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译本
茨威格“明日的世界”
一部真正的杰作
----------------------------------------------------------------------------------------------------
《巴西:未来之国》 出版于1941年,今天读来,依然是一本了解巴西的最佳书籍。前三章历史、经济和文化,从总体上介绍巴西;后几章则是巴西主要城市的介绍,有游览的心得,有历史事件的穿插,并有议论。茨威格戴上康德的红色眼镜,见到一个玫瑰色的巴西。他于贫苦中看见美好,于哀伤中看到富饶,在苦痛中望见快乐。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由一位懂得观察、感受和生活的人写成,既有专业的研究,对数据的引用,也有一位可敬学者的感性观察。
这本书完美地再现了巴西的过去,更寄托了茨威格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这里的“未来”并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甚至不是指科技、艺术等文化形式,因为文明发达的欧洲社会也难逃两次世界大战的厄运,这里的“未来”指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现实版本。对茨威格来说,欧洲已是“昨日的世界”,而巴西才是“明日的世界”,为全人类指明整个世界的明日图景。
本书由巴西葡语版译出,再由德文校对,以求准确清晰地介绍巴西,并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著风采。
##城市的气质如此不同。
评分##巴西人大概是世界上最温和闲散的一类了。茨威格写于二战背景下的书,不免带上了太多主观色彩,尤其是在“欧洲药丸,世界药丸”的情况下更是放大了巴西的和平主义,尽管几次历史转型的大事件确实没有经历像其他国家类似的大规模流血战争。关于巴西国民性格的叙述过于浪漫化了,敏感到被人骂一顿就离家出走之类的还是过分表达了吧。anyway还是了解巴西必读之书
评分##前三章分别讲巴西的历史,经济,文化,占了半本书篇幅。这部分还挺好看的,尤其是经济和历史。后面开始介绍巴西的各个地区,就开始变得相对比较无趣了。作者的文字中永远透露出一种非常外露的激情。当文字所描述的内容无法激起读者相当的激情的时候,就会感到过于单调。尤其是确实不少地方确实是带着点吹捧巴西的调调。那些里约的风景,身临其境应该是很美的,但是就感觉纪录片的时代就没那么大兴趣看这样具体的方位介绍。不过到了北方就好些了,烟叶那里我感到作者也开始轻松调皮起来,因为遇到了他钟爱的东西。到了最后一节,亚马逊,对我来说,巴西的魅力就在于亚马逊雨林,这个从小从纪录片和书里经常看到的地方。这个时候我跟上了作者的激情,通过他的眼睛看到的宏伟景象,我也像他一样兴奋和感动,随后全书终结。
评分##一路看一路颠
评分茨威格这个人呐,还是理想主义,否则也不会自杀。这么多年过去了,巴西还是个未来之国。卖矿依然是经济支柱,政治依然贪腐低效,暴力犯罪依然屡禁不止。。。
评分##即便茨威格是一贯的多愁善感,但译笔如此成熟典雅,出乎我意料。我对巴西的印象原本是愤怒的小鸟之里约版,而这本则在浓烈奔放之外,提供了温和和崇高的另一个视角。我是真心想去这样的国度,吃,喝,玩,跳舞,以及睡到自然醒
评分##茨威格写给巴西的情书,巴西的历史、经济、文化、城市与宗教,巴西的贫穷与富贵、新生与古老、自然与人文、茅屋与高楼、黑人与白人、马车与汽车、沙滩与岩石、沥青与植物,茨威格说巴西之美在于“让所有的矛盾都能够和谐共存”。不无猎奇与理想主义色彩,巴西,或许正象征了茨威格心中那个平静祥和的幸福梦想。
评分##最喜欢前面殖民史的那一段,以及巴伊亚一节。茨威格的坦诚很打动人,所以虽然有时候带点“富者咏雪贫者寒”的文人气,但并不讨厌。
评分##茨威格好爱巴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