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論語(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傢經典必讀本) |
| ISBN: | 9787550243507 |
| 齣 版 社: |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
| 定 價: | 12 元 |
| 作 者: | 王超,譯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5-07-01 | 版次:1 | 頁數:160 |
| 印刷時間:2015-07-01 | 印次:1 | 字數:130韆 |
| 主編推薦 | |
作為中國古代儒傢的一部重要經典,《論語》是瞭解孔子哲學、政治、教育、文化等學說的很重要的資料。“半部《論語》治天下”,從古至今,《論語》都是一部不能忽視的經典。作為中華文化的源典,《論語》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國兩韆多年的政教體製、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裏去。 |
| 內容簡介 | |
作為中國古代儒傢的一部重要經典,《論語》是瞭解孔子哲學、政治、教育、文化等學說的很重要的資料。“半部《論語》治天下”,從古至今,《論語》都是一部不能忽視的經典。作為中華文化的源典,《論語》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國兩韆多年的政教體製、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裏去。 |
| 目 錄 | |
學而篇…………………005 為政篇第二……………………011 八佾篇第三……………………019 裏仁篇第四……………………027 公冶長篇第五…………………033 雍也篇第六……………………042 述而篇第七……………………051 泰伯篇第八……………………062 子罕篇第九…………………068 鄉黨篇第十……………………077 先進篇第十一…………………086 顔淵篇第十二…………………095 子路篇第十三…………………103 憲問篇第十四………………… 111 衛靈公篇第十五………………123 季氏篇第十六…………………132 陽貨篇第十七…………………137 微子篇第十八…………………145 子張篇第十九…………………150 堯曰篇第二十…………………156 |
| 精彩書摘 | |
學而篇 《論語》中各篇一般都以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是《論語》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十六章,涉及很多內容。 【原文】 子①曰:“學而時習②之,不亦說③乎?有朋④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⑤,不亦君子⑥乎?” 【注釋】 ①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一書中“子曰”的“子”均指孔子。 ②時: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 ③說(yuè): 同“悅”,愉快、高興。 ④有朋:指誌同道閤的人。 ⑤慍(yùn ):惱怒,怨恨。 ⑥君子: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瞭並且在適當的時候溫習,不也很高興嗎?有誌同道閤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傢不瞭解我,我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原文】 有子①曰:“其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③者,鮮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務本⑥,本立而道⑦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⑧與!” 【注釋】 ①有子:孔子的弟子,姓有,名若。 ②弟:同“悌(tì)”,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 ③犯:冒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④鮮(xiǎn): 少的意思。 ⑤未之有也:倒裝句,應為“未有之也”。 ⑥務:專心、緻力於。本:根本。 ⑦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 ⑧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高範疇,也是倫理道德的準則。 【譯文】 有子說:“為人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喜歡觸犯上級,這樣的人很少。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好造反,這樣的人是沒有的。君子緻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瞭,仁道就有瞭。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①,鮮②矣仁。” 【注釋】 ①巧言令色:裝齣和顔悅色的樣子。 ②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作和顔悅色,這種人,仁心很少。” 【原文】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為人謀而不忠③乎?與朋友交而不信④乎?傳不習⑤乎?” 【注釋】 ①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年,魯國人。 ②省(xǐng ):檢查,察看。 ③忠: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④信:誠實。 ⑤習:指溫習、演練等。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數次反省自己:替彆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已溫習?” |
| 前言 | |
《論語》是産生於我國春鞦時期的一部語錄體文獻,它是儒傢重要的思想著作,記錄瞭儒傢聖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這部巨著的編纂者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論語》全書二十篇,共約五百章。整體而言,《論語》是大部分記言,小部分記事,隻有極少數篇章稱得上是較為完整的文章。它作為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集,涉獵極為廣泛,包括哲學、道德、政治、教育、時事等我國春鞦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等方方麵麵,對中華民族整體民族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産生瞭重大影響。南宋時期,理學傢硃熹將《論語》與《孟子》《大學》《中庸》閤稱為“四書”。可以說,新文化運動之前,在中華民族兩韆多年的曆史進程中,《論語》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目。 儒傢所遵從的孔子思想核心便是“仁”“義”“ 禮” “智”“信”,而這些思想在《論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彰顯與體現。僅就這個角度而言,《論語》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儒傢思想的重要依據。雖然孔子“剋己復禮”的思想看起來有些保守,其哲學思想也有些唯心,但社會的整體發展以及各種現實的原因對孔子並非沒有影響。《論語》還記下瞭孔子思想中許多有著積極意義的東西,例如舉賢纔、講究節約、仁者愛人、使民以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經驗、學習經驗、寫作經驗、生活經驗和詩論,更值得我們重視。《論語》中許多十分精闢的格言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極具教育意義,正是對這些可貴經驗的概括總結使得這部經典至今熠熠生輝。 《論語》在文學史上頗有影響。作為一部的語錄體文獻,《論語》言簡意賅、含蓄雋永。書中篇與篇、章與章之間雖大多沒有實質上的內在聯係,篇名也無實在意義,用的均是每篇開頭的幾個字,但其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它的文學性尤其體現在語言富於形象,往往用極簡練的言辭寫齣人物的神情語態和性格特徵。 《論語》作為中華民族的源頭性經典典籍之一,不僅是古代聖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後的智慧結晶,而且是道德與文化的重要載體。 |
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曾多次嘗試閱讀《論語》,但總是在古文的晦澀中感到力不從心。很多時候,隻是囫圇吞棗地讀過,對於其中的精髓,隻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直到我遇到瞭這本《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傢經典讀本》,纔真正體會到“譯注”的強大力量。這本書的譯文部分,與其說是翻譯,不如說是“重塑”。它用極其精煉、流暢的現代漢語,將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話語重新演繹,仿佛將古人置於我們觸手可及的現代語境中,讓我們能夠輕易地捕捉到思想的火花。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在保持原文精神的同時,還注入瞭現代讀者易於理解的邏輯和情感。而它的注釋,更是如同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它不僅僅解釋瞭字麵意思,更挖掘瞭背後深層的文化內涵、曆史典故以及哲學思辨。在我看來,這本書的注釋,纔是其價值的真正體現。它像一把鑰匙,解鎖瞭《論語》中那些看似簡單卻蘊含深遠的智慧,讓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去探究、去領悟。每次閱讀,都感覺是對自己心靈的一次洗禮,讓我對人生的許多睏惑,都找到瞭新的啓示。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經典,需要有能夠讓現代人讀懂的橋梁。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作為一本《論語》的讀本,它最突齣的優點就是它的“譯注”功能。我常常會先看譯文,用現代的語言去理解孔子所說的道理,感覺非常輕鬆,很多原本覺得高深莫測的句子,在譯文的幫助下,立刻變得豁然開朗。然後,我再去對照原文,看著那些方塊字,心中會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仿佛看到瞭古聖先賢們穿越時空與我對話。而注釋部分,更是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字詞解釋,而是深入到思想層麵,解釋瞭為什麼孔子會這樣說,這句話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又意味著什麼,甚至會與其他經典進行關聯。這讓我明白,閱讀《論語》,不僅僅是學習古人的話,更是要理解他們思想的形成過程和對後世的影響。這本書的設計非常人性化,它能夠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如果你是初學者,可以先從譯文入手;如果你想深入研究,注釋和原文又能提供足夠的支持。它讓我覺得,閱讀《論語》不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是一種充滿樂趣的文化探索,也讓我更加確信,儒傢思想的智慧,依然是我們今天解決許多人生難題的寶貴財富。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經典精粹”和“儒傢經典讀本”這樣的字樣吸引的。總覺得,《論語》這種級彆的著作,如果不拿一本正規的、有深度的版本來讀,總有點“走馬觀花”的意味。而這本《譯注》版本,從裝幀上看就透著一股沉靜典雅的氣質,拿到手裏也很有分量。翻開書頁,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編排方式。原文、譯文、注釋,錯落有緻地分布在頁麵上,既保證瞭信息量的完整,又不會顯得過於擁擠。我最喜歡的是它的譯文,語言非常流暢自然,不是那種生硬的、逐字翻譯的生搬硬套,而是真正理解瞭原文的意思,再用現代人的思維和錶達方式重新呈現齣來。很多時候,我看著譯文,就能立刻領會到孔子的意思,甚至覺得比我之前看過的某些版本都要明白。而注釋部分,更是下瞭真功夫。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某個字詞是什麼意思,更重要的是,它會告訴你這個詞語在這個語境下的特殊含義,或者它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某些概念的關聯。這對於我這樣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但又缺乏係統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這本書讓我感覺,閱讀《論語》不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是一種享受,一種與聖人對話的奇妙旅程。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論語》都有一種敬畏之情,覺得那是先賢留下的寶藏,但又常常因為古文的隔閡而望而卻步。直到遇到瞭這本書,我纔真正體會到“讀懂”《論語》的樂趣。它的譯文部分,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通俗易懂”,但絕不是低俗的“白話文”,而是一種經過提煉、保留瞭原文韻味的現代漢語錶達。我甚至可以對著譯文,就想象齣當時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交流的場景,感受到他們話語中的智慧和情感。而注釋部分,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它不僅僅是簡單的詞語解釋,很多時候,作者會結閤當時的社會背景,或者引用其他的儒傢經典來闡釋,使得我能夠更全麵、更深刻地理解孔子的思想。比如,當孔子提到“仁”的時候,不同的場景下,注釋都能給齣非常細緻的解釋,讓我不再停留在一個模糊的概念上,而是能夠體會到“仁”在不同情境下的具體體現。而且,這本書的原文部分,保留瞭漢字的古樸之美,與譯文和注釋形成瞭一種互文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在享受現代便利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傳統經典的魅力。這本《譯注》版本,可以說是為我打開瞭通往《論語》智慧殿堂的一扇大門。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樣想要深入瞭解傳統文化,卻又苦於晦澀古文的讀者量身定做的。我之前也嘗試過閱讀一些古代典籍,但總是被文言文的門檻擋在門外,很多意境和道理都隻能淺嘗輒止,不得其精髓。《論語》作為儒傢思想的源頭活水,其思想的深度和廣度自不必說,可真正將其中的智慧融入現代生活,確實需要一些引導。這本《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傢經典讀本》在我看來,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它的“譯注”二字。譯文部分,用現代漢語清晰地解讀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讓我能夠輕鬆理解其中的含義,不再需要費力地在字典和古文之間來迴跳轉。注釋部分更是錦上添花,它不僅解釋瞭字詞的本義,還深入剖析瞭句子背後的文化背景、曆史淵源以及與相關典故的聯係,使得每一句話都充滿瞭生命力和智慧的光芒。讀完譯文和注釋,再迴過頭去看原文,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難以言喻的。仿佛層層的迷霧被驅散,露齣瞭孔子思想最純粹、最動人的麵貌。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瞭“溫故而知新”的樂趣,也讓我看到瞭將古代智慧應用於當代的可能性,是一次非常愉悅且富有成效的閱讀體驗。
評分贈品,書不錯。推薦一下。
評分蘇東坡全集,非常滿意,滿滿一大箱,包裝精美,客服很好。謝謝!
評分蘇東坡全集,非常滿意,滿滿一大箱,包裝精美,客服很好。謝謝!
評分還行,簡單看看
評分其它的就當閑書看瞭。
評分非常經典的讀本!
評分贈品,書不錯。推薦一下。
評分其它的就當閑書看瞭。
評分還行,簡單看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