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典当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商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兴衰史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系统、全面地研究典当的兴衰、沿革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现当代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由刘秋根主编的《中国典当史资料集(前475-1911)/货殖探索系列》即是对中国典当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研究中国典当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刘秋根 编 刘秋根,男,1963年生,原籍湖南新邵县,现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大学二级教授,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曾研究宋代经济史,现主要从事中国商业史、金融史研究,商人研究,尤其侧重于商业契约文书研究。对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典当业、合伙制、商业信用、地区商人等课题有深入研究,对地区性商人文书、碑刻、房地契约文书有深入的探讨。目前已出版《中国典当制度史》《明清高利贷资本》《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三部专著,发表相关论文九十余篇,主编论文集两种、碑刻集一种、契约文书集一种。参与了《中国经济通史》《辽宋夏金通史》等著作的撰写。专著曾获河北省社科很好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参与撰写的《中国经济通等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和民间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方面的求知欲。它以一种非常独特且详实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典当行业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的雏形到清末民初的鼎盛时期,以及其间发生的种种变迁。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史料,例如当铺的契约文书、账簿、行业规章、甚至还有一些当时的诗歌、小说片段,这些一手资料的呈现,让我对典当行业有了更为立体和深刻的认识。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当铺在社会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借贷机构,更是连接民间资本与市场需求的重要纽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经济的压力,也为许多普通百姓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书中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典当业的差异化描述也十分精彩,比如江南地区的当铺与北方地区的当铺在经营模式、服务对象上存在的区别,这些细微的比较,更显出作者的考证严谨和见识广博。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不仅仅体现在其学术研究的深度上,更在于它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新视角。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讲解,而是通过最直接、最原始的史料,让读者“亲身”走进那个年代。我喜欢书中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比如关于当铺里特殊物品的记载,以及一些关于当铺与民间习俗、节日庆典相关的描述。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小,却构成了那个时代鲜活的剪影,让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我甚至从中看到了一些与现代社会相似的经济逻辑,比如关于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维护等方面的考量,这让我觉得历史的智慧是跨越时空的。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不像小说那样引人入胜,但却有一种温润的力量,能够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获得一种宁静而深刻的体悟。
评分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经常在各种书籍中寻找那些能够激发我研究兴趣的“引子”,而这本书无疑具备这样的特质。它所提供的资料,与其说是一部完整的叙述,不如说是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邀请读者亲自去探索、去发现。书中那些泛黄的史料照片、手写的契约拓片,都仿佛在低语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我印象最深的是几段关于当铺从业人员生活的描绘,他们从业的艰辛、所面临的风险、以及他们在这个特殊行业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都让我感到十分好奇。书中似乎还隐藏着一些关于民间借贷、货币流通、甚至是当时社会阶层之间关系的线索,这些内容虽然不是直接点明,但却能引人联想,激发我进一步的研究欲望。我甚至开始思考,是否可以根据书中的这些零散信息,去推导一些关于当时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家庭经济状况,甚至是社会风俗习惯。
评分我曾接触过一些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著作,但很少有能像这本书这样,将焦点如此集中地、如此细致地放在一个特定的行业上。它没有宏大叙事的框架,却通过大量具体的、琐碎的史料,勾勒出了一个生动而鲜活的经济图景。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非主流”经济现象的关注,比如典当行业在古代社会中的一些边缘但又不可或缺的功能,以及它与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紧密联系。书中那些关于当铺如何运作、如何应对风险、以及它如何与官府、民间组织发生联系的细节,都让我大开眼界。我看到了一些关于当铺经营者如何巧妙规避风险、如何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例子,这让我对古代商人的智慧和韧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仿佛是一幅极其精细的微缩模型,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行业,以最真实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非常精美,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摸起来很舒服。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厚重的学术著作,但拿到手后才发现,它更像是一部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封面上的纹饰古朴典雅,色彩搭配也十分和谐,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翻开内页,排版疏朗有致,字体清晰,阅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疲劳。其中一些插图更是栩栩如生,仿佛能将人带回那个年代,亲眼见证当铺的繁荣景象。我在书店里偶然翻到这本书,仅仅是被它的外表所吸引,但仔细品读之后,才发现内在的价值远超我的想象。我喜欢这种用心的制作,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件可以珍藏的工艺品。每次拿起它,都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历史的厚重感和匠心独运的审美情趣。即使只是闲暇时翻阅,也能在其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我特别喜欢其中一幅关于老北京当铺的版画,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的建筑风格、人物穿着,以及店门口悬挂的招牌,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故事感,让人不禁想要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百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