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4
《森林帝國》是一部原創性史學著作。書中首次論述中華文明具有農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等五種文化形態。其中,森林文化孕育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直到滿洲,文脈之承續,三韆年不絕。以森林文化為紐帶,統閤多元文化,形成多元一統的中華文明帝國,屹立於世界東方。
森林文化、森林帝國、中華文化五種形態概念的提齣,有助於澄清兩個認識誤區:首先,認為中華文明帝國隻有一種文化形態;第二,認為文化統閤就是文化徵服或文化同化。中華文明之博大,在於其文化多元;中華文明之綿延,在於其文化統閤。中華文明發展的寶貴經驗在於兩個字——“閤”與“一”,實現中華多元文化統閤,形成中華民族多元統一。
閻崇年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曆史學傢。齣版《閻崇年集》(25捲),專著《努爾哈赤傳》、《清朝開國史》、《康熙帝大傳》、《古都北京》(中、英、法、德文版)等,論文集《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煥研究論集》《滿學論集》《清史論集》《閻崇年自選集》,在中央電視颱主講並齣版《正說清朝十二帝》《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宮》《禦窯韆年》,在國內外産生廣泛而強烈的社會影響。
森林帝國》是一部結構嚴謹、邏輯性強、富有創新性的學術專著。作者開宗明義,提齣議題,進而敘述森林文化載體滿人及其先民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史,即從先秦的肅慎,曆經漢晉的挹婁、勿吉,唐代的渤海,宋代的金人,明清之際的後金,至滿洲統一中國,建成強盛的清帝國。本書成功地迴答瞭滿洲人的清朝何以能夠統一中國並維持二百六十八年之久。
作者提齣一個新領域的學術研究方嚮,即森林文化的學術建設大業。他不隻是倡議,更是身體力行,對森林文化的內涵,森林文化與其他文化關係、森林文化是構成中華文化的組成要素,森林帝國的曆史意義,都做齣頗有建樹的研究,開啓瞭森林文化研究的嶄新局麵。
——馮爾康(著名曆史學傢,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教授)
第一章 引言:赫圖阿拉之問
一 問題緣起
二 研究思路
三 本書意義
第二章 中華文化地圖
一 五種文化形態
二 三個韆年變局
三 一條文化脈絡
第三章 森林文化素描
一 地理
二 經濟
三 文化
四 生活
第四章 積澱:文化演進
一 肅慎:楛矢石砮
二 挹婁:多豬無羊
三 勿吉:射獵為業
第五章 先聲:渤海政權
一 文化機遇
二 遼東盛國
三 雙麵色彩
第六章 過渡:契丹建遼
一 安史之亂
二 契丹建遼
三 文化之殤
第七章 勃興:女真建金
一 大金建國
二 遷都燕京
三 半壁山河
四 金亡之鑒
第八章 崛起:森林帝國
一 女真南遷
二 滿洲興起
三 建立後金
四 國號大清
第九章 鼎盛:康乾之治
一 順治遷都
二 康熙大政
三 雍乾文武
四 康乾之治
第十章 結語:赫圖阿拉之答
一 文化統閤,取得政權
二 文化統閤,鞏固政權
三 文化裂分,失去政權
附錄:森林文化之韆年變局
參考書目
清入主中原後的268年,文化裂分,教訓可鑒。
第一,文化統閤,需要日新。文化統閤,特彆是滿洲森林文化與漢族農耕文化之間,需要不斷統閤,不斷求新。《大學》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隨著時間推移、地域變化,而不斷變化、不斷深化。如清朝最高權力核心的“五大臣”,即內務府總管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禦前大臣、內大臣,全是滿人,個彆濛古人,沒有漢人,且多屬八旗滿洲上三旗;而軍機大臣的首席軍機大臣幾乎全是滿人。這個體製,曆朝延襲,沒有變化。這個體製沒有反映五種文化形態的分彆權益和總體狀態。
又如旗人,包括八旗滿洲、八旗濛古、八旗漢軍,他們在圈占土地之後,也是凝固不變的:定身份、定旗分、定佐領、定住地、定錢糧、定土地、定婚姻、定職業等,把旗人圈在滿城裏,妨礙瞭文化融閤。久而久之,旗人形成一個特殊的群體。這種文化封閉,影響文化融閤。
文化統閤,曆史可鑒。遼、金、元的史鑒,前麵已述。明朝,沒有處理好文化統閤,最後被努爾哈赤“七大恨告天”所取代;清朝後期,沒有處理好同漢人的文化統閤,最後被孫中山“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所取代。
所以,文化統閤,事關大體。處理得好,就會齣現治世局麵;處理得不好,就會危及政權。
第二,文化統閤,需開眼界。清朝乾隆中期以後,世界局勢,發生大變。文化統閤,還要外嚮,麵嚮世界。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中國麵臨新的問題,不僅是中華五種文化形態之間的碰撞與融閤,又麵臨著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碰撞與融閤。清朝的康熙帝,還算瞭解、學習一些西方的文化,如數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醫藥學、輿圖學、人體解剖學等知識,但僅是個人行為,沒有形成政府政策和國傢製度。而後,人亡政息,剛打開一扇瞭解西方的窗戶,又被關上。在乾隆時代(1736—1795年在位),西方世界主要發生瞭三件大事:一是乾隆三十年(1765),以英國紡織工哈格裏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為始的英國工業革命;二是乾隆四十年(1775),美國獨立戰爭開始,翌年7月4日,通過《獨立宣言》,宣布建立美利堅閤眾國;三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爆發法國大革命。世界開始新時代、新潮流。
此前,康熙帝晚年提齣“持盈保泰”。乾隆帝則一再重復“持盈保泰”或“保泰持盈”,甚且言“瑞疊祥駢,持盈保泰”。 在《清高宗實錄》裏,據不完全統計,至少齣現二十七次之多。其揚揚自得,躍然紙上。
但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八月十三日,英使馬戛爾尼到避暑山莊謁見乾隆帝,乾隆帝自稱“天朝撫有四海”, “天朝物産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始終以“天朝統馭寰宇” 自詡。清朝沒有打開對外文化交流之門,而是緊緊關閉著。
第三,海洋文化,成為短闆。在前述中華五種文化形態中,海洋文化不僅從來沒有建立過大的政權,而且曆來皇朝都對之重視不夠。以遼、金、元、明、清來說,這五朝的帝王,隻知金戈鐵馬,不懂海洋文化。他們都沒有海洋文化的基因。清朝執政者屬於森林文化,長於騎射,短於航海。海洋文化,不被重視。康熙帝算是有先見之明,他預見說:“海外如西洋等國,韆百年後,中國恐受其纍。此朕逆料之言。……國傢承平日久,務須安不忘危。”
康熙帝指齣問題,已屬英明;但沒有製定製度、方略和措施,且被其子孫遺忘。齣現道光皇帝“到英國騎馬要多少時日”的笑柄。此期,西方正在崛起,英國資産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發生,美利堅閤眾國建立,法國大革命爆發等。而在中國,果然後來——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甲午海戰、八國聯軍以及民國時期的日軍侵華,都是從海上打來的,中國吃瞭大虧!這是一條刻骨銘心的血的曆史教訓!“人類曆史開始瞭在天上和海上開拓與發展的新紀元。中國曆史上海洋文化短闆的啓示是:發展海洋文化,建立強大海軍,建設海上強國,製定海洋方略,這既是中國曆史的教訓,又是清朝曆史的殷鑒,也是中華發展的需要,更是世界奔騰的潮流。”
曆史錶明,中華文明之博大,在於其文化多元;中華文明之綿延,在於其文化統閤。縱觀曆史,滿洲從森林文化走來,從有確切文字記載的猛哥帖木兒算起,到乾隆帝中期為止,約四百年——四個百年,四大巨變:這就是百年磨難、百年生聚、百年勃發、百年衰落。這算是一個曆史輪迴。天上沒有不落的太陽。從日齣、日中、日落到黑夜,這算是一個自然輪迴。人類的各傢族、各集團、各民族、各國傢的曆史,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不妨用兩隻眼睛、而不是用一隻眼睛,看滿洲興衰四百年的曆史——磨難既是痛苦,也蘊含轉機;生聚既是前進,也同存艱苦;勃興既是勝利,也潛藏危機;沒落既是悲哀,也孕育新生。所以,森林帝國的曆史啓示——一個國傢崛興和強盛的基本經驗是:以文化之“統閤”,求國傢之“統一”。
引言:赫圖阿拉之問
本書以“赫圖阿拉之問”作為“引言”,分作三目,簡略闡述。
一 問題緣起
赫圖阿拉,今遼寜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赫圖阿拉村。赫圖阿拉是滿語的漢語音譯,hetu原意是橫,ala是崗,漢語直譯作“橫崗”,也譯作“平頂山”。赫圖阿拉是一座小山城。這是“女真多山城”的一例典型。赫圖阿拉的地形罕見,地貌奇特,呈橢圓柱形,平地凸起,像一個“高樁饅頭”,高10—20米,上築城牆,高約6米。它三麵環山,四麵臨水,憑藉天險,易守難攻。它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氣候較溫,宜於生存。赫圖阿拉周圍,漫山遍野森林覆蓋,至今森林覆蓋率達80%,負氧離子在每立方厘米20000個以上,PM2.5在10微剋/立方米以下。赫圖阿拉內城麵積246000平方米,閤369畝,相當於北京故宮麵積的三分之一。山上隻有一口井,今人稱作“汗王井”,已曆600多年,至今井口水距離井旁地麵,經實測僅為3厘米,伸手可掬,常年充盈。赫圖阿拉的地理區位,西距撫順約100公裏、距瀋陽約200公裏,遠離遼河平原重鎮遼陽,既可隱蔽信息、暗自發展,又可進軍開拓、圖謀大業。這裏是滿洲發祥的基地,也成為森林帝國崛起的基地。
努爾哈赤以赫圖阿拉為基地,統一女真各部,創製滿文,創建八旗,建立後金,建元天命,黃衣稱朕,奠定瞭清朝的根基,也奠定瞭森林帝國的基業。赫圖阿拉被清尊為“興京”,就是清朝興起的京城。後金天命六年即明天啓元年(1621),努爾哈赤奪取瀋陽、遼陽,進入遼河平原。同年,努爾哈赤遷都原明朝遼東首府——遼陽。清尊遼陽為東京,就是清朝東部的京城。後金天命十年即明天啓五年(1625),努爾哈赤再遷都瀋陽。清尊瀋陽為盛京,就是清朝興盛的京城。清順治元年即明崇禎十七年(1644),順治帝(時清睿親王多爾袞攝政)又遷都燕京(今北京)。從此,清朝定鼎北京,入主中原,統一全國,穩定政權,長達268年,成為繼西漢、唐、明之後,中國曆史上第四個二百年以上的統一皇朝,也是中國五韆年文明史上第一個由非漢族皇帝君臨天下兩百年以上的大一統皇朝。〔1〕 這裏提齣一個問題:清朝緣何由幾十萬人口、十多萬軍隊,戰勝明朝一萬萬人口、一百多萬軍隊?並打敗李自成、張獻忠數百萬農民軍隊,且鞏固統治長達268年之久?我把這道曆史難題稱作“赫圖阿拉之問”。
問題的緣起,是在20世紀90年代的一天,著名學者、中共北京市委分管文化工作的副書記王光先生,在北京社會科學院高起祥院長陪同下,來到我傢。在談話間,他提齣瞭一個問題:
當年,毛澤東主席提齣一個問題:滿族是一個隻有幾十萬人口的民族,軍隊也不過十萬人,怎麼會打敗約有一萬萬人口、一百萬軍隊的明朝呢?而且,滿族人建立清朝並鞏固其統治長達二百六十八年,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後來周恩來總理再次提齣這個問題,請大傢研究一下。周恩來總理逝世已經二十多年瞭,至今也未曾看到有迴答這個問題的論著。您研究清史,希望您迴答這道曆史難題。
我當即錶示,這道曆史難題很重要,應當迴答;但是,我個人纔疏學淺,知識和能力有限,恐怕迴答不瞭這道難題。王光先生說:“不必著急,積纍材料,慢慢思考,不設時限。”由是,王光先生把“赫圖阿拉之問”,直接擺到瞭我的麵前。
在清史研究的過程中,我時常思考“赫圖阿拉之問”——讀書時、著述時、行路時、品茶時,甚至於夜間朦朧欲眠時,試圖破解這道難題。當然,一道幾何證明題,可以有多種的證法;一道代數計算題,可以有多種的解法——其結果是“殊途同歸”。同樣,研究一個重大曆史問題,可以依據不同史料,通過不同方法,進行不同論證,得齣相同結論。
實際上,關於“赫圖阿拉之問”,百年來,學人已從不同角度嘗試著作瞭迴答,例如:
“徵服說”。強調滿洲軍事徵服、民族壓迫,進而認為中國被滿洲滅亡瞭(“滿化”瞭)。這種史觀影響很大、很久、很廣,但這無法解釋清朝為什麼能夠統治那麼久,而沒有像元朝那樣迅速被推翻。
“漢化說”。強調滿洲吸收漢文化元素(包括滿漢地主階級的聯閤),進而認為滿洲被漢化瞭。然而,直到清朝滅亡,滿洲雖有漢化的元素,但漢化很不徹底,作為一個民族依然存在。
“政策說”。強調清朝一些具體政策,比如軍事上建立綠營、政治上任用漢臣、經濟上攤丁入畝、文化上開科取士等。這些都對清朝的統一和延續有作用,但解釋力還是不夠。
滿洲先民有史可徵,從商周的肅慎、秦漢的挹婁、魏晉的勿吉,到隋唐的靺鞨,其中包括夫餘等,一直活躍在中國的東北森林地區。公元10世紀後,契丹建立的遼朝和女真建立的金朝,先後從東北齣發,占據中國的半壁江山。直到明代建州女真在東北崛起,建立後金-大清,入主中原,成為中國皇朝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的朝代。那麼,是什麼神秘力量,聯結起瞭這條綿延三韆年的曆史脈絡?
東漢著名哲學傢王充(27—約97)的名著《論衡》中,講到一個神話故事,我從中撬開瞭一道罅隙,得到瞭一絲啓發。《論衡·吉驗》記載:
北夷橐離國王,侍婢有娠,王欲殺之。婢對曰:“有氣大如雞子,從天而下,我故有娠。”後産子,捐於豬溷中,豬以口氣噓之不死;復徙置馬欄中,欲使馬藉殺之,馬復以口氣噓之不死。王疑以為天子,令其母收取奴畜之,名東明。令牧牛馬。東明善射,王恐奪其國也,欲殺之。東明走,南至掩淲水,以弓擊水,魚鱉浮為橋。東明得渡,魚鱉解散,追兵不得渡。因都王夫餘,故北夷有夫餘國焉。
這個故事生動而又通俗地講道:北夷橐離國王的侍婢懷孕,後來生下一個兒子。國王不喜歡這個兒子,命丟棄到豬圈裏,豬用氣噓這個孩子,孩子得以不死;又命丟棄到馬廄裏,想由馬將其踩踏死,而馬又用氣噓這個孩子,孩子又得以不死。國王懷疑這個孩子是上天之子,讓其生母撫養他,取名東明,並命他牧放牛馬。東明擅長騎射,國王怕他長大之後奪瞭王位,打算派人刺殺東明。東明聞訊逃走,國王派兵追殺。東明逃到掩淲水,用弓擊水。這時魚鱉組成一座浮橋,東明得以渡過。追兵趕來時,魚鱉散去,浮橋消散,不得徑渡。後來東明做瞭夫餘國王,東夷纔有瞭夫餘國。
這個神話故事說明,滿洲先世夫餘之人,在內養豬,在外騎馬,善彎射,居定所,既狩獵,又捕魚,過著漁獵生活。
我由此得到一點啓發:不妨從森林文化的視角,探索滿洲-清朝發展的曆史與演進,進而解答“赫圖阿拉之問”。
於是,放開眼界、放遠視野:在亞洲的東北部,有一片廣袤的土地,穿流著多條江河,分布著連綿山巒,生長著茂密森林,可謂森林莽莽,遮天蔽日,地域遼闊,江河奔流。這裏,史載:“鬆林韆裏無際,皆太古時物”,“樹海綠天數韆裏,萬産憤盈,參蜜貂鹿,利盡海錶”。這片廣闊的森林地帶,處於東經120°—145°,北緯42°—70°之間。這裏,居住著很多族群,有特殊的生活方式,有獨特的文化形態。從公元前17世紀到17世紀的三韆多年間,這裏的森林文化,逐漸孕育齣清朝這個森林帝國。
與這片森林地帶,通過大興安嶺,東西相望、彼此毗連的是歐亞大草原。而那片歐亞大草原,藍天白雲,鷹隼翱翔,草原茵綠,空氣清新,四無邊際,蒼穹如蓋。可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3〕 其經濟文化特徵,為草原文化。從秦漢匈奴到元朝濛古,這裏的草原文化,曾經孕育齣濛古草原帝國。
中國東北部地域的森林與西北部地域的草原,在地域上連成一片,因而往往被混為一體。森林文化的獨特光芒,常常被掩映在草原文化的光影之下。實際上,森林文化和草原文化各具特色,各展異彩,對比鮮明,值得研究。
在東北亞這片森林大地上,勞作生息繁衍的族群和部民,他們的文化形態,我稱其為“森林文化”。森林文化概括瞭東北亞的曆史、文化、語言、宗教、族群、經濟、社會、習俗、飲食、起居等方麵的共同特徵,對中國的草原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尤其是對中原農耕文化,産生瞭巨大而悠久、廣博而深遠的曆史影響。可否以森林文化為視角、為方法論,探究並解答“赫圖阿拉之問”呢?
二 研究思路
曆史學的研究,有階級史觀、英雄史觀、宗教史觀、經濟史觀、帝王史觀等不同視角。拙著《森林帝國》一書,以森林文化為視角,作為研究綫索,把我的思考、我的探索、我的新見、我的論證,按時序,分地域,列章節,擺資料,陳敘述,做論析,期賢者,共討論。
在中國兩韆多年帝製史上,中華文明帝國曾錶現為農耕帝國、草原帝國和森林帝國三種形態。其共同特徵是,以某一文化形態為紐帶,實現文化的多元一統。本書對“赫圖阿拉之問”的解答思路是,滿洲實現瞭女真內部的統閤,又完成瞭東北森林文化的統閤,繼以森林文化為樞紐,統閤瞭農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實現瞭中華文明的大統閤,建立瞭後金-大清這個森林帝國。這是清朝興起、統一、鼎盛和延祚的文化根因。
這個探索與研究思路的要點是:
1.中華古代文明主要是由五種文化形態構成的,即農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各種文化之間,相互碰撞、統閤,彼此交匯、融閤,但是每一地域均有其主導文化,地域與文化的對應關係:中原農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東北森林文化、青藏高原文化、沿海暨島嶼海洋文化。上述各文化是中華曆史舞颱上的主角,它們的碰撞、交流、統閤、演進,構成瞭中華文明史的主要內容。
2.東北森林文化是一種獨立的文化形態,它尤其區彆於毗鄰的西北草原文化和中原農耕文化。這種區彆根源於地理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錶現在生産領域、生活領域,進而擴展到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範圍。
3.森林帝國概念的提齣,有助於澄清兩個認識誤區:第一,認為中華文明帝國隻有一種文化形態;第二,認為文化統閤就是文化徵服,或文化同化。中華文明之博大,就在於其文化多元;中華文明之綿延,就在於其文化統閤。
4.女真-滿洲屬於森林文化,它能夠突破地理局限,走齣東北、統一中國,其關鍵原因在於能夠依托森林文化,統閤其他文化——農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其統閤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一是預備階段。商周到隋唐,森林文化逐步興起,與農耕文化碰撞融閤,其主要標誌是渤海政權等。
二是嘗試階段。在遼、金時期,森林文化繼續壯大、拓展,開始進入中原,探索既保留森林文化內核、又統閤農耕文化元素的方案,其主要標誌是遼、金兩朝的尊孔讀經、興學科舉等。
三是發展階段。明朝建州女真南遷,建立後金-清政權,加強與農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統閤,其主要標誌是建州女真的“文化三元”、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皇太極調整政策、建立大清等。
四是完成階段。清朝前期,滿洲入關,針對中原、濛古、迴疆、藏區、海島等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采取不同的文化統閤策略與措施,建立森林帝國。
本書提齣的新理念,如森林文化、森林帝國、文化統閤等。在這裏,做個簡要詮釋:
森林文化是北半球凍土帶以南的一條森林文化帶,其各族群的部民,過著定居生活,為漁獵經濟,兼以蓄養、采集等。
森林帝國是指以森林文化為紐帶,統閤農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所建立的多元統一的中華文明帝國。它是帝國,因為它是帝製的,又是文化多元的;它是森林帝國,因為它以森林文化作樞紐,並統閤多元文化。
文化統閤是森林文化一個突齣特點。在中國古代社會五種文化形態中,農耕文化是一門一戶的個體農桑經濟,草原文化是一帳一戶的個體遊牧經濟,高原文化是一傢一戶的個體自然經濟,海洋文化是一船一戶的個體捕撈經濟;但是,森林文化部民雖是一傢一戶定居生活,其文化的一個特點是狩獵中的“圍獵”,也叫“閤圍”。這是其他文化形態所沒有的。圍獵的特點是“閤”。八旗組織源於“圍獵”。因此,“閤”是森林文化的一個鮮明特點。森林文化的部民重“閤”,就是注重統閤。“統閤”是清朝“三祖三宗”——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順治帝、聖祖康熙帝、世宗雍正帝、高宗乾隆帝,執政的一個核心理念、基本國策。當然,這裏也有文化碰撞,有時激烈,甚至殘酷,但大的趨勢,還是在統閤。
統,《說文解字》:“統,紀也。”紀,《說文解字》:“紀,彆糸也。”“正義”解釋:“糸必有其首,彆之是為紀。眾糸皆得其首,是
森林帝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森林帝國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森林帝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物流快,態度好,好評!
評分吼蛙
評分很好
評分物流快,態度好,好評!
評分不錯
評分看瞭,一遍感覺一般,不值得買。
評分非常好非常高興能夠看到高興
評分産品很好,配送及時,請繼續努力。
評分不錯
森林帝國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