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专家论文集

201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专家论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顾问团秘书处 编
图书标签:
  • 农业经济
  • 农业政策
  • 中国农业
  • 农业发展
  • 农村经济
  • 政策建议
  • 学术论文
  • 2017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专家论文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4073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950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2
字数: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1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专家论文集》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了顾问团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委领导批示的政策建议5篇;第二部分收录了顾问团专家论文7篇;第三部分收录了《判断与思考》简报专家文章2篇,在此一并呈献给大家,供交流参考。

目录

前言

一、领导批示的政策建议
发展品牌农业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关于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突破口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做法与建议
发展土地股份合作与“三产”融合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新形势下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二、顾问团专家论文
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生态与生态产业
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进蔬菜产业绿色稳定发展
强化组织创新、深化体制改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还需要多少公共成本?

三、《判断与思考》简报专家文章
基于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一提一补”农业水价改革的政策建议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附录
附录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简介
附录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成员
附录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秘书处

精彩书摘

  《201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专家论文集》:
  一、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紧迫性
  大力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确保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化解资源环境压力、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巨大、任务紧迫。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尤其是种养结构。发达国家畜牧业GDP-般占农业GDP比重都在50%以上,其中,英国为60%,澳大利亚为80%,而我国2015年仅为27.8%,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再加上资源化利用不够充分等问题,畜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畜禽养殖每年产生粪污38亿吨,折合氮1423万吨、磷246万吨,而目前综合利用率不足60%,导致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据行业统计,2014年规模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049万吨、58万吨,占当年全国总排放量的45%、25%,占农业源排污总量的95%、76%。畜禽养殖废弃物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如果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不妥,就是严重的环境污染源,如果利用得当,就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做好畜禽粪污处理与利用工作,既可以实现零污染、零排放,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清洁生产,也可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促进有机肥对化肥的有效替代,做到“变污为净”“变废为宝”,有效促进种养结合、减轻养殖环保压力,实现物质与能量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利用,保障畜产品数量安全,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或消灭畜禽废弃物中的病毒、细菌、微生物,净化传染源,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河北安平“链融体”模式的做法成效
  裕丰京安集团1994年创立于河北省安平县,历经20多年的发展,从一个年出栏3000头的养猪场,发展成为以养殖为主、多业融合的集团企业。裕丰京安集团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资产16亿元,年产值30亿元,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集团立足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上下游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了种植、饲料、养殖、屠宰、能源环保五大产业相互融合的有机体,即“链融体”模式。“链融体”内部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取得了“三增三减‘’(增加沼气、电力、有机肥供应,减少养殖、农林、化学污染排放)的显著成效,打造了整个县域解决农业废弃物污染的典型案例。
  (一)做法
  1.立足养殖基础,延长产业链条。该集团立足生猪养殖基础,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一是强化主导产业,形成河北省最大的瘦肉猪品种选育和扩繁基地。养殖板块涵盖1个种公猪站、8个母猪繁育场、1个年猪养殖场、8个商品猪育肥场,年可生产种猪8万头、出栏商品猪26万头。二是向上游延伸,形成饲料板块和种植板块。饲料板块年产生猪饲料35万吨,公司配备1个可一次性满足10万亩粮食储备的5万吨仓储库。种植板块已托管土地1.5万亩,拥有农机128台,配套设备270套。三是向下游延伸,形成屠宰板块和能源板块。屠宰板块年屠宰能力100万头。能源环保板块涵盖1个污水处理厂、1个处理20万头生猪粪污的2兆瓦沼气发电厂、1个年发电能力4.8亿千瓦时的在建热电联产项目、1个年产22万吨有机肥厂。
  ……

前言/序言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按照“三个面向”“两个一流‘’”整体跃升“的发展要求,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取得新进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针对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和前沿科技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研究,为中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为进一步加强宏观战略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政策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充分发挥国家高端智库的作用与优势,建设一流的决策咨询研究平台,瞄准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需求和农业科学发展前沿问题,开展相关领域的前瞻性、综合性、全球性的战略研究和资讯服务。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宏观战略研究的重要组织,各位顾问专家继续贯彻落实201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顾问团成立十周年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广泛调研、深入研究,发挥决策参谋职能,较好地发挥了科学研究咨询支撑科学决策的作用。
  新时代、新要求、新作为,在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顾问团各位顾问专家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积极建言献策,2017年又取得了一批新成绩。在专家咨询建议报告中,4份报告得到领导重要批示,4份建议报告在《求是内参》转载,还编辑出版了《201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专家论文集》,较好地发挥了高端智库的决策咨询作用。
  为方便查找和使用,现收集整理2017年领导批示的政策建议、顾问团专家论文、《判断与思考》简报专家文章等汇编成集并编辑出版。论文集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了顾问团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委领导批示的政策建议5篇;第二部分收录了顾问团专家论文7篇;第三部分收录了《判断与思考》简报专家文章2篇,在此一并呈献给大家,供交流参考。
  值此新春来临之际,祝各位顾问专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多出成果!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前沿探索 本书聚焦于当前全球农业领域面临的关键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汇集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顶尖研究人员和实践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深刻见解。全书紧密围绕“科技驱动下的农业现代化转型”与“构建韧性、可持续的粮食系统”两大核心主题展开,力求为政策制定者、农业科研人员、企业管理者及关注农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知识体系与决策参考。 本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前沿技术应用,再到宏观政策调适的多个层面,旨在全面剖析如何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环境下,确保粮食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绿色转型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 第一部分: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力与前沿技术集成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驱动现代农业变革的关键技术,着重分析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1. 精准农业与智慧农场: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 本章详细阐述了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AI)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应用。内容包括:高精度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优化、多源异构农业数据的融合处理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作物生长模型构建与预测分析。重点研究了如何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智能算法,实现变量施肥、精准灌溉、病虫害早期预警与靶向防治,从而最大化产量、最小化投入。同时,探讨了无人机、自动驾驶农机等新型作业平台在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人工依赖方面的实践案例与技术瓶颈。 2. 农业生物技术前沿进展与安全应用 本节聚焦于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在动植物育种中的革命性影响。内容涵盖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在创制抗逆、高产、营养强化作物品种中的最新突破。深入分析了合成生物学在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开发中的潜力,以及细胞培养肉、精准发酵等新兴食品技术对传统畜牧业的潜在重塑。此外,本书对生物技术产品的风险评估、监管框架的构建以及公众接受度研究进行了审慎的探讨。 3. 农业工程与设施农业的升级换代 本部分关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与高效化。详细介绍了垂直农场、植物工厂等高密度设施农业系统的环境控制优化策略,包括光照光谱调控、气肥管理与营养液循环利用技术。探讨了农业机器人,特别是采摘、分拣、巡检机器人的视觉识别、运动控制算法的最新进展,以及其在劳动力短缺背景下的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可持续农业实践与资源高效利用 本部分将理论研究与田间实践相结合,重点关注如何在保障产量的同时,实现水资源、土壤资源和能源消耗的优化管理,推动农业向低碳、循环方向发展。 1. 土壤健康与有机质循环管理 系统梳理了土壤健康评价指标的新体系,强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肥力提升的关系。深入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如免耕、少耕)、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可持续土壤管理措施的长期效果。探讨了生物炭制备及其在土壤改良、碳汇潜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2. 农业水资源管理的精细化与节水灌溉技术 本章聚焦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提升。除了对滴灌、喷灌等传统节水技术的效率评估外,重点研究了基于遥感和水分传感器的作物需水预测模型,以及如何通过灌溉制度的智能化调整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降雨不确定性。还包括了农业废水、地表径流的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3. 农业绿色生产与投入品减量增效 本书详细探讨了综合虫害管理(IPM)的深化应用,特别是利用生物防治、信息技术辅助的精准施药策略。分析了新型缓控释肥料、微生物肥料在减少氮磷流失、控制面源污染方面的成效。同时,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减排路径的优化建议。 第三部分:农业经济、政策与全球粮食安全体系构建 本部分将视野提升至宏观层面,分析农业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评估现有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并探讨全球粮食供应链的韧性与公平性问题。 1. 农业全产业链的价值重塑与市场机制 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优化,重点研究了区块链技术在保障食品溯源安全、提升供应链透明度方面的潜力。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数字农业企业)的发展模式与盈利机制。对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如期货、期权)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2. 农业绿色转型与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设计 本章深入剖析了各国在鼓励农业生态化转型中的财政激励措施,包括生态补偿机制、绿色信贷的结构设计。评估了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对促进技术采纳和调整生产结构的作用。探讨了如何通过碳市场、环境服务付费等新型机制,为农业的生态价值提供经济回报。 3. 气候变化下的粮食安全战略与风险应对 本节聚焦于全球和区域粮食安全面临的复合风险,包括极端天气事件、地缘政治冲突对粮食贸易的影响。研究了构建区域粮食安全储备体系的科学方法。强调了多样化种植结构、培育适应未来气候的作物品种,以及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粮食贸易规则在维护长期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 4. 农业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 本书关注农业发展与乡村社会经济的协调统一。探讨了智慧农业技术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质量中的作用。分析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激发农业生产活力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本书的贡献在于,它不仅提供了对现有农业问题的深入诊断,更重要的是,它系统性地整合了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2:零饥饿)与全球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操作的政策蓝图。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书籍的评价,往往会聚焦于其能否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视角”和“触及痛点”的思考。这本《201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专家论文集》,听起来就很有这种潜力。2017年,距离我们现在不远,但又足以让当时的许多问题和讨论变得清晰。我希望书中的专家们能够不回避敏感问题,比如一些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或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比如,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利益的博弈?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如何真正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而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解剖麻雀”式的深入分析,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概述。同时,我也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即使是在2017年,专家们是否已经预见到了未来几年农业发展可能出现的重大转折,比如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兴起,或者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突破性应用。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否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为我们留下宝贵的思想遗产,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时间点上,最顶尖的头脑是如何思考中国农业的未来。

评分

从一名渴望了解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背后逻辑的普通公民角度来看,这本《201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专家论文集》犹如一扇窗口,让我得以窥见国家顶尖农业智囊团的思想火花。2017年,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农业年份?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政策又如何应对?书中由权威专家们提供的深度剖析,无疑能够解答这些我一直萦绕心头的疑问。我特别关注的是,这些专家是否能够从宏观经济视角出发,分析农业部门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动关系,例如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与国际贸易的接轨等。同时,农村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希望能看到关于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农村金融等方面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观点。此外,技术的进步如何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在农业生产中如何落地,以及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切入点。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学术上的前沿性,更在于其政策导向的实用性,它应该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关心中国农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了解国家战略方向的权威解读。

评分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购买这类书籍,更多的是希望获得一种“知识的增量”和“认知的提升”。《201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专家论文集》听起来就是一本能够满足我这种需求的书。2017年的中国农业,应该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旧的模式可能难以为继,新的探索又刚刚起步。我希望在书中能够看到关于“如何让小农户更好地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的深入探讨,这涉及到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等多个方面。同时,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例如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是否已经成为专家们关注的重点,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此外,我也想了解,在2017年,农村的社会文化面貌又是怎样的?乡村人才的流失问题如何解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得到满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是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立体、多维度的视角,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中国农业图景,让我不仅仅是知道“是什么”,更能理解“为什么”和“如何做”。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农业发展前景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关注着农业经济和政策领域的研究动态。最近,我偶然翻阅了这本《201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专家论文集》,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深入阅读其中的具体内容,但仅仅从它的名字和作者团队,我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分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我国农业科研的最高殿堂,其专家顾问团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视野无疑是顶尖的。能够汇聚如此重量级的专家,围绕2017年这一特定年份的农业经济与政策进行深入探讨,这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参考价值。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呈现对当时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深刻洞察,比如粮食安全、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等关键议题。同时,我也希望看到专家们能够提出切实可行、富有创新性的政策建议,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这本书的存在,本身就传递出一种积极信号:国家层面对农业经济和政策研究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高度期待。我坚信,通过对这部论文集的研读,我能够对中国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这场波澜壮阔的农业变革之中。

评分

作为一名关注全球农业发展趋势并希望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研究者,我对这本《201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政策顾问团专家论文集》充满了期待。2017年,全球农业格局可能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地缘政治等因素都在深刻影响着农产品供需和价格。我希望看到书中能够有专家们对这些全球性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中国农业如何在全球背景下找准自身定位,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农业的国际合作潜力,或者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农业可以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具体实践和创新模式,不只是泛泛而谈,而是有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撑。农村的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问题,也是我特别想从书中找到答案的。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应该能够为我提供可靠的研究素材和分析框架,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全面、更动态的中国农业发展图景,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和方法,以指导我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