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初版於1922年,是梁漱溟新儒學思想體係的理論基礎。全書共五章,主要包括瞭本體論、認識論、文化觀、曆史觀和倫理學思想五個部分內容。作者將西方的非理性注意和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相結閤,對東西文化加以比較,極富開創性和啓發性。梁漱溟(1893-1988),原名梁鼎煥,畢生緻力於中國儒傢文化的復興和著述研究,主要代錶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印度哲學概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生活就是沒盡的意欲…”
評分##對三傢思想有瞭新的瞭解。。但自己的批判性思維還不夠強大啊~~……
評分##其實看的時候蠻糊塗的,看印度那塊佛教時尤其頭大,不過覺得梁先生的三條路徑倒是挺彆具一格,有一定的道理:西洋的奮發往前,改造自然;東方的含蓄內斂,內省自己;印度的齣世思想。書中列齣瞭很多與鬍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裏相悖的命題,書後又有鬍適反駁的內容,還是頗覺得鬍先生的觀點更容易接受,或者說更得我心吧。儒傢的一切繁文縟節難道真的都可以用崇尚直覺,讓人的天性得到充分發揮來解釋嗎?
評分##勞動工具、社會組織形式、政治製度、文化思想;清帝立憲,大頭復闢,軍閥混戰;古希臘精神,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物質,社會,精神。彼時間,彼地點,被逼到自疑乃至自縊的牆角,文化存廢的大事體;於沆碭中描摹三種文化嚮度的獨自演變與閤流,一筆一劃,五內俱全。剖析西人量化、肢解、求異、求同的能力,早年駁達爾文說對物競天擇的偏嚮,晚年駁動物的社會本能;探尋孔門真意,探齣易化、直覺、順遂的精要來,承襲自然妙法,真隻此孔甫一傢。不過二十郎當歲,不容易。說瞭不少模糊話,且並無一言細涉政治,也就算得理想主義的舊病瞭。梁君所駁,無非抱殘守缺的化石們;梁君所倡,乃教育與社會參與,終究一個入世的“君子以自強不息”耳。3.5
評分##一個打算齣傢的和尚怎麼就愛上瞭孔子?
評分##高中被梁公圈粉,至今學究高論氣難改。
評分##近代中國學者的世界文化進程沉思錄。
評分##從現在的角度看,一點都不好
評分##中國近代思想史必讀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