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前衝刺試捲(初級中學)》適用於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物理學科衝刺階段的備考,為方便廣大考生在備考中找準考試突破點,梳理考點,把握考查趨勢,在短時間內有效提高應考能力,中公教師資格考試圖書研發團隊精心編製瞭本套試捲。本套試題具有以下特色:
(1)緊扣真題,代錶性高
中公考前衝刺試捲參照教師資格考試大綱,深入分析真題的考點、題型、考查難度,選取契閤大綱與真題的試題編製而成。緊扣大綱與真題,具有較高的代錶性。
(2)精心編寫,直擊考點
在分析教師資格考試的曆年考查趨勢和真題中的細微變化的基礎上,中公教師資格考試圖書研發團隊對命題趨勢進行瞭細緻深入的分析,並將研發成果融入本試捲中,幫助考生明確考試方嚮,直擊考試要點。
(3)深度解析,實用性佳
本試捲答案與解析部分以“知識點、答案和解析”的形式提煉核心考點,明析解題思路,幫助考生準確把握考查的知識點,通過深度解析提高考生應考能力,增強實用性。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前衝刺試捲(初級中學)》中公考前衝刺試捲參照教師資格考試大綱,深入分析真題的考點、題型、考查難度,結閤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特點,選取契閤大綱與真題的試題,精編瞭5套考前衝刺試捲,幫助考生找準考試切入點。本試捲答案與解析部分以“知識點、答案和解析”的形式提煉核心考點,明析解題思路,深入淺齣地做瞭詳盡的解析,幫助考生在最後衝刺階段快速熟悉解題思路,有效的提高實戰能力。
目錄
教師資格考試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考前衝刺試捲(一)(1)
教師資格考試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考前衝刺試捲(二)(9)
教師資格考試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考前衝刺試捲(三)(17)
教師資格考試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考前衝刺試捲(四)(23)
教師資格考試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考前衝刺試捲(五)(30)
精彩書摘
教師資格考試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
考前衝刺試捲(一)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鍾,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在試捲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在每小題列齣的四個備選項中,隻有一個是符閤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塗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圖是探究平麵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a為玻璃闆,b和c是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為瞭保證實驗效果應選擇較薄的玻璃闆
B.實驗時玻璃闆a應與水平桌麵垂直放置
C.沿水平桌麵移動蠟燭c前應先將其點燃
D.該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
2.如圖,竪直嚮上的勻強電場中,絕緣輕質彈簧竪直立於水平地麵上,上麵放一質量為m的帶正電小球,小球與彈簧不連接,施加外力F將小球嚮下壓至某位置靜止。現撤去F,使小球沿竪直方嚮運動,在小球由靜止到離開彈簧的過程中,重力、電場力對小球所做的功分彆為W1和W2,小球離開彈簧時的速度為v,不計空氣阻力,則上述過程中()。
A.小球的重力勢能增加W1
B.小球的電勢能減少W2
C.小球的機械能增加W1+mv2
D.小球與彈簧組成的係統機械能守恒
3.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分彆在T1、T2溫度下發生等溫變化,相應的兩條等溫綫如圖所示,T2對應的圖綫上A、B兩點錶示氣體的兩個狀態,則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溫度為T1時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比T2時大
B.A到B的過程中,氣體內能增加
C.A到B的過程中,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
D.A到B的過程中,氣體分子單位時間內對器壁單位麵積上的碰撞次數減少
4.如圖所示,平行闆電容器的兩個極闆為A、B,B闆接地,使A闆帶有電荷量+Q,B闆帶有電荷量-Q,闆間電場中有一固定點P,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若將B闆固定,A闆下移時,P點的電場強度不變,P點電勢降低
B.若將B闆固定,A闆下移時,P點的電場強度增大,P點電勢升高
C.若將A闆固定,B闆上移時,P點的電場強度不變,P點電勢降低
D.如果A闆固定,B闆上移時,P點的電場強度增大,P點電勢升高
5.如圖所示,實綫是電場中的等勢綫,為中心對稱圖形,部分等勢綫的上端標齣瞭其電勢數值;虛綫是以中心點為圓心的圓,a、b、c、d是圓周跟等勢綫的交點;M、N是中軸綫跟等勢綫的交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c、d四點的電勢都相等
B.a、b、c、d四點的電場強度大小都相等、方嚮都相同
C.電子若從a點運動到c點,則剋服電場力做的功大於0.4eV
D.電子若在M點由靜止釋放,則將沿中軸綫穿越電場區域嚮N點運動,此過程加速度先減小後增加
6.如圖所示,在空氣中有一直角棱鏡ABC,∠A=30°,一束單色光從AB邊射入棱鏡,入射角為45°,垂直於BC邊射齣,則該棱鏡的摺射率為()。
A.B.C.1.5D.
7.某班同學去部隊參加代號為“獵狐”的軍事學習,甲、乙兩個小分隊同時從同一處O齣發,並同時捕“狐”於A點,指揮部在熒光屏上描齣兩個小分隊的行軍路徑如圖所示,則()。
A.甲隊的平均速度小於乙隊B.甲隊的平均速度大於乙隊
C.兩個小分隊運動的平均速率相等D.甲隊的平均速率大於乙隊
8.在勻強磁場中有一個靜止的氡原子核(22286Rn),由於衰變它放齣一個粒子,此粒子的徑跡與反衝核的徑跡是兩個相外切的圓,大圓與小圓的直徑之比為42∶1,如圖所示。那麼氡核的衰變方程應是下列方程中的哪一個?()
A.22286Rn→22287Fr+0-1eB.22286Rn→21884Po+42He
C.22286Rn→22285At+01eD.22286Rn→22085At+21H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9.新課導入有多種方式。以“光的反射”為例,簡述三種新課導入的方式。
10.結閤實例說明,如何加強物理學與生産、生活的聯係。
《中學物理教師資格考試備考指南》 內容梗概 本書並非針對特定年份或特定考試機構的衝刺模擬試捲,而是一本麵嚮全國初中物理教師資格證考試的綜閤性備考指導用書。它旨在幫助考生係統梳理初中物理學科的核心知識點,掌握高效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從而全麵提升應試能力,順利通過考試。本書聚焦於考試大綱要求的核心內容,以知識點梳理、能力提升和實戰演練相結閤的模式,為考生提供一條清晰、高效的學習路徑。 詳細內容解析 第一部分:學科知識精講與梳理 這一部分是本書的核心,旨在幫助考生紮實掌握初中物理的全部知識體係,並以考試為導嚮進行深度梳理。 物理概念與規律的精準解讀: 力學部分: 涵蓋瞭運動的描述(運動的相對性、參照物、勻速直綫運動、變速直綫運動、麯綫運動)、速度、加速度、慣性、摩擦力、重力、彈力、壓強、浮力、功、功率、機械能(動能、勢能、機械能守恒)、簡單機械(杠杆、滑輪)、機械效率等。本書將對每一個核心概念進行嚴謹的定義、原理闡述,並輔以生活中的實例和實驗現象進行類比講解,幫助考生建立直觀理解。對於關鍵公式,如速度公式 $v = s/t$、重力公式 $G = mg$、壓強公式 $p = F/S$、浮力公式 $F_{浮} =
ho_{液}gV_{排}$、功的公式 $W = Fs$、功率公式 $P = W/t$ 等,不僅會給齣推導過程,還會深入剖析其適用條件和變形應用,並列舉經典例題,指導考生如何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 熱學部分: 重點講解內能、熱傳遞(傳導、對流、輻射)、比熱容、熱脹冷縮、物態變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內能與做功、熱機效率等。對於比熱容的概念,將通過不同物質吸放熱的對比實驗進行深入分析;對於物態變化,將結閤生活中的現象(如冰化水、水蒸發、霧的形成)進行解釋,並提供相應的圖像分析指導。 電學部分: 這是初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本書將細緻講解電荷、靜電現象、電流、電壓、電阻、歐姆定律、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特點及規律、電功、電功率、焦耳定律、傢庭電路、安全用電、磁場、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電磁感應、發電機、電動機原理等。對於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將通過電阻串並聯電路的計算題進行強化訓練;對於電功率和焦耳定律,將分析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如電熱器、白熾燈)和安全問題。電磁部分將著重於概念的理解和現象的解釋,並結閤實驗原理圖進行分析。 光學部分: 涵蓋瞭光的直綫傳播(影子、日食、月食)、光的反射(平麵鏡成像、反射定律)、光的摺射(透鏡成像、生活中的應用)、光的色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原理等。本書會通過大量的圖形分析,幫助考生掌握反射和摺射的作圖方法,理解透鏡成像的規律(“一虛二實三看”)及其在光學儀器中的應用。 聲學部分: 介紹聲音的産生與傳播、聲音的特性(音調、響度、音色)、噪聲及其防治、超聲波的應用等。 分子熱運動和物質結構: 簡要介紹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物質的兩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及其特徵。 物理實驗設計與操作指南: 實驗原理迴顧: 針對教材中齣現的經典實驗,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條件”、“測量平均速度”、“探究平麵鏡成像特點”、“探究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電壓規律”、“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等,本書將詳細迴顧實驗的原理、目的、器材,並指導考生如何理解實驗設計的邏輯。 實驗操作規範與注意事項: 重點講解實驗中的關鍵操作步驟、儀器儀錶的正確使用方法(如電壓錶、電流錶的量程選擇和連接)、數據記錄與處理的規範,以及實驗過程中可能齣現的錯誤及規避方法。 實驗誤差分析與評估: 指導考生理解實驗誤差的來源(係統誤差、隨機誤差),學會分析誤差産生的原因,並掌握評估實驗結果準確性的基本方法。 創新實驗設計探討: 針對部分考察創新實驗設計能力的題目,本書會提供一些思路和範例,引導考生如何在現有器材和條件下,設計齣解決問題的實驗方案。 物理思想方法與科學素養: 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強調控製變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類比法等科學研究方法在物理學中的應用。例如,在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時,如何運用控製變量法;在學習“等效電路”時,如何運用等效替代法。 科學思維與邏輯推理: 引導考生如何在解題過程中進行嚴謹的邏輯推理,分析因果關係,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 物理學史與科學精神: 簡要介紹一些重要物理學傢的貢獻和科學發現的過程,培養考生對物理學的興趣和科學探索精神。 第二部分:教學能力提升與模擬演練 這一部分側重於提升考生的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教學評價以及學科滲透等方麵的能力。 教學設計與教案撰寫: 教學目標的確立: 指導考生如何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情,科學、全麵地設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麵的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重難點分析: 幫助考生識彆教材中不同知識點的教學重難點,並提供有效的突破策略。 教學過程的組織與設計: 講解如何設計引人入勝的導入環節,如何組織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討論等方式主動學習,如何進行知識的梳理與遷移,以及如何設計有效的總結與鞏固環節。 教案結構與要素: 詳細解析一份規範的教案應包含哪些要素(如課題、課型、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闆書設計、作業設計等),並提供範例教案供參考。 多媒體教學的應用: 探討如何在教學中恰當、有效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和效率。 課堂教學實施與互動: 師生互動策略: 傳授如何通過提問、引導、鼓勵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課堂的有效互動。 課堂提問技巧: 講解不同類型問題的設計(如啓發性問題、發散性問題、鞏固性問題),以及如何根據學生的迴答進行追問和點評。 課堂管理與紀律: 提供一些有效的課堂管理技巧,幫助考生處理課堂上可能齣現的突發狀況,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 評價與反饋: 指導考生如何進行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如何及時有效地嚮學生反饋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改進。 教學評價與反思: 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介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錶現性評價等不同評價方式,以及如何將其有機結閤。 評價的依據與工具: 指導考生如何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閤理的評價標準和評價工具(如測試題、觀察記錄錶、學生作品等)。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強調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指導考生如何從教學的成功與不足中總結經驗,不斷改進教學。 學科滲透與綜閤應用: 科學精神與價值觀的滲透: 講解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滲透科學探究精神、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愛國主義情感等。 與其他學科的聯係: 引導考生思考物理知識與數學、化學、生物、技術等學科之間的聯係,並在教學中適時體現。 生活中的物理: 強調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係,指導考生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和應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三部分:模擬測試與考情分析 為瞭幫助考生檢驗學習效果,熟悉考試題型,本書提供高質量的模擬試題。 模擬試捲: 包含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等多種題型,全麵覆蓋考試大綱要求。 詳細解析: 對每一道模擬試題提供詳盡的解析,不僅給齣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分析解題思路、關鍵步驟、易錯點,以及相關的知識點拓展。 考情分析與備考策略: 結閤曆年考試的特點,分析考試的重點、難點和趨勢,為考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備考策略和時間規劃建議。 本書特色 體係化: 結構清晰,內容由淺入深,涵蓋初中物理知識和教學能力兩大核心模塊。 針對性: 緊扣教師資格考試大綱,聚焦考試熱點和難點,為考生提供精準有效的指導。 實用性: 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閤,不僅講解知識,更注重提升教學能力和應試技巧。 全麵性: 包含知識精講、實驗指導、教學設計、模擬測試等多個環節,為考生提供一站式備考解決方案。 易讀性: 語言通俗易懂,排版閤理,便於考生理解和記憶。 本書旨在成為每一位 aspiring 初中物理教師的得力助手,幫助大傢自信、從容地迎接教師資格考試的挑戰,邁齣成為一名優秀物理教師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