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科技史爱好者 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教学课程的讲稿,文化史的角度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状况的总结,主要论述了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演变、发展、传播的过程以及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古代科技与近现代科技的流变等,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了我国古代科技的成就。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华中师范大学多年承担科技史与科技文化课的讲稿,以中华文明史为视角,从文化史的视角出发,论述了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演变、传承和传播,以及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古代科技与近现代科技的流变等,全方位的再现了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作者简介
王玉德,男,湖北武汉人,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现兼任湖北省科技史学会会长,湖北省国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文化产业会副会长。已出版有《文化学》、《中国五千年生态文化》、《中华文明史稿》、《中华堪舆术》、《孝经与孝文化研究》、《中华神秘文化》等。
精彩书评
本书是作者用文化史的角度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状况的总结,主要论述了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演变、发展、传播的过程以及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古代科技与近现代科技的流变等,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了我国古代科技的成就。
目录
引言I
第一章 科技与文明概说1
一、基本概念2
二、我的科技观11
第二章 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文献15
一、综合类文献16
二、专业类文献34
第三章 上古的科技发生63
一、中华史前文明64
二、科技的发生65
三、科技发生中的心理85
四、科技发生中的美学90
第四章 中国古代科技的演进97
一、夏商周的科技:奠基98
二、秦汉的科技:发展102
三、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充实106
四、隋唐的科技:繁盛107
五、宋元的科技:精致110
六、明清的科技:转型113
第五章 中国古代科技的传承119
一、科技信息的传承120
二、科技传承的方式与特点125
三、科技传承中的思想128
四、科技传承中的创新133
五、科技传承中存在的问题138
第六章 中国古代科技的域外传播143
一、传播与科传144
二、纵向的回顾147
三、在亚洲的传播151
四、在欧洲的传播159
五、在其他大洲的传播164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技的方法169
一、科技方法的形成与特点170
二、古代流行的主要科技方法171
第八章 中国古代宗教迷信与科技189
一、从宗教的童年说起190
二、科技与宗198
第九章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科技……………………………………………207
一、神话与科技…………………………………………………………………208
二、传说与科技…………………………………………………………………217
三、《西游记》中的神话传说与科技………………………………………221
第十章 中华农耕民族的伦理与科技235
一、中华农耕模式与民族心理236
二、从大余湾看古代的农业科技238
三、《论语》中的科技信息241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与科技259
一、传统哲学思维的基本特征260
二、中西哲学之异同265
三、奇谈怪论中的科学268
第十二章 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科技
一、二十四节气的发明与意义274
二、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养生284
第十三章 《周易》与古代科技297
一、《周易》中的天人哲学298
二、《周易》与天文历法299
三、《周易》与数学物理303
四、《周易》与建筑307
五、《周易》与医学313
六、《周易》与内丹气功326
第十四章 转型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335
一、从李约瑟难题说起336
二、现代科技文明的由来与特征340
三、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能生成现代科技文明344
四、近代中国科技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认识与历程350
第十五章 世界文明视野的科技史359
一、关于世界文明.360
二、世界文明圈的科技传播61
三、博物馆与科技传播374
第十六章 人类的未来文化与科389
一、历史上的未来文化390
二、对末日论的历史审视394
三、当代的未来文化401
主要参考书目……418
后记421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科技与文明概说
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国家,都有本国的科技与文明。科技与文明决定着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声誉,决定着这个国家的过去与现在,决定着其民众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现在与未来。因此,有必要回顾中华民族古代的科技与文明,发掘之,欣赏之,检讨之,宏扬之。了解与探讨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要从基本的概念入手,从人的观念入手。因此,先作一番概说。
一、概念梳理
(一)“科技”释义
1.“科技”的本义
中国古代无“科学”一词,仅有“科”字。《论语·八佾》:“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比箭,不一定要穿破靶子,因为名人的气力大小不一样,这是古时的规矩)《说文·禾部》:“科,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程是用于分等级的计量单位。可见,科,就是类,等级的意思。这与拉丁文Familia(科),英文Family(科)的意思相近。在西方,“科”是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等级之一,如门,纲,目,科,属,种。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科学”一词由近代日本学界初用于对译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它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欧洲语言中该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近代侧重关于自然的学问。科学一词在中国古汉语中意为“科举之学”。明治时代日本启蒙思想家西周使用“科学”作为“science”的译词。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引用。
“技”,先秦已有此字。《尚书·秦誓》:“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荀子·富国》:“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
“技术”二字,《史记·货殖列传》出现连用,“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医家、方术等靠技术吃饭的人,动尽脑筋,为获取食物)
“技术”是什么?从《庄子·养生主》所载庖丁解牛的故事,就可体会到“技术”的含义。庖丁的本领很熟练,“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是分类分割技术。
为什么庖丁能达到如此精湛的“技术”的程度呢?庖丁的解释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因为有这门技术而多么自豪,“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可见,“技术”就是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就是实践某件事情的本领,就是人们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是人们对自然的驾驭。
通过庖丁解牛,我们还可以窥测到背后的科学。中国古代有各种各样的《相牛经》,通过科学观察,判断牛的年龄、体质、疾病,其中还记述了牛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牛的饲养。类似于《相牛经》,还有《相马经》、《相猪经》等,这些相书的知识,不能不说与畜牧学、畜牧医学、营养学有一些关联。这些都可以归纳到古代朴素的科学体系之中。
相传2500年前,春秋时齐国大夫甯戚所撰有《相牛经》,见于《隋书·经籍志》。据《相牛经》记载,相牛有如下要领:眼圆且大,眼白与瞳仁相通,脖长脚大股阔毛短者为佳。《相牛经》又说,母牛毛白乳红则多子,乳疏而黑则无子。母牛一夜粪三堆,一年生一子;一夜只有一堆粪,三年生一子。“上看一张皮,下看四只蹄;前看龙关广,后看屁股齐”。
2.科技的定义
科学,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泛指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晶。它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我国学者习惯于称社会科学为人文科学,邓晓芒教授认为,一切科学归根到底都是人学,人文科学是正宗的科学。人文科学为自然科学奠定了基础,自然科学是人文科学在自然领域中的运用。
英国学者梅森曾说:“科学就是人类在历史上积累起来的,有关自然界的相互联系着的技术、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不断发展活动……如果我们要说明科学的过去情形和科学在历史上的成就,我们就会发现很难找到一种能简洁表示的适用于一切时间和地点的科学定义。”③
狭义的科学,指自然科学。英国学者丹皮尔从词源的角度作过考证,他说:“拉丁语Science却是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的简称。虽然接近的德语对应词Wissenschaft仍然包括一切有系统的学问,不但包括我们所谓的Science,而且包括历史,语言学及哲学。所以,在我们看来,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①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然科学,泛指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基础科学研究自然界本身的事物及规律,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技术科学是研究技术运用的,如建筑学、冶金学等。有些学科,如医学、工程力学等,则介于两者之间。狭义的自然科学,仅指基础科学。
综上所述:科技指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基础科学研究自然界本身的事物及规律,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技术科学是研究技术运用的,如建筑学、冶金学等。有些学科,如医学、工程力学等,则介于两者之间。《辞海》1979年版:“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辞海》1999年版:“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
(二)文化与文明
“文明”与“文化”确实是时下学术界频繁出现的词,而很多书籍和期刊把这两个概念越说越复杂。
1.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我们天天都在说文化,但很难用一句话说出文化的定义。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简单的东西往往是复杂的东西。复杂的东西往往又是简单的东西。
从字源上说,“文”与“化”在三千年前的卜辞中就已经出现了。文,本义是文错、文饰、纹理。文或纹,是一种自然美。不论是水纹、木纹,还是云纹、蛇纹,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庄子·逍遥游》记载越人“断发纹身”,《水浒传》描写梁山好汉史进为九纹龙,这都有美化的意思。成语有“文过饰非”,意为美化过失。古代学者甚至认为“文”的本质是一种规律,也是一种殊相。唐代李翱《李文公集·杂说》说:“日月星辰经乎天,天之文也。山川草木罗乎地,地之文也。志气语言发乎人,人之文也。”化,这是古代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生克制化,化是一种规律。化,甲骨文像两个人一正一反,表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化,引伸为教化、风化、感化。《说文》:“化,教行也。”古书中早把文、化二字放在同一句子的文献是《周易》,其《贲卦·象传》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两千年前就有了对文化的初浅认识。文化一词,从表面的词义看,就是文治与教化。汉代的刘向在《说苑·指武》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是以武对外,以文对内。
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是五花八门,但没有任何一个有关文化的定义被所有学者接受。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定义太专门,往往是从某一个方面下的定义。我在这里贡献一个定义供学术界讨论:文化是体现人类思想和实践的现象。这个定义也许可以涵盖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
对文化这个概念,我还要补充说明的是:文化是人创造的,有人类的地方就有文化。文化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世界。文化涉及自然、社会、思维。文化可以分为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个层面。精神文化是狭义的具体的文化。价值观念是精神文化的支撑点。美好的东西是文化,丑陋的东西也是文化。文化不仅有静态的一面,还有动态的一面,即其中包含了交往与冲突。然而,迄今为止的学者在论及关于文化的定义时,都对后者不够注意。
时下还经常听到有人把历史与文化混为一谈。实际上,历史与文化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第一,历史侧重于时间,历史学从纵向考察人类社会。文化侧重于空间,文化学从广角度、多维视野考察社会。第二,历史学侧重于规律的研究,文化学侧重于精神层面的研究。历史学中有文化内容。大历史学构成了文化学。文化学实是放大了的历史学。历史学与文化学有如乳与水的关系。历史学有许多实在的东西,而文化学很容易与其它学科融合。
前言/序言
引言
人类的历史,本质上是科技的进步史。一部中华历史,就是不断从事科学发明创造的历史。科学史是历史巨树的主干,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从一定意义上说,科技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元点。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史,必须执其两端,一端是科技,另一端是文明。要把中国科技史的基本线索放在中华文明的演进、甚至人类文明的演进中认识,即科技史必须回归到人文,回归到文明,回归到社会现实。迄今为止的科技史著作,往往单纯地陈述科技,忽略科技的文明载体,因此,使我们不易看到科技的社会属性。本书试图改变这种情况,把两端联系起来。其实,把科技与文明结合起来研究,这也是笔者迫不得已的事情。笔者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的探讨,对文明史有一些知识积累,如果讲述科技史,必然会进入到文明史视野。如果专门讲科技史,取于理工科知识的严重欠缺,笔者未必能够胜任。
通观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有三个门径:一是按时期了解科技,如从历代王朝入手。二是从科技的类别入手,如农业、天历、医学、建筑、地理、数学等。三是从跨学科的专题入手,如科技与神话、科技与文献等。本书采用第三个门径,兼顾前两个门径,以文化视野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所谓文化视野,就是文化的角度、方法、原则、范围。文者,名词,优雅之谓也。化者,动词,变化、同化、融化、进化之谓也。文化视野是动态的、学理的、多元的、宏观的角度。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至少应当注意四个维度:第一是时间维度:从文明史演进的角度,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从每个时期的大背景探究科技,不要孤立的看待一个科学家、科技事项。第二是空间维度:从比较的角度,要开展横向比较,与其它文明圈的科技比。第三是结构维度:从层次关系的角度,要学会分层次了解科技,即从链接性的逻辑关系展开说明,如天文历法、地理、农业、水利、建筑等。第四是质地维度:从内容与思想的角度,要学会评判与分析科技,观点应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虚无,适当为宜。
本书的重点在科技,文化不过是讲科技的背景。因此,读者除查阅书末附的主要参考文献之外,建议读五本(其中有若干分册)相关著作: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75年。此书以中、英、日、俄、法、德、西班牙等多种文字翻译,中国台湾和大陆就有四种《中国科学技术史》译本出版,在中国和世界享有盛誉,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综合研究的第一座丰碑。但由于语言与文化的隔膜,李约瑟在一些文献的解读上欠准确,有些结论缺少实验的支撑。
卢嘉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05年。全套书共30卷,每卷60万字以上,有通史类5卷,工具书类6卷,分科史19卷。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学、医学、水利、机械、建筑、桥梁、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交通、军事科技、计量。如:罗桂环、汪子春:《中国科学技术史·生物学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
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此书分为上、中、下3册,共44讲,是卢嘉锡30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精华版。写讲稿的学者有: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刘钝、数学史的郭书春和田淼、物理学史的戴念祖、研究天文学史的江晓原、地学史的汪前进、农学史的曾雄生、生物学史的罗桂环、医学史的廖育群,研究四大发明的樊嘉禄(造纸术)、韩琦(印刷术)、王兆春(火药)、戴念祖(指南针与罗盘),研究陶瓷技术史的李文杰,纺织技术史的赵丰,建筑技术史的傅熹年,矿冶技术史的华觉明,机械技术史的张柏春,水利技术史的周魁一,交通技术史的戴吾三、席龙飞和孙机,军事技术史的王兆春、钟少异。
杜石然等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科学出版社1982年。其内容是按王朝的时间顺序,突出科技史的规律,叙述了科技的萌芽、积累、奠基、形成、充实、发展、高峰、缓慢发展、接纳西学等史实。字句简洁,层次清楚,在学界有一定的影响。
周谷城担任顾问,乔卫平任总监纂,没设总主编的《中华文明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全书十卷,内容从史前一直讲到近代,每卷都涉及断代文明史的方方面面,也有科技史的内容。信息量大,也有可读性。
从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科学与民主两大旗帜引领着中华民族奋进。我们有必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加强对科技史的研究,彰显先民在科技发明中的卓越贡献,再创新的篇章。历史的经验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学仍将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引擎,我们一定能把中华文明推向新的高度!
文化视野的中国古代科技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