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购、剥离与资产重组》中,保罗从更佳角度诠释了并购,讲述了几种并购重组结构下的会计处理与财务建模。以Office Depot和Office Max的并购为例,全面地讲述了并购的完整过程,解释了EBITDA及其他用于衡量公司业绩的关键财务指标。这本书适合想要了解并购交易中所有细节的金融从业者:
学习收购、资产剥离及与企业并购相关的会计理论
从简明到完整,逐步学习并购时常用的财务模型
通过真实案例了解理论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
了解EBITDA、现金流、资本结构及其对并购的成功与价值创造的作用
作为补充内容,本书的配套网站给出了更多的学习案例、财务模型和其他学习资料,可供读者下载使用。
无论你是在准备就职还是独立投资者,这本书都是帮助你提高分析能力的理想选择。对于投资银行或私募股权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将帮助你查缺补漏,回顾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重点。
保罗皮格纳塔罗(Paul Pignataro)
纽约金融学院(NYSF)的创始人及CEO。
他拥有超过13年在投资银行及私募股权公司从事公司并购、重组、资产剥离、资产收购以及债务与股权交易的相关工作经验,行业涉及石油、天然气、电力及公用事业、互联网与技术、房地产、军工、旅游、银行以及服务业。
在NYSF,保罗皮格纳塔罗先生继续投身于培训团队中,为大量的银行、公司的M&A;团队以及亿万基金提供生动的培训。
在创业之前,保罗先生供职于TH Lee Putnam Ventures,这是一家隶属于并购巨头Thomas H. Lee Partners的规模达1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公司。在那之前,保罗先生供职于摩根士丹利投行部。
译者序
关于注册估值分析师CCVA? 认证考试
前言
第一部分 概 览
第一章 收购兼并概述 /3
收购兼并流程 /6
Office Depot 与OfficeMax /7
第二章 财务报表知识回顾 /11
利润表 /12
资产负债表 /24
折旧 /29
净营业损失前移扣减案例 /34
偿债计划表 /40
财务报表流转示例 /40
第二部分 兼并与收购分析
第三章 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 /49
债务融资 /50
权益融资 /55
第四章 资产收购与资产剥离 /61
资产收购 /64
资产剥离 /70
第五章 增厚/ 稀释分析 /73
第一步:获得收购价格 /74
第二步:估计资金来源和使用 /75
第三步:创建预测的财务报表分析 /79
调整1 :兼并后成本节约 /81
调整2 :新分配的无形资产摊销 /82
调整3 :新的利息费用 /85
调整4 :新发行的股份 /85
总结 /87
驱动因素 /88
第三部分 Office Depot/OfficeMax 兼并
第六章 假 设 /93
资金使用 /100
并购资金的来源 /103
第七章 利 润 表 /109
预测利润表(PRO-FORMA INCOME STAEMENT) /111
第八章 现金流量表 /14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146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151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154
第九章 资产负债表调整 /161
买方支付 /162
额外的调整 /163
Office Depot 和OfficeMax 的资产负债表调整 /168
第十章 折旧计划表 /181
直线折旧法 /183
第十一章 营运资本计划表 /193
应收账款 /195
存货 /197
预付费用及其他流动资产 /198
递延所得税及应收款项 /199
应付账款、应计费用及其他应计负债 /201
应交税费 /202
其他流动负债 /203
预测营运资本 /204
营运资本和现金流量表 /212
第十二章 资产负债表预测 /219
现金流量表驱动资产负债表与资产负债表驱动现金流量表 /222
配平一张不平的资产负债报表 /235
第十三章 偿债计划和循环引用 /241
偿债计划结构 /242
偿债计划建模 /242
循环引用 /259
自动债务偿还 /264
基本开关 /266
第十四章 增厚/ 稀释 /267
公允意见 /268
优先股 /269
贡献分析 /271
总结 /272
附 录
附录1 建模快速指南 /275
附录2 财务报表流程图 /279
从利润表到现金流量表 /280
从现金流量表到资产负债表 /281
附录3 Excel 快捷键 /283
关于公司网页 /285
关于作者 /285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为那些渴望在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领域深耕的实操人士量身定做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剥离业务的章节,作者详细阐述了企业为何要剥离非核心资产,以及在剥离过程中如何最大化价值、最小化损失。书中列举了几个大型企业成功剥离不良资产、聚焦主业的案例,并深入分析了其背后的战略考量和操作细节。这种剥离策略的分析,不仅仅是财务层面的拆分,更涉及到企业战略转型、组织架构调整以及员工安置等方方面面。对于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而言,这部分内容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思路。此外,书中对资产重组的探讨也相当深入。它不仅仅局限于财务上的债务重组,还涵盖了业务重组、管理重组等更为广泛的范畴。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在困境中识别企业价值、如何设计有效的重组方案,以及如何与债权人、股东等各方进行有效沟通,最终实现企业涅槃重生。书中对重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法规、税务问题也进行了详尽的解释,让读者在实践中能够少走弯路。这本书的实操性非常强,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干货”,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场真实的交易谈判之中。
评分在金融投资的浩瀚书海中,《并购、剥离与资产重组: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实践指南》这本书宛如一座灯塔,为我指引了方向。我对书中关于私募股权投资的部分尤为着迷。作者不仅介绍了PE基金的运作模式、投资策略,更详细剖析了PE在并购交易中的关键角色,从寻找投资标的、进行尽职调查,到设计交易结构、退出策略,每一个环节都展现了PE的专业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书中对“价值创造”的探讨,让我深刻理解了PE不仅仅是资本的搬运工,更是企业价值的提升者。它通过改善公司治理、优化运营管理、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帮助被投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如何进行投后管理的章节,作者分享了许多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实现规模扩张、以及为最终成功退出铺平道路的实操经验。这些经验对于理解PE基金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至关重要。同时,书中对不同退出方式(IPO、战略出售、管理层收购等)的分析,也为我提供了关于如何最大化投资回报的宝贵视角。这本书让我对PE行业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这一领域的浓厚兴趣。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就被它扎实的书名所吸引——《并购、剥离与资产重组: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实践指南》。这名字本身就透着一股专业和深度,让人期待能从中获得宝贵的实战经验。翻开第一页,我立刻被作者清晰的逻辑和详实的案例所吸引。书中对并购流程的拆解,从前期的目标筛选、尽职调查,到交易谈判、合同签署,再到交易完成后的整合,每一个环节都描述得细致入微。特别是在尽职调查部分,作者列举了财务、法律、运营等多个维度的审查要点,并辅以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对于初入投行或PE行业的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书中的分析角度也非常到位,不仅关注了交易本身的财务模型和估值方法,更深入探讨了战略协同、文化融合等软性因素对交易成败的影响。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识别和规避并购风险的部分,一些经典的失败案例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知己知彼”的重要性。此外,书中对不同类型的交易结构(如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等)及其适用场景的阐述,也为我构建了完整的交易工具箱。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走进并购的世界,让我对这个复杂而充满机遇的领域有了更清晰、更系统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对金融投资领域充满好奇的学习者,我怀着极大的热情翻开了《并购、剥离与资产重组: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实践指南》这本书。它以一种极其严谨且实用的方式,为我揭示了投资银行在复杂金融交易中的核心作用。书中关于投资银行如何为客户提供并购咨询服务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个专业投行顾问的工作流程和智慧。从为客户发掘潜在的并购目标,到对其进行详尽的财务和战略分析,再到协助客户进行尽职调查,以及在繁复的谈判中争取最有利的条款,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挑战和技巧。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交易定价和融资结构设计的章节。作者用清晰的语言阐述了各种估值方法(如DCF、可比公司分析、先例交易分析等)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定价策略。同时,书中对不同融资工具(如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夹层融资等)的介绍,也让我了解了如何为并购交易构建稳健的融资方案。这本书让我深切体会到,投资银行的工作远不止于简单的撮合交易,更在于通过专业的分析和精妙的设计,为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评分当我第一次接触到《并购、剥离与资产重组: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实践指南》这本书时,我便被其深邃的专业内容所吸引。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真正地聚焦于实践操作,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金融投资核心领域的大门。书中对企业资产重组的深入剖析,让我对“起死回生”的商业运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通过案例分析,细致地展现了企业在面临经营困境时,如何通过战略调整、业务优化、财务重塑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最终实现价值的重估和提升。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处理不良资产、优化资本结构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的论述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充满了具体的步骤和可操作的建议,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在传授宝贵的智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资产重组并非简单的“救火”,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深刻的行业洞察、精准的财务分析以及高超的谈判技巧。它还让我看到了,在市场的波动和企业的危机中,总有专业的力量能够发现并实现价值,让企业重焕生机。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企业生命周期和金融工具应用的全新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