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博物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2017年湖北省博物館協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作為湖北省博物館協會年度工作的重頭戲之一,全書圍繞“博物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主題,分彆從特稿、論文、陳列展覽、社會教育、互聯網+、文創産品和文化遺産保護等九個版塊展開論述,對於**全省文博同仁與國際博協、中國博協接軌,參與熱點問題討論,讓廣大會員在思考、闡發中得到曆練,與此同時,也促進人纔培養,加強學術建設與交流。
目錄
特稿
《長江之歌·文明之旅》展覽說明
《江漢朝宗——武漢城市現代化曆程》展覽說明
《以武而昌——三國吳都曆史文化陳列》展覽說明
《南土遺珍——商代盤龍城遺址齣土文物特展》展覽說明
《武漢上空的鷹——紀念蘇聯空軍誌願隊特展》展覽說明
《宜昌記憶——三峽·宜昌民俗文物展》展覽說明
韆年飛天夢
——“中國故事”全國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推介活動
博物館與文化傳承
關於博物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幾點思考
博物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博物館如何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為例
試論博物館在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
——一名基層博物館人的觀察與思考
博物館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探索實踐
——以武漢博物館為例
論博物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
以集群發展模式打造博物館文化傳承的規模效應
——以武昌都府堤紅色文化街區為例
淺談充分發揮博物館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導作用
博物館傳承傳統文化的思考與嘗試
——以辛亥革命博物館為考察對象
博物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路徑探析
讓博物館串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珍珠
博物館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淺析博物館如何做好文化的傳承
博物館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係的重要陣地
博物館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淺談博物館在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
——黃岡市博物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探討
博物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地
——以孝感市博物館為例
博物館之“守”與“變”
現代博物館的優秀傳統文化之路
充分發揮博物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
讓文物“活”起來的機製及方式初探
博物館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藏品資源
先秦禮樂文明的傳承與發展
——以湖北省博物館音樂文物為中心的考察
深入挖掘月份牌文物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藏月份牌為例
共享博物館獨特資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挖掘博物館藏品資源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館藏文物《鬆坡軍中遺墨》為例
淺談漢代銅鏡中的儒道文化
論藏品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媒介作用
淺談如何讓縣級博物館的館藏文物活起來
——以榖城縣博物館為例
古武昌六朝青瓷文物研究與綜閤開發利用問題探討
淺談馬口陶器藝術魅力及保護傳承對策
挖掘藏品信息資源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陳列展覽
發揮博物館陳列展覽傳承傳統文化之優勢
弘揚傳統文化在傳承中尋求創新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展陳工作探索
展示南土遺珍追尋城市記憶
——談《商代盤龍城遺址齣土文物特展》設計
基於史實貼近原貌
——關於武漢國民政府舊址復原陳列的思考
博物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
——以“遠古西陵”為例
試論陳列展覽是傳承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以宜都市楊守敬紀念館為例
充分發揮博物館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主導作用
——以舉辦書畫展覽為例
博物館展陳工作之我見
博物館如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以鹹寜市博物館古民居展陳為例
社會教育
以“禮樂學堂”為例探究館校教育融閤
“禮樂學堂”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探索
——以楚文化係列中學課程為例
闡釋文物內涵弘揚中華文化
——以2017年全國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推介活動為例
博物館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以武漢博物館教育推廣的實踐為例
在抗戰文化精神指引下的中山艦博物館綜閤教育體係實踐
淺析博物館從傳播傳統文化方麵助力青少年教育
博物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探討
讓博物館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明燈
博物館誌願服務的文化傳承
——以荊州博物館誌願服務管理工作為例
革命類博物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實踐探討
——以洪湖革命曆史博物館為例
發揮博物館對青少年教育作用的持續探索
——來自長陽博物館的實踐經驗
博物館麵嚮青少年學生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黃岡擔當與實踐
加大博物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
——以黃岡市博物館為例
博物館社教活動如何更好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利用本土資源開發博物館特色課程
——鄂州博物館策劃暑假七天樂探索課程的實踐與思考
凸顯博物館弘揚傳統文化的作用
——以鄂州市博物館為例
博物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
——以孝感市博物館“孝禮雅塾”漢服傳統孝文化教育項目為例
“孝禮雅塾”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
博物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校教育
充分利用公眾號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作用
——荊門博物館“傳統文化進校園、進社區”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博物館在傳承傳統文化中的作用
淺議優秀中華文化傳承與博物館工作
——以恩施土傢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為例
著力構建博物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體係
互聯網+
“‘互聯網+’藏品保存環境”在湖北省博物館中的應用
“互聯網+”與博物館教育融閤發展的探討
微信公眾號在辛亥首義文化傳播中的應用芻議
“互聯網+”在博物館事業發展中的運用與思考
利用“互聯網+”發揮博物館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
——以武漢博物館為例
淺談“互聯網+”在博物館宣教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論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在傳播傳統文化中的作用與影響
——以辛亥革命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為例
“互聯網+”時代在博物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
關於構建武漢市博物館慕課平颱傳播優秀文化的設想
充分利用“互聯網+”在博物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
試論新技術在博物館中的應用
淺析“互聯網+”在博物館中的應用與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的博物館傳統文化教育體係建設創新與發展
文創産品
淺談開發博物館文化衍生産品
湖北省博物館文刨産品針對各年齡層實現文化活態傳承的初步研究
博物館商品的研發與營銷
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開發工作的幾點思考
——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為例
中小型博物館應把主題社教活動作為博物館的特色文創産品
博物館文創産品研發與市場營銷效應的思考
助推傳統文化的弘揚
——淺談中小型博物館的文創發展之路
讓年輕人愛上博物館
——淺議博物館文創産品的研發與營銷
中小型博物館文創産品的開發與探討
——以荊門市為例
鹹寜市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開發研究
文化遺産保護
淺談博物館在傳承保護傳統建築營造技藝中的地位和作用
淺談博物館環境對文物保護的重要性
——以武漢博物館為例
簡述唐鳳紋銅鏡的修復方法
博物館與青銅器傳統修復技藝的傳承發展
博物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
——以武漢為例
淺談博物館在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中的促進作用
試論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的途徑和意義
淺談博物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的作用
荊門古民居的保護與傳承
保護地下文物傳承發展鹹寜“大文化”
淺談鶴峰縣文化遺産保護與精準扶貧的融閤
交流閤作
博物館國際交流與閤作研究
“引進來”“走齣去”傳承中華文化
在交流中傳承發展
——擂鼓墩二號墓編鍾外展啓示錄
其他
博物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財務保障研究
——以湖北省博物館為例
淺析博物館內保機構管理
淺議城市文化建設中的博物館文物信息化管理
挖掘武昌古城內涵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關於打造“武昌古城”露天博物館的思考
博物館與文化旅遊融閤問題淺談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與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淵源
一代國學大師王葆心
賀龍早期革命活動的重要實物見證
——鄂州賀龍軍部舊址紀念館展陳內容的思考
鄂州市博物館旅遊與地方曆史文化傳承的探討
精彩書摘
《博物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2017年湖北省博物館協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武漢市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興建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從選址和布局結構上來看,博物館坐落於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首義廣場南側,北臨彭劉楊路,南抵張之洞路,東鄰楚善街,西靠體育街,是首義文化區的核心建築。博物館大門正對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紅樓).與其遙相呼應,和孫中山銅像、黃興拜將颱紀念碑、紀念公園等共同構成瞭首義紀念景觀軸,生動再現辛亥萌芽、保路風波、首義槍聲、浴血奮戰、三鎮光復、走嚮共和等曆史場景,彰顯武漢這座首義之城的曆史文化特色。眾所周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頭的槍聲,一舉開啓瞭中國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開啓瞭中同走嚮現代化的漫漫徵程。而武漢作為“首義之城”、武昌起義的主戰場,薈萃瞭辛亥革命和武漢城市曆史的精華記憶,首義文化成為武漢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辛亥革命博物館修建在首義廣場的中軸綫上,人文厚重、風景優美,充分體現瞭對曆史人文街區的尊重.
從外形設計來看,辛亥革命博物館外觀呈平麵‘V”型,嚮上的尖,寓意勇往直前,敢為人先。建築整體氣勢恢弘,它寬屋麵、高颱基的構架傳承瞭楚國建築特色,博物館外牆采用“楚國紅”顔料,莊嚴肅穆,館體設計既繼承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又融閤現代手法,使它成為城市新的地標建築。紅色幾何形拼齣的“破土而齣”意象,頌揚敢為人先的首義精神。根據博物館建築設計呈“V”字形特點,館內展覽總體參觀主綫設計為順時針流綫,東區一、二、三層分彆設有一、二、三號展廳:西區三層、二層分彆設有四、五號展廳,各展廳上下關聯,左右貫通,構成閤理順暢的展覽布局。
從展覽形式上看,辛亥革命博物館運用浮雕、微縮景觀、多媒體和現代光影技術等展現瞭晚清中國、武昌首義、創建共和等重大曆史場景,再現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現代聲光電結閤的陳列方式、使觀眾在參觀的過程中能“身臨其境”地重溫波瀾壯闊的革命曆程,緬懷為振興中華不怕犧牲、敢為人先的革命先驅。博物館的序廳,以浮雕結閤圓雕為主要錶現形式,塑造瞭《共和之基》的主題浮雕,整座雕塑呈“V”字形走嚮,呈現瞭起義背景、武昌首義、創建共和三個部分,形象生動地塑造瞭辛亥誌士前赴後繼創建共和的宏大場麵,從淺浮雕、高浮雕到圓雕,逐漸推進,首尾呼應,既突齣瞭敢為天下先的首義精神,又體現齣首義中的民眾力量。第三展廳,真實還原“第一槍”,青石闆、老屋、古樹、小巷茶館、德和酒莊、街上奮勇當先的革命黨人…….180度環幕影院,放映著影片《武昌首義》,銀幕下方是大型電子沙盤模型,展示瞭武昌舊城風貌,配閤武昌起義的真實影像,將1911年10月10日那晚驚心動魄的一幕真實呈現在觀眾眼前。
二、重視社會教育功能傳承傳統文化
社會教育功能是現代博物館的一個重要標誌、嶄新特徵,是博物館宣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國傳統文化包含的內容豐富磅礴,博物館在展示教育功能的時候應該選擇最具有代錶性的元素和內容,運用多種形式,使大眾瞭解傳統文化的曆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嚮,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
在社會教育的方式上.博物館可以通過舉辦特展、講座、民俗、麯藝教學,以及舉辦錶演等方式嚮大眾普及和宣傳傳統文化:通過場景復原來增強教育的趣味性和直觀性:通過多媒體、現代聲光技術等增強與觀眾的互動,也可以增加博物館的觀眾參與項目,充分體現博物館教育與休閑娛樂的職能。陳列展覽是博物館實現社會教育功能的主要方式,也是宣傳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除瞭基本陳列展覽,博物館也應該嘗試舉辦不同內容和形式的精品臨展,讓地方特色和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在這方麵,辛亥革命博物館作齣瞭很好的嘗試,在過去幾年,博物館多次舉辦像春暖花開——傳統手工拼布展、百年藝程——龍美術館藏精品展、城市記憶——2017武漢市影像非遺攝影大賽作品展等臨展。除瞭靜態的陳列,還根據展覽內容安排現場錶演等,讓觀眾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除瞭舉辦高質量的J臨展,辛亥革命博物館還多次舉辦沙龍講座,邀請相關知名學者、專傢講述辛亥革命、博物館發展、武漢城市史等內容,深受民眾歡迎。這些方式對保存和宣傳傳統文化都起到瞭積極作用,很好地傳承和弘揚瞭傳統文化。通過這些方式,博物館可以係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重視兒童教育。兒童是民族和國傢的未來,兒童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基礎,關係到國傢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兒童教育不僅僅是學校和傢庭的責任,也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博物館因為具有滿足兒童活潑好動,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特點,更是在社會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首都師範大學專傢陶東風曾經說過:6到18歲的未成年人,可塑性強,是國傢身份認同形成的關鍵時期。用文物敘述中華民族發展史的博物館應當承擔起這部分的教育功能。博物館要注重兒童教育,嚮兒童觀眾傳遞傳統曆史、文化、禮儀風俗等知識。博物館對少年兒童的教育不應該隻關注孩子學到瞭什麼、記住瞭什麼,而應該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他們對學習持久的興趣。辛亥革命博物館用多處復原場景幫助觀眾更好地瞭解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特彆是第三展廳用部分復原的武昌古街真實再現革命爆發前的緊張局勢。靠近門口,會有士兵齣來跟觀眾互動。革命黨人的竊竊私語,短而急促的狗叫,演示首義之夜行軍路綫的沙盤,這一切都令人身臨其境,通過模擬參與的形式讓青少年更好的感知辛亥革命,培養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很多孩子在這個展廳流連忘返。孩子們在博物館學習和瞭解到生活中不易學到的創造與發明,不僅能瞭解知識還付諸瞭實踐。這是博物館寓教於樂,把文化傳統與現代創造相結閤的體現。對傳統文化的有效傳遞和閤理創新有重要的意義。
三、發展新媒體傳承傳統文化
近年來,新媒體的發展為博物館提供瞭新的發展機遇。博物館紛紛順應時代潮流,運用現代新媒體技術直觀、生動的傳播傳統文化。新媒體是指以數字媒體為核心,由新技術與互動新方式交互依賴與疊加,通過數字化交互性的多媒體終端嚮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終端。
數字化的實體展覽讓觀眾更真實的感受傳統文化。新媒體展覽裝置改變傳統單調的展闆、展櫃媒介,運用多媒體、交互媒體裝置、投影互動裝置等使參觀者有視、昕、觸等多感官接觸,將3D虛擬成像技術、VR技術用於數字化博物館的建設,利用電腦模擬産生三維空間的虛擬環境,新媒體的運用可以突破時間、空間、安保等客觀條件對展品展示的限製,增強展覽的互動性,讓觀眾在逼真的音效、絢麗的光效中親臨曆史,親近文化。
新媒體不僅可以用於陳列展示,也可以用於博物館的宣傳與教育,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作齣瞭重要貢獻。博物館可以通過日新月異的網絡工具,嚮觀眾提供更多元化的傳統文化學習、交流機會。比如收集觀眾感興趣的論題,組織在綫討論、在綫課堂等增進在綫使用者的交互式學習。博物館也應該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推動地域特色文化的宣傳,利用在綫社群實現資源共享。像保護和利用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時,就可以和相應的文化團體、大學建立良好的閤作關係,集閤多方力量,實現在綫資源共享。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依托智能手機的各種即時通訊服務應用也為博物館的宣傳教育提供瞭新的途徑,比如微信提供的公眾平颱。
……
前言/序言
這是省博協成立以來齣的第七本論文集瞭。
省博協在省文化廳、民政廳和省文物局的關心和支持下,於去年8月完成瞭換屆工作。換屆以來,省博協緊緊圍繞文博中心工作,舉辦瞭係列活動。組織瞭第十四屆(2016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的推薦工作,其中推薦的長江文明館基本陳列《長江之歌文明之旅》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奬,江漢關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江漢朝宗——武漢城市現代化曆程》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優勝奬。組織瞭2017年“中國故事——全國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推介活動”(湖北賽區)的復賽活動,選送的荊州博物館陶婭獲得“中國故事——全國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推介活動”十佳案例,武漢市革命博物館的周全也獲得瞭第十一名的好成績,展示瞭湖北講解員的風采。組織瞭2016年度全省博物館六大陳列展覽精品奬評選,長江文明館《長江之歌文明之旅》、江漢關博物館《江漢朝宗——武漢城市現代化曆程》、鄂州市博物館《以武而昌——三國吳都曆史文化陳列》、武漢博物館《南土遺珍——商代盤龍城遺址齣土文物特展》、辛亥革命博物館《武漢上空的鷹——紀念蘇聯空軍誌願隊特展》、宜昌市博物館《宜昌記憶——三峽·宜昌民俗文物展》等獲得全省六大精品陳列。首次以省博協為主體,舉辦瞭2017年湖北省文博係統“講好中國故事”優秀案例推介活動,共有77名來自湖北省博物館協會的各個會員單位、高校專委會的優秀講解員及誌願者參賽,經過兩天的復賽、半決賽、決賽,本次活動共決齣瞭一、二、三等奬20名,特彆奬2名,優勝奬20名,最佳單項奬6個,團體奬15個,其中章悅等10人獲得全省十佳,陳林染等分彆獲得最佳風采等單項奬項。這些活動,以賽代訓,推動瞭博物館業務工作的發展。
省博協自成立以來,始終把學術性作為辦會宗旨。換屆後的新一屆省博協,秉承這一傳統,積極組織開展學術活動,繼去年11月在襄陽舉辦全省博物館學術研討會、今年9月在大冶舉辦首屆鄂王城曆史文化高端論壇外,今年又以“博物館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組織瞭此次論文徵集活動。此次論文的徵集,得到瞭全省會員的積極響應,共提交論文150餘篇。經過組織專傢評審,共收錄論文111篇,涉及博物館與文化傳承、藏品資源、陳列展覽、社會教育、互聯網+、文創開發、文化遺産保護、交流閤作等諸多方麵,或是理論思考,或是實踐案例,為博物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瞭一定的藉鑒。此外,論文集還特彆編錄瞭獲得全國十大陳列精品、全省六大陳列精品,以及全國講好中國故事優秀案例的材料,既有一定的理論高度,又具有很強的藉鑒性。
在中國博協的帶動下,中國博物館界逐步融入國際博協的大傢庭。2017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曆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曆史( 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 Saying unspeakable in museums),止匕次國際博物館日所設定的主題,某種程度上也映射瞭當前國際社會的種族歧視、戰火不斷、政權分裂等現實問題。北京大學教授宋嚮光認為,曆史並不都是美好的,展示不可言說的曆史,提倡的是一種直麵過去、思考未來、勇於擔當的精神,歸根結底,是為瞭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實現世界和諧穩定。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安來順指齣,這次的主題意在鼓勵博物館界在過往不太關注的層麵有所作為,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加深世界文明之間的溝通和理解。近年來,國際博協推齣的博物館日主題,如2015年緻力於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博物館、2016年的博物館與文化景觀等,就是更多地把博物館融入社會之中,讓博物館自覺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湖北省博協將緊跟時代步伐,自覺融入國際博協的大傢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緻力於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博物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2017年湖北省博物館協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博物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2017年湖北省博物館協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