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本来多聚散

浮世本来多聚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丹君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谁见幽人
序•从唐诗中寻找孤独的答案
壹•花间一壶酒
在这个繁华的京都,虽然是满眼人烟,却并没有依傍交心之人。手持一壶酒,却邀不来一个朋友。他邀请月亮共饮,然而月亮以亘古以来的沉默拒绝了他的要求。
贰•孤云独去闲
傍晚是自然界昼与夜的分野,是人世间群居与独处的分野,是心中喧哗与孤寂的分野。唐代傍晚,催生了多少以“暮归”为背景的孤独。
叁•恨无知音赏
当别离总是比相聚更多,能够填补不圆满之感的,只有对于重逢的深深期许。
肆•天地一沙鸥
回顾一生,仿佛是天地之间一只渺小的、孤独的沙鸥,辛苦地飞去飞来,却不知道何去何从。
伍•独钓寒江雪
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只有孤独的人才会去发现。
惆怅旧欢
陆•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并不打算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只是传达出一种爱情求之不得的苦痛和孤独感。
柒•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有一种先验的敏感,他的孤独感往往比别人来得更早、更透彻、更深刻。“断无消息石榴红”,是谜底揭晓之后的遗憾。“只是当时已惘然”,则是在爱情的开始,就预料到了必将悔恨的结局。
捌•浮世本来多聚散
那是秋风吹动桂花树的声响,不是你起来的声音。我再也等不到你了
聚散有时
玖•世事两茫茫
他并不知道,今夕竟是最后的相逢,自己再也回不到长安了。在这样的乱世里,一别之后,永隔山岳。
拾•把君诗卷灯前读
孤独的人,会不厌其烦地将自己在异乡的生活细节,悉数告诉朋友,希望得到对方的回应。在写下这些文字,寄出这些期待的时候,孤独之中便会感觉到跨越空间的温暖陪伴。
拾壹•巴山楚水凄凉地
我看到你的帆,逆湘江而上,转过一座山。谁料,从此你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了。十四年后归来,刚正耿直之气仍在,只是增添了无尽的孤独与悲凉。当年一起看桃花的柳宗元,没有能够看到今日的玄都观,刘禹锡是只身回到长安的。
拾贰•空山松子落
思念的深情再次归于平淡,消散于满山落叶之中。偌大的滁州,唯一人可怀。
天涯倦旅
拾叁•愿作鸳鸯不羡仙
热闹是伪装的,社交是被迫的,偌大的城市中,找不到真正能够相识相知的人,人人都是城市中的陌生人。
拾肆•孤城遥望玉门关
在陇右边塞,酒和音乐是悲壮与孤独的引子,它们让人沉醉于刹那的美丽和欢纵,忘却战争的惨烈和行戍的孤独。
拾伍•漂泊西南天地间
既然贤达与愚钝之人同尽黄土,那么自己流落天涯,音书断绝无人问津,也就任由它这般孤独寂寥吧。
拾陆•夕贬潮州路八千
他以这样一种荒诞而幽默的方式,来破解这次贬谪之旅,也是整个人生的苦难之旅。而荒诞和幽默的自我表演之下,是他那颗耿介执拗的孤独之心。
拾柒•旧时王谢堂前燕
存活于唐诗中的“纸上金陵”,已成历史空间中的幻灭之城,是唐人走不出的六朝声色,又是现实中进不去的长安镜像。
人生独行
拾捌•灯下草虫鸣
一个渺小的、无力的、孤独的生命,既自我否定,又倔强坚持。
拾玖•天长地久有时尽
活着的人通过梦见死去的人,来纾解内心的痛苦和孤独。如果死者的魂魄不愿意入梦而来,则是对尚存者极大的折磨。
贰拾•日暮乡关何处是
对于漂泊的游子而言,身在异域时,那些欢快的时刻中也浸透着孤独的底蕴。这些承载童年和故乡记忆的景致风物,在旅人的眼中消失,又在记忆中重现,成为慰藉乡愁之孤独与伤感的唯一解药。
贰拾壹•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是少年的你我,《春江花月夜》是青春觉醒的孤独。这孤独,见宇宙,见众生。
参考文献
附录各章节诗文篇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张爱玲的散文《天才梦》中写道: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的遗老遗少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花滚落下来。

大唐盛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由盛及衰,辉煌气象烟消云散。唐朝的诗人,亲历世事沧桑,风云突变,聚散离 合,起跌浮沉,诸多极致的人生滋味,体会得尤为深刻。

这本小书并不是研究唐诗的学术著作,也不是诗歌赏析或诗评,而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把唐诗纳入诗人的一生际遇,纳入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诗人的故事中寻根溯源,探寻他究竟是以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来对抗生命的无常。

孤独是唐诗中常见的意象,但又不尽相同。李白的孤独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杜甫的孤独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刘禹锡的孤独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李商隐的孤独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孤独,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常态,美学的本质,就是孤独。

编辑推荐

1、读一首好诗,就像完成了一次历史的穿越。本书以孤独为线索,以唐代21位代表诗人的故事为引子,串起一部快意恩仇的大唐简史。不仅带我们重新拾起唐诗,品味诗情画意之美,同时还借古人之幽思,探讨孤独的深层含义,也是对人生终级意义的哲学追问。读者还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唐朝的历史风云变幻,唐代的政治文化制度,唐朝人的诗意生活。

2、我们不只是在读诗,而是一点点找回自己内在的生命元素。全书147篇诗文的沉浸式讲解,用诗意之美,抵抗人生荒凉。

3、装帧古典诗意浪漫典雅,四色印刷,书中精选数十幅展现唐诗意境的山水人物名画,古韵悠然,清丽雅致,准确传达出孤独又浪漫的诗情画意。

4、名家推荐:

唐诗的辞采风华,情韵思力,唐人的洒脱豪迈,至诚用情,都写在了这本书里。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嘉宾康震

丹君在此书中对唐诗的解读,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唐诗内在深刻动人的精神力量,也能欣赏到大唐繁荣、昌明的盛世图卷。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杜晓勤

唐诗对孤独有着异常丰富的吟咏。空谷幽人,天涯孤旅,痛饮狂歌的寂寞,知音何在的惘然,唐人有多少深情,就有多少孤独。丹君深察学理,妙悟诗心,对唐诗中的孤独做了全景勾勒,读来回味深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宁

孤独感,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唐诗的深沉旋律。丹君为我们勾勒出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境遇,描摹他们孤独的心曲,领会他们在各自孤独处境中的幽情别绪。曾经或即将与孤独邂逅的读者们,一定可以在这里找到人生体验的同路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制副教授李鹏飞

用户评价

评分

##先打个五星坐等书

评分

##“自有人类以来,随着历史不断积蓄的看似理性的政治秩序和礼乐文明,并不能帮助人们解决内心的全部问题,人终究还是会感受到来自宇宙——时间和空间,对个体生命的压制。 短暂的生命无法抗衡永恒的时间,无法改变自然规律,渺小的人类及其渺小的个体,无法掌握这个无常的世界。在终将到来的毁灭和死亡面前,任何追求最终是徒劳的。 这种内在的、自为的孤独,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孤独。在唐代诗人的思想世界中,这种生命的孤独无处不在,它有时候指向死亡,以疾病、衰老、返回故乡、憧憬明日以及追忆过去等形式出现;有时候指向信仰,以学佛修道、远游升仙或谈玄等形式出现。 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面对生命的孤独,渺小的个体都需要生命意识的觉醒和人格的独立。”

评分

##很喜欢描写柳宗元和刘禹锡情谊的那章。而且蔡丹君老师应该是语文诗词解析理解那一题的满分选手吧,哈哈哈,对于诗词解析的结构简直和高考要求的一模一样

评分

##与现实交锋后败退下来的痛苦,专注经营内心天地。 痛苦、孤僻、冷漠、嘲笑,都是优越感的表现。

评分

##书名取自李商隐为悼念初夏病故的亡妻,于同年七月二十九日时来到旧宅的池塘前所做的诗句:“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恰逢外公下葬后不久,彻夜翻读此书,今昔之感愈发深厚,感念良多。作者并非是系统地以作家作品作为此书的结构单元,而是自始至终围绕唐诗中“孤独”这一主题的不同感情层次,较为跳跃的去引介不同诗人的一些相关篇幅,浅尝辄止,从而缓慢地参悟出关于生命的一些感念。的确,“孤独”是人生的主题。所以较之在书中做透彻的诗歌评析,作者更倾向于钻入历史的故纸堆中挖掘出诗人的平生际遇,再将文本对照历史掌故中诗人具体事件的时间轴,从而四两拨千斤地将诗歌的意境,线描为一种意蕴悠长的况味。

评分

唐诗中的孤独,题目这句选得真好

评分

##切入点很有意思,但总体还是陈词,叙述和编排有点乱。李商隐的几篇写得比较独到。插图配的古画是一流,看得出精心挑选的。

评分

##与现实交锋后败退下来的痛苦,专注经营内心天地。 痛苦、孤僻、冷漠、嘲笑,都是优越感的表现。

评分

##看哭好几回 太苦了人生太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