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译本
茨威格“明日的世界”
一部真正的杰作
----------------------------------------------------------------------------------------------------
《巴西:未来之国》 出版于1941年,今天读来,依然是一本了解巴西的最佳书籍。前三章历史、经济和文化,从总体上介绍巴西;后几章则是巴西主要城市的介绍,有游览的心得,有历史事件的穿插,并有议论。茨威格戴上康德的红色眼镜,见到一个玫瑰色的巴西。他于贫苦中看见美好,于哀伤中看到富饶,在苦痛中望见快乐。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由一位懂得观察、感受和生活的人写成,既有专业的研究,对数据的引用,也有一位可敬学者的感性观察。
这本书完美地再现了巴西的过去,更寄托了茨威格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这里的“未来”并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甚至不是指科技、艺术等文化形式,因为文明发达的欧洲社会也难逃两次世界大战的厄运,这里的“未来”指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现实版本。对茨威格来说,欧洲已是“昨日的世界”,而巴西才是“明日的世界”,为全人类指明整个世界的明日图景。
本书由巴西葡语版译出,再由德文校对,以求准确清晰地介绍巴西,并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著风采。
茨威格这个人呐,还是理想主义,否则也不会自杀。这么多年过去了,巴西还是个未来之国。卖矿依然是经济支柱,政治依然贪腐低效,暴力犯罪依然屡禁不止。。。
评分##世界上最好的巴西介绍书。我觉得首先茨威格把历史文化经济风貌写得富有诗意,然后由于他对欧洲的彻底失望产生的对比,巴西的所有在他眼里都是如此美好,甚至连贫民窟都是。
评分##与一贯强调主观情感的酣畅宣泄不同,这本纵横巴西历史、经济、文化的翔实记录,在真实基础上,勾勒出一个近似理想国的乌托邦;“我尚未离开,便已开始怀念。”茨威格在“最黑暗的时刻”选择巴西作为人生最后一站,告别“过去”,踏入他在文字间建构的自由、平等、博爱、充满人性的未来世界。
评分##巴西人大概是世界上最温和闲散的一类了。茨威格写于二战背景下的书,不免带上了太多主观色彩,尤其是在“欧洲药丸,世界药丸”的情况下更是放大了巴西的和平主义,尽管几次历史转型的大事件确实没有经历像其他国家类似的大规模流血战争。关于巴西国民性格的叙述过于浪漫化了,敏感到被人骂一顿就离家出走之类的还是过分表达了吧。anyway还是了解巴西必读之书
评分##前三章分别讲巴西的历史,经济,文化,占了半本书篇幅。这部分还挺好看的,尤其是经济和历史。后面开始介绍巴西的各个地区,就开始变得相对比较无趣了。作者的文字中永远透露出一种非常外露的激情。当文字所描述的内容无法激起读者相当的激情的时候,就会感到过于单调。尤其是确实不少地方确实是带着点吹捧巴西的调调。那些里约的风景,身临其境应该是很美的,但是就感觉纪录片的时代就没那么大兴趣看这样具体的方位介绍。不过到了北方就好些了,烟叶那里我感到作者也开始轻松调皮起来,因为遇到了他钟爱的东西。到了最后一节,亚马逊,对我来说,巴西的魅力就在于亚马逊雨林,这个从小从纪录片和书里经常看到的地方。这个时候我跟上了作者的激情,通过他的眼睛看到的宏伟景象,我也像他一样兴奋和感动,随后全书终结。
评分##除了历史部分这本书真的没有多大看点,讲巴西的经济政治时可以类比一个外国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来了中国然后各种抒发这国家好落后科技不发达人也很穷但很美我爱她。当代的巴西呢?
评分##旅游写作范本,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来读还是觉得收获很多就是明证。作为写作者,该以创作这种内容为目标呢,而不是写那些生命短暂的文字垃圾。
评分##除了历史部分这本书真的没有多大看点,讲巴西的经济政治时可以类比一个外国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来了中国然后各种抒发这国家好落后科技不发达人也很穷但很美我爱她。当代的巴西呢?
评分##我还是喜欢不起来茨威格这种有点像小学教科书的文笔风格……另外我很想知道他的理想是怎么最终破灭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