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是在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高靈敏度光譜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其在痕量檢測中應用。
本書是在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高靈敏度光譜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其在痕量檢測中應用。主要內容包括原子分子理論、激光技術與光電探測技術、雙原子分子自由基的光譜的實驗與理論、利用可調諧半導體二極管吸收光譜技術及應用、發射光譜技術的原理和應用、Mie散射光譜的基本原理及在可吸入顆粒物測量中的應用。
李傳亮,現為太原科技大學副教授,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2011年博士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傢重點實驗室,光學專業。目前主要研究原子分子激光光譜學、光電測量和傳感技術。目前主持的項目有:國傢自然科學青年基金1項、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傢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山西省高校創新項目1項、中國科學院時間頻率基準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1項。在《J. Phys. Chem. A》、《J. Mol. Spectrosc.》、《J. Chem. Phys.》、《Comput. Theor. Chem.》、《Chin. Opt. Lett.》等SCI期刊上發錶**和通訊作者論文十多篇。
第1章  高靈敏光譜理論 1
1.1  原子光譜理論 1
1.1.1  引言 1
1.1.2  角動量理論 3
1.1.3  氫原子和多電子原子的光譜 7
1.2  高靈敏度分子光譜理論 22
1.2.1  雙原子分子電子-振動-轉動光譜 23
1.2.2  雙原子分子電子態及其耦閤 31
1.2.3  微擾和預解離動力學理論 38
1.2.4  分子光譜結構及分子常數的獲取 40
1.3  光譜強度及原子的超精細結構和外場效應 45
1.3.1  原子和分子的光譜躍遷 45
1.3.2  超精細結構 53
1.3.3  塞曼效應和斯塔剋效應 53
參考文獻 56
第2章  高靈敏激光光譜儀器 58
2.1  激光光源和器件 58
2.1.1  激光光源 59
2.1.2  激光器 60
2.1.3  激光的噪聲 62
2.2  激光光學元器件 64
2.2.1  光學材料 64
2.2.2  光學元件波長特性和錶麵質量 67
2.2.3  反射鏡 68
2.2.4  透鏡 73
2.3  光譜測量儀器 80
2.3.1  乾涉儀 81
2.3.2  光譜儀 87
參考文獻 94
第3章  瞬態雙原子分子光譜及其動力學 96
3.1  自由基分子的高靈敏度激光光譜測量係統 97
3.1.1  瞬態分子的生成係統 97
3.1.2  速度和濃度調製光譜 99
3.1.3  光外差探測技術 100
3.1.4  光外差速度/濃度調製激光光譜技術 102
3.2  自由基分子的高靈敏度激光光譜分析 103
3.2.1  CS中性自由基分子光譜 103
3.2.2  CS+分子離子光譜 104
3.2.3  He2準分子(範德瓦爾斯分子)光譜 113
3.3  CS的微擾動力學研究 115
3.3.1  微擾光譜的分析 115
3.3.2  微擾光譜的哈密頓量 116
3.3.3  d3Δ態的微擾動力學 118
3.4  He2分子光譜與預解離動力學研究 123
3.4.1  He2分子研究背景 123
3.4.2  He2分子光譜結果和討論 123
3.4.3  He2分子預解離理論分析 126
參考文獻 127
第4章  瞬態雙原子分子的高精度量化計算 132
4.1  雙原子分子離子計算的基本原理 132
4.1.1  分子電子狀態構造原理(?,S)、(J,J)耦閤 132
4.1.2  雙原子分子的電子態 133
4.1.3  從頭計算方法簡介 135
4.2  C-2的高精度光譜計算 137
4.2.1  C-2的從頭計算過程 137
4.2.2  C-2的計算結果與討論 139
4.3  CF-的理論計算 146
4.3.1  CF-的研究背景 146
4.3.2  CF-的從頭計算過程 147
4.3.3  CF-的計算結果與分析 149
4.4  BD+的激光冷卻理論研究 154
4.4.1  BD+的激光冷卻研究背景與意義 154
4.4.2  BD+的從頭計算過程 155
4.4.3  BD+的激光冷卻研究過程模擬與結果 156
參考文獻 162
第5章 基於多光程技術的高靈敏TDLAS技術及其應用 168
5.1 TDLAS技術基本原理  168
5.1.1 Lambert-Beer定律  168
5.1.2 分子吸收綫型與綫寬  169
5.1.3 TDLAS測量技術  172
5.2 新型Herroitt多光程池的設計  175
5.2.1 Herriott型長光程池設計理論  176
5.2.2 新型Herriott長光程模擬  177
5.2.3 螺鏇式Herroitt多光程池  180
5.3 基於F-P腔的腔鎖定吸收光譜技術  184
5.3.1 實驗裝置 184
5.3.2 控製原理 186
5.3.3 實驗結果與討論 187
5.4 光外差-Herriott型多光程吸收光譜技術 190
5.4.1 光外差光譜原理 190
5.4.2 光外差-Herriott多光程吸收光譜裝置 191
5.4.3 結果分析與討論 192
5.5 高靈敏度的CO和CO2光譜研究 193
5.5.1 CO和CO2光譜研究的意義 193
5.5.2 實驗裝置 194
5.5.3 CO的光譜測量與分析 196
5.5.4 基於雙譜綫的CO和CO2濃度測量 200
參考文獻 204
第6章 發射光譜技術及其應用 208
6.1 超聲分子束SO自由基放電光譜 208
6.1.1 超聲分子束光譜測量係統 208
6.1.2 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 209
6.2 基於LIBS光譜技術的閤金痕量摻雜檢測 211
6.2.1 LIBS實驗測量係統 211
6.2.2 實驗結果與討論 215
6.3 輻射光譜測溫應用 219
6.3.1 黑體輻射測溫理論 220
6.3.2 輻射測溫實驗係統 222
6.3.3 實驗結果與討論 224
參考文獻 227
第7章 基於Mie散射光譜的可吸入顆粒物檢測儀 230
7.1 Mie散射的基本理論 231
7.2 消光法的數據處理方法 236
7.2.1 消光係數的計算過程 236
7.2.2 可吸入顆粒物濃度的計算 239
7.3 便攜式多光程池的可吸入顆粒物檢測裝置 239
7.3.1 多光程可吸入顆粒物測量裝置 239
7.3.2 實驗結果與討論 242
參考文獻 249
光譜是研究光與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一門學科,人類得到的大部分原子分子結構信息都是基於光譜學的研究。因此,光譜學對原子分子物理學、化學、生物分子學的研究做齣瞭突齣的貢獻。原子分子結構及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磁波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産生的吸收和發射光譜獲得的。由於激光具有單色性好、能量譜密度高、超高的時間和頻率分辨性,所以,它的産生使光譜學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目前的高靈敏度光譜檢測技術幾乎無一缺少激光的“身影”。
隨著人們對微觀分子和宏觀宇宙的不斷探索和瞭解,觀測到瞭大量分子光譜譜綫,這些光譜信號需要在實驗室中重現和確認,而實驗室中所産生“特定分子”的效率很低,尤其是一些壽命短的自由基分子,傳統的光譜技術探測較為睏難。此外,在工業生産、環境測量及醫學檢測領域的一些關鍵測量對象的濃度也非常低。以環境中的主要溫室氣體之一的甲烷為例,其在大氣中的本底約為2ppm(ppm,百萬分之一),而其變化值隻有幾百ppb(ppb,十億分之一),甚至更低。因此,檢測這些痕量物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相當多的場閤中,高靈敏度激光光譜技術是必不可少的。
本書內容主要建立在著者及其科研團隊所從事的高靈敏度激光光譜技術在痕量檢測研究的理論、實驗及工程應用研究的相關成果,以及近年來承擔的相關科研項目和本科及研究生教學基礎上,對激光光譜的檢測技術進行歸納、分析和總結。
全書分為7章。第1章為高靈敏光譜理論,主要闡述玻爾原子理論、波函數和角動量理論及原子的外場效應,並簡要介紹分子振動-轉動光譜理論;第2章介紹瞭高靈敏激光光譜儀器,內容包括基本的光學元件、各種光譜儀、激光器的基本原理;第3章重點分析瞭自由基分子光譜及動力學,首先討論瞭高靈敏度自由基分子光譜檢測技術和雙原子瞬態分子的光譜理論計算原理,然後具體介紹CS、CS+、He2等瞬態分子光譜結構和量子態之間的動力學相互作用;第4章主要闡述基於量化計算的光譜理論,計算瞭C2-、CF-分子的光譜特性並研究瞭BD+的激光冷卻;第5章主要介紹瞭可調諧半導體二極管吸收光譜技術及其應用;第6章為發射光譜技術,內容包括射流束放電光譜、超聲分子束光譜、激光燒蝕光譜技術及輻射光譜測溫技術;第7章為散射光譜技術,內容包括Mie散射的基本原理、消光法的數據處理方法,以及便攜式多光程池的可吸入顆粒物監測儀研製。
最近在瀏覽一些行業論壇時,經常會看到關於“痕量檢測”技術突破的討論,特彆是那些能夠實現超低濃度物質識彆和定量的方法。這讓我對“高靈敏光譜技術”這個領域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高靈敏光譜技術在痕量檢測中的應用》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明瞭我要尋找的主題。我是一名在材料科學領域工作的工程師,我們常常需要檢測材料中微量的雜質或者痕量的功能性組分,這些微量成分往往對材料的性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諸如錶麵增強拉曼光譜 (SERS)、納米熒光探針、激光誘導擊穿光譜 (LIBS) 等技術,以及它們是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和優化,實現對極其微弱信號的捕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這些技術在材料分析方麵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應用實例,或許還能為我們改進現有的檢測流程,開發齣更靈敏、更高效的材料分析方法提供思路。
評分最近在整理實驗室的文獻資料時,無意間翻到瞭這本《高靈敏光譜技術在痕量檢測中的應用》。說實話,我當初購入這本書,更多的是齣於對“痕量檢測”這個熱門研究方嚮的興趣。我主要從事的是食品安全分析,很多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非法添加劑等等,其允許的限量標準都非常嚴格,這就對我們的檢測技術提齣瞭極高的要求。市麵上關於光譜技術的書籍並不少,但很多都偏嚮於基礎理論或者通用的介紹,真正能夠深入到“高靈敏”的層麵,並且與“痕量檢測”這樣具體應用場景緊密結閤的,則相對較少。這本書的書名恰好戳中瞭我的需求點。我對其中可能涉及到的拉曼光譜、熒光光譜、原子吸收光譜等技術的最新發展,以及它們在如何提升檢測靈敏度、降低檢齣限方麵的具體策略充滿瞭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前沿的理論框架,更重要的是,能夠展示一些成功案例和實用的實驗方法,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將這些先進的光譜技術有效地應用到實際的食品安全檢測中,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評分對於任何從事分析化學領域工作的人來說,“靈敏度”和“痕量檢測”無疑是兩個永恒的追求。這本《高靈敏光譜技術在痕量檢測中的應用》的書名,就精準地抓住瞭我最關心的問題。《高靈敏光譜技術》這四個字,仿佛一把鑰匙,打開瞭通往更深層分析世界的大門。我一直認為,光譜技術在痕量檢測方麵有著巨大的潛力,但如何真正實現“高靈敏”,其中蘊含著大量的科學智慧和工程技巧。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係統性地學習和理解這些技術契機的機會。我期待它能夠詳細闡述各種提高光譜靈敏度的策略,例如優化光源、改進探測器、設計更高效的樣品富集方法,以及利用先進的數據處理算法來提取微弱信號。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具體的應用案例,比如在環境監測、生物醫學、甚至地質勘探等領域,是如何運用這些高靈敏光譜技術來解決實際的痕量分析難題的,這將極大地拓展我的視野和技術儲備。
評分我是一名剛剛接觸光譜分析的研究生,目前的研究課題涉及到一些生物樣品中的微量成分分析。對於我這個新手來說,光譜技術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學習麯綫,更何況是“高靈敏”和“痕量檢測”這樣更具挑戰性的領域。我的導師推薦瞭我這本《高靈敏光譜技術在痕量檢測中的應用》。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讀,但粗略地翻閱瞭一下目錄和前言,就感覺這本書的內容非常係統和全麵。它似乎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原理的介紹,更強調瞭實際的應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不同類型的高靈敏光譜技術(比如原子光譜、分子光譜等)在處理低濃度樣品時各自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在樣品前處理、儀器參數優化、數據處理等方麵可能遇到的關鍵問題和解決方案。對於我而言,這本書的價值在於能夠為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復雜的分析技術,並將其有效地應用於我的科研課題中,剋服在痕量檢測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露著一種嚴謹而前沿的學術氣息,簡潔的藍白配色,配閤著精緻的圖示,讓人立刻感受到它所探討的主題——“高靈敏光譜技術”。我是在一次學術會議的休息時間,偶然瞥見瞭旁邊這位同行桌上的這本書,當時就被它的書名吸引住瞭。“痕量檢測”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挑戰性,而“高靈敏光譜技術”則像是為解決這一難題而生的利器。我是一名環境監測領域的科研人員,日常工作中經常需要麵對各種復雜的樣品,其中很多關鍵指標的濃度都低至ppb甚至ppt級彆。傳統的檢測方法在靈敏度和選擇性上常常捉襟見肘,迫切需要新的技術手段來突破瓶頸。因此,當看到這本書時,我便立刻把它納入瞭我的“必讀清單”。雖然我還沒有開始閱讀,但從書名和整體感覺來看,我強烈預感這本書將為我提供關於最新光譜技術在痕量分析領域的深刻見解和實操指導,期待它能為我帶來新的靈感和解決方案,幫助我應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挑戰,提升檢測的精度和效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