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 [Blue Book 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nd Card Industry 2017]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 [Blue Book 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nd Card Industry 201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光伟 编
图书标签:
  • 银行卡
  • 金融科技
  • 支付清算
  • 产业报告
  • 行业分析
  • 金融行业
  • 中国经济
  • 金融发展
  • 银行业
  • 数据报告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ISBN:978750499174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4969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Blue Book 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nd Card Industry 2017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6
字数:276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是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连续8年向社会发布的产业性发展报告。报告从银行卡产业整体角度出发,结合2016年银行卡产业市场及政策环境,分析产业运营状况,借鉴境外先进经验,吸收业界百家之言,展望未来发展之路。本年度蓝皮书加大了对中国银行卡产业创新变革、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状况等内容的阐述,增加了产业合作各方主体对银行卡产业的解读,附录部分增加了银行卡产业大事记,记录银行卡产业及各商业银行的重要事件。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回望过去:2016年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 发卡规模
第二节 交易状况
第三节 受理市场状况
第四节 风险管理状况
业界聚焦银联数据:客户银行2016年信用卡经营情况分析

第二章 转型升级:2016年中国银行卡产业创新改革
第一节 产品设计
第二节 支付结算
第三节 市场营销
第四节 客户服务
第五节 风险管控
第六节 法制建设
业界聚焦IBM:2016年信用卡支付科技创新回顾与展望

第三章 不忘初心:2016年中国银行卡产业的责任与贡献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二节 公众宣传与教育
第三节 社会公益
第四节 社会贡献
第五节 自律规范
业界聚焦鸿联九五:信用卡客服
中心服务模式创新与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章 跨境突围:2016年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国际化征程
第一节 跨境业务发展状况
第二节 国际银行卡市场发展借鉴
第三节 银行卡产业国际化展望
业界聚焦银联智策:银行卡数说我国春节假日消费

第五章 他山之石:聆听业界的百家之言
第一节 捷德(中国):银行IC卡制造创新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通联支付:2016年银行卡受理市场发展分析
第三节 华拓金服:银行卡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四节 Talking Data:信用卡移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节 天云融创:Fintech参与重塑银行信用卡业务

第六章 展望未来: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前方之路
第一节 FICO: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依托发展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传承与创新:携手共筑信用卡发展新愿景
第三节 消费金融的春天

附件
附表一:我国银行卡业务数据
附表二:2016年我国银行卡产业大事记
附表三:国外银行卡业务数据

前言/序言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各项改革措施走向深化,多项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在宏观经济稳中有进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卡产业整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发卡规模稳健增长。截至2016年末,银行卡累计发卡量63.7亿张,同比增长13.5%。其中,借记卡累计发卡量57.4亿张,信用卡累计发卡量6.3亿张,同比增长分别为12.80/0和18.9%。二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6年末,银行卡交易笔数达1154.7亿笔,交易金额达743.6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35.5%和20.9%。银行卡交易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48.5%,较上一年又提升0.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三是受理环境进一步改善。截至2016年末,我国境内受理商户2067.2万户,POS机终端累计2453.5万台,规模持续扩大,但增速有所放缓。四是风险水平平稳可控。截至2016年末,信用卡延滞账户透支余额同比增幅1.6%,增幅较上一年降低60.3个百分点。
  在业务规模飞速发展的同时,银行卡产业在产品设计、支付结算、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风险管理与法律规制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向着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等方向不断发展。一是产品设计独具匠心。银行卡产品创新更加注重外部资源的跨界联合及服务平台的体系搭建,通过多样化的场景融合和一体化的配套服务为持卡人带来良好的用卡体验。二是创新支付迅猛发展。伴随着监管日趋明朗,各商业银行专注于“互联网+”下的金融创新,推出更便捷化、智能化、新颖化的支付结算方式,促使创新支付行业高速发展。三是市场营销精耕细作。从注重“量变”转变为注重“质变”,形成传统网点、社区银行、电话营销、互联网新渠道、新兴支付渠道客户拓展和经营合力,开创了立体式营销的客户发展新模式。四是智慧客服渐成体系。各商业银行深入推进智慧客服平台建设,有效提升了服务的流程化、平台化、网络化、自助化、智能化和数据化水平。五是风险管控步步为营。产业各方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风险挑战,监管机构完善制度体系,行业协会落实自律规范,发卡行加强风险联防联控、创新风险管理手段,共同努力打造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六是政策监管逐步完善。调整刷卡手续费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清算市场开放、实行账户分类管理、整顿非银支付机构……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加快了监管制度的建设步伐,规范了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走向,提升了银行卡产业的经营活力。
  聚焦境外发展市场,银行卡产业也同样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16年,我国银行卡跨境业务规模和范围持续扩大,营销推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境外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银联卡,累计发行超过7000万张,同比增长近35%。我国银行卡在境外受理网络延伸到16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受理商户累计超过2000万户,受理ATM超过130万台。同时,我国银行卡产业抓住境外支付产业升级发展机遇,积极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融技术标准在境外落地。新加坡、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主流转接网络将银联芯片卡标准作为受理、发卡业务的技术标准。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是一份深入剖析中国银行卡行业现状、趋势与挑战的权威报告。本书系统梳理了2017年度中国银行卡产业在支付技术创新、市场格局演变、监管政策调整以及用户消费行为变化等方面的关键进展,为相关研究者、从业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一、 产业整体概览与宏观环境分析 蓝皮书首先对2017年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分析了货币政策、金融改革、互联网金融发展等因素对银行卡业务的影响。报告详细阐述了银行卡发行量、交易量、交易额等核心指标的增长态势,并与其他支付方式(如移动支付)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银行卡在支付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支付技术创新与应用 报告重点关注了2017年银行卡支付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一方面,对芯片卡迁移的进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非接触式支付(NFC)、二维码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在市场上的普及情况及其对传统银行卡支付模式的冲击与融合。另一方面,深入探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风险控制、反欺诈、用户画像以及个性化营销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展望了这些技术如何重塑银行卡产业的未来。 三、 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 在市场格局方面,蓝皮书详细分析了商业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在中国银行卡产业中的角色与竞争关系。报告对主要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发展策略、产品创新以及市场份额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评估了银联在国家支付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如何通过场景创新、用户黏性等优势,在特定支付领域对银行卡业务形成挑战。此外,报告也关注了境外银行卡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四、 监管政策与合规要求 2017年,中国金融监管政策持续深化,对银行卡产业带来了重要影响。蓝皮书系统梳理了当年出台的关键监管政策,如关于支付机构准入、风险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反洗钱等方面的规定。报告深入分析了这些政策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及其对银行卡业务合规性、风险控制和市场公平竞争提出的更高要求,强调了持牌经营、合规发展的重要性。 五、 用户消费行为与体验升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消费习惯的变迁,银行卡用户的消费行为呈现出新的特征。蓝皮书通过数据分析,展现了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的用户在银行卡使用偏好、消费场景选择、对支付便捷性与安全性的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报告还探讨了银行卡服务如何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场景化营销、积分权益升级等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忠诚度。 六、 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 银行卡安全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蓝皮书详细剖析了2017年银行卡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盗刷、欺诈、信息泄露等。报告介绍了商业银行、银联以及相关科技公司在风险监测、预警、阻断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策略,以及在提升账户安全、交易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报告也强调了加强消费者金融知识普及,提升用户安全意识的必要性。 七、 发展挑战与未来展望 在总结产业发展成就的同时,蓝皮书也客观分析了中国银行卡产业面临的挑战,如来自新兴支付方式的竞争压力、技术迭代加速带来的投入成本、跨境支付的复杂性、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报告对中国银行卡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预测了在科技驱动、场景深化、开放合作、合规监管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银行卡产业将如何适应新常态,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以翔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和前瞻性的观点,为读者勾勒出2017年中国银行卡产业的生动图景,是理解并把握中国支付行业发展脉络的必备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对科技创新及其在金融领域应用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偶然的机会得知了《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这本书,虽然我不是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但“银行卡产业”这个词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我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种银行卡,也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到移动支付等新方式,我想了解这些变化背后到底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和发展逻辑。《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听起来像是一本能够系统介绍这个庞大产业的书籍。我猜测,书中应该会详细介绍银行卡是如何从最初的信用卡、借记卡,逐步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集支付、储蓄、甚至理财功能于一体的金融工具。我也非常好奇,在2017年,中国银联、各大商业银行以及新兴的支付平台之间,是如何竞争与合作的?书中是否会探讨不同支付方式(如POS机刷卡、二维码支付)的市场份额和用户习惯?这些都是我作为普通消费者非常想了解的。这本书的出版,或许能让我对那些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支付方式,有一个更清晰、更系统的认知,甚至能够帮助我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评分

作为一名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监管政策有着浓厚兴趣的社会观察者,我最近注意到了《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这本书。2017年,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同时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银行卡产业无疑是中国金融体系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这本书的出版,象征着对当时银行卡产业发展状况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总结。我非常感兴趣的是,在2017年,中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是如何看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书中是否会包含对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例如关于风险管理、反洗钱、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我也很好奇,在那个时期,银行卡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例如,在生物识别支付、大数据风控等方面的进展。此外,对于银行卡产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消费升级方面的作用,书中是否会有详实的论述?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2017年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有一个更加宏观和立体的认识,理解它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评分

作为一名关注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投资者,我始终把金融行业视为重要的观察窗口。近期我留意到《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这本书,这本蓝皮书的标题本身就传递出一种权威性和前瞻性,预示着它将提供对2017年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状况的深度洞察。在那个时期,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金融服务的各个角落,银行卡产业无疑是这些变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对产业规模、盈利模式、风险控制以及监管政策等方面的详尽分析。特别是,在移动支付迅速崛起和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银行卡产业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这一定是在书中重点探讨的议题。书中可能还会涉及一些关键数据,比如不同类型银行卡的发行量、消费场景的渗透率、用户行为分析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行业投资价值、识别潜在风险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扎实的研究基础,帮助我更准确地把握中国银行卡产业在2017年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

评分

作为一名金融行业的研究者,我一直对中国支付体系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次有幸阅读了《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虽然这本书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从其厚重的篇幅和扎实的标题,我已然能感受到其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量。首先,这本书的出版时间节点(2017年)非常有价值,这恰逢中国银行卡产业经历快速发展,并且在移动支付浪潮冲击下进行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我想,书中一定对这个时期的产业现状、主要参与者的策略、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中国银行卡发卡量、交易额、用户渗透率等宏观数据的详实统计,并且能够对其背后的驱动因素进行深入解读。同时,作为一本“蓝皮书”,其内容必然会涵盖政策法规、市场竞争格局、技术创新等方面,这些都是我进行行业分析时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深入其中,去了解那些我尚未接触到的细节和见解,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行业图景,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银行卡产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评分

我是一个对市场趋势和消费者行为变化非常敏感的市场营销从业者。近期我了解到《中国银行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这本书,这个标题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银行业务与市场营销策略息息相关。2017年,正是中国市场经历巨大变革的一年,尤其是在消费习惯和支付方式上。我非常想知道,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银行卡发行机构是如何进行市场推广和用户拓展的?书中是否会分析不同银行卡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以及它们各自的营销策略?例如,高端信用卡是如何定位和推广的?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年轻化信用卡产品又有哪些特点?此外,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银行卡产业是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并且在新的支付生态中寻找自己定位的?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市场营销案例的分析,或者对不同支付渠道的用户偏好进行深入探讨,这些信息对于我制定更有效的营销方案将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理解银行卡产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是如何通过营销来维系和增长客户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