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自1998 年至今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共四任总统任期内,美国政府、军方、国会和有关部门发布的主要网络安全战略、法律、规划、行政令、总统令,以及根据美国网络安全战略要求,各关键基础设施部门发布的本行业网络安全战略和规划,共计36 篇,并以时间顺序排列。附录Ⅰ还摘要介绍了美国重要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对特朗普网络安全政策给出的建议。为了更全面地反映美国网络安全政策制定过程,本书收录的文件包括一些过程稿或征求意见稿。 考虑到篇幅等因素,本书对各行业的网络安全战略和规划进行了摘要介绍,全部详细内容可通过扫描书中给出的二维码免费阅读。 本书可供各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机构以及各网络安全主管部门、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主管或监管部门在制定网络安全政策时参考,也可供各类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还可用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网络安全、国际关系等专业方向的教学或研究参考资料。
一、第63 号总统决定令:克林顿政府对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政策 1
1.日益增长的潜在脆弱性 2
2.总统的意愿 2
3.国家目标 2
4.公共-私营合作联盟以减少脆弱性 3
5.方针 3
6.结构和组织 4
7.保护联邦政府的关键基础设施 5
8.任务 5
9.执行 6
附录A 结构和组织 6
附录B 其他任务 9
二、保护美国的网络空间——信息系统保护国家计划 11
总统的话 12
国家协调员的话 13
1.美国关键基础设施面临的威胁 32
2.保护隐私与公民自由 39
3.计划的目标和范围 42
4.联邦政府关键基础设施保护计划 45
5.私营部门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的关键基础设施保障框架 101
附录A 主要的联邦CIP 官员和联系方式 110
附录B 预算趋势 110
附录C 关键基础设施保护中的联邦研发日程 116
附录D 术语表和缩略语 129
三、第13231 号行政令:信息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 134
1.政策 135
2.范围 135
3.设立机构 135
4.进一步授权 135
5.委员会职责 136
6.成员 137
7.主席 138
8.常设委员会 138
9.规划和预算 139
10.总统的咨询委员会 140
11.国家通信系统 141
12.反情报 141
13.定密权 141
14.一般条款 141
四、《保护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草案)》的53 个重要问题 142
译者注 143
第1 级:家庭用户和小型商业机构 143
第2 级:大型机构 143
第3 级: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部门 144
第4 级:国家机构和政策 146
第5 级:全球 147
五、保护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草案) 148
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的信 149
1.介绍 150
2.网络空间威胁与脆弱性:行动案例 153
3.国家政策与指导原则 158
4.本部战略的重点 162
5.第1 级:家庭用户和小型商业机构 166
6.第2 级:大型机构 170
7.第3 级:关键部门 174
8.第4 级:国家的优先任务 192
9.第5 级:全球 205
10.建议概要 208
六、保护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 215
1.执行摘要 216
2.介绍 221
3.网络空间威胁和脆弱性 224
4.国家政策与指导原则 229
5.优先事务Ⅰ: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响应系统 232
6.优先事务Ⅱ: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和脆弱性消减计划 237
7.优先事务Ⅲ: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意识和培训计划 243
8.优先事务Ⅳ:保护政府部门的网络空间安全 248
9.优先事务Ⅴ:国家安全和国际网络空间安全合作 252
10.总结:前方之路 254
附录 行动与建议(A/R)概要 255
七、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资产的物理保护国家战略 260
1.执行摘要 261
2.介绍 268
3.行动案例 271
4.国家政策和指导方针 276
5.跨部门安全优先级 283
6.确保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 295
7.保护国家重要资产 321
8.总结 327
八、工业界对国家战略的响应纲要(摘要) 329
1.目的 330
2.背景 330
3.介绍 330
4.各部门面对的共同问题 331
5.总结 334
九、研发项目开发计划:通过信息安全技术实现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摘要) 335
1.介绍 336
2.现状分析 338
3.研发项目开发计划:任务及其相关关系 344
4.CIP 中的Infosec 技术研究领域 345
5.CIP 中的Infosec 运行研究领域 349
6.总结 352
十、银行与金融部门关键基础设施保障国家战略(摘要) 353
执行摘要 354
1.银行与金融部门透视 355
2.关键基础设施保障战略指导 367
3.加强基石建设 374
4.其他考虑 380
十一、信息与通信部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摘要)395
执行摘要 396
1.背景与范围 397
2.威胁、脆弱性与风险管理 400
3.工业界与政府的角色 407
4.展望 410
十二、高等教育对保护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的贡献(摘要) 412
执行摘要 413
1.介绍 413
2.高教部门的网络安全工作 414
3.美国高教部门人口统计 414
4.美国高教部门的组织 415
5.网络安全与高等教育的使命 416
6.网络安全与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现 417
7.高教部门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 418
8.回应有关国家战略的问题 419
9.网络安全行动框架 420
10.下一步行动 421
11.总结 423
十三、美国化学部门网络安全战略(摘要) 424
执行摘要 425
1.化学部门的背景 425
2.情况分析 427
3.美国化学部门网络安全战略建议 430
十四、电力部门对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挑战的回应(摘要) 437
1.介绍 438
2.方案概述 438
3.本行业的历史使命 439
4.电力部门行动方案的要素 441
5.总结 446
十五、保险部门对保护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的响应v5.1(摘要) 447
1.保险部门简介 448
2.总结 450
十六、供水部门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国家计划(摘要) 452
1.引言 453
2.供水部门的代表 453
3.顾问组 454
4.信息共享和分析中心 454
5.供水部门的问题 454
十七、铁路部门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国家计划(摘要) 455
1.行业概述 456
2.现任部门协调员的活动 456
3.铁路部门对“911”事件的反应 457
4.恐怖主义风险分析和安全管理计划 458
5.联邦政府的参与 459
6.总结 460
十八、保护新经济时代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安全(摘要) 461
介绍 462
1.新经济环境 462
2.脆弱性、后果和威胁 465
3.风险管理 470
4.响应和恢复 475
5.信息共享和部门协调 480
6.有关信息共享的法律法规问题 485
7.研究与开发需要 489
十九、第7 号国土安全总统令:关键基础设施标识、优先级和保护 491
1.目的 492
2.背景 492
3.定义 492
4.政策 493
5.部长的角色与责任 493
6.对口联邦机构的角色与责任 494
7.其他部、局和办公室的角色与责任 494
8.与私营部门协调 495
9.国家特殊安全事件 495
10.实施 496
二十、第54 号国家安全总统令: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节选) 498
译者注: 499
1.可信互联网连接 499
2.爱因斯坦2 项目 499
3.爱因斯坦3 项目 500
4.研发 500
5.态势感知 500
6.反情报计划 501
7.涉密网安全 501
8.网络安全教育 501
9.新技术 501
10.网络威慑 502
11.供应链安全 502
12.联邦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中的角色 502
二十一、网络空间政策评估:保障可信和坚韧的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 503
序 504
执行摘要 504
引言 507
1.从顶层加强领导 510
2.打造数字化国家能力 514
3.共同承担网络安全责任 516
4.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事件响应框架 519
5.鼓励创新 523
6.行动计划 527
二十二、网络空间国际战略 529
序 530
1.制定网络空间政策 530
2.网络空间的未来 533
3.政策优先 539
4.展望未来 544
二十三、第21 号总统政策令: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和韧性 545
1.介绍 546
2.政策 546
3.角色和职责 547
4.三个战略要求 549
5.创新和研发 550
6.指令的实施 550
7.指定的关键基础设施部门和对口机构 552
8.定义 553
二十四、第13636 号行政令:增强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 554
1.政策 555
2.关键基础设施 555
3.政策协调 555
4.网络安全信息共享 555
5.隐私和公民自由保护 556
6.咨询过程 556
7.减少关键基础设施网络风险的基本框架 556
8.自愿性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项目 557
9.标识处于最大风险的关键基础设施 558
10.框架的采用 558
11.定义 559
12.总则 559
二十五、增强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框架(CSF) 560
执行摘要 561
1.框架介绍 562
2.框架基本要素 564
3.如何使用本框架 567
二十六、网络威慑政策报告 571
1.前言 572
2.美国将试图威慑什么 572
3.网络威慑战略 573
4.美国网络威慑政策的组成要素 574
5.结论 583
二十七、国防部网络战略 584
1.引言 586
2.战略内容 590
3.战略目标 592
4.实现目标 593
5.管理战略 600
6.总结 601
二十八、2015 年网络安全法 602
第Ⅰ章 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第101~111 条) 604
第Ⅱ章 国家网络安全增强(第201~229 条) 619
第Ⅲ章 联邦网络安全人员评价(第301~305 条) 633
第Ⅳ章 其他网络事项(第401~407 条) 635
二十九、国家网络安全行动计划 642
1.挑战 643
2.我们的路线 643
3.国家网络安全促进委员会 644
4.提升全国网络安全水平 644
5.威慑、劝阻和终止网络空间恶意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以来,特别是“4·19”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在习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下,我国网络安全工作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崭新阶段,《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出台推动网络安全顶层设计趋于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重要制度相继建立,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维护国家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各国在网络空间展开激烈博弈,围绕网络空间发展权、主导权、控制权的竞争愈演愈烈。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做好自己的事情重要,了解别人也同样重要。加之网络安全是开放而不是封闭的,维护国家网络安全要有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因此更有必要关注其他国家的做法。
美国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对象。1996 年,美国国防授权令要求美国总统从防止战略攻击的角度向国会报告联邦政府的网络安全政策。为此,经过一系列国家安全会议的讨论,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布了第63 号总统决定令(PDD63)《对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政策》,从此拉开了美国以关键基础设施保护为重点的网络安全工作历史大幕。二十年间,美国历经四任总统,围绕网络安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战略、法律、规划、行政令、总统令。
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对美国的这些文件进行了全面回顾、翻译和研究,并编译成本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但关注特朗普的最新网络安全政策,而且重视早期的美国网络安全战略部署,甚至是一些战略的过程稿。正是这些文件,使我们得以完整地看到美国网络安全机构演变过程和网络安全思路调整脉络,这是重要的他山之石,希望能为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提供参考。
左晓栋
2017 年12 月
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都显得非常用心,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舒适,也体现了出版方的严谨态度。我选择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能帮助我填补一个知识空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关于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甚至国家级网络战的新闻,但对于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应对机制,往往缺乏系统性的了解。特别是“美国”这个关键词,让我联想到其在科技和军事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因此,了解其网络安全战略与政策,无疑能为我理解当前全球网络安全格局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到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历史沿革,其早期是如何看待和应对网络威胁的,以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地缘政治的变化,其战略和政策是如何演进的。是否会涉及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比如某个重大的网络攻击事件如何促使政策的重大调整?又或者,书中会探讨美国在网络防御、网络威慑、以及网络空间主权等方面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路径吗?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面,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深刻的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和印刷清晰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这无疑能提升阅读体验。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想要更深入地理解“国家战略”这一概念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都知道,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战略空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美国作为网络空间的先行者之一,其在该领域二十年来的战略演变,必然包含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教训。我想了解,美国是如何在短短二十年内,从最初的对网络威胁的模糊认识,逐步发展到如今拥有相对完善的网络安全战略和政策体系的。这本书能否为我揭示其政策制定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决策者、智囊团以及影响政策形成的关键因素?我特别想知道,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和国际竞争时,美国是如何平衡其国家利益、技术发展与国际责任的。书中是否会分析其在网络情报、网络战能力建设、以及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封面上“二十年”的字样,本身就暗示着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是因为我一直认为,网络安全并非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问题。而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和军事的领军者,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战略和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分析美国二十年来在网络安全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例如新兴的网络威胁、技术革新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以及国内外的各种复杂因素。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能够看到作者如何解读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是如何构建其国家战略的,包括如何界定其网络空间的目标,如何分配资源,以及如何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动。书中是否会探讨美国在网络情报收集、网络犯罪打击、以及网络军备竞赛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这些问题都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专业感,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银色的文字,隐约透出一股沉稳的力量。我一直对网络安全领域抱有浓厚兴趣,尤其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和政策,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以及公民的数字权利。然而,我对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具体实践和演变却知之甚少。这本书的标题——《美国网络安全战略与政策二十年》,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它承诺将梳理二十载的风云变幻,勾勒出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从萌芽到成熟的完整画卷。我想,这本书定能为我揭示那些深藏在媒体报道之下的宏观框架和深层逻辑,让我理解其政策制定的考量、战略调整的依据,以及这些决策背后复杂的博弈。我期待能从中看到,面对不断升级的网络威胁,美国是如何审时度势,制定出应对之策,并不断修正和完善其政策体系的。是否会有关于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的详述?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美国的网络安全策略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些疑问都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这本书,寻求答案。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视觉风格非常符合我对专业书籍的预期,简洁而富有质感。我之所以选择阅读《美国网络安全战略与政策二十年》,是因为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且高度互联的时代,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战略,更是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公民福祉的重中之重。我对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获得一个全面、系统且具有深度视角的解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美国在过去二十年中,是如何理解和定义网络安全威胁的,以及其战略和政策的制定过程是否经历了重大的转变。例如,是否会分析美国在早期如何应对黑客攻击,到后来如何面对来自国家层面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等。书中是否会提及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冲突,以及其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角色和影响力?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到美国在构建全球网络安全秩序中的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