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黄昏》记述了困居紫禁城中“清室”的黄昏时期——1912年至1924年——从中华民国成立到溥仪出宫期间的历史,庄士敦以帝制向共和的转变为历史背景,以担任帝师,与末代皇帝溥仪共处的经历为内容,对他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大小事件做了独特的记述,通过对事件的记述表达了他的基本思想——政治上的复辟主张与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其实一般,没我想像的好看,不过看完对民国好看全无,果然历史是有立场的。而当译者和作者立场相左的时候,注释里满满都是恶意,读者就被两种观点夹击,阅读观感不佳。而且说实话,看完也没有对溥仪有多大的好感,他不过是无奈而已。
评分##刚看完<末代皇帝>的时候看应该更有感觉:-)
评分##刚看完<末代皇帝>的时候看应该更有感觉:-)
评分##庄士敦像个外国八婆
评分##读完之后,对于溥仪心生同情。看着自己所代表的时代渐渐逝去,却无能为力,心中会泛起何等的寂寞,或悲凉呢?
评分##庄士敦真是对中国有极深的洞察和同情,难怪溥仪那么爱他
评分##这本书的主观情感比较多,页底注释和原文一直在打架,也无妨,算是切换另一种视角看待时代吧,人物都很鲜活生动,关于宫廷生活的陈述很有趣,里面有很多晚清诗人的诗和插图,可以当八卦读读,后面太多观点性的冗长输出,就有些乏味了,能看出庄士敦对溥仪的真挚情感,人在其位,自有一份无奈。20100609
评分##庄士敦像个外国八婆
评分##庄士敦真是对中国有极深的洞察和同情,难怪溥仪那么爱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