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考古學

思考考古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陳勝前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自序
第一章 考古學的本體之思
考古學的形而上學 ( 1 )
唯物與唯心的考古學 ( 5 )
春天來瞭,我的奶酪被擠癟瞭——思考曆史研究的邏輯…( 8 )
考古學觀念的評估 (10)
文化的迷霧 (13)
遼中京訪古:思考考古學的觀看之道 (15)
嘎牙子是什麼魚——我們是怎麼認識世界的 (17)
所見與所思 (18)
考古材料的性質 (21)
曆史的偶然性 (24)
考古學探索什麼? (26)
第二章.意義的追問
考古學的意義 (28)
過去的力量 (31)
再思考古學研究的意義 (35)
考古學是否是屠龍術——考古學存在的基礎 (38)
考古的作用 (40)
奧運會的意義:對考古學的啓示 (42)
第三章 考古學的身份
有一門學科叫考古學嗎? (46)
考古種種 (49)
考古學的格調 (51)
作為心理學的考古學 (54)
獨具隻眼的考古學 (56)
考古學科學嗎? (59)
考古學的真實性 (62)
考古學傢的社會角色 (63)
第四章 理解當代考古學的發展
考古學發展的兩條道路 (66)
西方考古學的精華 (68)
西方考古學的高峰 (70)
考古學概念的構建 (73)
新考古學是否模式論 (75)
《舌尖上的中國》——後過程的美食考古 (77)
作為文化的考古學 (78)
理解考古學的“人文轉嚮” (82)
女性與考古學 (87)
身份考古 (91)
搶鹽、理性與慣習 (95)
身體考古 (97)
風水與考古 (99)
大山前遺址——思考景觀 (100)
第五章 反思中國考古學的研究
中國考古學的特點 (105)
理解中國考古學的鑰匙 (110)
反思當前的考古學研究實踐 (111)
問題在哪裏 (113)
為什麼說僅僅從考古材料齣發是不夠的? (115)
考古材料特徵的意義 (118)
馬剋思主義與中國考古學 (121)
斷裂的中國考古學 (124)
文化曆史考古的僵局 (127)
積極的研究 (129)
癥結 (132)
中國考古學的體係 (135)
思考中西考古學的差距 (137)
曆史考古的範式 (140)
第六章 理論的視角
為什麼需要考古學理論 (144)
考古學的理論研究 (147)
研究的視角——考古學的觀看之道 (149)
考古解釋的基礎 (152)
考古學理論是什麼 (156)
考古學何以可能 (165)
考古學文化與考古學中的文化 (168)
思考風格 (172)
研究策略 (176)
考古學研究的評估 (177)
考古學思想史的方法 (180)
第七章 考古學的方法
科學方法 (183)
考古學與科學 (185)
多學科的方法 (191)
實驗考古 (194)
為什麼考古學需要統計學 (197)
田野考古方法 (198)
考古推理——考古研究的本質 (200)
拼閤過去 (201)
第八章 思考一個地區:重返白音長汗——考古學“透物見人”的
構想
引子:往事如煙 (205)
考古分類學的意義 (210)
廢棄過程 (215)
一把石刀的故事 (219)
遼西史前農業技術 (224)
景觀考古 (234)
認知考古學:從技術過程到思維世界 (239)
遼西史前農業社會的文化體係 (246)
第九章 思考一個考古學的分支:舊石器考古學
中國舊石器考古之現狀 (252)
當前中國舊石器考古的研究課題 (256)
四條腿的中國舊石器考古 (258)
國內石器微痕分析的問題 (259)
舊石器考古調查 (262)
反思中國舊石器考古 (264)
迴到史前一萬年 (266)
第十章 思考一個考古學問題:農業起源
農業起源與農業的不起源 (272)
流動采食、食物生産與市場經濟 (277)
讀《石器時代的經濟學》 (280)
結構的更替——再思農業起源 (284)
農業起源的社會結構製約 (287)
人口壓力的作用機製 (290)
第十一章 考古學的未來:中國與世界
考古學的未來 (294)
後現代戰爭與後現代的考古學 (298)
後現代之中國考古學 (300)
中國考古學的範式革命 (303)
美國人害怕的中國考古學 (307)
中國考古學的未來 (308)
中國考古學與世界考古學 (310)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考古學何以可能?有什麼意義?考古學研究如何開展?中國考古學何去何從?這一係列由來已久的問題也許短時間裏不會有答案,但需要時行深入的思考。本書以這些核心問題為中心展開,通過簡單的事例來透視這些問題。全書按照考古學研究邏輯組織,除基本的理論思考之外,還以遼西地區、舊石器考古以及農業起源為例係統地闡釋作者的思考。

用戶評價

評分

##補

評分

##初學者讀挺好的,念過幾年讀也挺好的。這樣的書應該多點……

評分

##陳老師非常強調考古學理論建設的重要性,強調反思,比起一些冗長的專著,這種短文閤集的形式雖然有些部分言語有所重復,但側重點不同,並且情境化之後反而很好理解。比如書中隨想裏不經意間也將文化曆史考古、過程考古學和後過程考古學等的發展和現狀作瞭介紹,比起之前自己通過看考古學學術史來瞭解還要直觀好懂得多,又如有一章是以白音長汗遺址為實例來探討的,相當有趣!

評分

##參差不齊

評分

##陳老師非常強調考古學理論建設的重要性,強調反思,比起一些冗長的專著,這種短文閤集的形式雖然有些部分言語有所重復,但側重點不同,並且情境化之後反而很好理解。比如書中隨想裏不經意間也將文化曆史考古、過程考古學和後過程考古學等的發展和現狀作瞭介紹,比起之前自己通過看考古學學術史來瞭解還要直觀好懂得多,又如有一章是以白音長汗遺址為實例來探討的,相當有趣!

評分

##陳先生對考古學理論的一些思考,每次讀都有新的體會,是一本極富思考且通俗的書

評分

##陳老師非常強調考古學理論建設的重要性,強調反思,比起一些冗長的專著,這種短文閤集的形式雖然有些部分言語有所重復,但側重點不同,並且情境化之後反而很好理解。比如書中隨想裏不經意間也將文化曆史考古、過程考古學和後過程考古學等的發展和現狀作瞭介紹,比起之前自己通過看考古學學術史來瞭解還要直觀好懂得多,又如有一章是以白音長汗遺址為實例來探討的,相當有趣!

評分

##值得反復讀,問題都是中國考古學急需解決,但又解決不瞭的問題,作者做瞭一番梳理,對中國考古學理論方麵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都很客觀的進行瞭批評,很多時候問題的解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數代人提供思路慢慢成功的,很明顯的可以看齣來西方學術中的邏輯和對抽象概念認知的先進性,中國考古學理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評分

##非常嚴肅的問題,卻用瞭最隨意的形式,在博客上可以,成書就不該隻是把博文集結起來。問題都是好問題,陳老師是先行者,看他以後有什麼思考吧,他要不行瞭後來人接著思考。但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