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定量计划与控制方法:工程施工生产能力及资源价格约束的平衡

工程施工定量计划与控制方法:工程施工生产能力及资源价格约束的平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布青雄 著
图书标签:
  • 工程施工
  • 定量计划
  • 施工控制
  • 生产能力
  • 资源管理
  • 价格约束
  • 优化模型
  • 工程管理
  • 成本控制
  • 进度控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5250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688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字数:4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实用性。本书介绍的系列方法均能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比如,工程施工资源配置方法、进度计划与控制方法、成本计划与控制方法、质量计划与控制方法等都设置了应用表图,根据格式化图表内容即可开展相应工作。
2.创新性。本书介绍的系列方法及提出的相关理论来源于长期的工程实践,是长期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有一定创新和独特性。
3.系统性。本书系统解决工程施工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进度、成本、质量控制问题及多目标平衡问题等施工中的重要问题。
4.依据的充分性。本书对所提出每种新方法不仅有详细的内容、步骤和流程介绍,而且对方法的提出和采用依据进行了充分的演绎推理。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介绍一套全新的工程施工计划与控制方法,以系统解决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多目标平衡、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基本问题。本书的第1~8章对有关基本概念、原理、相关知识进行了细致论述,第9~14章对这套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以一系列可实施操作的图表全面演示了本方法的基本内容,展示了采用该方法进行施工管理所需的主要活动过程和活动成果。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检索,书末以附录方式汇编了部分辅助阅读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并试图改进管理方法的广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使用,可作为这些人员的管理创新尝试用书,也可供从事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其他实践、理论研究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工程施工计划与控制概述 1
1.1 基本概念 1
1.2 工程施工计划 5
1.3 工程施工控制 13

第2章 工程施工生产能力概念及其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27
2.1 认识工程施工生产能力 27
2.2 工程施工生产能力与相关参数(或工作)的关系 30
2.3 工程施工生产能力的作用 33
2.4 工程施工生产能力在施工管理中的基本应用 35

第3章 工程施工生产能力与成本、质量的函数关系 37
3.1 相关约定和准备 37
3.2 工程项目分类及分部分项工程分类 39
3.3 施工成本与工程施工生产能力的关系分析 39
3.4 施工作业方式与施工组合模式 42
3.5 x与c的函数法则 44
3.6 满足法则条件的具体函数 49
3.7 资源配置确定之前的函数表达 50
3.8 资源配置确定之前的函数图像举例 51
3.9 资源配置确定不变的函数图像举例 56
3.10 质量与施工生产能力的函数关系 59

第4章 工程施工生产能计算模型 64
4.1 工程施工生产能力计算模型 64
4.2 模型求解 66
4.3 与模型相关的其他问题求解 70
4.4 核心工作施工生产能力指标求解案例 71

第5章 单位工程施工生产能计算 73
5.1 基本概念定义 73
5.2 单位工程施工生产能力计算的工作程序 73
5.3 单位工程工作分解结构 75
5.4 单位工程核心工作的确定 78
5.5 数学模型方法的基础工作 79
5.6 单位工程施工生产能力计算 81
5.7 单位工程施工生产能力计算举例 82

第6章 工程施工描述 93
6.1 工程施工描述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93
6.2 工程施工描述的一般约定 93
6.3 施工任务描述 95
6.4 施工目标描述 98
6.5 施工资源描述 100
6.6 施工过程描述 108

第7章 工程施工资源、资源价格及其平衡 116
7.1 工程施工资源 116
7.2 施工资源价格及相关概念 117
7.3 施工资源价格与施工目标的关系 120
7.4 工程施工多目标决策的资源价格平衡问题 123
7.5 施工资源价格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 123

第8章 工程施工二元影响及目标结构图 135
8.1 工程施工二元影响 35
8.2 目标结构图 142

第9章 基于二元影响的主要施工计划与控制 155
9.1 基于二元影响的主要施工计划与控制综述 155
9.2 基于二元影响的主要施工计划与控制方法体系 165

第10章 工程施工资源计划与配置 168
10.1 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68
10.2 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 176
10.3 资源配置的工作程序 179
10.4 资源配置的主要工作成果 183

第11章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与控制 187
11.1 工程进度概述 187
11.2 工程进度控制原理 194
11.3 工程进度控制的基本方式 199
11.4 工程进度计划的主要内容 200
11.5 工程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 205
11.6 工程进度控制图 209

第12章 工程施工成本计划与控制 212
12.1 相关成本概念 212
12.2 工程施工成本计算 213
12.3 基于成本控制原理的进一步分析 214
12.4 施工成本计划的主要内容 218
12.5 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221
12.6 施工成本控制图 225
12.7 施工成本函数图 227

第13章 工程施工质量计划与控制 230
13.1 质量量化与计算 230
13.2 质量计划的主要内容 232
13.3 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233
13.4 质量控制图 236
13.5 质量与相关变量关系图 236

第14章 工程施工综合控制 238
14.1 工程施工综合控制概念 238
14.2 工程施工综合控制期 238
14.3 工程施工综合控制期参数计算 239
14.4 单位工程施工综合控制——SCQ、XUTCQ矩阵控制的基本内容 241
14.5 单位工程目标结构图控制的基本内容 244

附录A 成本函数法则及表达 251
附录B 单代号及部分复合代号说明 258
附录C 目标难度角取值参考 266
附录D 工程施工计划与控制中的成本计算公式 268

参考文献 272

前言/序言

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工程施工行业(尤其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需要更多的技术和更科学的管理方法,只要资金到位、时间足够、劳动力充足就能很好地完成工程项目施工。这一观念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从事工程施工的广大工作者(尤其是管理人员)未能正确地面对工作实际,往往顺应这种观点而简单行事,从而丧失了很多争优创好的机会,其结果不仅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财富的隐性损失,也成为阻碍施工行业正常发展的一个根源性问题。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首先,工程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施工是实现工程项目目的的重要环节,是消耗资源最多、最集中的环节,其过程漫长而艰巨。在施工过程中,既有很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面临诸多管理决策问题,这些技术问题、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实施结果。
其次,在我国,从事工程管理(尤其是施工管理)理论研究的科技人员没有或很少有深入实际的工程施工管理经历,研究人员未能系统、全面、准确地感受并掌握工程施工到底需要解决哪些管理和技术问题,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工程施工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简单问题,工程项目的复杂问题只存在于投资策划和工程设计中,对于施工需做更多研究。诚然,从项目全局来说,投资策划和工程设计非常重要,对项目实施结果甚至有更为重要的影响(越在前的工作影响越大),这些工作所用科技理论体系更为成熟而明确,专业性、知识性、复杂性众人皆知,但是,有施工管理经历的人们可以试想一下曾经经历过的一些工程项目,面临过的一些管理问题,例如,资源配置问题、进度控制问题、多目标平衡问题,是简单问题吗?您是怎么解决的?解决得好吗?结果令您自己满意吗?毋庸置疑,多数人的回答是一致的——不简单、凭经验解决、解决得不怎么样、结果不十分满意。
第三,人们之所以会形成上述观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现实中,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管理的相关理论确实存在一定局限性,致使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没有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往往凭经验、靠估计、依传统简单解决本来复杂的问题。这种简单粗放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没有评价标准和依据,尽管如此,由于绝大多数存在的问题(有的项目可能因为决策失误、方法不当而几经周折,费尽心机)最终都能得到解决,所以一般均认同解决办法是有效合理的而不再深究其科学性。
第四,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前一阶段的工作失误导致的不利局面可以在下一阶段采取补救措施予以改变,由于经验不足、估计错误、传统失效产生的不良后果一般还不至于会导致项目管理的失败,所以,这种凭经验、靠估计、依传统的管理方式能够长期存在并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同。
为什么要讨论上述观念问题呢?因为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及发展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只有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人们才能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全新的视野和角度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新的理念,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只有通过转变观念,人们才能更好地接受新事物。目前施工行业的上述观念问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改变。人们(尤其是广大从事工程实践的管理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应该放弃上述错误观念,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坚定树立新思想。工程项目施工行业是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最重要的行业之一,伴随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行业不仅已经取得许多可喜的成绩,拥有数以千计的先进工艺和技术,同时,行业发展也需要更多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来不断充实和完善行业的科技体系,以迎接社会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在工程开工之前,人们习惯性地会完成一种技术性文件,叫施工组织设计。为什么只称这种技术文件为“组织”设计?而不称其为施工管理设计,或者其他什么名称呢?就工程施工面对的实际问题来说,是多方面的,需要的应该是一个包含全部管理职能的技术文件而不仅仅只是解决组织问题,组织只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还有计划、控制等职能呢?难道不需要解决?而目前的施工组织设计一般还都包含各种计划与控制及更多内容。看来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目前的这个技术文件只能可靠地解决施工中的组织问题。从这点来看,最早给这个技术性文件取名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人看问题之深刻令人敬佩。本书试图介绍一种有效实现工程项目施工定量计划与控制的方法,以解决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一些计划与控制问题。
在工程施工需要解决的诸多管理问题中,较为重要、比较集中突出、目前相关理论未能彻底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工程施工资源配置问题、多目标整合平衡问题、进度控制问题。本书所述工程施工计划与控制是指以工程施工生产能力计算、资源价格平衡计算为基础,根据资源配置原理、多目标整合平衡原理、进度控制原理、成本控制原理等基本原理,针对工程施工中的资源、进度、成本、质量展开的一系列计划与控制活动。所述工程施工计划与控制方法是这一系列活动所采用的方法的总称。准确地说,该方法不是一个单一的具体方法,而是由一系列具体方法构成的方法体系。采用此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程施工的定量化管理。
该方法的产生,最初并非基于需要解决工程管理中的一类问题——计划与控制问题而凭空产生,其产生过程并非是从理论走向实践,最初内容更多来自于长期的工程实践。其产生过程是:先使用了这一方法(最初是零散、局部的使用)解决问题,再从理论上去寻找依据——为什么要这样做?从实践走向理论,再把从理论中寻找到的答案(一定的结论)返回实践中进行验证,如此不断循环往复而产生。
写书既是一种传播分享知识的方式,更是作者学习知识的一个过程。写书能促进思考、充实生活、丰富文化、增进文明。写书能帮助人们成长,带给人们快乐。写书既是在完成一项个人事业,更是在尽一份社会责任。希望书中内容能真正成为一点有用的知识而帮助到需要的人,也希望此书能成为一份合格的答卷,献给社会,献给所有教育我、帮助我、支持我的人们。以此感谢国家多年的栽培,感谢我所有的老师、亲人和朋友。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全力支持与帮助,在此深表感谢。由于书中很多内容为尝试性观点,不足或不妥之处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著者
2017年10月
《工程施工定量计划与控制方法:工程施工生产能力及资源价格约束的平衡》 引言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工程建设领域,高效、精准的计划与控制是项目成功的基石。本书深刻剖析了工程施工的核心挑战——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生产能力与波动剧烈的资源价格双重约束下,实现最优的计划制定与执行。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是一套系统性的思维框架,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一套科学、定量的方法,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工程施工环境,化解潜在风险,最大化项目价值。 本书聚焦于一个关键的平衡艺术:如何基于对工程项目自身生产能力的客观评估,与对关键资源(如人力、材料、设备、资金)价格的敏锐洞察,构建出既具可行性又具经济效益的施工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过程控制机制。其核心在于将抽象的管理理念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与可操作的工具,使施工管理者能够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以数据驱动决策,实现从“知道做什么”到“知道怎么做得最好”的飞跃。 第一部分:工程施工生产能力评估与模型构建 工程施工的生产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诸多动态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水平、人员技能、设备效能、场地条件、组织管理等。精准的生产能力评估是制定可行计划的前提。 生产要素的识别与量化: 本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了构成工程施工生产能力的关键要素,并着重探讨了如何将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量化。例如,针对劳动力,需要考虑其数量、技能等级、出勤率、工作效率等;针对设备,则需要分析其类型、规格、可用率、维护保养状况、作业速度等。材料的周转速度、仓储能力、运输能力等也同样需要被纳入考量。 作业单元的产能分析: 工程项目通常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作业单元,每个作业单元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流程和资源需求。本书将详细介绍如何针对不同的作业单元,运用工程统计学、时间与动作研究等方法,分析其潜在的生产能力上限和平均生产效率。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建立起不同类型工种在特定作业下的单位时间产量模型。 制约瓶颈的识别与分析: 在任何生产系统中,都存在制约整体效率的瓶颈环节。本书将教授读者如何运用各种图表分析法(如甘特图、网络图)、仿真模拟技术以及现场调研等手段,准确识别出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产能力瓶颈。理解瓶颈的成因,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产能的关键。 生产能力模型构建: 基于以上要素和作业单元的分析,本书将引导读者构建适用于具体项目的生产能力模型。这可能包括基于数学方程的模型、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模型,或是基于情景分析的模型。这些模型能够模拟不同资源配置和管理策略下的生产能力变化,为计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模型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着项目进展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 第二部分:工程施工资源价格波动分析与预测 资源价格的波动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最大不确定性之一。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帮助读者理解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掌握价格变动趋势的分析与预测技巧。 关键资源的价格构成与影响因素: 详细剖析当前工程建设中常见且价格波动较大的关键资源,如钢材、水泥、砂石、能源(燃油、电力)、关键设备租赁费、劳务工资等。深入分析影响这些资源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市场供求关系、政策调控、国际形势、自然灾害、技术进步、原材料成本等。 历史价格数据分析与趋势识别: 介绍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源价格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识别价格的周期性、季节性及长期趋势。例如,分析过去几年钢材价格的季度变化模式,可以为未来采购决策提供参考。 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 强调建立有效的市场信息收集渠道,包括行业报告、期货市场价格、供应商报价、专家访谈等。教导读者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号,评估市场情绪与未来价格走势的可能性。 价格预测模型与情景规划: 介绍多种资源价格预测模型,从简单的移动平均法到更为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导读者进行多情景的价格预测,即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假设、政策导向以及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制定出乐观、中性、悲观等多种价格预测结果。这有助于管理者在不确定性中做出更稳健的决策。 风险对冲与锁定策略: 在理解和预测价格波动的可能后,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合同条款设计、套期保值(如期货)、战略采购、长期协议等多种手段,对冲价格上涨的风险,锁定关键资源的成本。 第三部分:定量计划编制与优化 基于对生产能力和资源价格的深入理解,本书将聚焦于如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科学、可执行的施工计划。 多目标优化决策模型: 工程施工计划的目标是多重的,通常包括工期最短、成本最低、资源最优利用、质量最优保证等。本书将介绍如何构建多目标优化决策模型,并通过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数学规划方法,在生产能力和资源价格的约束下,找到一个 Pareto 最优解。 关键路径法(CPM)与挣值管理(EVM)的深化应用: 传统的核心计划工具如 CPM 和 EVM 将在本书中得到更深层次的阐述。如何将其与生产能力和资源价格的动态变化相结合,例如,如何在 EVM 中纳入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因子,使成本绩效指数(CPI)和进度绩效指数(SPI)更能真实反映项目状态。 资源分配与能力约束下的计划优化: 详细阐述如何在生产能力有限制的情况下,进行最优的资源分配。这可能涉及到工作分解结构(WBS)的细化、作业排序、工序搭接优化等。本书将展示如何通过迭代计算或智能算法,在满足生产能力上限的同时,最大化整体产出。 风险驱动的计划编制: 将资源价格预测和生产能力波动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纳入计划编制过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评估不同计划方案在面对潜在风险时的鲁棒性,并据此制定更具韧性的计划。 成本效益分析与计划方案比选: 提供一套科学的计划方案比选方法,不仅考虑工期和技术可行性,更要深入分析不同方案在资源消耗、成本支出、潜在风险等方面的差异,最终选择经济效益最优的方案。 第四部分:动态控制与绩效评估 计划的生命在于执行和控制。本书将强调如何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实时监控生产能力和资源价格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计划,以实现预定目标。 实时生产能力监控与预警: 建立一套有效的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实时跟踪各作业单元的实际生产进度、资源消耗和效率。通过与计划模型进行对比,及时发现生产能力的偏差,并分析原因。 资源价格实时跟踪与成本控制: 建立资源价格的实时跟踪机制,将实际采购价格与预测价格进行对比。分析价格偏差的来源,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续的采购策略或进行成本超支的预警。 变更管理与再计划: 工程项目充满变数。本书将详细阐述如何建立规范的变更管理流程,评估变更对生产能力、资源价格及整体计划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快速、有效的再计划。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除了传统的 EVM 指标外,本书将引入更为全面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例如,考虑资源利用效率、单位成本、按时完成率、风险规避有效性等。这些指标将更全面地反映项目执行的质量和效率。 案例研究与经验借鉴: 通过分析多个实际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失败案例,提炼出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这些案例将贯穿全书,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理解。 结论 《工程施工定量计划与控制方法:工程施工生产能力及资源价格约束的平衡》是一部集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于一体的著作。它深刻揭示了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命题,并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定量化解决方案。通过掌握本书所阐述的方法,读者将能够: 科学评估和挖掘工程项目的潜在生产能力。 精准分析和有效应对资源价格的波动风险。 构建兼顾生产能力与成本效益的最优施工计划。 建立一套灵活、动态的执行控制体系。 最终实现项目工期、成本、质量和安全目标的完美平衡。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超越传统经验主义的管理视角,将工程施工计划与控制提升到科学分析与定量决策的层面,为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方法论支撑。无论是项目经理、计划工程师、成本控制师,还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将从中获益匪浅。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这本书的标题,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们公司近年来在项目投标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过去,我们更多地依靠经验来估算工程量和成本,但随着市场的日趋复杂化,这种方式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特别是当面对一些大型、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时,如何准确评估我们自身的施工生产能力,以及如何预判和应对关键资源价格的波动,已经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这本书的题目,恰恰击中了我们最痛的“软肋”。它不仅仅是提到了“计划”和“控制”,更强调了“定量”和“平衡”。“定量”意味着需要有严谨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支持,而不是凭感觉。“平衡”则指出了问题的核心——在有限的生产能力和不断变动的资源价格之间,找到一个可行的、最优的解决方案。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处理“生产能力”这一概念的。是指单纯的设备和人员数量吗?还是包含了他们的技术水平、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在不同工序间的匹配程度?而“资源价格约束”,是否涵盖了材料、人工、机械租赁、运输等所有可能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这本书是否提供了一些量化的指标和方法,来帮助我们进行更精确的产能评估?以及,是否有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比如房建、市政、公路等),在资源价格波动风险管理上的具体指导?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更科学的投标报价,更精准的项目进度控制,以及更灵活的成本应对策略,那将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感。“定量计划与控制方法”——这几个词语直接指向了工程管理中最核心、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我们都知道,工程项目一旦启动,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从最初的计划制定,到中间的进度控制,再到最后的成本核算,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精确的计算和严谨的分析。“工程施工生产能力及资源价格约束的平衡”,更是将矛盾的焦点点明。在施工现场,我们总是在与有限的生产能力赛跑,同时又要面对不断变动的市场价格,这就像是在走钢丝。我猜想,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我们实现“量”与“价”之间的有效“平衡”。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对施工生产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预测,例如,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工时、最佳的设备配置,以及如何预判可能出现的生产瓶颈。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资源价格波动对项目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策略,来应对这些外部的不确定性。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工具和模型,能够帮助我们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就将产能和价格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那将是对所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巨大帮助,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项目的整体效益。

评分

我是一名项目经理,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与成本搏斗。这本书的书名,简直就是对我日常工作挑战的精准描绘。 “工程施工定量计划与控制方法”——这听起来就是我需要的“硬核”技能,不是那些空泛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方法。“工程施工生产能力及资源价格约束的平衡”——这更是道出了项目的精髓所在。我们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一方面,我们希望尽可能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把项目做得又快又好;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时刻警惕原材料、能源等价格的剧烈波动,它们随时可能侵蚀我们的利润,甚至让项目陷入亏损。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教我如何科学地评估团队和设备的“能力”,如何量化不同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如何建立一套预警和应对机制来应对价格波动,那对我来说将是无价之宝。我尤其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生产能力”与“价格约束”这两个看似独立的因素进行“平衡”的。是否存在一些模型或框架,能够帮助我在制定计划时就考虑到潜在的价格风险,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产能分配和资源采购策略?例如,当钢材价格上涨时,我能否通过调整施工顺序,或者优化材料使用方案来降低影响?当劳动力成本上升时,我能否通过改进工艺,引入自动化设备来提高单位工时的产出?这些都是我急切想从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希望能给我带来新的思路和实用的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让我想起了我在项目管理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核心矛盾:有限的资源(包括人力、设备、材料等)能否满足预期的生产目标,同时又要应对外部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我理解,“定量计划与控制方法”意味着这本书将提供一套基于数据分析和数学模型的科学工具,帮助我们超越经验主义,做出更精准的决策。而“工程施工生产能力及资源价格约束的平衡”,更是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一个日益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单纯追求生产速度或仅仅控制成本,都可能导致项目失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最优的平衡点。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具体阐述“生产能力”的量化。是仅仅考虑物理上的产能,还是会深入到团队的协同效率、技术水平、以及不同工序间的匹配度?同样,“资源价格约束”也涵盖了广泛的范围,从建筑材料到能源,再到劳动力成本,这些价格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对项目预算产生重大影响。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工具,帮助我们预测价格趋势?或者,是否会介绍一些风险对冲策略,以应对突如其来的价格上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思维框架和实操指南,帮助我们在项目策划、执行和收尾的各个阶段,都能有效地管理生产能力,并审慎应对资源价格的挑战,最终实现项目的成功。

评分

作为一名旁观者,我对工程建设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一直充满好奇,尤其是其中的管理机制。这本书的书名,乍一听就显得相当专业,但“平衡”二字却让我觉得它可能触及到了人性化和现实的一面。我理解“生产能力”可能指的是一个项目能完成多少工作,有多快,用什么效率。而“资源价格约束”则指向了成本,而且是那些难以预测、随时可能跳涨的成本。这本书如果能解释清楚,如何在“能做多少”和“花多少钱”之间找到一个稳妥的交集,这就非常有意思了。我猜想,书中可能不会仅仅罗列一些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会深入探讨,当生产能力遇到价格瓶颈时,有哪些策略可以选择。比如,是不是可以通过改变施工顺序来规避某些高价材料的使用高峰期?是不是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单位成本?或者,是否存在一些谈判技巧和采购策略,能够帮助项目方在价格高企时,仍然能够获得必要的资源?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生动的案例,来阐述这些“定量”的方法是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的,并且这些方法是如何帮助项目负责人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避免因为资源价格的剧烈波动而导致整个项目失败。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工程管理中的“量”与“价”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一种扎实、严谨的感觉扑面而来,仿佛预示着书中内容的深度和实用性。我是一名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深谙项目管理中的各种挑战,尤其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限制下,实现既定的工程目标。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如何在实践中进行定量化计划和控制的书籍,一本能够帮助我更科学、更有效地评估和利用施工生产能力,同时又能理性对待和平衡各种资源价格波动的书籍。这本书的书名——“工程施工定量计划与控制方法:工程施工生产能力及资源价格约束的平衡”——恰好点出了我最关心的几个核心问题。它直接触及了施工企业运营中最棘手的部分,即“能力”与“成本”之间的博弈。生产能力不仅仅是人力、机械设备的数量,更关乎其效率、协同性以及在不同工序间的流动;而资源价格,特别是近年来波动剧烈的建材、能源价格,更是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利润率和可行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能够将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工具和技术。例如,在计划阶段,如何通过定量分析来科学预测和分配生产能力,以避免资源闲置或瓶颈;在执行阶段,又如何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和资源消耗,并根据价格波动及时调整策略,以最大化经济效益。我尤其关注“平衡”这个词,它暗示了这本书并非只侧重于某一方面的技术,而是强调如何在相互制约的因素之间找到最优解,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在复杂多变的项目环境中做出决策的从业者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前沿动态的爱好者,我一直对能够将复杂问题进行简化和量化的工具和方法论感到由衷的钦佩。这本书的书名——“工程施工定量计划与控制方法:工程施工生产能力及资源价格约束的平衡”——就带给我一种强烈的专业感和实操性。我猜测,这本书的核心将围绕如何将工程施工的“生产能力”这一相对模糊的概念,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并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为项目计划的制定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它还会探讨如何将“资源价格”的波动性,纳入到计划和控制的体系中,从而在成本和进度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我尤其对“平衡”这个词很感兴趣,它意味着这本书并非只关注“最大化生产力”或“最小化成本”,而是强调在相互制约的因素之间做出明智的权衡。例如,当某些关键材料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时,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方法,来评估增加设备投入或调整施工工艺是否比直接承担高昂的材料成本更为划算?或者,当生产能力遇到瓶颈时,是否可以通过优化资源调度,或者与其他单位进行合作来缓解压力,同时又不至于因为高价采购而导致项目经济性下降?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这些“定量”的方法如何在现实世界的复杂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并最终帮助项目管理者做出更具前瞻性和经济效益的决策。

评分

作为一名对工程管理领域最新发展趋势保持高度关注的学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academic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的优秀著作。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定量计划与控制方法”以及“生产能力及资源价格约束的平衡”这些关键词,立刻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在学术界,我们 thường debate về các mô hình lý thuyết để tối ưu hóa quy trình xây dựng, nhưng đôi khi những mô hình này lại thiếu đi tính cụ thể và khả năng áp dụng vào môi trường thực tế đầy biến động. Tôi hy vọng cuốn sách này sẽ mang đến những phương pháp định lượng, dựa trên cơ sở khoa học và dữ liệu, để giải quyết những vấn đề phức tạp trong quản lý dự án xây dựng. Khái niệm về “cân bằng” giữa năng lực sản xuất và ràng buộc về giá nguyên vật liệu là một khía cạnh cực kỳ quan trọng, đòi hỏi sự hiểu biết sâu sắc về cả kỹ thuật thi công lẫn kinh tế. Liệu cuốn sách có cung cấp các thuật toán, mô hình toán học hay các phương pháp thống kê để phân tích và dự báo các yếu tố này không? Ví dụ, làm thế nào để định lượng hóa "sức bền" của một đội ngũ công nhân hay hiệu suất của một loại máy móc dưới các điều kiện làm việc khác nhau? Hay làm thế nào để dự báo xu hướng biến động giá của thép, xi măng hay nhiên liệu trong tương lai gần và xa hơn nữa? Những câu hỏi này thôi thúc tôi khám phá nội dung chi tiết của cuốn sách, với hy vọng nó sẽ cung cấp những công cụ tư duy và công cụ thực hành sắc bén, giúp tôi không chỉ mở rộng kiến thức học thuật mà còn có thể đóng góp vào việc nâng cao hiệu quả quản lý và tính bền vững cho ngành xây dựng nói chung.

评分

我是一名对工程领域充满好奇的非专业读者,虽然我并非直接从事施工管理,但对于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达成预期的目标,我一直深感兴趣。这本书的书名,对我来说,就像是揭示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运作机制。“工程施工定量计划与控制方法”听起来就充满了科学性和逻辑性,它似乎在告诉读者,施工管理并非仅仅是经验的堆砌,而是可以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分析来实现的。“工程施工生产能力及资源价格约束的平衡”,更是触及了现实世界的根本性问题——在有限的“能做多少”和“成本是多少”之间,如何找到一个既可行又经济的最佳点。我很好奇,书中是如何定义和量化“生产能力”的,它是否包含人员的技能、设备的效率、以及团队的协同作用?而“资源价格约束”,我又理解为那些像股票价格一样难以捉摸的建材、能源价格。这本书如果能解释,如何在制定计划时,就把这些不确定性考虑进去,并且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价格的变化,灵活地调整计划,以实现“平衡”,这将是非常了不起的。我期待这本书能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辅以恰当的图表和案例,让我理解那些隐藏在施工项目背后的“定量”智慧,以及管理者是如何在看似矛盾的因素中,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评分

我是一名年轻的、充满学习热情的工程师,对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有着强烈的渴望。这本书的书名——“工程施工定量计划与控制方法:工程施工生产能力及资源价格约束的平衡”——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通往更高效、更科学的施工管理的大门。我一直在思考,在施工现场,我们常说“人力、物力、财力”,但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控制,是我一直觉得力不从心的地方。这本书的标题明确指出了“定量”二字,这让我对其中可能包含的数学模型、统计方法、以及各种评估工具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关注“生产能力”的量化,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更应该包含其效率、协同性和技术水平。而“资源价格约束”,则是我在学习中常常感到困惑的部分,因为实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往往超出我们书本上的理论模型。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方法,将这两者——生产能力和资源价格——进行“平衡”,我认为将是极具价值的。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生产瓶颈,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提升整体生产效率,以及如何在价格波动风险下,制定灵活的采购和施工计划的详细指导。我期待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来驾驭复杂的施工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的双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