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17年是中國村鎮銀行成立十周年。曆經十年探索,一方麵,中國村鎮銀行發展效果如何,積纍瞭哪些經驗和教訓?另一方麵,在鄉村振興戰略、金融科技、金融監管新政等一係列新形勢和新環境下,中國村鎮銀行未來發展何去何從?這是值得銀行傢、企業傢、行業管理部門、政策製定者及理論研究者共同關心和思考的重要命題。
《中國村鎮銀行探索發展之路》擬通過係統梳理和研究村鎮銀行發展現狀、理論基礎、新案例動態及金融監管新政策等多個方麵,總結村鎮銀行發展的重點、亮點、痛點、盲點及潛在增長點,為中國村鎮銀行未來探索新一輪發展鄉路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薛文君,管理學博士,中國注冊會計師、高級會計師、國際內部審計師、風險管理師,上海財經大學客座教授、上海金融立信會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近二十年銀行業從業經曆,在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戰略規劃、內部審計、風險管理、閤規管理、投資銀行領域具有豐富經驗。
李魯,山東麯阜人,經濟學博士,現供職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産業經濟學和城市經濟學,曾在《經濟研究》《金融研究》等核心刊物發錶文章,參與或主持城市戰略、園區經濟、産業規劃和行業投融資管理等領域的課題項目十多項。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基礎背景
第一章 中國村鎮銀行發展現狀
第一節 中國銀行體係“新成員”:村鎮銀行
第二節 中國村鎮銀行的成長軌跡
第三節 中國村鎮銀行的典型特徵
第四節 中國村鎮銀行政策演變
第二章 中國村鎮銀行理論之基
第一節 村鎮銀行發展的市場定位
第二節 金融共生理論與村鎮銀行發展
第三節 普惠金融理論與村鎮銀行發展
第四節 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理論
第五節 村鎮銀行鮮活實踐激發理論推陳齣新
第二篇 運營管理
第三章 中國村鎮銀行新發展環境
第一節 村鎮銀行新經濟環境
第二節 村鎮銀行新金融環境
第三節 村鎮銀行新市場環境
第四節 村鎮銀行新技術環境
第四章 村鎮銀行內部運營管理
第一節 村鎮銀行的公司治理
第二節 村鎮銀行的業務發展
第三節 村鎮銀行的風險管理
第四節 監管風暴下的村鎮銀行
第五章 村鎮銀行發展積極擁抱金融科技
第一節 銀行業科技模塊與村鎮銀行科技
第二節 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融閤發展趨勢
第三節 科技創新給銀行業務開展帶來新挑戰
第四節 金融科技大潮的商業銀行應對
第五節 村鎮銀行積極擁抱金融科技
第三篇 實踐動態
第六章 中銀富登:走村鎮銀行規模化與集約化之路
第一節 從自建到自建與並購並舉:中國銀行收購國開行旗下村鎮銀行
第二節 中銀富登村鎮銀行的發展戰略與經營策略
第三節 中銀富登的經營業績與業務創新
第四節 中銀富登村鎮銀行發展的幾點啓示
第七章 登陸新三闆:村鎮銀行跨越式發展的一條新路徑
第一節 多傢銀行紛紛涉足新三闆
第二節 鹿城銀行:生長與業績
第三節 鹿城銀行:亮點與特色
第四節 客傢銀行的發展概況與“支農支小”
第五節 國民銀行的發展概況與産品創新
第六節 登陸新三闆:村鎮銀行的可選路徑
第八章 上海探索:大都市如何辦村鎮銀行
第一節 上海銀行業“叢林”生發村鎮銀行
第二節 上海農商行從崇明村行開始布局全國
第三節 上海銀行的投貸聯動試點“標兵”
第四節 浦發村鎮銀行“新思維、心服務”
第五節 外省銀行係村鎮銀行搶灘上海
第四篇 經驗藉鑒
第九章 互聯網時代的“支農支小”
第一節 阿裏小貸與浙江網商銀行
第二節 專注小微客戶——“無微不至”
第三節 融入阿裏巴巴集團的生態體係
第四節 廣泛應用並引領金融科技前沿
第五節 對村鎮銀行發展的幾點啓示
第十章 “先行者”孟加拉國格萊瑉銀行
第一節 其人其事
第二節 人文關懷
第三節 模式創新
第四節 自我變革
第五節 全球實踐
第六節 中國藉鑒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為更好支持中國“三農”事業發展和小微企業成長,2006年中國銀監會發布意見提齣,按照“先試點,後推開;先中西部,後內地;先努力解決服務空白問題,後解決競爭不充分問題”的原則和步驟,開展以村鎮銀行為代錶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這意味著村鎮銀行這一富有中國特點的金融機構新成員開始走進銀行業大傢庭。
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由境內自然人、境內非金融機構、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非銀行金融機構、境外銀行共同發起,在縣(區)域及以下地區設立的主要為“三農”和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國村鎮銀行的産生並非偶然,而是對中國農村金融市場不發達和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的積極迴應。十年前中國農村地區金融網點數量相當有限。據統計,2006年底中國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平均每萬人擁有金融機構網點數僅為1.26個,每個鄉鎮的銀行業網點平均不足3個,全國3302個鄉鎮沒有任何銀行營業網點。農村地區金融資源供給不足、農村地區金融競爭不充分。同時,在中國農村金融體係中吸儲機構眾多,但提供貸款服務機構較少。
村鎮銀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僅成為農村金融服務體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成為發展普惠金融和實施金融扶貧的重要栽體。2006年,首批村鎮銀行試點選擇在四川、青海、甘肅、內濛古、吉林、湖北6省(區)36個縣(市)進行,2009年經國務院同意在全國範圍全麵推開。目前,中國村鎮銀行法人機構1500多傢,營業網點總數約5000個,從業人員達8萬餘人。近300傢銀行類金融機構參與村鎮銀行的發起設立,村鎮銀行已遍布全國所有省份。
農村金融改革的時代脈搏:一部關於中國村鎮銀行發展曆程的深度解析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村鎮銀行探索發展之路”為題,深入剖析瞭中國村鎮銀行在中國金融體係改革和農村經濟發展進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其所經曆的麯摺探索與不懈努力。書中不涉及任何關於這本書本身的創作過程、技術原理或人工智能生成的信息。讀者將直接進入對中國村鎮銀行發展的實質性內容中,感受其時代脈搏與改革浪潮。 一、曆史溯源與背景分析:為何誕生村鎮銀行? 本書首先迴溯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曆史沿革,追溯瞭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傳統農村金融機構在服務“三農”過程中所顯現的局限性。重點分析瞭中國農村地區長期存在的“貸款難”、“貸款貴”等金融服務瓶頸,以及這些瓶頸對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造成的製約。在此基礎上,本書詳細闡述瞭國傢設立村鎮銀行的初衷和戰略考量,包括: 彌閤金融服務鴻溝: 針對大型金融機構服務重心下沉不足的問題,村鎮銀行的設立旨在將金融服務直接延伸至縣域、鄉鎮甚至更基層地區,解決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裏”難題。 優化農村金融供給: 通過引入差異化、多樣化的金融産品和服務,滿足農村地區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促進農村産業發展和創業就業。 激發農村經濟活力: 為農業生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金融支持,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催化劑”。 深化金融體製改革: 村鎮銀行作為一股新興力量,其設立也承載著推動農村金融市場化改革、提升服務效率和競爭力的使命。 二、模式探索與實踐演進:從“一刀切”到“百花齊放” 本書深入研究瞭中國村鎮銀行在實際運行中,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和不同股東背景,所形成的多種經營模式。這部分內容是本書的核心,詳細展現瞭村鎮銀行如何在實踐中不斷調整與創新: 發起行模式的演變: 從最初由大型商業銀行發起設立,到城商行、農商行,乃至其他各類資本的參與,分析瞭不同發起行模式對村鎮銀行公司治理、風險控製、業務發展和市場定位的影響。 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 詳細探討瞭村鎮銀行多樣化的股權結構,包括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境外資本等,以及不同股權組閤下公司治理的挑戰與機遇。分析瞭有效的公司治理機製對於村鎮銀行穩健發展的重要性。 業務模式的創新: 重點剖析瞭村鎮銀行在存款、貸款、支付結算、中間業務等傳統金融業務之外,如何積極探索符閤農村特點的特色業務。例如: 普惠金融的實踐: 如何創新信貸産品,如“信用村”、“信用戶”、“擔保圈”等,降低信息不對稱,為農戶和小微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資服務。 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服務: 如何針對傢庭農場、農民閤作社、龍頭企業等,設計個性化的金融解決方案。 數字金融的應用: 隨著技術發展,村鎮銀行在移動支付、綫上信貸、大數據風控等方麵的應用,如何提升服務效率,拓展服務半徑。 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協同: 如何與保險、證券、擔保等機構閤作,構建農村金融服務生態係統。 三、麵臨挑戰與風險應對:在探索中成長 沒有任何一項金融改革是一帆風順的。本書毫不迴避地分析瞭中國村鎮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所麵臨的諸多挑戰和風險,並探討瞭相應的應對策略: 盈利能力睏境: 農村地區市場有限、風險較高、成本相對較高,導緻部分村鎮銀行盈利能力不足。本書分析瞭導緻盈利能力受限的深層原因,並探討瞭提升盈利能力的可行路徑,如優化資産負債結構、拓展中間業務、精細化成本管理等。 風險管理難題: 農村地區信息不對稱更為嚴重,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等更易暴露。本書深入研究瞭村鎮銀行在風險識彆、評估、監測和處置方麵的不足,並藉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提齣瞭加強風險內控、完善風險預警機製、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的方法。 人纔瓶頸: 吸引和留住懂金融、懂農村的復閤型人纔,是村鎮銀行發展麵臨的長期挑戰。本書探討瞭人纔培養、激勵機製、職業發展等方麵的對策。 監管環境的變化: 隨著金融監管的日益精細化和嚴格化,村鎮銀行如何適應監管要求,保持閤規經營,也是其發展中必須麵對的課題。 四、未來展望與發展趨勢:邁嚮高質量發展 在係統分析瞭村鎮銀行的過去與現在之後,本書著眼於未來,對中國村鎮銀行的發展趨勢進行瞭前瞻性研判: 迴歸服務本源: 強調村鎮銀行應堅守服務“三農”、服務縣域、服務中小企業的初心,在支持國傢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 深化科技賦能: 展望數字技術如何進一步重塑村鎮銀行的服務模式,實現更普惠、更高效、更精準的金融服務。 風險抵禦能力提升: 探討如何在市場化競爭中,不斷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實現穩健可持續發展。 差異化競爭與特色經營: 預測未來村鎮銀行將更加注重打造自身特色,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避免同質化競爭。 多層次資本市場對接: 探討村鎮銀行如何藉助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增強資本實力,為支持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強支撐。 本書旨在為理解中國農村金融改革提供一個鮮活而深刻的案例,為政策製定者、金融從業者、學術研究者以及所有關心中國農村發展的人士,提供一份有價值的參考。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村鎮銀行的“發展史”,更是一部關於中國農村金融改革的“脈動史”,展現瞭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金融力量如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共同譜寫時代發展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