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献学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本书结合作者的学术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音乐文献学的知识与方法,具体讨论了传统学术的精髓,也讨论了不同类型的研究者胜任文史考据工作的途径。分为进入学术工作的十条经验、学会阅读、利用工具书搜集专题资料等七讲,有近四十幅插图和四个附录。附录部分重点解读了汉文音乐文献在中国古代丛书、类书及日本、韩国、越南等地的分布。本书文字清新、生动,部分内容采用指导练习的方式,对读者从零基础开始了解中国的传统学术和音乐文化遗产有重要价值。
##1,作者的勤奋是毫无问题的;2,本书应当是整理讲稿而成,作者无疑也是善于归纳总结,善于讲课的;3,因此实用性比较强,主题是文献学,而不是音乐;4,虽然作者功底扎实,但还是不慎把《高僧传》挂到僧祐名下了;5,全书最后一张图是因为金庸先生而广为人知的《十八摸》,曲终奏雅。
评分##应该改名叫手把手教搞音乐的学文献学。
评分##应该改名叫手把手教搞音乐的学文献学。
评分誰知道作者猥褻女學生是個什麼情況··
评分##为音乐专业开设的文献学讲座记录,融合了作者的治学经历与方法,行文生动,流畅易读。
评分誰知道作者猥褻女學生是個什麼情況··
评分##挺好的,读到第七章莫名激动。
评分##为音乐专业开设的文献学讲座记录,融合了作者的治学经历与方法,行文生动,流畅易读。
评分##简评:可据本书窥探一位专业文献学家的学术之路(只谈学术,花边新闻略过),满足学术初阶筒子们的猎奇心理;相对圈里同类书确实生动,可操作性强。自我感觉重点在非常清晰地告诉你如何get筛书技能,让自己变成多功能超级小筛子,当然您得首先对文言有感觉,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