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粉絲經濟:社群這樣玩
:39.80元
作者:邵明,鬍化立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2230438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想要玩轉社群電商?想知道社群盈利如何操作?看《粉絲經濟——社群這樣玩》就對瞭!全麵的社群實操案例集,解密社群盈利7大模式,社群電商3大關鍵點,9大社群模式全案解析!看社群如何實現從“0”到“1”,看社群如何撬動資本市場!18個鮮活社群商業成功案例,全麵解析各類社群運營玩法!
內容提要
隨著社群經濟的興起,不同社群商業模式經曆著成長與衰亡,但不管承認與否,社群已成為當下移動互聯網風潮中改變生態的推動力量。與市場上眾多談社群的書不同,《粉絲經濟—社群這樣玩》集專業高度和業務實操於一體,集中剖析瞭9類社群18個社群樣本,通俗易懂,可利用碎片時間閱讀。讀者不論是從事專業的社群研究,或是各種社群的構建者或參與者,不論是運營粉絲社群,還是産品品牌社群,都可以從眾多成功社群樣本中找到答案,亦可供高校科研機構專職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 社群之惑
社群是個老概念,但社群商業是一個新名詞,作為移動互聯網催熱的新商業業態,社群商業大的特點是基於同質人群的快捷聚閤及社交産生新的價值,它由粉絲經濟和共享經濟孕育而來,並通過移動互聯網以各種形式快速實現變現。對社群準確的認知,是我們探討社群商業,玩轉社群的一個前提。
1.1 社群商業時代的前夜/002
1.1.1 由工具變革催生的五大經濟時代/002
1.1.2 移動互聯網刷新商業邏輯/003
1.1.3 社群經濟時代的個人/006
1.2 社群到底是什麼?/007
1.3 社群有哪些分類?/008
1.4 嚮原始人學社群/010
1.5 社群為什麼會存在?/011
1.6 社群“酋長”的那點事/013
1.7 社群與社團、粉絲群、社區的異同/015
1.8 那些靠社群拿到風險投資的“黑馬們”/017
1.9 社群構件全解碼/018
1.10 社群的商業價值/020
第2章 社群之道
社群,是一個在動態中形成的名詞,它因為聚閤目的、聚閤人群、聚閤方式的不同,形成瞭多種社群形態,和不同類型的社群。不同類型社群因其社群的背景不同,價值理念差異,其成長路徑、構成特性、發展節點等均有差異,透過案例,知悉各社群特點,有利於我們深入理解社群的成因及發展規律。
2.1 易華麗轉身的粉絲社群/024
案例1 羅胖與羅輯思維/024
案例2 吳曉波與吳酒/028
2.2 品牌或産品如何玩社群?/032
案例3 雷軍和瘋狂的小米/032
案例4 一個牛肉麵館的野蠻成長—張天一的霸蠻社/036
2.3 學習類社群怎麼做?/041
案例5 李善友與“沒有圍牆的大學”
混沌社/041
案例6 鞦葉大叔和他的PPT學習社群/045
2.4 興趣類社群如何玩?/049
案例7 茶博館的社群探索/049
案例8 光影流刑地—視覺動物的
“失樂園”/055
2.5 人脈就是生産力的N個社群成長藍本/060
案例9 正和島—企業傢專屬的
“虛擬島國”/061
案例10 K友匯—社群去中心化社交的
實踐者/066
2.6 如何讓社群變成創業孵化器/070
案例11 黑馬會—讓創業不再孤獨的
創業者社群/071
案例12 Work Face—一個有溫度又有
態度的創業社群/073
2.7 微電商賣傢如何做社群/079
案例13 鬍海卿與天下星農/079
案例14 歸農老蔣的樸素夢想/082
2.8 叩開行業社群的運營之門/087
案例15 新農堂—新農人的新天地/087
案例16 醫生站—醫生們專屬的職業
社群平颱/092
2.9 公益組織如何玩社群/096
案例17 康愛公社—人人眾包互助抗癌
的公益社群/096
案例18 一把剪刀“剪”齣來的公益社群/100
第3章 社群之術
社群的運行維護,如同一個新産品的上市,社群如同産品經理,須深諳目標人群的選擇,社群成員的“痛點”與“嗨點”在哪裏,選擇怎樣的載體,做怎樣的推廣,如何拉轉促,如何引爆,如何商業變現,都是運營好社群必須瞭解和掌握的基本功。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論是快速掌握社群玩法的重要一環。
3.1 建群大業的“鐵三角”與八個“支點”/106
3.1.1 社群定位的“鐵三角”/106
3.1.2 成功社群的八個“支點”/108
3.2 社群生命周期與成長的“三段論”/109
3.2.1 社群生命的四個生命期/110
3.2.2 社群成長的“三段論”/110
3.3 社群的那些“潛規則”/111
3.3.1 社群裏有哪些人/111
3.3.2 判斷社群質量有“三看”/112
3.4 社群營銷“六脈神劍”全解析/113
3.4.1 微信群:小型綫上社交的愛/115
3.4.2 群:天然的社交工具/116
3.4.3 微博:傳播與社交的雙屬性平颱/117
3.4.4 微信公眾號:大的粉絲服務平颱/120
3.4.5 音視頻多媒體平颱:有“料”
纔敢玩/121
3.4.6 綫下活動:古老但有效/123
3.4.7 如何選擇媒體做社群營銷?/124
3.5 社群如何實現從“0”到“1”/125
3.5.1 構建社群的三個招募原則/125
3.5.2 社群實現從“0”到“1”的六種
技巧/125
3.5.3 初建社群“不要”四種人/127
3.6 社群營銷活動如何策劃/127
3.6.1 社群營銷設計五大要素/128
3.6.2 社群營銷傳播五步走/131
3.7 激活社群的四個方法/132
3.7.1 方法一:找到簡單又能激發成員的
主題/132
3.7.2 方法二:係統性和持續性做熱點/132
3.7.3 方法三:找到集體的嗨點/133
3.7.4 方法四:綫下活動“催熟”/133
3.8 社群變現的7大模式/134
3.9 社群電商的“道”與“術”/137
3.9.1 社群電商&平颱電商:“螞蟻軍團”
與“大象”的“纏鬥”/137
3.9.2 說說社群電商的分銷/140
3.10 社群眾籌怎麼玩/142
3.10.1 什麼是眾籌/142
3.10.2 眾籌成功靠什麼?/145
3.11 繞過社群企業化創業的三個“坑”/146
3.11.1 個“坑”:股權之爭/146
3.11.2 第二個“坑”:轉化難題/147
3.11.3 第三個“坑”:主營之惑/148
第4章 社群之悟
經營社群的實踐性很強,很多方法、技巧、理論其實都是在過程細節中慢慢體悟齣的,種種的心得沉澱為社群運營思維體係供應著智慧養料,這裏的一些感悟與思考,希望能幫助讀者從多維度、多角度的思考著社群的成因、成長與終結。
4.1 社群需要怎樣的靈魂/152
4.2 個人如何“混”社群/154
4.3 做社群常見的六大“誤區”/155
4.4 哪類人做社群比較容易成功/157
4.5 哪些行業容易做社群/158
4.6 組織綫下社群活動的六個注意點/159
4.7 為什麼大量“社群”消亡/161
4.8 一無所有如何做社群/162
4.9 如何做一名社群運營官/163
4.10 為什麼做社群能成為更的你/165
第5章 社群之勢
風漸起,未來已來,伴隨社群經濟的興起,社交電商、社群眾籌等紛紛走入商業常態中,傳統的公司治理與團隊管理也發生瞭巨變,互聯網寡頭們已在社群經濟大潮中提前布局,各類企業也紛紛在社群商業中探路前行,站在後天做今天,曉前路,知未來!
5.1 全網互聯網寡頭紛紛布局社交/168
5.1.1 :用社交連接一切/168
5.1.2 阿裏由支付寶“變臉”是嘗試
還是質變?/170
5.1.3 的社交化猜想/171
5.2 企業社群化的到來/172
5.3 未來社群商業的幾點猜想/174
後記:社群,互聯網時代必備思維
緻謝
作者介紹
邵明互聯網學者,電子商務示範縣評審專傢,內濛、西藏、吉林、常州、赤峰、韶山、文山等多個省市電子商務十三五規劃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嚮:跨境電商、社群經濟、縣域電商、服務科學等。鬍化立營銷傳播專傢,社群經濟研究者,社群商業實驗室發起人,茶人部落創建者,踐道(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多傢上市企業前品牌高管,多傢企業社群顧問。有十餘年市場營銷經曆,擅長跨界營銷解構商業模式及社群架構與運營。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在當今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如何纔能讓我的內容或者産品真正觸達並打動目標用戶?傳統的營銷方式似乎越來越難以奏齣效果,而“粉絲經濟”和“社群”的概念聽起來很有前景,但具體該如何落地,我一直沒有清晰的思路。我讀過一些關於社群運營的文章,但感覺都有些碎片化,缺乏係統性。我需要的是一本能夠幫我構建起完整框架的書,讓我明白從吸引粉絲到維係社群,再到最終實現商業價值的整個閉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非常具體、可執行的建議,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平颱,如何策劃有吸引力的互動活動,如何處理社群中的負麵情緒,以及如何有效地將社群的活躍度轉化為實際的銷售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的“社群運營寶典”,幫助我少走彎路。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凝聚人心、形成強大嚮心力的社群組織非常感興趣。無論是某個小眾愛好者的聚集地,還是某個品牌的核心用戶群體,他們都展現齣瞭一種獨特的能量。我渴望理解,這種能量的來源是什麼?如何纔能構建起一個讓人們願意主動付齣、樂於分享、並最終産生價值的社群?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社群構建和運營的深刻洞察,不僅僅是技巧,更是理念上的引導。我想要知道,如何纔能在社群中建立信任,培養歸屬感,並激發成員的創造力。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粉絲經濟”有一個更全麵的認知,理解它如何在當下這個時代發揮作用,以及我如何能夠利用好這一股力量,為我的個人品牌或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與我的粉絲群體互動,如何將他們從單純的消費者轉變為真正的“社群”成員。在網絡上,我們看到無數的品牌和個人在嘗試“社群運營”,但成功的案例並不多見,很多時候流於錶麵,隻是簡單的信息發布和抽奬活動。我一直在尋找一些更深入、更具實操性的方法論,希望能夠真正理解“粉絲經濟”背後的邏輯,並將其應用到我的領域。尤其是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在這個嘈雜的環境中脫穎而齣,建立起用戶粘性,讓他們願意為我(或我的産品/服務)發聲,甚至主動參與到內容的創造和傳播中來,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啓發,讓我看到新的角度,掌握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而不是空泛的理論。我期待能夠從中學習到如何構建有價值的社群,如何通過精細化的運營,讓社群真正成為我事業發展的助推器,而非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
評分作為一個內容創作者,我深知與粉絲建立良好關係的重要性。然而,如何將這種“關係”轉化為更持久、更有價值的“經濟”效應,一直是我在探索的問題。我看到市場上有很多關於營銷和推廣的書籍,但很多都側重於單嚮的傳播,而我更看重的是雙嚮的互動和社群的建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粉絲經濟”的核心理念,並提供一套係統性的社群運營方法論。我需要知道,如何纔能讓粉絲不僅僅是“看客”,而是真正參與到社群的建設中來,成為品牌或創作者的“共建者”。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和案例,讓我能夠理解如何設計有效的社群活動,如何激勵社群成員的參與度,以及最終如何實現社群價值的最大化。
評分我對“社群”這個概念一直感到著迷,但同時也感到一絲睏惑。我見過太多公司喊著“社群”的口號,但最終隻是建立瞭一個信息推送渠道,用戶要麼沉默,要麼退訂。我渴望理解,一個真正有生命力的社群,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它應該具備哪些核心要素?它的成員之間應該産生怎樣的連接?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些連接産生價值,並最終轉化為可衡量的商業效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社群的底層邏輯,揭示那些成功的社群之所以成功的奧秘。我需要知道,從零開始,如何吸引第一批忠實用戶,如何讓他們感受到歸屬感和認同感,如何設計一套能夠讓他們持續參與的機製。我想看到一些關於社群裂變、社群變現的詳細案例分析,能夠讓我從中學習到具體的操作步驟和策略,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