM鄰接關係 174
4.4 在啓用帶內多點LDP信令機製
的MPLS網絡內傳播Internet
多播流量(Internet Multicast
over MPLS with In-Band
Multipoint LDP Signaling) 175
4.4.1 多點LDP 175
4.4.2 帶內信令 177
4.4.3 C-多播數據包在MLDP P2MP
LSP上的轉發過程 183
4.4.4 CE多宿主 188
4.4.5 mLDP帶內和PIM ASM 191
4.4.6 其他幾種基於MPLS的
公網多播服務套餐 191
第5章 多播VPN 192
5.1 mLDP+BGP VPN多播流量
傳輸模式 193
5.1.1 MVPN地址傢族 193
5.1.2 配置BGP MVPN 196
5.1.3 MVPN站點AD 198
5.1.4 用BGP發布C-多播(S,G)
Join狀態信息 200
5.1.5 用BGP和PMSI屬性建立
P-Tunnel 206
5.1.6 用多點LDP建立傳輸多播
流量的提供商隧道
(P-Tunnel) 211
5.2 RSVP-TE P2MP+BGP VPN
多播流量傳輸模式 217
5.2.1 通告包容PMSI—RSVP-
TE P2MP 218
5.2.2 通告選擇PMSI—RSVP-
TE P2MP 220
5.2.3 用RSVP-TE P2MP建立
P-Tunnel 221
5.3 啓用入站復製的BGP多播
VPN 226
5.3.1 包容PMSI—IR 227
5.3.2 選擇PMSI-IR 228
5.3.3 用其他類型的P-Tunnel配搭
BGP傳播多播VPN流量 229
5.4 BGP多播VPN網絡環境中的
CE多宿主 229
5.4.1 齣站PE冗餘 229
5.4.2 入站PE冗餘 229
5.4.3 製定最佳RD方案 230
5.5 C-PIM ASM模式下的BGP
多播VPN 231
5.5.1 ASM模式 232
5.5.2 C聚閤點—PE和CE的
配置 234
5.5.3 C-多播信令—在ASM模式下
讓PE行使C-RP功能 235
5.6 不一緻的C-單播和C-多播 236
第6章 點對點第2層VPN 238
6.1 L2VPN簡介 238
6.1.1 L2VPN使用案例 239
6.1.2 L2VPN拓撲分類 241
6.1.3 L2VPN信令和傳輸 242
6.1.4 P2P L2VPN各種接入技術 242
6.1.5 本書涵蓋的L2VPN的類型 244
6.2 用BGP發布VPWS 245
6.2.1 BGP L2VPN地址傢族 245
6.2.2 PE的BGP VPWS配置 246
6.2.3 BGP VPWS信令 249
6.2.4 L2VPN轉發平麵 253
6.2.5 BGP VPWS—CE以多宿主
方式連接到多颱PE 255
6.2.6 以太網OAM
(802.3ah,802.1ag) 260
6.2.7 BGP VPWS—VLAN標記
復用 260
6.2.8 BGP VPWS—VLAN標記的
轉換及操縱 263
6.2.9 BGP VPWS—PW首端
(PW Head-End,PWHE) 265
6.2.10 BGP VPWS負載均衡 268
6.3 用LDP發布VPWS 269
6.3.1 PE的LDP VPWS配置 269
6.3.2 LDP VPWS信令及轉發
平麵 270
6.3.3 LDP VPWS—CE多宿主和
PW冗餘 272
6.3.4 LDP VPWS-VLAN標記
復用 273
6.3.5 LDP VPWS—VLAN標記
轉換及操縱 274
6.3.6 LDP VPWS—PWHE 275
6.3.7 LDP VPWS-FAT 276
第7章 虛擬專用LAN服務 277
7.1 VPLS簡介 277
7.2 用BGP發布VPLS 280
7.2.1 BGP VPLS配置 280
7.2.2 BGP VPLS信令 281
7.2.3 BGP VPLS—高效BUM
復製 283
7.3 用LDP發布VPLS 285
7.3.1 LDP VPLS配置 285
7.3.2 LDP VPLS信令 287
7.3.3 LDP VPLS—通過BGP來
自動發現 288
7.4 VPLS網絡環境裏的VLAN和
學習域(learning domain) 291
7.4.1 默認VLAN模式下的
VPLS 291
7.4.2 Junos VPLS實例—規範化
VLAN模式 292
7.4.3 Junos VPLS實例—無VLAN
模式 293
7.4.4 Junos VPLS實例—VLAN感知
(VLAN-Aware)模式 294
7.4.5 Junos虛擬交換機 294
7.5 VPLS網絡環境內的集成路由
和橋接 295
7.5.1 Junos VPLS實例內的IRB
配置 296
7.5.2 Junos虛擬交換機內的IRB
配置 297
7.5.3 IRB的IOS XR配置 297
7.5.4 VPLS—IRB冗餘及長號狀
流量轉發 298
7.6 分層型VPLS
(Hierarchical VPLS) 301
7.6.1 LDP信令H-VPLS模式 301
7.6.2 用BGP來執行自動發現和
信令功能的H-VPLS模式 302
第8章 以太網VPN 304
8.1 用MPLS傳輸流量的
EVPN 304
8.1.1 EVPN VS.VPLS 304
8.1.2 EVPN的實現 305
8.1.3 EVPN—本書的拓撲 306
8.1.4 BGP EVPN地址傢族 306
8.1.5 用MPLS傳輸流量的
EVPN—Junos配置 307
8.1.6 EVPN MPLS—包容隧道和
自動發現 308
8.1.7 用MPLS傳輸流量的
EVPN—通告MAC地址 310
8.1.8 用MPLS傳輸流量的
EVPN—VLAN內橋接 311
8.1.9 用MPLS傳輸流量的EVPN—
VLAN間的流量轉發 312
8.1.10 用MPLS傳輸流量的
EVPN—全活(All-
Active)多宿主 318
8.2 用VXLAN傳輸流量的
EVPN 325
8.2.1 數據中心麵臨的難題 325
8.2.2 VXLAN 326
8.2.3 用VXLAN傳輸流量的
EVPN—動機 328
8.2.4 用VXLAN傳輸流量的
EVPN—轉發平麵 329
8.2.5 用VXLAN傳輸流量的
EVPN—Junos配置 330
8.2.6 用VXLAN傳輸流量的
EVPN—信令機製 330
8.3 提供商骨乾網橋接EVPN 331
8.3.1 PBB簡介 332
8.3.2 PBB EVPN簡介 333
8.3.3 PBB EVPN實現 333
8.3.4 PBB EVPN示例 333
8.3.5 PBB EVPN配置 337
8.3.6 PBB EVPN信令 340
第9章 域間MPLS服務 342
9.1 域間體係結構 342
9.2 Inter-AS的類型 344
9.3 Inter-AS選項A 345
9.4 Inter-AS選項B 347
9.4.1 Inter-AS選項B—信令和
轉發 347
9.4.2 Inter-AS選項B—Junos
配置 352
9.4.3 Inter-AS選項B—IOS XR
配置 354
9.4.4 Inter-AS選項B—在ASBR上
創建本地VRF(Inter- AS Option
B with Local VRF) 355
9.5 Inter-AS選項C 358
9.5.1 Inter-AS選項C部署模式下的
BGP會話 359
9.5.2 Inter-AS選項C—信令和
轉發 360
9.5.3 Inter-AS選項C—配置 363
9.6 運營商支撐運營商(Carrier
Supporting Carrier) 367
9.7 域間RSVP-TE LSP 368
第10章 底層和覆蓋層體係結構 370
10.1 覆蓋層和底層 370
10.1.1 覆蓋層和底層是相對的
概念 371
10.1.2 其他的基本概念 371
10.2 多轉發器網絡設備 372
10.2.1 單機箱網絡設備—轉發
平麵 372
10.2.2 單機箱網絡設備—控製
平麵 374
10.3 多機箱網絡設備 378
10.4 傳統的數據中心連網方式 379
10.4.1 L2橋接式網絡麵臨的難題 379
10.4.2 現代化數據中心網絡的
底層 381
10.4.3 現代化數據中心的
覆蓋層 381
10.5 數據中心底層—fabric 383
10.5.1 IP fabric—轉發平麵 384
10.5.2 含純分布式控製平麵的IP fabric
(IP fabrics with Distributed-Only
Control Plane) 387
10.5.3 含混閤控製平麵的IP farbic
(IP fabrics with Hybrid Control
Plane) 388
10.6 網絡虛擬化覆蓋 390
10.6.1 計算控製器 391
10.6.2 虛擬網絡控製器 392
10.6.3 NVO—控製數據包的
傳輸 392
10.6.4 NVO代理 393
第11章 網絡虛擬化覆蓋 394
11.1 OpenContrail簡介 395
11.1.1 OpenContrail控製器 395
11.1.2 計算、網關及服務節點 396
11.2 案例研究:私有雲 398
11.2.1 vRouter-VM鏈路編址 400
11.2.2 初始化vNIC—XMPP
作為類DHCP協議 402
11.2.3 互連VMs—XMPP
作為類BGP協議 405
11.2.4 將用戶與雲VM互連 409
11.3 虛擬網絡間的通信 411
11.4 網絡虛擬化覆蓋:L2_L3
模式 412
11.4.1 重溫VXLAN 412
11.4.2 子網內(L2)和子網間(L3)
流量 413
11.4.3 互連VM—用VXLAN
傳輸子網內流量 415
11.4.4 vRouter和網關節點—L2_L3
模式 417
11.5 將傳統的L2網絡集成進
NVO 419
11.5.1 L2網關和OVSDB 419
11.5.2 ToR服務節點 420
11.5.3 將物理服務器與覆蓋層
綁定 421
11.5.4 用OVSDB學習MAC
地址 425
11.5.5 物理服務器和OVSDB—
轉發平麵 427
第12章 網絡功能虛擬化 428
12.1 軟件定義網絡時代下的
NFV 429
12.1.1 虛擬還是物理 429
12.1.2 將NFV應用於服務
提供商 431
12.2 NFV的實際使用案例 432
12.3 NFV轉發平麵 433
12.4 NFV—VRF布局模式 435
12.4.1 傳統的VRF布局—穿越
VN模式 436
12.4.2 現代化VRF布局—雙VN
模式 438
12.5 NFV—“長途旅行”的
數據包 440
12.6 NFV控製平麵 442
12.7 NFV的擴容和冗餘 444
12.8 服務實例的類型 446
12.8.1 In-Network服務實例 447
12.8.2 In-Network-NAT模式服務
實例 447
12.8.3 transparent(透明)模式服務
實例 447
12.8.4 VM或container之外的網絡
服務功能 448
第13章 流量工程入門 449
13.1 TE協議 450
13.2 TE信息發布 451
13.2.1 通過OSPF發布TE 452
13.2.2 通過IS-IS發布TE信息 456
13.2.3 TED 458
13.3 TE靜態約束 459
13.3.1 TE metric 459
13.3.2 鏈路著色—管理組 462
13.3.3 經過擴展的管理組 467
13.3.4 風險共擔鏈路組 467
13.4 齣站對等工程 475
第14章 TE帶寬預留 478
14.1 TE靜態帶寬約束 478
14.1.1 TE帶寬屬性 478
14.1.2 默認TE接口帶寬 479
14.1.3 RSVP-TE帶寬預留的基本
機製 480
14.1.4 LSP優先級和搶占 483
14.1.5 流量計量和監管 485
14.2 TE自動帶寬(Auto-
Bandwidth) 487
14.2.1 自動帶寬入門 487
14.2.2 自動帶寬示例 490
14.2.3 自動帶寬配置 492
14.2.4 自動帶寬功能部署考量 493
14.3 動態入站LSP拆分/閤並 494
14.3.1 動態入站LSP拆分/閤並的
配置 495
14.3.2 動態入站LSP拆分/閤並
示例 496
第15章 集中式流量工程 498
15.1 BGP鏈路狀態 499
15.2 PCEP 500
15.2.1 PCE的實現 500
15.2.2 PCE和PCC間的交互 501
15.2.3 由PCE發起的RSVP-
TE LSP 502
15.2.4 由PCC發起的RSVP-
TE LSP 504
15.3 PCC標簽交換路徑信令 505
15.3.1 RSVP-TE LSP 505
15.3.2 SPRING (IGP) TE LSP 505
15.3.3 BGP LSP 506
15.4 PCC配置 507
15.4.1 由PCE發起的LSP的PCC
配置模闆 508
15.4.2 將PCC發起的LSP委托給
PCE 509
15.5 PCE使用案例 510
15.5.1 擴展鏈路屬性“調色闆” 510
15.5.2 增強的LSP搶占邏輯 511
15.5.3 不同的主、備路徑 512
第16章 擴展MPLS流量傳輸和
無縫MPLS 514
16.1 擴展IGP域 515
16.1.1 擴展IGP—OSPF 516
16.1.2 擴展IGP—IS-IS 517
16.1.3 擴展IGP-MPLS協議 517
16.2 擴展RSVP-TE 518
16.3 域內分層型LSP 521
16.3.1 RSVP-TE LSP“隧穿”
RSVP-TE LSP 522
16.3.2 LDP LSP“隧穿”
RSVP-TE LSP 522
16.3.3 SPRING LSP“隧穿”
RSVP-TE LSP 527
16.4 擴展域間流量傳輸 528
16.4.1 域間不分層型隧道 529
16.4.2 域間分層型隧道(無縫
MPLS[Seamless MPLS]) 530
16.5 在不運行IGP的網絡中擴展
流量傳輸 551
16.5.1 分層型BGP-LU 551
16.5.2 支持MPLS功能的服務器和
靜態標簽 557
第17章 擴展MPLS服務 560
17.1 分層型L3VPN 560
17.1.1 默認路由L3VPN部署
模式 562
17.1.2 默認路由+本地路由L3VPN
部署模式 581
17.1.3 僞綫首端終結(Head-End
Termination)L3VPN部署
模式 584
第18章 基於IGP的穿越流量
快速恢復 587
18.1 快速恢復概念 587
18.1.1 入站/穿越/齣站(Ingress/
Transit/Egress)流量傳輸
保護概念 587
18.1.2 全局修復(Global Repair)
概念 588
18.1.3 本地修復概念 589
18.2 無環備選 589
18.2.1 每鏈路LFA 591
18.2.2 每前綴LFA 596
18.3 提高LFA備用覆蓋率 607
18.3.1 通過LDP自動建立為LFA
所用的備用隧道
(遠程LFA) 607
18.3.2 手動建立為RLFA所用的
RSVP-TE備用隧道 613
18.3.3 拓撲無關快速重路由 617
18.3.4 修改默認的LFA決策算法 620
18.3.5 拓撲無關LFA 630
18.4 最高冗餘樹 639
第19章 基於RSVP-TE的穿越
流量快速恢復 645
19.1 RSVP-TE路徑保護 645
19.2 RSVP-TE設施(節點+鏈路)
保護 656
19.2.1 手動鏈路保護旁路(Manual
Link Protection Bypass) 657
19.2.2 手動節點+鏈路保護旁路 666
19.2.3 設施保護示例 669
19.2.4 自動保護旁路 674
19.3 RSVP-TE一對一保護 678
19.4 穿越流量快速恢復總結 683
第20章 針對流量快速恢復的
FIB優化 684
20.1 分層型下一跳 684
20.1.1 第20章和第21章所使用的
網絡拓撲 685
20.1.2 平麵型下一跳結構 686
20.1.3 間接下一跳(Junos) 687
20.1.4 鏈式復閤下一跳(Junos) 692
20.1.5 BGP PIC核心(IOS XR) 695
20.2 預先安裝通往多颱齣站PE的
下一跳(PIC邊界) 698
20.2.1 通往齣站PE的主、備用
下一跳 700
20.2.2 通往齣站PE的雙活
下一跳 703
20.2.3 BGP最優外部故障切換 705
第21章 齣站服務流量快速
恢復 707
21.1 服務鏡像(Mirroring)保護
概念 707
21.2 保護/備用齣站PE閤並
模式 710
21.3 (集中式)保護節點與備用
齣站PE分離模式 718
21.4 上下文ID的通告方法 728
21.4.1 Stub彆名通告方法 729
21.4.2 Stub代理通告方法 731
21.5 L3VPN PE→CE齣站鏈路
保護 736
21.6 第二層VPN服務鏡像 740
21.6.1 基於BGP的L2VPN服務
鏡像 741
21.6.2 基於LDP的L2VPN服務
鏡像 745
21.7 齣站對等工程保護 753
21.8 無縫MPLS體係結構中的
保護 757
21.8.1 AS邊界(ASBR-ASBR)
鏈路保護 758
21.8.2 邊界節點(ABR或ASBR)
保護 759
21.9 總結 767
《精進:如何構建你的核心競爭力》 內容簡介 在這個信息爆炸、技術飛速迭代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麵臨著一個共同的挑戰: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齣?如何確保自己的技能和知識始終與時俱進,甚至引領潮流?《精進:如何構建你的核心競爭力》一書,將為你提供一套係統、實用的方法論,幫助你深入剖析自我,洞察趨勢,最終構建起難以被取代的核心競爭力。 本書並非提供某一特定領域的“速成秘籍”,而是聚焦於那些適用於任何行業、任何崗位、任何年齡段的通用能力和思維模式。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理論闡述和實踐指導,引導讀者跳齣“術”的層麵,深入理解“道”的智慧,從根本上提升個人價值和職業生涯的韌性。 第一部分:認清“我”——深度自我認知與價值定位 在一切行動之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我是誰?”以及“我能提供什麼價值?”。這一部分將帶領讀者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探索,打破思維定勢,挖掘潛藏的優勢,並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社會價值鏈中的獨特位置。 認知地圖的重塑: 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內心的“認知地圖”。本書將教會你如何識彆和挑戰那些限製你成長的固有觀念、偏見和假設。通過“好奇心迴路”的激活,鼓勵讀者主動去接觸新信息,挑戰舊認知,不斷更新和完善自己的認知地圖,從而更客觀、更準確地理解自身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優勢的識彆與放大: 許多人習慣於關注自己的短闆,並花費大量精力去彌補。然而,真正讓你脫穎而齣的,往往是那些不顯眼的優勢。《精進》將提供一套科學的方法,幫助你識彆那些讓你在他人之上、自然而然就能做得齣色的領域。這包括對過往成功經曆的拆解,對興趣和熱情源頭的追溯,以及通過他人的反饋來佐證。一旦優勢被確認,本書將指導你如何係統地投入資源,將這些優勢放大,使其成為你獨一無二的“殺手鐧”。 價值的定義與量化: 在職場中,價值的體現往往是多維度的。本書將引導你思考,你為他人(同事、客戶、組織)帶來瞭什麼實質性的改變和提升?這種價值是可衡量的嗎?你如何將那些看不見的努力轉化為可被認可的成果?我們將學習如何從“任務完成者”轉變為“價值創造者”,關注結果而非過程,關注影響而非忙碌。通過“價值鏈思維”,你將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整個鏈條中的作用,並找到提升價值的關鍵節點。 第二部分:洞察“趨勢”——把握時代脈搏與前沿動態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固守原地等於後退。《精進》將為你打開一扇觀察外部世界的窗口,讓你學會如何精準地捕捉信息,辨彆趨勢,並提前布局。 信息洪流的篩選與導航: 我們每天都被海量信息淹沒,如何從中淘齣金子,而不是被沙子掩埋?本書將提供過濾信息、識彆噪音的實用技巧,包括如何建立高效的信息獲取係統,區分可靠來源與傳播謬誤,以及如何利用“信息熵”的概念來管理信息攝入。你將學會成為一個“信息生産者”的夥伴,而非僅僅是“信息消費者”。 前沿動態的深度解讀: 僅僅知道有哪些新技術、新概念是不夠的。本書將引導你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理解這些趨勢背後的驅動力、潛在影響以及它們如何相互關聯。我們將學習如何從宏觀的經濟、社會、科技層麵去審視事物,預測可能齣現的變化,從而具備“預見性”。這包括對“技術奇點”、“範式轉移”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將它們與個人發展相結閤。 跨界融閤的思維模式: 如今,真正的創新往往發生在學科和領域的交叉點上。《精進》將鼓勵你打破專業壁壘,主動學習和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思想。你將學會如何從一個領域遷移成功的經驗和方法到另一個領域,從而激發齣新的解決方案和視角。這種“跨界學習”將極大地拓寬你的思維邊界,讓你在復雜問題麵前擁有更靈活的應對策略。 第三部分:構建“核心”——係統化能力提升與持續進化 認識瞭自己,洞察瞭趨勢,接下來的關鍵是如何將這些轉化為可持續的競爭力。本書將提供一套係統化的方法,指導你如何構建起彆人難以復製的核心能力。 “知行閤一”的實踐路徑: 理論學習固然重要,但真正的能力是在實踐中鍛造齣來的。《精進》強調“知行閤一”,指導你如何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可執行的行動,並在行動中不斷迭代優化。我們將學習“精益創業”的思維模式,如何在小步快跑中測試想法,收集反饋,並快速調整方嚮。 “復利效應”的投資策略: 核心競爭力的構建並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積纍、螺鏇上升的過程。本書將引導你運用“復利思維”來投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這意味著你要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那些能夠産生持續迴報的領域,比如深度學習、關鍵技能的打磨、人脈網絡的構建等。每一個看似微小的進步,在時間的復利作用下,都將轉化為驚人的成長。 “學習型組織”的個人實踐: 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你同樣可以打造一個高效的“學習型組織”。本書將指導你如何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知識管理係統,如何進行有效的反思和總結,以及如何與他人協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你將學會如何從每一次經驗中提煉齣可遷移的規律,並將這些規律融入到下一次的實踐中,形成一個良性的成長閉環。 “情商與韌性”的內在驅動: 即使擁有再強的技術能力,缺乏有效的情緒管理和抗壓能力,也難以在復雜環境中持久發展。《精進》將觸及情商的重要性,教會你如何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有效地與他人溝通協作,以及如何在麵對挫摺和失敗時保持韌性,並從中汲取力量。這些內在的驅動力,將是你持續精進的堅實後盾。 結語 《精進:如何構建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一本寫給每一個渴望成長、尋求突破的讀者的書。它不是提供一個虛幻的終點,而是為你指明瞭一條持續精進的道路。通過係統地學習本書的理念和方法,你將能夠: 更清晰地認識自我,發現並放大你的獨特優勢。 更敏銳地捕捉時代脈搏,預測並適應未來的變化。 更係統地構建你的核心競爭力,使其成為你在任何時代都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自我革新的契機。請跟隨本書的指引,開始你的精進之旅,成為那個在不確定性時代中,依然能穩健前行、不斷創造價值的自己。

用戶評價

評分

我發現這本書在解釋諸如EVPN-VXLAN與MPLS L2VPN的對比時,展現瞭極高的客觀性和平衡性。作者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詳盡地比較瞭它們在擴展性、運維復雜度和性能指標上的差異,這對於需要在不同技術路綫間做決策的決策者非常重要。尤其值得稱贊的是,書中對於如何將MPLS基礎設施作為SDN底層承載網(Underlay)進行統一資源池化管理的討論,這使得網絡資源的利用率得到瞭極大的提升。書中的案例分析往往能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例如,如何通過PCEP實現實時的帶寬預留和按需路徑計算,這對於高帶寬、低延遲的金融或媒體行業應用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讀完後,我對網絡自動化和可編程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

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深入剖析瞭MPLS技術在SDN架構下的演變與融閤。作者並沒有停留在傳統MPLS的教科書式講解,而是將重點放在瞭如何利用SDN的集中控製和可編程性來優化和增強MPLS的應用場景。我特彆欣賞其中對L3VPN和TE(Traffic Engineering)在SDN環境下的具體實現路徑的探討,這對於正在進行網絡架構升級的工程師來說,無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書中對Overlay和Underlay網絡的協同工作機製的分析尤為精彩,它清晰地闡述瞭如何利用SDN控製器來動態管理MPLS標簽分發和路徑選擇,而不是僅僅依賴於傳統的路由協議。這種前瞻性的視角,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未來網絡基礎設施的構建方嚮,非常適閤希望將現有MPLS網絡平滑遷移到更現代化、更靈活的架構中的技術人員。整體而言,這本書不僅是技術的講解,更像是一份實用的路綫圖。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老練,它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網絡架構師在與你進行一對一的深度交流。它沒有堆砌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側重於解決實際工程中的痛點。例如,書中對MPLS網絡在多雲環境下的互聯互通問題進行瞭深入剖析,並提齣瞭基於SDN的統一策略管理方案。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故障恢復和業務連續性的章節,它詳細描述瞭如何利用SDN的全局視野來快速檢測和繞過網絡中斷,相較於傳統網絡的收斂時間,這種基於策略的快速重路由機製展示瞭巨大的優勢。這本書對於中高層網絡管理者而言,提供瞭一個從戰略層麵理解MPLS演進方嚮的絕佳視角,它不僅僅是技術手冊,更像是關於網絡敏捷性的思考集。

評分

坦白說,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一開始我以為它會聚焦於SDN如何“取代”MPLS,但實際內容卻展現瞭兩者如何“協同作戰”。作者花費瞭大量的篇幅來介紹BGP-LS和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PCE) 協議在SDN/MPLS集成中的關鍵作用,這一點對於我這種對控製平麵和數據平麵分離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書中對Segment Routing(SR)如何利用MPLS基礎設施實現更精細的流量工程的論述非常到位,它不僅解釋瞭SR的工作原理,還通過實際案例展示瞭如何利用SR-MPLS實現服務的快速部署和故障隔離。閱讀完後,我對如何利用現有硬件資源,通過軟件定義的控製邏輯,最大化MPLS隧道的效率和彈性,有瞭全新的認識。那些復雜的概念被作者分解得非常清晰,配圖也極具說服力。

評分

這是一部結構嚴謹、內容充實的著作。它的價值在於,它沒有將MPLS視為一個過時的技術,而是將其置於現代網絡架構的中心,探討其如何被SDN賦能以適應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的需求。作者對T-MPLS(Timing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和傳統MPLS在傳輸層麵的差異化處理,以及如何利用MPLS標簽棧來承載SRv6等新協議的混閤部署策略,顯示瞭作者深厚的功底。這本書的章節組織邏輯性極強,從基礎概念的再梳理,到高級控製平麵的集成,再到最終的運維與自動化實踐,層層遞進,令人信服。對於希望在不推倒重來的前提下,對現有MPLS骨乾網進行智能化升級的技術團隊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評分

這價錢。買的書,紙張不行就算瞭,各位看圖吧。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一般般

評分

很好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內容不錯

評分

還不錯,推薦,還不錯,推薦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