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在中国与西方思维之间

功效:在中国与西方思维之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朱利安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如何使得间距发挥效用?(代译序)林志明/
敬告读者/
写作目标与文献版本/
第一章将目光固定在模型上/
第二章或者,乘势而为/
第三章目标或结果/
第四章行动或转化/
第五章时机的结构/
第六章无为(而无所不为)/
第七章功效自成/
第八章由效力到功效作用/
第九章操纵的逻辑/
第十章操纵对比说服/
第十一章水的意象/
第十二章易之颂/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探讨了成功与效力在根本思维方式上的中西差异,把中国的《老子》、《孙子》、《鬼谷子》和《韩非子》等,与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君主论》、《战争论》中对功效概念的理解加以对照;通过探究两个文明的形而上学预设,解释了它们在战争、政治和外交行为模式上的分歧。

西方的功效模式从古希腊关于行为的概念承袭而来,追求通过意志性的主动行动直接到达预期目的。而中国模式则倾向于评估在特定情势中的力,然后通过非主动来转化它,依靠事物自己的“势”使功效自动发生。

朱利安在书中展示了中西方两种不同功效策略在若干领域中的开展情况。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对东、西方思想都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是仍很有启发性,尤其是第八章末尾关于西方宗教性中“不可见力量”在东方或老子的理论中归于“内在的底蕴”(a fund of immanence),很有意思。

评分

##「中国人比较相信转化的内在性,而不是行动的超越性:我们看不出自己在变老,我们看不到河流挖空河床,但是因为有这些不可察觉的发展,才会有风景和生命的现实。」

评分

##:无

评分

##欧洲是“目标-结果”模式。于“目标”而言,需要对超越性的直观把握,对“结果”而言需要自我立法,并通过“明智”达成结果。整个过程需要充满意志力的自我。中国则是“条件-结果”的模式。需要自我澄澈,以期所欲与大化流行相合,从而能够以“无为”的方式,“非对象性”地介入(又非介入)世界,即可实现“无不为”。在此过程中需要的不是西方式矢志不渝的意志,而是耐心等待,等待介入时机的到来,等待结果的自然呈现。道家的“虚”恰恰保证了世界的自我涌现,这为“等待”“时机”的有效性提供了保证。这种在事物生发之初就融入的方法,使得不必在物已然显现之后强加改变所引致的张力。就处世而言,此法可以不断地“迫使”周遭之人“自我涌现”,但自我却由于在“上游”融入,所以能够处于“晦暗”之中。故中国之法不仅指向了超越性,也保证了结果

评分

##能把中国思想分析成这个程度算挺不错了,算是比较了解老子的。

评分

##你说的,我们大家都知道,还写干嘛?

评分

##四星半,不如时间那本精彩,但是也不乏启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原来具有极大的褒义。确实需要重新思考一下孩子的教育方法,以及,自己做事的方法和看法。

评分

##你说的,我们大家都知道,还写干嘛?

评分

##顺势而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