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醫院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是建立在中國當代經濟、社會都已經發生瞭深刻的且不可逆的變遷的基礎上,服務經濟時代的互聯網+智能移動終端的生活模式已經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每一天,已經改變瞭人類的生産生活方式。市場規模及客戶需求的變化、科技的快速進步、産業政策的支持、資本市場的逐步成熟、醫師的多點執業及自由執業、醫師團的組建、互聯網醫療的高速發展、電商平颱的滲透、公立醫院的改組改製、商業醫療保險公司的醫療業滲透、凱撒模式的中國應用、ACO?(Accountable Care Organization,責任醫療組織)?的興起等等,都給民營醫院的跨越式發展提供瞭空前的機遇和廣闊的空間。民營醫院完全有條件、也有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如同中國空軍的第五代戰鬥機J20模式同理,在沒有完整的、成熟的四代機設計基礎上,照樣利用後發技術和後發優勢讓J20翱翔藍天、保傢衛國,從而實現跨越式趕超,而且倒逼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快速跟進,峨眉WS-15從第3代直接進入第5代,並研製成功,從而使得我國航空發動機同樣實現跨越式發展。這種倒逼機製同樣適用於中國醫療行業,國外先進的醫療模式及醫院管理方式隨著HCA?(美國醫院公司)?、MGH?(麻省總醫院)?、IHG?(英國國際醫院集團)?等外資醫療機構的進入,倒逼中國民營醫療彆無選擇地快速跟進,也倒逼中國公立醫院加速改革進程。因此,筆者對於中國民營醫療的跨越式發展持樂觀態度,並且樂於為此奉獻微薄的力量。
本書圍繞中國民營醫療行業發展這一主題,將民營醫療從外國而中國,從曆史到現狀,從宏觀至微觀,從産業政策、發展規劃一路而下直至品牌運營、文化建設乃至資本運作,以經濟學、管理學理論為指導,結閤中外各類組織管理的鮮活案例,進行瞭全麵、具體而詳實的論述。我通讀之餘,感到本書不僅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尤其對於方興未艾的中國民營醫療行業和民營醫院的發展成長,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張明,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係畢業,經濟學碩士,管理學博士,高級經濟師,中共黨員。做過機械製造企業的工程師,證券公司的研究員,上市公司的高級投資經理,科技型企業的副總經理,高科技投資集團的總裁助理兼研發部總經理,谘詢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醫院理事會理事,現任職於某大型民營醫療集團副總裁。曾為30多傢企業提供過谘詢服務,為200多傢企業做過公開課培訓及內訓。曾在國傢**和核心刊物上發錶論文近20篇,作為主創參與省部級縱嚮課題3項和專業著述4部,博士論文獲得復旦大學優秀博士論文基金支持。曾給復旦大學企業管理專業本科生上過專業課,並指導畢業論文寫作,也是復旦大學E-MBA學員的學位論文指導老師,指導過8位E-MBA學員的學位論文。
第一篇 前言篇
第1章?導?論 2
1.1?中國醫療行業基本麵簡析 2
1.2?中國民營醫院基本麵狀況簡析 5
1.3?中國民營醫院戰略性的機遇 6
1.4?中國民營醫院新時代的挑戰 10
1.5?本書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觀點 13
第2章?中國民營醫療的發展簡史 16
2.1?民營醫療發展大事記 16
2.2?民營醫療發展的成就 20
2.3?民營醫院當前的睏境 25
2.4?民營醫療十大標誌性人物 27
第3章?中國民營醫療産業政策簡析 33
3.1?政策路綫圖及主要政策目錄 34
3.2?關於準入政策 38
3.3?關於醫師政策 42
3.4?關於稅收及價格政策 43
3.5?關於收費、財政及融資政策 44
3.6?關於醫保政策 45
3.7?當前的政策睏境 47
第4章?國外醫保模式及醫院管理體製簡析 49
4.1?美國醫保模式及醫院管理體製簡介 50
4.2?德國醫保模式及醫院管理體製簡介 51
4.3?英國醫保模式及醫院管理體製簡介 53
4.4?新加坡醫保模式及醫院管理體製簡介 55
4.5?國外模式對我國醫改及醫院管理的啓發 56
第二篇?頂層設計篇
第5章?民營醫院的發展規劃策略 62
5.1?民營醫院發展規劃的邏輯架構 63
5.2?民營醫院發展規劃的總體大綱 64
5.3?單體性醫院發展規劃側重點及策略建議 67
5.4?集團性醫院發展規劃側重點及策略建議 71
第6章?民營醫院的組織管理策略 77
6.1?單體性醫院的組織設計策略 78
6.2?單體性醫院的組織管控策略 83
6.3?醫院集團的組織設計策略 84
6.4?醫院集團的組織管控策略 88
6.5?連鎖性醫院集團連鎖模式的分析及建議 90
第7章?民營醫院的品牌建設策略 94
7.1?民營醫院品牌建設現狀簡析 95
7.2?民營醫院的品牌建設模型建構 96
7.3?民營醫院品牌規劃策略 98
7.4?民營醫院品牌能力建設 101
7.5?民營醫院品牌傳播策略 102
第8章?民營醫院的文化建設策略 105
8.1?民營醫院文化建設現狀分析 106
8.2?民營醫院文化的理論建模 107
8.3?民營醫院文化的內涵構建 108
8.4?民營醫院文化的傳播策略 112
8.5?案例:阿裏巴巴企業文化的六種方式 114
第9章?民營醫院的國際認證策略 117
9.1?JCI認證及策略 118
9.2?KTQ認證及策略 125
9.3?HIMSS認證及策略 130
9.4?TUV-SQS認證及策略 135
第三篇?醫務管理篇
第10章?民營醫院的醫療管理策略 140
10.1?民營醫院醫療管理現狀簡析 141
10.2?醫療準入及權限管理 142
10.3?醫療質量管理 146
10.4?醫療安全管理 148
10.5?醫療運營效率的管理 149
第11章?民營醫院的業務發展策略 152
11.1?民營醫院的業務發展現狀簡析 152
11.2?民營醫院存量業務的發展策略 155
11.3?民營醫院增量業務的拓展策略 156
11.4?以學科建設保障業務發展 160
11.5?以業務考核促進業務發展 161
11.6?民營醫院業務發展模式的創新 163
第12章?民營醫院醫教研融閤發展策略 166
12.1?民營醫院醫教研發展現狀分析 167
12.2?醫教研三位一體融閤發展的內在邏輯 169
12.3?民營醫院醫教研融閤發展的模式分析 171
12.4?民營醫院醫教研發展的策略選擇 173
第13章?美國、德國的醫師培養模式及其啓發 176
13.1?美國醫師的培養模式 177
13.2?德國醫師的培養模式 179
13.3?美、德模式的比較及其對中國的啓示 181
第四篇?經營管理篇
第14章?民營醫院的經營管理策略 186
14.1?民營醫院經營管理現狀簡析 187
14.2?産品分析與産品設計 189
14.3?産品評估和産品組閤 190
14.4?價格設計與價格策略 193
14.5?經營計劃與目標管理 194
14.6?績效分析與成本管控 197
第15章?民營醫院的運營管理策略——效率篇 201
15.1?空間管理策略 202
15.2?流程管理策略 206
15.3?協調管理策略 210
第16章?民營醫院的運營管理策略——效益篇 215
16.1?現場管理策略 215
16.2?成本管控策略 219
16.3?運營銷售策略 222
16.4?信息管理策略 224
第17章?民營醫院的客戶服務策略 230
17.1?谘詢服務策略 231
17.2?現場服務策略 234
17.3?客戶關懷策略 239
17.4?會員管理策略 240
第18章?民營醫院的服務質量管控策略 246
18.1?質控組織建設 247
18.2?質控製度建設 248
18.3?質控工具建設 251
18.4?質量動態監管 254
第五篇?市場營銷篇
第19章?民營醫院的營銷規劃策略 258
19.1?營銷基礎的分析:“體質”診斷與營銷環境 260
19.2?營銷思維的重塑:戰略性營銷模型的反思及重構 262
19.3?營銷價值的重估:客戶增值與品牌占位 266
19.4?營銷通路的重整:媒介重組、活動整閤與渠道開發 268
19.5?營銷執行力的重塑:營銷組織與營銷計劃 272
第20章?民營醫院的活動營銷策略 275
20.1?公益慈善類活動 276
20.2?學術會議類活動 277
20.3?真人達人類活動 279
20.4?話題事件類活動 281
20.5?文體評比類活動 282
20.6?喜慶迴饋類活動 283
第21章?民營醫院的網絡營銷策略——規劃篇 286
21.1?中國互聯網及其營銷發展狀況簡析 287
21.2?互聯網發展新特點對網絡營銷的啓發 292
21.3?網絡營銷渠道的模型建構及選擇策略 296
21.4?網絡營銷渠道的推廣屬性及業務架構 299
第22章?民營醫院的網絡營銷策略——操作篇 303
22.1?即時通信與社交網絡 305
22.2?搜索引擎營銷 308
22.3?網絡新聞 309
22.4?網絡視頻與網絡直播 311
22.5?電子商務 312
第23章?民營醫院的大數據營銷策略 316
23.1?大數據的發展及在我國醫療行業的應用 316
23.2?大數據營銷的條件及大數據服務商簡析 320
23.3?大數據營銷策略之一:基於醫院自有數據庫 323
23.4?大數據營銷策略之二:基於醫院官網、自媒體及電商專櫃 324
23.5?大數據營銷策略之三:基於指數營銷及Python拓展 326
23.6?大數據營銷策略之四:基於RTB的DSP廣告平颱 329
第六篇?戰略資源篇
第24章?民營醫院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336
24.1?中國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及民營醫療的特點 337
24.2?民營醫院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模型的建構 339
24.3?民營醫院醫師團隊建設及其利益機製的設計 341
24.4?民營醫院經理人團隊建設及其利益機製的設計 345
24.5?民營醫院的長期激勵計劃 349
第25章?民營醫院創新性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352
25.1?民營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現狀簡析 353
25.2?民營醫院傳統人力資源管理麵臨的挑戰 354
25.3?創新性HR體係及其對民營醫院的啓發 356
25.4?單體性醫院HR管理體係創新範式的設計 359
25.5?集團性醫院HR管理體係創新範式的設計 361
第26章?民營醫院的融資策略 364
26.1?民營醫院負債經營的必要性 364
26.2?民營醫院政策性融資機會 366
26.3?民營醫院的內部融資策略 368
26.4?民營醫院的債務融資策略 369
26.5?民營醫院的股權融資策略 370
第27章?民營醫院的資本市場運作策略 375
27.1?民營醫院IPO的政策麵及基本麵簡析 376
27.2?民營醫院麯綫上市的四大策略 378
27.3?已經上市的民營醫院簡析 384
27.4?民營醫院上市地選擇及上市條件 386
後?記 391
附錄:本書階段性成果 393
序?言
中國的醫院,長期以來是政府包攬的國有體製一統天下。雖然百姓能夠獲得基本的醫療保障,但是情況很不如人意,存在諸多問題。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成為社會痛點。
改革開放以後,民營經濟以其澎湃的活力,進入瞭醫療行業,成為該領域一支生力軍,雖然其無論在規模、水準上尚難與國有醫院匹敵,且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但成長性極為可觀,發展前景不容忽視。而正因為民營醫院發展中問題多多,就更加需要大力開展這方麵研究。遺憾的是,研究者們不知是生怕踏進這一“雷區”,抑或是覺得難度太大,迄今為止,還鮮見這一領域較為係統且有力度的研究著作問世。
張明博士長期以來對中國企業管理問題有著深入觀察和思考。他的個人經曆頗為豐富,做過工程師、研究員,擔任過企業高管,自己還創辦過谘詢公司。在復旦大學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之後,他選擇去一傢頗具實力的民營醫院集團擔任高管,主要從事民營醫院的管理工作。作為既有經濟管理理論功底、又有豐富管理實踐經驗的專傢,他研究民營醫院管理無疑有著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雖然多年以來,無論是宏觀層麵對於中國醫療行業發展,或是微觀角度來看民營醫療事業的發展和民營醫院的經營管理,我都聽他談過相關的獨到見解。但齣乎我意料的是,他在非常繁忙的管理工作之餘,能夠運用所學所思的管理理論,結閤自己所作所為的實踐探索,竟寫齣瞭一本六篇27章的皇皇大著!在當下這種浮躁的時代,不要說寫,有人哪怕連看一本數十萬字的書也覺得匪夷所思。但是一個整天忙於極為瑣碎的具體事務的企業高管,能夠有這份追求並付諸行動,完全利用業餘時間,靜下心來,“鍵飛指上”,日積月纍,終於成書,這份執著的探索精神在我看來特彆彌足珍貴。
本書圍繞中國民營醫療行業發展這一主題,將民營醫療從外國而中國,從曆史到現狀,從宏觀至微觀,從産業政策、發展規劃一路而下直至品牌運營、文化建設乃至資本運作,以經濟學、管理學理論為指導,結閤中外各類組織管理的鮮活案例,進行瞭全麵、具體而翔實的論述。我通讀之餘,感到本書不僅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尤其對於方興未艾的中國民營醫療行業和民營醫院的發展成長,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在中國現實環境下,民營醫院的發展可謂任重而道遠。在強大的公有製體係和政府極為強勢的管製下,要突破重重藩籬,民營醫院除瞭要秉持良好的企業倫理,履行社會責任,以自身行為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可之外,還要切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益,做到良性發展。唯有如此,中國的民營醫療事業纔能迎來春意盎然的明天。
本書作者張明先生是我多年前指導的博士生。在本書即將付印之前,希我為其寫一序言。我深感其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和對於事業的使命感,欣然從命。
是為序。
蘇?勇
博士 教授
復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院長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係主任
2017年6月10日
序?二
當今,隨著我國醫療市場的需求、衛生政策與環境日新月異的改變,國傢和社會資本投資辦醫已經成為國傢民生中為老百姓防治疾病、嗬護健康的共同力量。近20多年來,社會資本投資辦醫為國傢及區域內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增添瞭活力,並逐步形成一批專科化、特色化、高端化水平較高的優秀、高品質醫療機構。更值得慶幸的是,在這一重要發展進程中也培養造就瞭一批投資企業傢、職業經理人和專業管理者,他們為這片熱土耕耘、實踐,並為它的發展作齣瞭自己應有的貢獻。
本書作者,張明博士,個人經曆頗為豐富,在見證民營醫院創業發展與經營管理方麵也是佼佼者之一。我也非常感謝張明博士對我的信任。2008年至2013年期間,我曾與作者同在一所政府與大學和社會資本閤作創辦的中醫院領導層共事,親身感悟瞭作者的勤奮、智慧和堅持真理的立身行事之秉性。作者正是以勤於思考、精於謀略、善於管理的治學精神,抓住瞭機會,主動站在當今國傢與民族衛生事業改革大潮前沿,將自己思考、實踐和觀察到的一些對國內民營醫院的建設思路、管理理念、相關策略和運作技巧等寫成本書,書中的一些理性思考、策略指導、典型案例和經驗總結等,尤其是集團與醫院組織設計、人力資源管理、醫院營銷管理與經營管理的策略分析與論證,對同業、同行的領導、管理者、醫務人員和高等醫學院校管理專業的研究生等都是一本很好的讀物和主要參考書,也可以幫助人們進一步瞭解中國民營醫院建設與發展曆史,對於促進社會資本投資辦醫,提升科學管理水平,增強民營醫院發展活力也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孟垂祥
教授、主任醫師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部主任
上海長海醫院副院長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特彆助理
上海交通大學醫工結閤辦公室副主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蘇州九龍醫院院長
2017年6月22日
自?序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取得瞭令世界瞠目的成就,經濟、科技、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取得瞭長足的進步,GDP躍居世界第二,服務業已經超過GDP的一半,後工業化時代已經來臨,人們的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全民奔小康的目標已經基本實現;科技的進步,不僅錶現在“嫦娥”奔月和“蛟龍”探海,也體現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齣門刷卡都已經過時,二維碼支付和網上購物已經成為新常態,連美國人也自嘆弗如;而在醫藥領域,中國人不僅獲得諾貝爾醫學奬,就連全球首例“人類頭顱移植”手術都在探討在中國舉行的可能性;在這個充滿動蕩和不確定的時代,中國能夠保持一方安寜,社會穩定、民生祥和,不僅給全民帶來福祉,也為全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齣瞭貢獻。所有這些成就都充分展示瞭中國道路的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建設,為全世界、特彆是發展中國傢探索齣一條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傢的成功之路。而就在今天,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閤作高峰論壇”正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緻開幕詞:“孟夏之日,萬物並秀,來自100多個國傢的各界嘉賓齊聚北京,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共商‘一帶一路’建設閤作大計”,曾經韜光養晦的中國現在已經無法不成為世界矚目的中心。中國經濟、社會以及國際地位都已經發生瞭深刻變化,所有這些變化構成瞭本書創作的時代大背景。
中國民營醫院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是建立在中國當代經濟、社會都已經發生瞭深刻的且不可逆的變遷的基礎上,服務經濟時代的互聯網+智能移動終端的生活模式已經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每一天,已經改變瞭人類的生産生活方式。市場規模及客戶需求的變化、科技的快速進步、産業政策的支持、資本市場的逐步成熟、醫師的多點執業及自由執業、醫師團的組建、互聯網醫療的高速發展、電商平颱的滲透、公立醫院的改組改製、商業醫療保險公司的醫療業滲透、凱撒模式的中國應用、ACO?(Accountable Care Organization,責任醫療組織)?的興起等等,都給民營醫院的跨越式發展提供瞭空前的機遇和廣闊的空間。民營醫院完全有條件、也有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如同中國空軍的第五代戰鬥機J20模式同理,在沒有完整的、成熟的四代機設計基礎上,照樣利用後發技術和後發優勢讓J20翱翔藍天、保傢衛國,從而實現跨越式趕超,而且倒逼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快速跟進,峨眉WS-15從第3代直接進入第5代,並研製成功,從而使得我國航空發動機同樣實現跨越式發展。這種倒逼機製同樣適用於中國醫療行業,國外先進的醫療模式及醫院管理方式隨著HCA?(美國醫院公司)?、MGH?(麻省總醫院)?、IHG?(英國國際醫院集團)?等外資醫療機構的進入,倒逼中國民營醫療彆無選擇地快速跟進,也倒逼中國公立醫院加速改革進程。因此,筆者對於中國民營醫療的跨越式發展持樂觀態度,並且樂於為此奉獻微薄的力量。
本書的理論框架是基於彭羅斯?(Penrose,E.T.)?的企業成長理論。如果說20世紀三十年代美國諾貝爾奬獲得者Ronald Coase 用“交易費用論”這個經濟學工具撬開瞭新古典經濟學傢關於企業這個“黑匣子”的話,那麼五十年代英國經濟學傢Penrose,E.T.用“資源—能力論”的管理學手術刀進一步解構瞭“企業”這個經濟組織為什麼能夠成長。筆者十二年前曾撰文指齣,Penrose的企業成長模型在中國應用需要進行適當的修訂,因為中國經濟尚處於轉軌中,還是個不成熟的市場,還正在逐步開放、調適與規範中。截至目前,中國醫療市場可以說是中國最後一塊正在改革開放的市場,其規模之大可達上萬億元之巨,其利害之深攸關每個人的生命健康。本文正是基於這種外部市場和政策的巨大牽引力與中國民營醫療與生俱來的強烈的進取心這兩股巨大的閤力場,來探索中國民營醫院如何整閤內外資源,打造核心競爭力,從而獲得跨越式發展。
為瞭實現這種跨越式發展,本書的構架先從時間序列和空間維度,迴顧民營醫院一路走來的近40年的曆史,分析國外先進國傢的醫療模式及其成功經驗,梳理並研究國內醫療行業當前的産業政策,將這些基本麵的支撐作為本書的基礎和前言,然後開始建構跨越式發展的具體謀略:先從頂層設計開始構築大方嚮,從戰略規劃、組織設計、品牌策劃和文化建設的角度予以定調,再以國際認證策略與國際先進的最佳實踐接軌;頂層設計完畢後,第一塊基石就是作為醫療服務行業的本質屬性和客戶核心價值需求的醫務管理,這是民營醫院的生存之本,包含醫療管理策略、業務發展策略、醫教研融閤發展策略以及國外醫師培養製度對中國的啓發;接著謀劃民營醫院的發展之道:經營管理篇從謀劃民營醫院的基本經營管理策略開始,逐級遞進至運營管理策略、客戶服務策略和服務質量管控策略,徹底貫徹“以客戶為中心”的客戶端思維;而市場營銷篇則是經營管理篇的繼續和深入,繼續秉持客戶增值的理念,重建民營醫院基於客戶價值的營銷新思維,再造民眾信心;基於網絡化生存時代的來臨,本書僅對傳統營銷方式中比較有效的活動營銷加以策劃,而將策略重點與時俱進地轉移到綫上,謀劃網絡營銷以及基於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營銷策略。最後探討上述所有策略的根本依托,即民營醫院的人力資本和財務資本策略,構建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和基於內部客戶服務的創新型人力資源管理範式,謀劃民營醫院基於資本市場遊戲規則的融資策略和資本運營策略,至此完成本書所有的策略建構。
需要說明的是,筆者以在中國民營醫療最大集團之一的十年高管經曆,以親身實踐和所思所悟完成這本書,很明顯,這是一本來自企業界的商戰謀略,甚至還沾有一綫戰場的硝煙味,但這並不代錶本書的謀略就是筆者所在公司的具體實戰策略。筆者認為,條條大路通羅馬,每條路都有其自身的利與弊,所以沒有對錯,隻是選擇和成本的問題;其次筆者更多是站在全行業最佳實踐的視角來謀劃中國民營醫院的跨越式發展之道,因而不可能局限於一城一池,必須要放眼全行業,直至業外的可以藉鑒的成功經驗。筆者曾經創辦過谘詢公司,做過谘詢顧問和培訓講師,接觸過不少成功的或者正在走嚮成功的企業,也見過不少失敗的案例,因而習慣性地會對各種成功或者失敗的案例進行總結,分析其經驗或教訓,進而提煉、優化直至創新,最終形成自己的判斷和解決方案。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本書是筆者對於中國民營醫院跨越式發展的一種比較理想化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本書的讀者最適閤如下人群:首先是工作在民營醫療第一綫的中高級職業經理人,特彆是民營醫院的各級管理層;其次是高校醫院管理類專業的高年級大學生和研究生,特彆是MHA,MBA,以及醫療行業的谘詢公司及各類投資機構;第三是國傢衛生管理部門關於民營醫療行業的研究者和政策製定者。另外,公立醫院的管理者也會從醫院管理共性?(比如醫療管理、戰略工具、組織工具、品牌工具、醫院文化工具、運營工具、質控工具、人力資源工具等)?的策略中可以獲得若乾啓發,管理工具是通用的。
最後說明的是,寫作本書的念頭早在201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五部委?《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國辦
發?〔2010〕?58號)? 的時候就已經萌芽,可是當時因為工作繁忙,根本無暇動筆,寫書也就止步於念頭而已。後來國傢又齣颱多項鼓勵社會辦醫的政策,對我又有所觸動,又想動筆,可是僅靠業餘時間的零打碎敲,很難形成完整的思路,也就一再耽擱瞭。直到2015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若乾政策措施的通知》??(國辦發?〔2015〕?45號)?的時候,看到國傢對於加快社會辦醫的決心和溢於言錶的迫切心理,深為觸動;同時,中國醫改的各項政策不再是“隻聞樓梯響”,而是真真切切在落地,一係列政策的密集齣颱,反映齣國傢,至少中央政府層麵推動中國醫改的決心和信心。作為國傢培養齣來的高層次管理人纔,也是為數不多的在民營醫療第一綫浸泡多年的實戰派,我感到有種責任,甚至使命,必須要做點什麼纔能無愧於這個時代,我終於下定決心開始構思。恰恰是在耽擱的這幾年中,民營醫院的發展如火如荼,新的發展模式?(如互聯網醫療,資本市場的收購兼並,公立醫院的改製改組等)?和新的經營管理方法?(如大數據管理,新媒體推廣,電商平颱的運用等)?不斷産生,給本書帶來瞭最前沿的案例,最鮮活的思路。但這期間的睏惑在於單體性醫院和集團性醫院,其成長的關鍵成功因素不同,單體性醫院就是典型的醫院管理模式,而集團性醫院,更多是一種企業集團的發展模式,兩者雖有相關性,但也存在巨大的差異。我在思考到底是寫成兩本書還是一本書中睏惑瞭一段時間,最終確定將兩者有機結閤寫成一本書的時候,已經到瞭2016年年中。畢竟在職工作,不能影響主營業務,隻能利用業餘時間抓緊動筆,2016年年底的時候終於敲定寫作大綱,2017年春節正式開工。所以本書雖然構思瞭很久,但成書時間還是比較倉促,不妥之處難以避免,好在本書意在拋磚引玉,懇請廣大業界朋友批評指正。如果能為中國民營醫療的健康、快速發展貢獻一點力量,那我也就達到初衷瞭。
另外,本書在創作過程中發現,現在中國醫院管理類的刊物關於民營醫院管理類的文章不多,該類刊物主要是圍繞公立醫院展開的。很顯然,作為從事基礎性、公益性醫療的國傢事業單位,公立醫院的管理除瞭醫療屬性的管理外,其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大部分很難適用於民營醫院,比如像資本運作、電子商務、人力資本、市場營銷等現代企業常用的理論和工具,已經超過公立醫院的管理邊界。因此,期待有識之士能夠領頭主辦一份中國民營醫院管理的雜誌,交流民營醫療管理心得,錶達民營醫院心聲,為民營醫院的跨越式發展獻計獻策,從而促進中國整個醫療行業健康、快速地邁嚮現代化,接軌全世界。
張?明
2017年5月,於上海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源於其書名所傳達齣的那種探索精神和前沿視角。“杏林問道”本身就蘊含著深厚的學術追求和對醫學真諦的探尋,而“中國民營醫院跨越式發展謀略”則直接指嚮瞭當下中國醫療行業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我從目錄中注意到一些極具吸引力的標題,比如“擁抱變革,重塑格局”和“科技賦能,智慧醫療”,這些都錶明作者並非停留在對現狀的描述,而是著眼於未來的發展。我猜想,書中可能涵蓋瞭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來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來提升運營效率,以及如何在高競爭環境下構建獨特的品牌價值。它可能不僅僅是提供一套現成的方案,而是激發讀者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去理解民營醫院發展的內在邏輯和驅動力。這本書或許就像一幅宏大的戰略藍圖,為中國的民營醫院指明瞭突破重圍、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道路。我對其中關於“閤規經營與風險管控”的探討尤其感興趣,因為這對於任何一傢想要長遠發展的企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評分我最喜歡的是這本書的格局,它沒有局限於某個單一的醫院案例,而是將視角拉升到瞭整個中國民營醫院行業,去探討“跨越式發展”這一宏大命題。從封麵設計來看,一種現代感與曆史感的融閤,預示著書中內容可能將傳統經驗與前沿理念相結閤。盡管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光是那些引人深思的章節標題,比如“創新驅動下的服務模式重塑”或“資本運作與戰略投資的融閤”,就足以讓人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深度和廣度。我猜想,書中可能包含瞭許多關於如何利用創新技術、優化資源配置、以及如何在高壓的市場環境中保持韌性等方麵的策略。它或許不像一本教科書那樣提供標準答案,而是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通過引導和啓發,幫助讀者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書中可能還探討瞭如何平衡商業利益與醫療初心,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這些都是民營醫院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難題。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商業策略的書,更是一本關於醫療行業未來發展的思考錄。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書名就非常有吸引力,“杏林問道”四個字,勾勒齣一種傳統醫學的深邃與探索精神,而“中國民營醫院跨越式發展謀略”則直接點明瞭其核心主題,充滿瞭現實意義和前瞻性。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細讀全書,但僅僅從我粗略翻閱的章節來看,作者顯然對中國民營醫院的發展現狀有著非常深刻的洞察。書中提到的“挑戰與機遇並存”的論調,可以說是切中瞭當下民營醫療機構所麵臨的真實睏境。我尤其留意到書中關於“品牌塑造與核心競爭力構建”這一部分的錶述,雖然隻是點到為止,但字裏行間透露齣的對品牌價值的重視,讓我覺得作者是在從根本上思考民營醫院的生存與發展之道。它不是簡單地教你如何“做大”,而是引導你思考如何“做強”,如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齣,形成自己獨特的優勢。書中可能還涉及瞭許多關於管理模式創新、服務理念革新等方麵的探討,這些都是當前民營醫院轉型升級的關鍵點。從書的整體風格來看,我認為它並非一本枯燥的學術論文集,而是更像一本為民營醫院管理者量身打造的“行動指南”,充滿智慧和實踐的可能性。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風格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它不是那種堆砌大量數據或晦澀理論的學術著作,而是以一種更加生動、更具故事性的方式來呈現內容。我猜想,書中可能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將復雜的戰略概念具體化,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藉鑒。比如,書中提到的“綠色通道”和“人文關懷”等詞匯,就讓我聯想到瞭一些在服務上做得非常齣色的醫院,它們是如何將這些理念融入到日常運營中的。作者可能在書中深入探討瞭民營醫院在市場定位、差異化競爭、以及如何建立穩固的客戶關係等方麵的策略。它可能不僅僅是關於“做生意”,更是關於如何在醫療這個特殊領域,建立起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既要滿足市場需求,又要堅守醫者的道德底綫。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人纔梯隊建設”的部分,因為這直接關係到醫院的服務質量和長遠發展。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充滿瞭前瞻性,能夠幫助民營醫院的決策者們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找到前進的方嚮,實現真正的“跨越式發展”。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確實很講究,封麵以一種沉穩而又不失活力的色彩搭配,點綴著祥雲和古樸的圖騰,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厚底蘊和對未來的期許。打開扉頁,那句“杏林問道,醫者仁心”赫然映入眼簾,瞬間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在翻閱過程中,我注意到作者在內容編排上頗具匠心,邏輯清晰,層層遞進。從宏觀的政策解讀和行業趨勢分析,到微觀的醫院運營管理和人纔培養策略,都做瞭深入淺齣的闡述。尤其吸引我的是其中關於“跨越式發展”的幾個案例分析,雖然書中沒有具體展開,但標題和旁邊的配圖已經足以讓人浮想聯翩。比如,有一個章節提到瞭“數字化賦能下的服務升級”,光是這個標題就讓我對這個部分産生瞭極大的興趣,想象著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民營醫院是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來提升患者體驗和運營效率的。另外,作者在討論“人纔戰略”時,使用的“集聚英纔,共鑄輝煌”這樣的詞語,也讓我感受到一種積極嚮上的力量,似乎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對行業發展的一種鼓舞和引領。整體而言,這本書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都顯得相當有分量,光是目錄和章節標題就能激起讀者探索的欲望,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