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掉头发?
经常失眠、心悸?
头晕、面色憔悴是由什么原因引起?
为什么眼睛干涩时点眼药水也没有缓解?
为什么最近说话变得有气无力的?
......
其实这些都和身体的五脏功能失衡密切相关。
如果将身体看作是一个大工厂,那么五脏就是工厂里必不可少的机器,这些机器彼此配合,正常运转,工厂就会得以维持下去。其中的任何一个机器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工厂倒闭。可见,五脏是人身之宝, 它能定寿命、保健康,是养生的根本所在。为此,若想颐养天年,必须养好五脏。
本书从认识五脏开始,浅显易懂的中医理论,让你对应自己身体容易出现的问题,轻松就能查明自己五脏的健康状况。居家的养生方法和小妙招,简单易行,配以食谱让你吃得既健康又能对症调理好自己的五脏。
赵迎盼,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治医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著名的中医专家唐旭东,坚定地贯彻“药食同源”的中医理念,提倡以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治未病”。对于还未到疾病状态的身体不适,如常见的便秘、腹胀、痘痘等,也主张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来改善。
忙碌的学业和工作日程中,赵医师每时每刻都活力满满,因为她有自己独特的保养方式,那就是让五脏和,让气血通。于是就有了这一本书,希望所有的人能更加健康,让身体舒服,也让心舒服。
五脏是如何工作的
肾是一个人的“本”
肾是一个人的“本”。对此,《黄帝内经》里面有这样的论述:“夫精者,生之本也。”肾精不仅能决定先天身体状况,也能决定后天身体强弱,寿命长短。不仅是肾精、肾气,肾中阴阳也都是维持生命的根本所在。
人的生命形成需要先天之精
中医认为“肾藏精” 。肾中所藏的精,一部分是生殖之精,一部分是对身体具有滋养作用的精华物质,如气、血、津液等。
生命由先天之精所孕,靠后天之精源源不断地进行补充。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后天之精由脾胃所化生。若父母先天肾虚,会影响到生殖、繁衍后代的基本功能,所以肾不能虚。
人体生长、发育也由肾气所决定
人体的生长发育,肾气起到催化、推动的作用。对此,《黄帝内经》里面也有相关论述,如:“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这段话所表述的意思为在肾气的作用下,女子七岁的时候开始换牙,头发也逐渐长长。随着肾气的逐渐充盈,有了月经,具备了孕育功能,筋骨强壮……若肾气虚,小孩子会出现发育迟缓、手足发软、站立行走较迟等典型症状。
将肾养好了,生命力才会比较强,而且比较长久
肾是身体里面的宝贝,随着年纪的增长,若想保持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 就一定要养好肾。只有将肾养好了,才能健康,才能抗衰延年。
脾是管“仓廪”的官
《黄帝内经》里面讲:“脾胃者,仓廪之官。”“仓廪”就是储藏粮食的地方。生命的维持离不开粮食,粮食充足了,人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不仅能安心过日子, 还能去充实精神生活。五脏中的脾,主要责任就是为身体提供充足的“粮食”,让身心无忧。
脾能为身体制造气血
身体要储备的粮食就是“气血” 。气血具有濡养作用,气血充盈,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就能得以正常运行,肌肤就能白皙光滑,筋骨就能强壮,头发柔顺、眼睛有神。
脾能将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气血,并且统筹大局,及时进行调度,将气血派往各处,进行濡养。只要脾健康,气血就能不断生新,对耗损的一部分进行补充,并使得气血循行有序,滋养有力。
脾虚身体就弱
一旦脾虚,自然调度力就弱了,供应身体的粮食不足,就会出现健康问题。对此,中国金代著名医家李东垣说过这样的话:“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所以不管是小孩子,还是中老年人都一定要护好脾胃。头晕眼花、面色发白、眩晕、身体消瘦、腹泻……这些不适就是脾出现问题的症状表现。这种情况下,可以从补脾着手来进行调理改善。
补脾气的常用食物
补脾主要补的是脾气,饮食上可选用红枣、山药、玉米、豆腐、牛肉、鸡肉、兔肉、牛肚、 猪肚等,这些食物具有良好的补脾气功效。
我们的脾胃是如何工作的
中医所说的脾胃,实际上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主要包括胃肠道等消化系统。中医认为,脾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食物转化成气血。下面就来说一下脾胃的工作过程。
在我们咀嚼食物的过程中,胃会相应扩张,以容纳大量的食物。胃中有了食物之后,会不断进行蠕动,一方面有助于分泌胃液,另外一方面能起到搅拌和磨碎食物的效果,同时能杀灭食物中的一些细菌,由此将食物加工成食糜。
食糜被推送到小肠,得以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接着,被推送到大肠和结肠,对食物残渣进行加工处理,最终排出体外。
脾胃出毛病,生命动力就不足
气血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而气血又是由脾胃所化生,若是脾胃出了毛病,就会导致气血化生不足,由此导致人的生命活力下降,甚至使人的寿命缩短。
中老年人想长寿,要重视养脾胃
人体的所有营养都来源于脾胃,中老年人脾胃功能逐渐下降,营养吸收功能受到影响。营养供应不足,免疫功能降低、紊乱,就会使衰老速度加快,易生疾病。健脾胃,扶正气,可增强机体防御机能,抗衰防病。
老年人消化系统衰弱,每餐不可吃太多,多则影响消化、吸收的功能。另外,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能力下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饭菜宜软烂。
……
这本书真是太及时了!最近总是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疲惫乏力,皮肤也变得暗淡,晚上睡觉也常常多梦,整个人都提不起精神来。在网上搜索各种养生方法,看得眼花缭乱,很多都说得模棱两可,甚至有些互相矛盾。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偶然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中医教你养五脏(汉竹)》,被它朴实直观的书名吸引了。我一直对中医的理念很感兴趣,觉得它更注重整体的调理和长期的健康,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舒服,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图片,看起来就很专业可靠。迫不及待地买回来,希望它能给我一些切实可行、深入浅出的指导,让我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学会如何科学地去调养。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养生”是一个很玄乎的概念,感觉离自己很遥远。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才真正体会到,原来养生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一饮一食之间。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把中医理论包装得高高在上,而是用最质朴的语言,将“心、肝、脾、肺、肾”这五脏的养护之道,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它教会我如何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如何通过调整情绪来疏解压力,如何通过饮食来滋养身体。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健康问题,而是可以主动地去管理和呵护自己的身体。这本书让我对中医的认识有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珍惜健康。
评分最近工作压力特别大,经常加班,睡眠质量也直线下降,早上起来总觉得眼窝发黑,人也懒洋洋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身边很多朋友都推荐各种保健品,吃得我钱包空空,效果却微乎其微。偶然间看到这本书,觉得名字挺接地气的,就买来试试。读了之后,感觉像是找到了救星一样!它没有推荐什么昂贵的补品,而是教我如何从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入手,比如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睡眠,如何通过简单的运动来舒缓压力。书中对于“肝”的讲解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原来我经常烦躁易怒,有时候眼睛干涩,居然都跟肝有关系。虽然书里讲的都是一些很小的细节,但组合起来,却能感受到一种整体的改善。
评分坦白说,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犹豫的,毕竟“中医”两个字有时候会给人一种高深莫测、难以理解的感觉。但翻开第一页,就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脏腑理论分解开来,就像在和老朋友聊天一样,一点一点地把知识讲透。没有那些拗口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对中医完全没有基础的人,也能轻松理解。而且,书中不仅仅是讲理论,更重要的是结合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饮食、作息、情绪等等,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建议。读着读着,你会发现,原来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小习惯,都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身体内在奥秘的大门。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受亚健康困扰的人,我尝试过太多“养生秘籍”,也走过不少弯路。有些书讲得太笼统,有些书又过于偏激,让我无所适从。但《中医教你养五脏(汉竹)》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久违的清晰和方向。它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制造恐慌,而是以一种平和、科学的态度,引导读者去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身体。书中对于“脾胃”的论述,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问题,根源可能在于此。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简单易行的食疗方,都是取材方便的家常食材,这对我来说太实用了。我不再需要东奔西找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而是可以从自己的厨房里,开始健康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