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金光明經注疏
作者: (隋)智顗,(唐)慧沼撰
齣版社: 綫裝書局
齣版日期: 2016-05-01
ISBN: 9787512020221
市場價: 160.0
由智顗、慧沼撰寫的《金光明經注疏(精)/佛教十三經注疏》為古籍整理點校類圖書。《金光明經》,具名《金光明*勝王經》,在古代印度、西域諸國以及中國、日本等地區是一部相當盛行、極具影響力的佛典。《金光明經》的注疏有多種。在《金光明經》的諸傢注疏當中,智者大師的《金光明經玄義》《金光明經文句》無疑是該經的*經典注疏。唐慧沼所
撰《金光明*勝王經疏》,是以法相唯識宗觀點,對《金光明經》諸譯本中*後齣同時也是*完備的唐義淨譯《金光明*勝王經》的注疏,因此極有價值。《金光明經注疏》匯集瞭以上兩部注疏。
佛教十三經注疏·序前言
金光明經玄義、文句《金光明經玄義》捲上《金光明經玄義》捲下《金光明經文句》捲***
金光明經序品***
《金光明經文句》捲第二金光明經壽量品第二《金光明經文句》捲第三金光明經懺悔品第三金光明經贊嘆品第四《金光明經文句》捲第四金光明經空品第五《金光明經文句》捲第五金光明經四天王品第六金光明經大辯天神品第七金光明經功德天品第八金光明經堅牢地神品第九金光明經散脂鬼神品第十
《金光明經文句》捲第六金光明經正論品第十一
金光明經善集品第十二金光明經鬼神品第十三金光明經授記品第十四金光明經除病品第十五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第十六金光明經捨身品第十七金光明經贊佛品第十八金光明*勝王經疏金光明*勝王經疏捲***
序品***
金光明*勝王經疏捲第二如來壽量品第二金光明*勝王經疏捲第三分彆三身品第三金光明*勝王經疏捲第四分彆三身品第三之餘金光明*勝王經疏捲第五夢見懺悔品第四滅業障品第五金光明*勝王經疏捲第六*淨地陀羅尼品第六蓮花喻贊品第七金光明*勝王經疏捲第七金勝陀羅尼品第八重顯空性品第九依空滿願品第十
四天王觀察人天品第十一
金光明*勝王經疏捲第八四天王護國品第十二無染著陀羅尼品第十三如意寶珠品第十四大辯纔天女品第十五大吉祥天女品第十六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第十七金光明*勝王經疏捲第九堅牢地神品第十八僧慎爾耶藥叉大將品第十九王法正論品第二十
善生王品第二十一
諸天藥叉護持品第二十二授記品第二十三除病品第二十四金光明*勝王經疏捲第十
長者子流水品第二十五捨身品第二十六十方菩薩贊嘆品第二十七妙幢菩薩贊嘆品第二十八菩提樹神贊嘆品第二辯纔天女贊嘆品第三十
付囑品第三十一
點校後記
本書為古籍整理點校類圖書。《金光明經》的注疏有多種。在《金光明經》的諸傢注疏當中,智者大師的《金光明經玄義》、《金光明經文句》無疑是該經的疏。唐慧沼所撰《金光明疏》,是以法相唯識宗觀點,對《金光明經》諸譯本中時也是唐義淨譯
這部書的裝幀設計真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傳統綫裝書特有的古樸氣息撲麵而來,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仿佛觸摸到瞭曆史的溫度。封麵用的紙張質感非常考究,細看之下還能發現細微的紋理,不是那種批量印刷的廉價感。裝訂綫的處理也十分講究,既牢固又美觀,翻頁時有一種儀式感,讓人忍不住想慢下來,用心去感受文字的重量。雖然現在很多經典都推齣瞭精裝或者平裝版本,但對於真正熱愛傳統文化和佛教經典的讀者來說,綫裝書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種收藏和修行。特彆是對於我們這些癡迷於老版本書籍韻味的人來說,這樣的製作工藝簡直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每一頁的裁切都乾淨利落,油墨的印製清晰,字體的選擇也很大氣,讀起來既舒服又莊重,完全符閤一部重要經典的身份。光是看著它安靜地躺在書架上,都覺得整個房間的氛圍都變得平和瞭許多,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工藝品,體現瞭匠人精神。
評分從內容本身的組織結構來看,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性極強,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它不是簡單地將經文堆砌在一起,而是在內容之間建立瞭有效的銜接和導引。我注意到,某些篇章的起始和結束部分,都有簡短的引言或總結,這對於把握整部經典的宏觀結構非常有幫助。對於想要係統學習佛教核心思想的入門者而言,這種結構上的引導是極其寶貴的,它避免瞭初學者在浩瀚的經文中迷失方嚮。書中的目錄設計也十分人性化,索引做得詳盡而精準,需要查找特定概念或典故時,可以迅速定位。這種對讀者體驗的細緻關懷,體現瞭齣版方在內容策劃上的專業性。它不僅僅提供知識,更是在提供一種高效、有組織的知識獲取體驗,讓人願意反復研讀,進行深度的探索。
評分初次翻閱這本書的內文排版,最大的感受就是“清晰”與“疏朗”。很多老舊的佛經版本,為瞭節省篇幅或者受製於印刷技術,排版往往過於擁擠,讓人讀起來氣喘籲籲,需要反復對照纔能理清句子的脈絡。但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下瞭大功夫,注釋和正文之間的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使得閱讀節奏非常順暢。對於我們這些需要深入研究經文含義的讀者來說,這種清晰度至關重要。尤其是一些復雜的偈頌部分,編者似乎非常體貼地將解釋穿插其中,而不是全部堆積在篇末,極大地提高瞭閱讀的連貫性。我甚至能想象齣排版師在確定每一個字的位置時所花費的心思,他們顯然不是簡單地把文字放上去,而是精心設計瞭信息流動的路徑,引導讀者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跟隨下來。這種對細節的尊重,讓我在閱讀時能夠更專注於文本本身的智慧,而不是被繁瑣的排版所乾擾。
評分與其他一些市麵上流行的佛經讀本相比,這本書帶給我一種罕有的“寜靜感”和“權威感”。它的內容似乎經過瞭長時間的沉澱和多方的校對,幾乎沒有發現任何可能影響理解的錯漏或印刷瑕疵,這種細節上的完美無瑕,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可靠性。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常常接收到碎片化、未經考證的“佛學快餐”,而這本書提供的是一種踏實、嚴謹的學術態度。它讓人感到踏實,相信自己正在接觸的是經過曆史淘洗、被無數高僧大德所珍視的經典原貌。這種精神上的安定感,遠超文字本身帶來的教益。它鼓勵讀者慢下來,去品味那些穿越韆年依然鮮活的思想,而不是浮光掠影地瀏覽。這是一部值得珍藏,並可以作為終身學習伴侶的典籍。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和注釋係統,展現齣一種紮實的學術功底和深厚的悲憫情懷。我翻看瞭其中幾段較為拗口的章節,發現譯者和注疏者的處理非常圓融。他們沒有采取那種過於直譯、生硬拗口的現代白話,而是保留瞭文言的韻味,同時又輔以現代讀者能夠理解的闡釋。這種平衡掌握得極為精妙,既尊重瞭經典的原文風格,又避免瞭因語言隔閡而産生的閱讀障礙。更難得的是,注釋部分並非簡單的詞匯解釋,而是深入到瞭義理層麵,常常能看到對不同學派觀點的融會貫通與辨析。這說明編者團隊並非隻是文字的搬運工,更是對佛法精神有著深刻體悟的修行者。讀這樣的注疏,感覺就像是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師父在身邊,他不僅幫你打開瞭經文的大門,還為你指明瞭通往深層理解的路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