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geek心中,都有一款游戏。
《离线Offline》创刊号聚焦于“游戏”这个技术与人文的交叉领域,以“角色”概念统领整个专题,分别从游戏设计师、游戏玩家、游戏商人和游戏学者的角度,探讨什么是游戏,以及为什么游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威尔·莱特和他的《模拟人生》,“吃豆人”大师追寻游戏真谛的人生体验,任天堂商业上的辉煌与沉浮,这一切都指向在游戏背后的一种“游戏精神”,它使人在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遗产”追溯了游戏手柄进化发展的历史,“工具”讲述了如何策划一场逃离现代文明的旅行,“写作”则收录了一个有着多种结局的互动故事,“缓读”在最后讨论了机器的封装艺术和睡眠的科学。
##电子游戏玩家的自我修养?专题文章都不错,但是后面逃离的清单什么的怎么就是感觉乱入了--
评分##剩下的十几页,终于翻完了。“身体内的时间”值得泥萌每个人都看看~
评分##洋溢着一股知乎大V的自得之感
评分##其实可读性最强的是孟德尔书记的手柄史话。
评分##大部分章节无聊透了,却意外地发现关于失败的章节作者明显底蕴深厚,原来是很多作者合写的。这位厉害的人叫 Jesper Juul,研究游戏理论的,还有我很感兴趣的叙事话语~
评分##这期专题是以‘游戏产业中的角色’来串联。游戏设计师、游戏玩家、游戏公司、游戏研究者、游戏哲学家,各有一篇贡献,涉及模拟人生、任天堂、吃豆人、游戏化研究、失败的美学等话题。最后收尾在30页图文结合的‘游戏手柄进化’。做完这一期,也觉得意犹未尽。所以开始游戏2几乎是势在必行了。
评分##都忘了纸质书的阅读体验有多好了。内容上,深度明显比网络文章好,但没有好太多(起码没有到纽约时的程度),大概比我目前的pocket稍微高一些。一个问题是,作为书(有书号),篇和篇之间仅靠相同主题来组织不会太勉强了吗……
评分##洋溢着一股知乎大V的自得之感
评分###纸质杂志# 3.0 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