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是日本著名的東洋史學傢濱下武誌先生積10年心血完成的力作。與以往西方學者把“歐洲的近代”作為近代社會的代錶形態的觀點不同,作者提齣應該從各個地域自身的曆史過程來研究其曆史本來的發展規律。同時作者對“清朝之衰退”也持異議,認為這一時代的中國經濟狀況,既將外國事務有機地納入自身邏輯體係中,並充分發揮其作用,又與亞洲地域內部密切關聯,是充滿“活力”的。在本書中,作者從中國清末海關財政與通商口岸市場圈研究入手,通過清末財政與海關、赫德與中國海關、海關與貿易統計和通商口岸與地域市場等問題,對中國地方經濟與中央財政的結閤與分離、地域經濟自律性的相互關係以及對外經濟關係等方麵的實際狀態作瞭深入研究,並嘗試把這一曆史過程作為一個時代來把握,通過國內外同時代人的觀察、論點和記錄來提示其整體麵貌。
##常讀常新,經典中的經典。
評分##本書可說是濱下武誌最好的一部著作,中國近代海關財政史研究必讀書目,內容極佳。
評分##決定再讀三遍…每天讀一節,一句一句讀…
評分##: F129.5/3111
評分##每百斤鹹魚也就壹錢陸分,真便宜,就連陳皮也要捌錢呢
評分##以前一直以為濱下武誌掛瞭,結果昨天選課的時候看到有濱下武誌的課......笑死
評分##讀得好纍。本書學理上的貢獻是通過海關史資料來分析晚清財政製度的轉型,而轉型是由被迫開埠觸發的。清朝政府試圖在與外國人談判條約的過程中讓原本針對外國貿易的海關稅覆蓋內地貿易,將一部分常關、厘金局的職責劃給海關。由於海關稅是中央財源,常關、厘金是地方財源,清末強化海關稅實現瞭財政上的中央集權,將地方財政重新編入中央。最好給每一章寫個小結……
評分##這本書是濱下武誌先生論證其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亞洲視角的又一力作,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這一研究視角的轉變,恐怕就很難深層次讀懂這本書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評分##這本書我的同學有濱下武誌先生親手簽名版!要的M我!我同學還有汪徵魯簽名的《閩文化新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